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晚6點18分,來自甘肅省天水市秦安縣的首批腦癱患兒順利抵津。從車站到天津津南博能康復醫療中心,已是晚上8點,身著棉衣、守候在中心門口的康復師們第一時間為孩子們問診體檢,帶領家長入駐房間。
「孩子病了幾年了,治療一直沒有起色,沒想到還能有機會來天津接受免費治療。」略顯疲憊的任志雄提起兒子的病情,嘴角微微一顫,眼淚瞬間滑落下來。
「慢天使」有了「新家」
今年3月,由津南區政府、天津博能康復醫療中心及北京語言大學語言康復學院共同打造的天津津南博能康復醫療中心正式啟用。致力於「為貧困殘疾兒童提供優質康復服務」,中心招收具備一定限定條件的貧困家庭腦癱、自閉症等患兒,為其提供免費康復治療,並免去「入駐」孩子和家長的所有生活費用。來自甘肅省天水市秦安縣的27名腦癱、自閉、智障、發育遲緩患兒即將在這裡接受專業的定製化康復指導。
「每一個孩子都是天使,只是有的飛得慢了些。他們需要更多關愛,更需要擁有專業知識的我們。」來自臺灣省的林菱佩是臺灣自閉症基金會原主任,現任天津津南博能康復醫療中心特聘首席康復師,擁有20餘年腦癱、自閉症兒童臨床康復治療經驗。林菱佩說:「得益於津南區政府與慈善家賈秀芳的積極推進,我才會這麼快從2000多公裡外的臺灣新北來到天津津南,為孩子們傾注全部心力。」
在天津津南博能康復醫療中心,像林菱佩這樣的專業康復治療師還有12名,他們來自全國各地,心手相連,利用各自細分領域和專業特長,開展著PT(運動治療)、OT(作業治療)、ST(言語治療)、多感官訓練、感覺統合訓練、引導式教育等10餘項康複課程。
腦癱孩子有著健全的肢體,卻無法坐立行走,他們不是聾啞兒童,卻極難清晰表達。就像困難前行的蝸牛,他們被稱為「慢天使」。
「針對每一個孩子的具體症狀,我們將對他們首先進行專業測評,然後制定個性化方案和3個月短期康複目標。不同於其它康復治療機構,我們還會為腦癱和自閉症患兒提供免費的學前及語數外等小學文化課程。」有著9年教齡的康復師華軼男捧起厚厚的訓練指導手冊告訴記者。
在天津津南博能康復醫療中心的三樓訓練區,多維音樂社交訓練系統、醫用慢速跑臺、兒童綜合素質評估訓練系統、康復醫學心理評估系統、智能康復訓練機等各類先進康復設備和訓練器材一應俱全,約有百餘種。一樓遊弋區,300平方米的兒童淘氣堡被劃分為蹦床、滑梯、積木等不同分區,兼具教學和娛樂功能。華軼男介紹說:「教學訓練中,我們會以遊戲的方式達到輔助鍛鍊的目的,並在『一對一』基礎訓練治療的基礎上拓展『一對多』訓練模式,讓患兒家長也參與進來,以小組活動的形式引導孩子主動參與,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得益於津南區政府免費提供的6000平方米康復訓練場地及1200萬元康復器材,目前,該中心運營半年,已接收70餘名腦癱及自閉症患兒,10餘人康復效果顯著,現已出院。
「新家」有位「賈媽媽」
為了讓殘疾兒童家庭擁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中心出資人賈秀芳還為部分外地家長提供就業機會。剛剛製作完新一批糕點的邵洪霞開心地向記者介紹說:「我們在中心可以陪著孩子全天進行康復訓練,同其他家庭交流學習成果。還能夠參與餐點培訓課,學習蛋糕等製作技藝,並按勞獲取報酬,在津的基本生活難題得以解決。」
因為賈秀芳的真情關懷,如今,中心裡的孩子們每次見到她都會簇擁著,親切地稱呼一聲「賈媽媽」。這不是成人之間的虛偽親暱,而是孩子們發自心底的呼喚。
「有一個念頭幾年來一直縈繞在我的腦海,就是要為殘疾孩子多做些事兒。」哈爾濱市博能汽車銷售有限公司董事長、天津濱海汽車工程職業學院理事長賈秀芳表示,「可以說,為貧困殘疾兒童提供免費精準康復治療,是津南區政府為企為民和企業『反哺』社會這兩顆『初心』疊加的最好詮釋!」
賈秀芳,首屆全國文明家庭代表,全國助殘先進個人,曾獲第六屆全國道德模範提名獎。對於賈秀芳來說,天津津南博能康復醫療中心已經是她籌資建立的第三家醫治腦癱患兒的精準扶貧公益項目,落戶在黑龍江省的兩家救助中心已有20多個孩子回歸社會正常入學就讀,60餘名患兒脫離輪椅依靠輔助器具行走。
各界關愛融築「新家」
在天津,這份「大愛」也在攜手相融、合力並舉中點滴延續。
以黨建引領業務,連結社會資源,共促殘疾兒童康復治療,按照兜底線、織密網、建機制的要求,津南區委、區政府引領各相關單位數好「救命錢」,靶向精準,「出水見泥」式搞好服務。
──津南區殘疾人聯合會進一步將合作方式「提質升級」,一方面,通過開展「語言障礙康復與教育」等主題學訪、互動培訓,提高康復醫療人才專業水平;另一方面,與醫療手術類、康復訓練類、輔助器具類等三大類57家專業機構進行「定點康復服務機構」籤約。除此之外,區殘聯還和津南區中醫醫院、津南醫院、津南區婦女兒童保健中心等形成合力,依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立41家「基層康復站點」,延伸殘疾兒童康復救助服務觸角。今年以來,津南區殘疾人聯合會已審核和救助殘疾兒童68人,發放救助資金16萬餘元。
──津南區衛生健康委員會則通過業務指導,不斷完善康復醫療體系建設;進一步加強新生兒腦癱、孤獨症篩查覆蓋率,做到及時發現、及時轉診、及時幹預,提高腦癱兒童的生存質量;更重要的是,為康復救助機構提供醫療質量「把關」服務,保證合法合規執業,保障殘疾兒童就醫安全和康復效果。
──在天津津南博能康復醫療中心四層,由津南區委組織部「牽手」區殘疾人聯合會共同打造的佔地50平方米的區「兩新」黨建陣地即將成型。未來,津南區「兩新」黨建陣地還將發揮更大的引領作用,引導更多愛心人士、企業家代表等社會力量參與到扶貧助殘工作中,攜手築愛,傳遞溫情。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殘疾人一個也不能少。」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對殘疾人事業的親切囑託與殷殷希望。未來,津南區將以天津津南博能康復醫療中心為依託,以服務津南為基礎,開啟「紅色引擎」,融合人才技術等優勢資源,創新服務供給方式,探索黨建引領、社會化參與、專業化運行的殘疾兒童精準康復救治之路,並推動殘疾兒童康復醫療救助工作向全市乃至更廣的地區「進軍」,力爭打造影響力大、參與度高、內涵豐富、特色鮮明的京津冀「呵護」工程,點亮健康新希望!
來源:天津日報·津南時訊、津南好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