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聯合中科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舉辦 「第二屆中國開源科學軟體...

2021-01-11 中國經濟網

  由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和小米集團聯合舉辦的 「第二屆中國開源科學軟體創意大賽」正火熱進行,作為備受關注的系列賽事,大賽依託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中心的中國科技雲基礎設施資源,不僅受到中國頂級網際網路公司支持,而且引起了全國高校師生的廣泛關注。 

  作為國內權威的開源大賽,本次活動以 「人才創新、技術開源」為主題,以發展中國科學軟體生態為目的,舉辦方邀請了眾多科學軟體大師們參與評估,將在比賽中大力培養大學生們的科研素質、創新潛力,推動中國的開源力量進一步走向世界。

  讓大學生成為開源舞臺上的新力量 

  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主任廖方宇表示,開源是促進網際網路企業發展、科學創新的一個重要的力量。本次開源軟體大賽,不僅僅是科學家的專利,也是廣大的軟體愛好者,特別是大學生、研究生、博士生,發揮自己聰明才智一個重要的平臺。 

  小米集團副總裁、集團技術委員會主席崔寶秋博士希望通過開源賽事,讓大學生們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展示自己的創新能力,並期待更多的開源愛好者共同努力,把中國的開源水平呈現給世界。 

  中國科技雲軟體資源池負責人王珏介紹,中國科技雲是網絡數據和計算融合的新型國家科研信息化基礎設施,希望通過大賽促進業界和學界結合,把大學生的創新的能力和積極性調動起來。 

  中國網際網路的誕生地 

  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成立於 1995 年 3 月,是中國科學院科研信息化與管理信息化的研究、開發、建設、運行和服務保障機構,是先進信息技術的研發和示範基地,是中國網際網路的誕生地、高性能計算服務和應用的開拓者和科學數據匯聚和管理的搖籃。 

  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運行和管理我國最早的網際網路骨幹網之一的中國科技網(CSTNET),是國際學術網絡的重要成員,與國內各網際網路骨幹網和歐美主要學術網絡高速互聯,承擔著國家下一代網際網路示範工程任務。 

  近年來,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牽頭承擔了一系列國家發改委、科技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以及中國科學院等部門在信息化領域部署的一批重要任務。其中,打造中國科技雲,建設國家軟體資源池,發展開源科學軟體生態是重要的組成部分。目前,計算機網絡中心已經建立科研軟體匯聚平臺、科學軟體開源社區和 CSThub 代碼託管平臺三大軟體平臺,打造中國開源科學軟體創意大賽系列賽事,建立完整全面的科學軟體生態體系。 

  中國網際網路行業的開源先鋒 

  小米集團創始人雷軍在公司創立初期,就把開源當作一個重要的戰略,他提出:「任何一家創業公司 , 如果不擁抱開源 , 就直接輸在了起跑線上。」 

  今天,小米在開源領域早已碩果纍纍。小米先後開源的高性能分布式 KV 存儲 Pegasus 項目,深度學習推理框架 MACE,這些項目在業界使用非常廣泛,並斬獲多項國內外開源技術大獎。小米還把 IoT 設備連接協議全部公開了。 

  HBase 項目是全球最大的開源項目之一,2019 年小米對 HBase 的貢獻佔整體 patch 貢獻值的近 1/3。HBase 項目創始人、原 HBase 項目主席 Michael Stack,曾多次盛讚小米在這個項目上做出的貢獻:「小米是 HBase 全球社區最活躍、力量最強的隊伍之一,為社區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目前,HBase 項目在中國大陸共有 17 位 Committer,來自小米的就有 9 位,其中還有兩位是 PMC 成員,張鐸更是被 Apache 軟體基金會任命為 HBase 項目主席,因此小米也被認為是 HBase 在中國的黃埔軍校。 

  作為全球語音屆知名的開源項目,Daniel Povey 領導的 Kaldi 社區,幾乎所有的語音團隊都在使用 Kaldi 引擎來開發智能解決方案。崔寶秋表示,小米會繼續不斷地加大對 Kaldi 的投入,持續為 Kaldi 社區做貢獻,在 AI、大數據、雲計算、IoT 等領域團結中國的網際網路企業,把中國的開源力量推向世界。

  用開源文化打造工程師嚮往的聖地 

  擁抱開源一直是小米重要的工程文化,小米為工程師投身開源社區,創造了良好的工作氛圍。崔寶秋多年來一直在倡導深度擁抱純粹、極致的開源文化,他強調開源是軟體的未來,小米 「不僅要站在巨人肩膀上,還要為巨人指方向。」 

  作為全球著名的語音專家,Daniel Povey 博士在 2019 年來中國加入小米,在全球 AI 領域引起了很大的反響。國內多位學者甚至認為小米這一舉措,為中國 AI 語音領域都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他在多次技術峰會上坦言,當時選擇加入小米非常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小米的開源文化,以及開放、共享的理念。 

  小米年輕的工程師梅禕加入小米不到 2 年,就成為了全球最年輕的 HBase Committer 之一,她對此深有感觸:「小米一直都在鼓勵技術人員參與開源項目,允許我們在技術上做各種探索,還給了技術人員比較好的上升通道,可以一心一意做技術。」 

  雷軍在不久前的小米十周年演講中自豪地強調:「創新之火將會照亮每個瘋狂的想法,小米將成為工程師嚮往的聖地」。

(責任編輯:韓藝嘉)

相關焦點

  • 中國科技雲「第二屆中國開源科學軟體創意大賽」報名通知
    摘要: 報名時間:2020年7—2021年1月 || 主辦單位: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協辦單位:小米集團|| 以「人才創新、技術開源」為主題,以「發展中國科學軟體生態」為目的,匯聚各種優秀國產開源軟體。
  • 第二十三屆中國國際軟體博覽會 「人工智慧開源軟體論壇」即將開幕
    2019年6月28日至6月30日,由工業和信息化部主辦的第二十三屆中國國際軟體博覽會(以下稱「軟博會」)將於北京展覽館舉辦。作為本屆軟博會的重要議題之一,「人工智慧開源軟體論壇」將於6月29日下午,在北京展覽館6號館開幕。
  • 小米張鐸榮獲「2020中國開源傑出貢獻人物」
    集微網7月17日消息(文/數碼控),小米公司官方微博的消息顯示,在第十五屆「開源中國開源世界」高峰論壇上,小米開源委員會主席張鐸榮獲「2020中國開源傑出貢獻人物」的重要獎項。圖片來源:微博據悉,開源中國開源世界高峰論壇由中國開源軟體推進聯盟(COPU)主辦,賽迪傳媒、《軟體和集成電路》雜誌社聯合承辦,截至目前已經連續舉辦十五屆。本屆高峰論壇吸引了來自騰訊、阿里、百度、小米等國內頭部網際網路公司的積極參與。
  • 湖北工程學院計算機與信息科學學院2020年招生簡章
    學院介紹湖北工程學院計算機與信息科學學院(簡稱計算機學院)設有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自動化系和計算機基礎公共課部,開辦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體工程、網絡空間安全、物聯網工程、自動化、軌道交通信號與控制等六個本科專業。
  • 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參與創作的4D電影《海洋傳奇》首映
    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參與創作的4D電影《海洋傳奇》首映 2017-05-25 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 中科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黨委書記韓華、中科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黨委書記袁萍、上海科技館館長王小明等出席了首映式。  為弘揚科學精神和宣傳傳統文化,推動高端科研成果科普化,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結合中科院「十二五」信息化建設工程專項提出研發網絡科普示範精品的要求,與上海科技館、自然科學史所攜手創作以中國古代航海為主題的4D科普電影《海洋傳奇》。
  • 第七屆開源作業系統年度技術會議(OS2ATC)盛大開幕,從編譯器到軟體...
    教育部國產基礎軟體工程研究中心主任、鵬城實驗室鵬城生態項目負責人吳慶波和北京飛漫軟體技術有限公司CEO、HybridOS作業系統開源協作項目發起人魏永明擔任大會主席,清華大學計算機系長聘副教授、博導陳渝和鑑釋科技CEO&聯合創始人梁宇寧擔任組委會。本次大會邀請40多位國內外一線的作業系統專家和行業領袖,圍繞開源作業系統、編譯器、全棧系統、晶片等技術熱點展開討論。
  • 2020中科院軟體所計算機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招聘公告
    中科院軟體所成立於1985年3月1日,是一所致力於計算機科學理論和軟體高新技術的研究與發展的綜合性基地型研究所(詳情請查閱軟體所網頁http://www.iscas.ac.cn)。因工作需要,中科院軟體所計算機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現公開招聘1-2名軟體工程師及1名英文助理。一、 軟體工程師工作職責:1.
  • 網絡中心自主研發的協同工作環境套件Duckling開源
    3月17日,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協同工作環境研究中心自主研發的協同工作環境套件Duckling2.0正式宣布開源,並在全球最大的開源網站SourceForge上發布了原始碼和部署包(http://duckling.sourceforge.net)。
  • 第19屆中國計算機系統(ChinaSys)研討會在渝舉辦
    第19屆中國計算機系統(ChinaSys)研討會在渝舉辦 2020年12月05日 16:03 兩江新區官網  閱讀量: 12月5日上午,第
  • 2012年中科院超級計算中心分子模擬軟體講習班成功舉辦
    9月17日至20日,由中科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中科院理論物理研究所、清華大學和NVIDIA公司聯合舉辦的「2012年分子模擬軟體LAMMPS &GROMACS講習班」,在參加學習的廣大師生的積極配合和支持下圓滿舉行。
  • 首屆中科院與德國亥姆霍茲聯合研究中心超級計算研討會
    10月12日,由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CNIC)和德國亥姆霍茲聯合研究中心(HGF)共同主辦的「第一屆中國科學院與德國亥姆霍茲聯合研究中心超級計算研討會(1st CAS-HGF Workshop on Supercomputing」在北京開幕,會議為期兩天。
  • 作者:吳章生 來源: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 發布時間:2016/1...
    《中國科學數據(中英文網絡版)》編輯委員會成立會議在京舉行     1月14日,《中國科學數據(中英文網絡版)》(簡稱《中國科學數據》)編輯委員會成立會議暨編輯委員會一屆一次會議在中科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舉行
  • 2020中科院軟體所計算機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招聘公告_北京中公教育
    中科院軟體所成立於1985年3月1日,是一所致力於計算機科學理論和軟體高新技術的研究與發展的綜合性基地型研究所(詳情請查閱軟體所網頁http://www.iscas.ac.cn)。因工作需要,中科院軟體所計算機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現公開招聘1-2名軟體工程師及1名英文助理。一、 軟體工程師工作職責:1.
  • 西安郵電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網絡工程專業接受工程教育聯合...
    11月26日至27日,西安郵電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網絡工程兩個專業接受工程教育聯合認證專家現場考查。受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學評估中心和中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協會委託,此次聯合認證現場考查組組長由首都信息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陳信祥擔任;哈爾濱工程大學印桂生教授為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家組組長,河南大學陳志國教授為專家組成員;陳信祥兼任網絡工程專家組組長,上海海事大學劉廣鍾教授為網絡工程專家組成員;中國海洋大學牟峰老師為聯合考查組秘書。
  • 我為「十四五」建言丨中國開源軟體推進聯盟副秘書長宋可為:全力...
    十九屆四中全會首次提出「構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新型舉國體制」。我認為,「十四五」時期,以新型舉國體制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可以全面借鑑開源模式。對我國科技發展具有重大意義開源概念始於上世紀70年代,旨在打破技術封鎖,對抗商業壟斷,衝擊了已有全球軟體市場格局。
  • 保研院校分析:中科院2020年推免數據分析——自動化、計算機方向
    中科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2020年推免數據分析學院簡介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現有12個業務部門,分別是信息化基礎設施運行與技術發展部、高性能計算技術與應用發展部、大數據技術與應用發展部、管理信息化技術與應用發展部、新媒體技術與應用發展部、網絡空間安全技術與應用發展部
  • 獨家| 人工智慧學習篇4:計算機視覺開源框架
    計算機視覺是使用計算機及相關設備來模擬生物視覺,其核心問題是研究如何對輸入的圖像信息進行組織,對物體和場景進行識別,進而對圖像內容給予解釋。具體說來,是指用攝影機和計算機代替人眼對圖像內容進行解釋,實現目標識別、跟蹤和測量等功能。代表性技術和開源軟體馬爾《視覺》的問世,標誌著計算機視覺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
  • 我中心多名師生參加第二十三屆全國信息檢索學術會議(CCIR 2017)
    第二十三屆全國信息檢索學術會議(The 23rd China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Retrieval,簡稱CCIR2017
  • 華夢2019全國大學生開源軟體技術創意大賽在京成功舉辦
    來自中國開源軟體推進聯盟副主席兼秘書長劉澎先生分享了開源技術目前在國內外的發展情況以及開源技術在阿里巴巴、美團、京東、華為等網際網路公司的應用,劉澎先生感慨20年來開源技術在國家信息化建設中走過的坎坷之路,感謝大賽堅守初心11屆的同時,更深切期盼鼓勵新一代具備創新素養的人才崛起。
  • 中國21世紀議程管理中心與澳大利亞格裡菲斯大學共同舉辦「第二屆...
    5月2-4日 「第二屆中澳適應氣候變化領導力專家對話研討會」 在澳大利亞布裡斯班成功舉辦。本次會議由中國21世紀議程管理中心與澳大利亞格裡菲斯大學共同主辦。來自中科院、中國社科院和中國農科院的相關專家,格裡菲斯大學應對氣候變化項目組及學校其他相關學科專家共同展開對話。我國駐布裡斯班總領事館曹周華領事也出席了本次會議。    開幕式上,格裡菲斯大學Ned Pankhurst副校長、Brendan Mackey教授和曹周華領事分別做了歡迎致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