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院保護數字貨幣、網絡虛擬財產、數據等新權益意味著什麼?

2020-09-04 區塊思維實驗室

7月22日,最高人民法院聯合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共同發布《關於為新時代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提供司法服務和保障的意見》,要求加強對數字貨幣、網絡虛擬財產、數據等新型權益的保護,充分發揮司法裁判對產權保護的價值引領作用。

本次最高法和發改委聯合發布該消息,到底意味著什麼?

首先來說一下數字貨幣、網絡虛擬財產、數據權益的概念。

數字貨幣是一種不受管制的、數位化的貨幣,通常由開發者發行和管理,被特定虛擬社區的成員所接受和使用。

歐洲銀行業管理局將虛擬貨幣定義為:價值的數位化表示,不由央行或當局發行,也不與法幣掛鈎,但由於被公眾所接受,所以可作為支付手段,也可以電子形式轉移、存儲或交易。


個人認為,該消息表明高法間接承認了以比特幣為代表的虛擬貨幣作為公民私人財產,受到法律保護。由於央行數字貨幣的推出,未來更多的由非央行發布的數字貨幣,比如虛擬社區(在虛擬貨幣市場比較大的社區,國際上包括比特幣社區、以太坊社區、EOS社區等,國內包括小蟻、量子等等社區)這一類是基於區塊鏈技術開發的數字貨幣,可以在社區內流通。但是,這裡也提醒,借著區塊鏈的噱頭,搞虛擬貨幣、數字貨幣進行違法或者傳銷,必定受到法律禁止的。

網絡虛擬財產

虛擬財產是指狹義的數位化、非物化的財產形式,包括網路遊戲、電子郵件、網絡尋呼等一系列信息類產品,包括長時間虛擬生活中形成的人物形象。

大家熟悉的,應該是網路遊戲中的虛擬財產,包括遊戲帳號、遊戲貨幣、遊戲人物的裝備等。遊戲中的虛擬財產可以和其他網友進行交易成為現金資產。該模式甚至還催生了遊戲虛擬資產交易的平臺等等。

數據權益

目前對數據權益還沒有明確的概念。大家可以理解為數據的權力和收益。就個人來說,個人對自己產生的數據擁有所有權、其他方面使用數據後,享有數據收益的權利。

目前,我們個人在阿里、美團上消費所產生的數據,最終成為企業的大數據,企業依賴這些大數據分析,最終做定向的投放廣告和推送業務等等。在這個體系裡,消費者所產生的數據利益,最終被巨頭拿走了。這就是目前網際網路經濟帶來對個人數據權益的侵蝕。

最高法,為進一步保護公民數據,加快數據要素成為新的生產力奠定基礎。至於後續如何打破巨頭的數據壟斷,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不僅僅立法和制度上,還包括技術上解決用戶的數據確權、使用和收益等,實際上,區塊鏈技術和多方安全計算,可以解決數據確權、流轉和收益分配的問題。

小結:

最高法對上述數字貨幣、虛擬財產、數據權益尚未有詳細的解釋,但隨著數字經濟時代的來臨,從立法上保護公民數據權益、網絡虛擬財產等,將為數字經濟發展護航。同時,也將催生新的數字經濟模式,新的技術範式,重塑未來經濟發展。

相關焦點

  • 最高法發文:數字貨幣或將納入法律保護範疇
    7月22日,最高人民法院聯合國家發改委共同發布《關於為新時代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提供司法服務和保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明確提出加強數字貨幣的產權保護。第6條  健全以公平公正為原則的產權保護制度加強對數字貨幣、網絡虛擬財產、數據等新型權益的保護,充分發揮司法裁判對產權保護的價值引領作用
  • 區塊鏈數字貨幣屬於受法律保護的財產嗎?
    二、趣味解讀2020年7月20日,最高院和國家發改委聯合發布《關於為新時代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提供司法服務和保障的意見》,其中提到:「加強對數字貨幣、網絡虛擬財產、數據等新型權益的保護,充分發揮司法裁判對產權保護的價值引領作用
  • 網絡帳號信息被清空 科技巨頭拒擔責?「虛擬財產」保護緣何成難題...
    隨著網際網路高速發展,網絡帳號、虛擬貨幣、遊戲裝備等等在用戶金錢和時間的投入下,具備了財產屬性。虛擬財產算不算合法財產?當個人信息保護和虛擬財產之間發生衝突,又該如何處理?  帳號被盜 數據被清 虛擬財產算不算合法財產?
  • 網絡帳號、虛擬貨幣、遊戲道具,如何保護我們的虛擬財產?
    第一百二十七條 法律對數據、網絡虛擬財產的保護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張律師解析:本條是關於數據、網絡虛擬財產的保護。隨著網際網路經濟的發展,大數據業務以及虛擬網絡同樣產生了相應的財產屬性,因此民法典將大數據以及網絡虛擬經濟所產生的財產予以法律保護。
  • 社交帳號、網遊裝備、虛擬貨幣……這些虛擬財產可以繼承嗎?
    社交帳號、網絡財產、網遊裝備、虛擬貨幣……隨著人們日常生活逐漸向虛擬空間拓展,包羅萬象的虛擬財產能否作為遺產來繼承?實踐中爭議不斷,日益受到關注。民法典總則編第127條提出,「法律對數據、網絡虛擬財產的保護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繼承編1122條則明確「遺產是自然人死亡時遺留的個人合法財產」。
  • 「法官說法」《民法典》出臺後如何對虛擬財產強制執行?
    ,這次寫進民法典裡,意味著法律已經接納了虛擬財產和大數據的概念。由於目前網路遊戲的盛行,虛擬財產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指網路遊戲空間存在的財物,包括遊戲帳號的等級,遊戲貨幣、遊戲人物擁有的各種裝備等等,這些虛擬財產在一定條件下可以轉換成現實中的財產。
  • 原創 | 虛擬財產的刑法屬性是什麼?
    鑑於本文主要討論遊戲帳號、遊戲密碼等虛擬財產的法律性質,故下文將著重針對第一個爭議焦點予以闡述。法院裁判一審法院認為,被告人王某違反國家規定,獲取計算機信息系統中存儲的數據,情節特別嚴重,其行為已構成非法獲取計算機信息系統數據罪,判處有期徒刑四年,罰金人民幣五萬元。
  • 原創|虛擬財產的刑法屬性是什麼?
    鑑於本文主要討論遊戲帳號、遊戲密碼等虛擬財產的法律性質,故下文將著重針對第一個爭議焦點予以闡述。法院裁判一審法院認為,被告人王某違反國家規定,獲取計算機信息系統中存儲的數據,情節特別嚴重,其行為已構成非法獲取計算機信息系統數據罪,判處有期徒刑四年,罰金人民幣五萬元。
  • 社交帳號、網遊裝備、虛擬貨幣……這些虛擬財產可以繼承嗎?|民法典與百姓生活
    社交帳號、網絡財產、網遊裝備、虛擬貨幣……隨著人們日常生活逐漸向虛擬空間拓展,包羅萬象的虛擬財產能否作為遺產來繼承?實踐中爭議不斷,日益受到關注。民法典總則編第127條提出,「法律對數據、網絡虛擬財產的保護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繼承編1122條則明確「遺產是自然人死亡時遺留的個人合法財產」。
  • 【民法典與百姓生活】社交帳號、網遊裝備、虛擬貨幣……這些虛擬財產可以繼承嗎?
    社交帳號、網絡財產、網遊裝備、虛擬貨幣……隨著人們日常生活逐漸向虛擬空間拓展,包羅萬象的虛擬財產能否作為遺產來繼承?實踐中爭議不斷,日益受到關注。民法典總則編第127條提出,「法律對數據、網絡虛擬財產的保護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繼承編1122條則明確「遺產是自然人死亡時遺留的個人合法財產」。
  • 民法典與百姓生活:社交帳號、網遊裝備、虛擬貨幣……這些虛擬財產可以繼承嗎?
    社交帳號、網絡財產、網遊裝備、虛擬貨幣……隨著人們日常生活逐漸向虛擬空間拓展,包羅萬象的虛擬財產能否作為遺產來繼承?實踐中爭議不斷,日益受到關注。民法典總則編第127條提出,「法律對數據、網絡虛擬財產的保護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繼承編1122條則明確「遺產是自然人死亡時遺留的個人合法財產」。
  • 【以案釋法】網路遊戲消費者對虛擬財產的權利應予保護 ——北京三中院判決張某訴甲公司等網絡侵權責任糾紛案
    涉案遊戲停止服務前,張某尚存大量虛擬貨幣及遊戲道具。張某不同意將歷史充值額度轉移至其他遊戲,遂訴至法院,要求甲公司、乙公司賠償其因停止服務造成的充值損失6749元。甲公司和乙公司不同意張某的訴訟請求,主張依據《用戶協議》,其有權隨時根據實際情況終止遊戲服務且無需承擔責任。
  • 我與導師共學民法典(四)|淺談《民法典》對網絡虛擬財產的保護做出...
    隨著網際網路技術的不斷發展,網絡虛擬財產在日常生活中變得隨處可見,包括遊戲帳號、抖音帳號、網絡店鋪等等,由此引發的糾紛也越來越多。立法者也認識到,網絡虛擬財產也具有使用價值和交換價值,應當受到法律保護。所以,《民法典》第127條進行規定:「法律對數據、網絡虛擬財產的保護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 微信支付寶封殺比特幣等虛擬貨幣是真的嗎?中國法定數字貨幣什麼...
    微信支付寶封殺比特幣等虛擬貨幣是真的嗎?中國法定數字貨幣什麼時候推出?此前,支付寶安全中心官微表態封殺比特幣等虛擬貨幣交易,一旦發現便重拳出擊,會採取清退、限制首款功能等處理措施。 支付寶官微表示:「重申下我們對虛擬貨幣場外交易的態度:禁止將支付寶用於虛擬幣交易,若發現交易涉及比特幣或其他虛擬貨幣交易,支付寶會立即停止相關支付服務。
  • FBEC2020|何亦凡:虛擬貨幣促使各國央行研究法定數字貨幣
    而考慮了新的傳輸邏輯也就是數據幾百萬人幾十萬人同步廣播式地讓所有人拿到數據,結果是很快可以達到共識,基於共識可以做什麼?第一層次是廣播式的數據傳輸,基於廣播式的傳輸很容易讓所有人成本很低地通過數據建立一個共享式的帳本,我們對技術體系是這樣的分層關係。
  • FBEC2020 | 何亦凡:虛擬貨幣促使各國央行研究法定數字貨幣
    而考慮了新的傳輸邏輯也就是數據幾百萬人幾十萬人同步廣播式地讓所有人拿到數據,結果是很快可以達到共識,基於共識可以做什麼?第一層次是廣播式的數據傳輸,基於廣播式的傳輸很容易讓所有人成本很低地通過數據建立一個共享式的帳本,我們對技術體系是這樣的分層關係。
  • 官方實錘加強對數字貨幣的保護,外賣小哥用手機屯0.488枚比特幣
    據報導,7月22日最高人民法院聯合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共同發布《關於為新時代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提供司法服務和保障的意見》。意見要求:加強對數字貨幣、網絡虛擬財產、數據等新型權益的保護,充分發揮司法裁判對產權保護的價值引領作用;強化對科技創新、商業模式創新和技術要素市場的規則指引,為國家創新體系建設和新興產業發展提供司法保障。
  • 【微普法】民法典亮點及解讀(四)網絡虛擬財產受法律保護嗎 民法典...
    【微普法】民法典亮點及解讀(四)網絡虛擬財產受法律保護嗎 民法典:安排!網遊裝備、遊戲幣、社交帳號、英雄皮膚等包羅萬象的網絡虛擬財產對於「指尖一族」而言凝結著心血和智慧也具有一定的資產屬性,網絡虛擬財產遭到非法侵犯時法律同樣提供保護給虛擬財產穿好牢固的「防護衣」。什麼是網絡虛擬財產?網絡虛擬財產屬於無形資產的一種,包括網絡帳號、網絡虛擬財產或物品、網絡數據等,它們都是基於網絡產生且只存在於網絡空間。
  • 這些虛擬財產可以繼承嗎?
    社交帳號、網絡財產、網遊裝備、虛擬貨幣……隨著人們日常生活逐漸向虛擬空間拓展,包羅萬象的虛擬財產能否作為遺產來繼承?實踐中爭議不斷,日益受到關注。民法典總則編第127條提出,「法律對數據、網絡虛擬財產的保護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繼承編1122條則明確「遺產是自然人死亡時遺留的個人合法財產」。
  • 允道刑事團隊:非法獲取虛擬財產的刑法規制路徑
    第二類是物品類的虛擬財產,例如網路遊戲裝備、網路遊戲角色/化身的裝飾品。第三類是貨幣類的虛擬財產,例如Q幣、金幣。 隨著網絡的發達,非法獲取他人虛擬財產的案件不斷增加。對這類行為如何處理,刑法理論上存在不同觀點,司法實踐中也存在著不同的判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