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高不成低不就 Coach等輕奢品牌已進入「快下」階段

2020-12-14 贏商網

  前些日子,國內女裝誕生了兩個新品牌,都定位在「輕奢」,一個是秋水伊人家的MYALL,另一個是韓都衣舍旗下的「蘿拉的誓約」。韓都衣舍CEO趙迎光在微博中表示,新品牌的核心客戶為25歲到40歲的一二線城市白領女性,不僅嘗試歐美風格,還會打破以往的平價路線。

  幾年前,在ZARA、H&M等的衝擊下,國內服裝品牌們紛紛打造本土的快時尚。但好景不長,快時尚市場的廝殺以及本身快速更新的特點帶來了大量庫存。隨即「輕奢」這個詞極速升溫,例如Michael Kors(簡稱MK)的股市神話,這似乎讓很多服裝品牌有了新目標。

  但在今天,輕奢一定是機會嗎?

  奢侈品低迷,讓輕奢紅了

  Tory Burch四年中國開9店

  「我這次買了3樣東西,Kate Spade的包,Mother of Pearl的便鞋,Love Leather的裙子,正等著美國發貨呢。」購物狂小路自從在Shopbop買過後不可自拔。「我們不是奢侈品電商,輕奢才是我們特長。比如Tory Burch、Michael Kors等。」Shopbop相關負責人這樣說。

  輕奢,英文的解釋是「可以負擔得起的奢侈品」,300美元的價格,流行的設計,同時在一些高端商場有專門的店鋪。比如大家熟悉的Coach(需求面積:150-300平方米),就是輕奢的鼻祖。作為北美市場「300美元之王」,它靠此年銷售超過50億美元。還有Tory Burch、Michael Kors等都是近來輕奢中的當紅炸子雞。

  很多人是從《緋聞女孩》中認識美國輕奢品牌Tory Burch的,它早在2005年就隨著連卡佛進入中國市場,但其真正開出第一家門店是5年後。輕奢這股風也是差不多2010年開始吹的。Michael Kors上市前已是10億美元品牌,2011年以20美元發行價IPO,一年半內股價增長4倍,最高價一度達到101美元,一度讓一些奢侈品集團都感到壓力巨大。如果說COACH是輕奢的鼻祖,那麼Michael Kors促使了輕奢這個新門類的崛起。

  眼下,輕奢風已刮到中國。Tory Burch進入杭州大廈D座,大約1個月後,MK也在Tory Burch邊上落腳,一對紐約小夥伴開始了杭州的生意。而2013年,MK在成都1個月甚至開了2家店。剛過去的2014年,輕奢們更加熱鬧:Michael Kors把大秀移到中國;而4年在中國開了9家店的Tory Burch則將全球旗艦店放在了上海,當家人Tory Burch本人也打了個飛的趕來捧場。

  輕奢們在中國蓬勃發展的背後,有人分析是奢侈品低迷帶來的結果,2008年金融危機和近年來的反腐舉措,都讓奢侈品陷入低迷,而這些價格比較起來不太高,但依然給人時髦感覺的輕奢們,特別能夠滿足「有心奢侈無力消費」人們的心態。於是乎FURLA、Kate Spade(也是美國品牌,價位和Coach差不多)等,都巴不得給自己貼上輕奢的標籤。而一些國產品牌也按捺不住,撲入輕奢的市場。一時間,泥沙俱下。媒體在天貓一家號稱輕奢的國產服裝店裡看到,一件羊毛外套不到2000元,九分袖襯衣不到200元。對國內一些企業來說,如今的「輕奢」其實更像是一個流行語,趁熱拿來用用。

  一邊布點,一邊打折

  輕奢熱鬧背後顯危機

  「那次我在紐約的奧特萊斯買了一隻Coach,1000人民幣不到,國內專櫃要四五千元。剛下飛機,這包就被一朋友1200元『搶』走了。」小路說,「我終於理解為什麼Coach的折扣店門口永遠會排著那麼多中國人。」但那是2010年的事。這幾年慘兮兮的財報讓Coach從雲端掉了下來。有人分析,此禍從打折起。據了解,Coach折扣店的數量有直逼正價店的趨勢。

  Kate Spade在美國某些特定的節日折扣最低到過2.5折,2012年時發話「未來3~5年要在中國開100家店」的Michael Kors去年也打過較低折扣,比如5折。一邊擴張開店,一邊為了消化產能,不得不通過折扣來清貨,這似乎成了輕奢們慣常走的路,外表繁華的背後已浮現危機。

  有消息稱,Coach已決定關閉部分折扣店,因為這些年顧客們已經習慣了購買打折的Coach。MK也開始淡化折扣,以此來避免未來可能出現的大滑落。「梅西百貨MK的一款女士手包之前看到是238美元,黑色星期五時賣178美元,我就拿下了。」一位消費者說。7.5折對黑色星期五這樣瘋狂的購物節,算是很收斂了。Michael Kors之前也確實表示過黑色星期五不比拼折扣,以表決心。錢江晚報記者隨後也在杭州大廈的MK店鋪中看到,折扣非常低調,櫥窗外貼著兩個紅色的「Sale」,店鋪內只有一排牆面上有個小小的黑色「Sale」,如果你不主動問營業員,也沒有人會告訴你目前有7折優惠。

  財經投資專欄作者Herb Greenberg 在其知名博客Reality Check 引用其朋友言論稱:「打折是掉價的,一旦你需要通過打折來銷貨,不打折時就更難賣了。」這句話已經很好解釋了輕奢們面臨的尷尬局面了。MK執行長John Idol說:「不拼折扣」這個策略實施後,短時間內確實顧客需求收縮,銷售減少。

  高不成低不就,品牌形象高過質量

  輕奢已進入「快下」階段

  輕奢曾被稱為是奢侈品行業的藍海,在低迷時期它們可以創造效益,但有些大佬並不承認它們的地位。

  「20年後人們還用iPhone嗎?也許不會,也許我們會用其他更創新的產品,但我相信人們還會喝Dom Pérignon(唐·培裡儂,為LVMH旗下香檳品牌)。」LVMH執行長Bernard Arnault 接受CNBC 直播欄目《Squawk on the Street》 採訪時表示,輕奢不是奢侈品,他認為LVMH和「輕奢」分屬兩個行業。

  有人認為Bernard Arnault可能心有妒忌,因為他當初賣掉了Michael Kors的股份,顯然沒有預見它後來的大紫大紅,但他的觀點也不無道理。奢侈品的核心在於其文化和歷史,以及多年延續的工藝,輕奢將價格下降,並讓產品擁有類似奢侈品的外觀,這是一種商業上的生存方式,但「奢侈」兩個字未必夠得上。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輕奢是特殊經濟時期的產物,「高不成低不就」的定位,在經濟低迷時期,容易吸引一些「既想奢侈一把又想省點錢的消費者」,但這是短暫的。

  錢報智庫專家、財富品質研究院院長周婷在接受採訪時表示,目前輕奢已進入一個「快下」階段,雖然市場容量大,短時期內還有空間,但不會那麼迅猛。「輕奢快上快下的速度比奢侈品快多了,擴張過快、打扣過多是部分原因,關鍵是消費者的成熟。大家會認識到輕奢更多的是一種定位包裝,隨後大家會分流,有的追隨真正的奢侈品,還有的購買平價產品。」周婷說,而且輕奢過多注重品牌形象,而忽視產品質量,是致命的。

  有些輕奢曾想提價轉高端,比如Mulberry早兩年將售價1000英鎊以上的手袋供應增至總供應量的40%,效果可想而知:高端消費群體暫時不接受,而原來的目標客戶又無法負擔,生意下滑是必然的。進退兩難的輕奢們該怎麼走?也許Tory Burch接受採訪時說的話會有所啟發:提高產品質量並且保證潮流度是繼續活下去的砝碼。大佬都如此,何況小輕奢們。

本文轉載來自:錢江晚報,不代表贏商網觀點,如需轉載請聯繫原作者。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贏商網,電話:020-37128209;郵箱:news@winshang.com

相關焦點

  • 品牌的兩幅面孔:MK、Coach又想假裝是奢侈品又低至2折雙十一
    於是當兩個宿敵相約同一戰場,戰況便迅速激烈起來,MichaelKors為了今年的雙11能有一個好的戰績,選擇了「更多選擇,更多歡樂」,一口氣在天貓旗艦店上線了1400餘款產品,生怕沒有覆蓋到年輕女性的審美死角,但是這樣的海量戰術,在輕奢產品領域並不多見。
  • 廈門磐基名品中心變身輕奢購物中心開業 Coach等入駐
    今年初,歷時三年的升級改造,在廈門最繁華的蓮花商圈,磐基名品中心以嶄新的面貌重新開幕,coach、michaelkors、toryburch、mcm四大輕奢品牌入駐,不少消費者在這裡,找到了自己夢寐以求的國外知名輕奢品牌店,享受到了便利的購物體驗。   除此之外,將於本周六正式啟幕的磐基閩韻時尚節,也將引導消費者在品質購物的同時,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享受輕奢精品生活的美好。
  • Coach爛大街,輕奢行業或是下一個風口?
    再加上地緣政治因素的不穩定性,使奢侈品行業不定期遭遇「黑天鵝」事件,也為奢侈品行業發展增添了極大的不確定因素。瞧最近的川普、最近的A股市場,你難道還懷疑他不是最強的市場的操盤手嗎?這麼多黑天鵝,奢侈品銷售很難獨善其身。
  • MK首戰雙11「逼宮」Coach 奢侈品巨頭激戰中國市場
    來源:金融界網站距離天貓雙11正式開幕還有不到一周,留給Coach的時間不多了。來自美國的輕奢品牌MichaelKors正在謀劃發起一場針對「前輩」Coach的「戰爭」——這兩家價位相似、風格相同、定位同屬「輕奢」的美國品牌,分別屬於兩家奢侈品集團;而迅速擴大的中國輕奢消費市場,正在成為奢侈品巨頭財報上不容忽視的利益增長點。
  • 零售業態大變革:「快時尚」不再時尚 輕奢成新寵
    「從目前趨勢來看,我們不會再增加快時尚品牌的面積,也不會將快時尚作為必備的主力店。究其緣由,與『快時尚』不再那麼『時尚』有關。缺乏時尚度,則缺乏生命力。而在當下,快時尚的品味提升跟不上消費者的品味提升,從而面臨增長乏力的現狀。」朝陽大悅城大數據創新部負責人孫芸芸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品牌汰換速度快,已成為強勢發展的購物中心的顯著特徵。
  • coach把香港澳門列為國家 品牌未回應
    「find by country」譯為「按國家查找」   搜狐娛樂訊 「範思哲」辱華風波後沒多久,美國輕奢品牌「coach」被曝辱華,網友在coach的一款T恤中發現,香港澳門臺灣等地被獨立拿來當做了
  • 代購便宜的輕奢就沒假貨?教你識別海外直郵代購的假COACH~
    網購比較多的朋友會發現基本每個品牌的假貨都會帶上一個這樣的標籤:原單、超A、最高品質。但是COACH的包包不論哪一個平臺,全部都說自己是「代購」而不是稱自己的商品是「原單」。因為它根本上也算不上一個奢侈的品牌,在美國是一個很平民的品牌。
  • Coach等輕奢品牌在華折扣渠道萎縮 產品差異化成主流
    不過,輕奢品牌在中國市場的拓展之路仍面臨重重壓力,快速擴張帶來的成本壓力,品牌的創新與定位突破都是考驗。    折扣渠道萎縮     日前,COACH、Michael Kors和Kate Spade三大輕奢巨頭的財報均出現了業績回暖的信號。
  • 佛羅倫斯小鎮雙十一輕奢會場,百「包」圖等你來購!
    眼看雙十一腳步臨近,趕緊呈上輕奢包包專場活動,不用熬夜不用等快遞,線下選貨背了就走~  Coach驚喜一口價,年度狂歡重磅登場  說到輕奢,你能想到的第一個品牌是什麼?  Coach!  Coach,經典品牌,以簡潔的設計和耐用的材質聞名。近來來,coach不斷推出聯名款,從小飛象到漫威,牢牢地抓住了年輕消費者的心。
  • 頻買童裝、國外輕奢品牌 服裝業復甦下企業併購更成熟
    2015年被稱為併購大年,各行各業都在大筆對外投資及擴張,服裝行業也不例外。當年,多家服裝類上市公司都試圖「跨界」,有轉向網際網路的,有轉向遊戲的,還有轉向玩具的……但很多動作後來再無下文。今年,行業併購勢頭仍然兇猛,但併購的對象已發生變化:跨界收購變少,服裝企業收購新品牌的案例多了起來。同時,「品牌成熟度高」、「預計盈利能力強」、「高端或輕奢」,正在成為新的併購標籤。
  • 輕奢及快時尚品牌:2015在華擴展門店數量盤點
    中國人口眾多,服裝市場巨大,時下,服裝大環境不景氣,甚至有很多品牌「忙著」關店,但輕奢以及快時尚品牌表現依然強勁。總體而言,2015年,輕奢品牌新的門店數量增長放緩,用翻新或擴大原有門店的形式代替開新店,並且注重旅遊零售。快時尚品牌拓展依舊迅猛,來看看他們在2015年究竟有什麼樣的計劃吧?
  • 物種調研|衣二三,輕奢服裝品牌的數位化共享模式
    全文: 1503字閱讀時間: 4分鐘服飾屬於快時尚產品,消費者面臨著過度的服飾消費和不必要衣服處理的場景問題。而奢侈品牌商同時也陷入快時尚的通病,品牌商品過剩,消費者流失等問題。第二階段增長期:2017.1-2018.8主攻內容層面,場景化定位中產的都市職場女性,牢牢抓住了職場女性的話題,在職場女性中樹立了品牌。
  • Coach母公司淨虧2.9億美元,中國人為啥都不買奢侈品了?
    與LVMH集團、Hermès集團等高端奢侈品公司不同,Tapestry集團和Capri集團旗下均為「輕奢」品牌。相比頭部奢侈品高昂的價格來講,「輕奢」似乎更契合奢侈品消費年輕化的趨勢。前些年,上述兩大輕奢集團均發展迅速,但隨著市場競爭加劇,輕奢品牌遭遇頭部奢侈品牌、快時尚和中國本土品牌的多方夾擊,被指陷入被動。
  • 奢侈品鑑定:受眾人喜歡的老牌輕奢coach包真偽鑑別
    雖然很多人都覺得coach只算得上是一般般的輕奢品牌,但是其實人家不僅國民度高,受眾人群也非常的廣哦~而且就連好萊塢和國內的女星們都很like它家的包包。不過有人喜歡自然就會有不好心的人造假模仿,本期奢易買要給大家分享的就是關於coach包的真偽鑑別方法,大家一起看看吧~看防塵袋:正品的防塵袋是非常有質感的白色,而且在袋子的右下方會有一個很明顯的coach Logo。
  • 新中產階級青睞的「輕奢」是什麼?這將是未來消費的主流
    究其緣由,與『快時尚』不再那麼『時尚』有關。缺乏時尚度,則缺乏生命力。而在當下,快時尚的品味提升跟不上消費者的品味提升,從而面臨增長乏力的現狀。」朝陽大悅城大數據創新部負責人孫芸芸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品牌汰換速度快,已成為強勢發展的購物中心的顯著特徵。朝陽大悅城零售和餐飲業態約2-3年就汰換一次。汰換背後反映的是零售業態的一大變化趨勢,即快時尚的沒落、重奢的沉默與輕奢的崛起。
  • 每個人都買得起的奢侈品,九個高品質的輕奢品牌
    然而,輕奢君也不是鐵公雞。收到禮物自然也會回贈禮物,那麼買禮物這件事情,還真是讓人頭疼。知道嗎?輕奢品這兩年在國內越來越火了。【 什麼是輕奢?】顧名思義,輕奢,就是輕度奢侈。其實不只是平民喜歡輕奢,連好萊塢明星,英國王室,都很鍾意使用輕奢品。楊冪穿的就是輕奢品牌Michael Kors的衣服。輕奢品牌:定位2000-5000左右,價格親民,適合中產階級、白領,更年輕化、有專門的設計師設計,性價比高。
  • LVMH重新定位尋求轉變 旗下MarcJacobs搶奪輕奢之王
    曾併購「輕奢之王」Michael Kors這隻潛力股,後又早早賣掉錯失機遇的LVMH一直希望Marc Jacobs能夠彌補缺憾。日前,Marc Jacobs決定全面向「輕奢之王」學習,定位下探,主要聚焦500美元以下產品。   在行業增長放緩的背景下,國際奢侈品們也開始尋求轉變。
  • 快時尚扎堆北京西單、三裡屯輕奢供應鏈快速布局
    而原定在潛質商圈發展的國際化快時尚品類,在2016年財報數據中均顯示不出增長勢態。早已進駐商圈區域發展的快時尚品牌,雖然可輕鬆獲得2至3年的免租期,但由於商圈後期發展方向不符合預期,最終也要接受變革面臨風險。例如:北京前門店的Zara,在輕奢時尚引領下獲得了四年免租條件,但由於四年後商圈風格整體轉向為民俗,很可能會在免租到期後關店。
  • 三宅一生「BAOBAO」品牌進駐杭州大廈 輕奢漸成趨勢
    記者從杭城部分商場了解到,他們正在挖掘「輕奢品」(價格中高端的頂尖設計原創品牌)潛力。  在國外要排兩小時隊買的潮包進杭  時尚敏感度高的年輕人最近可能關注到了,日本品牌三宅一生的潮包「BAOBAO」專櫃開進了杭州大廈。  要說三宅一生的包包,已經火了相當一段時間了。
  • 輕奢持續遇冷,Coach第三財季收入大跌20%
    消費者在取消旅行禁令後或許會重新為了購買奢侈品而前往全球各地,但絕對不會為了價格居中的輕奢品牌 長久以來,輕奢品牌一直被視為行業中的雞肋,特別是在當下這種特殊時期,總是最先被消費者拋棄的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