鄧亞軍是中國最早一代的DNA親子鑑定師之一。
圖片來源:中國新聞周刊
鄧亞軍「縱橫」人性考場十六年,她是最公正的判卷老師。十幾萬張DNA鑑定報告「卷子」發下去,很多人拿到「不及格」。
入行16年,她目睹了無數的背叛、欺瞞,這也讓她親眼看見上萬男人戴上「綠帽子」。
一天鄧亞軍接待了一個爺爺來做親子鑑定的。來的時候爺爺就說,「村裡人都說我這小孫子是我的孩子,我現在就要做個鑑定回去證明我的孫子就是我兒子的,不是我的,村裡人不能瞎說!」
這個爺爺一來就這麼說,鄧亞軍當時就想這個爺爺真不容易,帶著一家五口來做鑑定,自證清白。
當採完血,做完鑑定之後,最後的結果是:「這個孩子,就是爺爺和他的兒媳婦所生的」。
說再多的謊言,都抵不住這一張紙的力量!
鄧亞軍說:「其實我們一開始從情感上是相信爺爺所說的,也是希望能做這樣一個鑑定幫助爺爺。但最終的鑑定結果是,我們還是不能相信人說的話,最終還是要相信證據,靠證據說話。」
這是一個一家三口來做鑑定,在鑑定取血的時候孩子哭得很厲害,父親表現的特別心疼,把孩子緊緊的抱在懷裡。
而到了第五天的時候,當父親就拿到了DNA鑑定報告,結論是他們不具有親子關係的。
父親在知道結果後,一把就把孩子推開,孩子哭了,表現得很委屈。此時父親頭也不回的就走了。然後媽媽默默的把這個孩子抱起來,追著父親走遠了。
當爸爸得知孩子非親生後,父親原本所有的疼愛、所有的寵溺,在知道孩子不是自己的這一刻,全都消失了...
在鄧亞軍的工作日記中,她寫下了這樣一段話:
作為職業鑑定人,我尊重科學的結論。可是作為一個女人,一個母親,我實在無法面對孩子那一刻清澈無辜的眼神。在這種時刻,我通常有種衝動,想過去抱住孩子,告訴他這不是他的錯。
圖片來源:中國新聞周刊
此前,鄧亞軍接待過一位男士,他非常執著想要一個孩子,可能由於他老婆不能生育,就和他老婆離了婚。他給了他老婆兩套房,之後去找了個代孕生了一個孩子。
當把孩子養到一歲後,需要報戶口的原因,不得不做一個親子鑑定。鑑定出來後,結果顯示著這個孩子不是他的,不具血緣關係。
這個男人為了一個孩子,幾乎放棄了他所有的一切。但留給他的只有一個「沒有任何血緣關係」的孩子。
十幾年鄧亞軍做過一個鑑定,印象特別深刻。
這是孩子的伯伯帶著孩子來做鑑定,因為這孩子的媽媽在孩子還沒有滿月的時候就走了,不知道去了哪裡。而孩子的爸爸進了監獄,孩子一直由伯伯帶著長大。伯伯總想著給自己弟弟留下一個希望,畢竟弟弟還在監獄裡。
但是當這個孩子到了上學的年齡需要報戶口,找到鄧亞軍一做鑑定,這個孩子和他的父親根本沒有親子關係。
可憐的弟弟還在監獄裡盼望著早點出來見見「他的孩子」,而卻不知道自己這麼多年一直帶著「綠帽子」。孩子無父無母,但卻不是孩子的錯。
一張小小的鑑定證書,將承載著一個家庭的悲歡離合。
曾有一對男女帶著孩子來做親子鑑定,而當鄧亞軍將最終結果告訴他們時,那個肯定的結果卻讓女子出乎預料地痛哭起來。其實,男子並不是她丈夫。
女子請求鄧亞軍,希望下周她丈夫來做鑑定時,中心能出具一個假的鑑定結果,就說這個孩子是他的。「一個假的鑑定結果,我要這麼做了,是挽救了她的家庭;我要是不這麼做,等於是我毀了這個家?」猶豫、掙扎之後,鄧亞軍沒有答應這名女子的請求。
當然,鄧亞軍並不能答應她。
鄧亞軍說:「我不過是揭開謎底的那個人。我唯一不能承受的底線是違背公正地出具錯誤的鑑定結果。」
在各種各樣的案例中,儘管結果難免殘酷,但有時並不妨礙一個幸福的結局。
曾經有位父親來做鑑定,他說我的孩子16歲了,但我總是懷疑這不是我的孩子。不出所料,鑑定結果證明養了16年的兒子並非親生。
拿著一紙鑑定書,這位父親呆坐在接待室裡緩不過神來。過了好一會兒,才開口說:養親比血緣更親。他最終決定不把鑑定書帶回家,希望能存放在鑑定中心,他在有生之年都不說出這個秘密。「等我死了,如果兒子願意,可以來查。」
鄧亞軍說,人們各自選擇以什麼方式對待婚姻是不能預料的,但是作為一個健全、獨立的人,知道真相應該要比一輩子都被瞞在鼓裡要好。
最後,百句的謊言只一紙報告就能拆穿,數十年的夫妻出了門就能一拍兩散。在這裡也被稱為「人性鑑別地」,鄧亞軍等DNA親子鑑定師也被很多人稱為「婚姻粉碎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