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一年前看過一篇文章,讓我受益匪淺,題目是:《兒子,請不要幫媳婦做家務。》
文中一位父親教育不做家務的兒子: 不要幫媳婦做家務,房子你也住,飯你也吃,家務是你應該做的,不是在幫媳婦。
如今,婚後不喜歡做家務的男性不在少數,他們一個月拿著幾千塊錢的工資,總感覺是家庭的頂梁柱,全家的靠山。下班後立馬躺在沙發上玩遊戲,刷抖音,等媳婦做好飯菜端在面前,吃完後又開始悠閒自在。
周浩就是這樣的男人,說他從不做家務來形容他毫不為過。結婚10年,家務都是妻子曉凡在操勞,包裹輔導兒子的作業。
曉凡在娘家是大姐,家裡兄弟姐妹四個,她從小就會做家務。父母農忙時,她不管是打掃衛生,還是做飯洗碗,都做得井井有條,連弟弟妹妹也照顧得很好。
自從曉凡嫁給周浩後也十分勤快,她愛周浩,為他洗衣做飯她心甘情願。就是因為如此,養成了周浩好吃懶惰的性格,把家務活全部塞給曉凡,在他的眼裡,做家務是妻子職責。
現在和以往不同的是,以前曉凡不上班,在家做家庭主婦,讓她家務全包,她認為這是應該的,丈夫工作辛苦。可自從兒子上幼兒園後,為了多掙錢,曉凡也開始工作。她的工作十分辛苦,每當她拖著疲憊的身子回到家中,周浩躺在依然床上玩著手機,對家務不管不問。她一忍再忍,打起精神,不顧一天的疲勞,做飯洗碗,打掃衛生。
也許因為愛,也許因為包容,但是你可以容忍丈夫一年,兩年不做家務,可誰也忍不了10年。尤其是雙方都有工作的情況下,你下班什麼不做,憑什麼總是我一個人操勞?
時間長了,總是付出的一方難免心裡不平衡,曉凡就是。
一次,曉凡去閨蜜家做客時,看著閨蜜的丈夫圍著圍裙在廚房忙碌,吃些色香味俱佳的菜餚,心裡開始不舒服,為什麼別人的丈夫懂得愛護妻子,做的菜還這麼好吃,我的丈夫卻光吃不做。
飯後閨蜜的丈夫,收拾碗筷,把家裡打掃的井井有條,而閨蜜一直從始而終沒有幫忙。這讓曉凡心裡更加羨慕。
回到家裡,曉凡開始要求丈夫一起做家務,可丈夫認為家務是女人做的,再說結婚10年了,不是都是她在做嗎?為什麼以前能做,現在不能了呢?
看丈夫的態度,指望他一起做家務已經不可能,曉凡開始「反擊」。「你不做我也不做,家裡亂就亂。你不做飯下館子我也下館子。」
曉凡本想,用這個辦法對付丈夫,家裡髒亂差,丈夫看不過去就會主動做家務,可她錯了。看著家裡的環境,丈夫不但自己不打掃,反而指責曉凡:「越來越懶惰,家務活都不做了。」
曉凡聽了委屈的想哭,自己做了10年的家務,就這段時間賭氣沒做,卻被丈夫責罵。一氣之下,她和丈夫吵了起來。
這只是矛盾的開端,因為家務問題,兩人多次爭辯無果。家務活曉凡不做,就算家裡亂成垃圾場,周浩也絕不清理。
多次的衝突讓曉凡心灰意冷,她決定離婚。當她提出離婚時,周浩大吼道:「你神經病啊!就因為做家務這點小事你提離婚,犯得著嗎?」
曉凡不甘示弱:「當然犯得著,10年來都是我在操勞家務,世界上沒有免費的保姆。」
「好,想離婚我成全你,你別後悔。」
離婚後的曉凡感覺空氣都是新的,不用做全家人的飯菜,也不用伺候丈夫的生活。一個人,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她活得比以前輕鬆舒服多了,人也變得容光煥發,仿佛年輕了幾歲。
她告訴我們:「有個不會體貼的自己丈夫真的很累,不管你為他付出多少,他都覺得是你應該做的。餘生我要好好愛自己,找一個懂得體貼的人在一起。」
而離婚後的周浩日子過得一塌糊塗,自從曉凡走後,下班後再也不能舒服自得的躺在沙發上玩手機。所有家務都落在他身上,這對嬌生慣養的他是很大的考驗。
周浩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到家,輔導兒子作業,買菜做飯,洗衣拖地,經常忙到深夜才能睡。這時他才明白曉凡的辛苦,後悔讓她做了10年免費的保姆,自己的懶惰和不理解,導致婚姻的失敗。
什麼是婚姻?我們為什麼要結婚?兩個人一起生活我想絕不是為了生兒育女這麼簡單。只所以結婚,是希望能有個伴,兩個人要互幫互助,相互體諒,凡事一起應對。
妻子是下半輩子一起經歷風雨,陪你白頭到老的人,不是免費的保姆。一個對妻子缺少關愛,把妻子當成免費保姆的丈夫,請問?有哪個女人會願意陪你一直走下去?
本文由 @波斯情感說 原創寫作。
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