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人們會如此懷念金斯伯格?

2020-12-25 澎湃新聞

原創 感到遺憾的 法律先生

文 | 玉林羅美蘭

2020年9月18日。

這一天,大法官金斯伯格的生命走到了終點。

過去幾年時間,美國司法界都在嘗試尋找她的接班人,但似乎還未能如願。

在這個法學院、律師業、法官席上都不再缺少女性的年代,為什麼金斯伯格如此不可替代?

因為她本來就不僅僅是一名女性大法官,更重要的是,她是一個了不起的個人!

01

不會做飯的女法官

金斯伯格大法官與丈夫馬丁·金斯伯格

「如果你要爬到樹的最頂端,就必須犧牲家庭」。各種社交討論中,女強人們總要面對類似的疑問。

「這種話我一聽就特煩」!這是金斯伯格的回應,家庭對她來說從來不是一個羈絆。

她有一個完美的「家庭婦男」!她丈夫馬丁家裡事情,凡事有利於妻子的,都全部包攬。

小到家裡洗衣、做飯,大到提名大法官的事情,都有他的努力。

1993年,金斯伯格已經60歲了,柯林頓覺得她年事已高,不適合。

馬丁動用了一切的人脈資源,說服了柯林頓見她一面。結果,柯林頓見到金斯伯格,就聊了15分鐘,就決定提名她為大法官。

她去華盛頓赴任,她丈夫「婦唱夫隨」,跟著來到華盛頓,據說經常會在她辦公桌邊看書等著她一起下班回家。

按她的丈夫深情款款的描述:「我認為我做的所有事中,最重要的一件就是幫助妻子成就了她現在的事業」。

而金斯伯格,也曾動情感嘆:

他是我見過唯一一個關心我有大腦這件事情的男人。

金斯伯格大法官的女兒長大後在哈佛大學法學院任教

她的丈夫是一個普通的家庭「婦男」嗎?

不,馬丁也是一位赫赫有名的稅務律師。在幾年前公布的財產數據中,金斯伯格是9位大法官中最富有的,身價在一千五百萬美元左右。

就是因為她丈夫馬丁是一位非常傑出的律師,創收能力超強。除了提高家庭收入,他還負責操辦金斯伯格的三餐和聚會瑣事。

直到馬丁在2010年6月的一個周末去世。

次日早晨,金斯伯格回到了最高法院審判席上,在法庭開庭期限的最後一天宣讀了法律意見。

「那是因為馬丁也會希望我那樣做」,她說。

02

最高法院的女同事

金斯伯格與奧康納大法官

女大法官,金斯伯格是第二個。

她1993年進入最高法院時,第一位女大法官奧康納已經在這裡耕耘了12年。

女王見女王,又分別由不同黨派的總統任命,這在很多人的想像中是「宮鬥大戲」的完美背景,似乎一系列針鋒相對在所難免。

但兩位女法官讓這類看客大失所望。

1996年,最高法院審理了合眾國訴維吉尼亞州案,一名女性被維吉尼亞軍事學院以性別原因拒絕後,把學校告上法庭,引起了全美國的關注。

保守派為背景的軍校一方,在幾輪辯論後,以8:1的投票被宣布敗訴。

維吉尼亞軍事學院後來開始有女兵出現

宣讀判決當天,仿佛全美國的女性都站在了法庭面前,而執筆和宣讀這份意見書的,竟然是僅入職三年的金斯伯格,這讓很多人感到驚訝。

按照最高法院慣例,判決歷來是由投票佔多數一方中,資歷最老的法官來指定人選。

奧康納是那個被指定的人,但面對如此高光的時刻,她卻選擇了拒絕。

這位全美首個女法官,把代表全國女性發聲並被寫進歷史的機會,讓給了金斯伯格。

她堅持認為,在美國公民自由聯盟(ACLU)做了十年訴訟律師,6次為女權案件站上最高法院的金斯伯格,更值得這份榮譽。

而當金斯伯格宣讀判決時,又特意提到了奧康納在1982年執筆判決書的荷根訴密西西比案,那是歷史上第一個禁止男女分校的案子。

話音落後,她緩緩抬起頭,望向隔著幾個座位的奧康納,兩人四目相對,互相點頭示意。

英雄惜英雄,女英雄也並不例外。

03

「對手」中的好朋友

斯卡利亞大法官已經在四年前去世

最高法院是有陣營之分的。

有人把這種陣營,標籤化地理解為政治派別,但其實根源更在於大法官們的理念區別。

金斯伯格在最高法院長達27年的職業生涯中,最好的朋友和敵人都是斯卡利亞,一個反對墮胎、平權和同性戀到有些偏執的保守派。

兩個人曾經在哥倫比亞特區巡迴法院共事多年,又都是歌劇愛好者。

兩人一起去看歌劇演出

他們在生活裡一起去看演出,在新年夜邀上各自家庭同聚;但又不耽誤在工作上為了不同的判決意見激烈交鋒。

在2007年,卡斯利亞在一起性別歧視案件中支持了資方,金斯伯格氣得幾天都沒有跟他說話。

但這些工作帶來的情緒,最多不會超過一周:朋友是私交,而敵對是公義。

法院如果眾口一聲,那就不是判決,而是宣傳,另外那其他8位法官豈非都多餘?

法律的進步不就是在這種爭執中,獲得一點一點的完善,一點一點的平衡。

無論出於何種考慮,機械地把他們視為不同黨派在司法體系中的工具人,都是對法律本身的蔑視,也是對這些法官們的失禮。

有劇團以她們二人為題材創作了歌劇

我們為什麼紀念金斯伯格大法官?

因為,她不僅僅是美國的大法官,也是一個普通的人類,她以平凡之身,做了無數了不起的事情!

她溫和而不軟弱,堅韌而不極端,勤勉而不刻板;聰明絕頂卻又不失表達異見的果斷,這都是一個人最寶貴的品質。

她曾以律師的身份,激烈勇敢地為人類的權利而鬥爭;也曾以大法官的身份,小心翼翼,以睿智與勇氣去捍衛人類的權利。

她的一生都在為平等與公正而奔走,都在致力於減少壓迫與偏見。

她是一個了不起的人類樣本!

她不僅僅為美國人爭取了什麼,更在世界範圍內樹立一個偉大女性的榜樣,鼓舞著無數的人共同捍衛人類的權利。

她是一個傑出的美國大法官,更是一個幸福而傑出的女性!她為女性開創了新的時代,也給男性帶來了不一樣的社會。

相信會有更多女性,成為自己領域的金斯伯格。

倉促間,金斯伯格揮手作別

是因為渴望與她的馬丁天堂重逢

原標題:《為什麼人們會如此懷念金斯伯格?》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為什麼人們如此懷念這位美國女性大法官?
    美國的女法官金斯伯格離世,為什麼悲傷的心情會跨越國籍,蔓延到全世界?金斯伯格對遠在大洋彼岸的我們,能有什麼啟發?但即便如此,母親依然教會金斯伯格要獨立和努力。但,聰慧如金斯伯格,卻依然在滿是男性的哈佛大學裡受到諸多質疑和嘲諷:「你們9個女人,為什麼要佔據本該屬於男人的學位?」沒多久,婚姻生活中的第一個重創到來了。
  • 國內這麼多人悼念金斯伯格,跟這部紀錄片有很大關係
    白宮降下半旗悼念她的離開,川普、希拉蕊也都發文懷念,無數民眾自發聚集在法庭外,為她唱輓歌。國內的社交網絡上,也有許多人不斷談及這個名字,讓你覺得她離我們的現實生活,這麼遠那麼近。影片的英文名很簡單:RBG,其實是人們借用名字縮寫,給金斯伯格起的暱稱。這種頗有力量的大寫字母,似乎也成為某種符號,象徵了金斯伯格給人們帶來的力量。 在美國文化界,金斯伯格早就已經跨越了一位法律人士的職業身份,成為了某種意義上的社會偶像。
  • GirlCrush | 大法官金斯伯格去世,是讓川普都要稱讚一句「了不起...
    不止如此,白宮、國會降半旗。為什麼她會受到這麼多民眾的喜愛?這要從她傳奇的一生開始說起。年輕的人們喜歡金斯伯格身上衝破傳統的態度,就像追星一樣,買上一堆關於她的周邊。這也是作為時裝編輯的COCO在金斯伯格身上發現比較有趣的點,她會根據不同的宣判來替換自己的假領子。戴黃金蕾絲頸飾,表示她同意多數派意見。
  • 未來沒有金斯伯格,只有我們自己 | 隨機波動
    判決書最後,金斯伯格援引了歷史學家Richard Morris的話,Morris曾表示,憲法的歷史就是憲法不斷向一度被遺忘甚至被排斥的人延伸的歷史,而在金斯伯格看來,維吉尼亞軍校的故事也是一個拓展人們對「我們人民」的認知的故事。接納合適的女性學員,只會讓軍校成為一個「更完美的集體」⑮。判決背後還有一段關於女性友情的軼事。
  • 「紀念金斯伯格」:決定一個判決優劣的最關鍵的因素,是法官的良知
    金斯伯格誠然出色,只是我們湊那個熱鬧時,卻沒注意到她在美國為什麼那麼火——自由派需要她,需要她挺住,挺到把提名大法官的機會留給一位自由派總統。2008年,歐巴馬上任時,美國法律界的自由人士曾發出感嘆:最高法院得救了。
  • 為什麼大法官對美國如此重要?全球刷屏只是大戲的開始
    當年,那些偉人所期望的正是如此,他們希望它可以為政府提供一個能夠長期存續的工具。」 我問,她的這一取向是否會給予法官隨當下政治的時局變幻來解釋憲法的權力。 「《獨立宣言》的作者本人蓄奴,然而這篇宣言是最偉大的呼籲平等的作品,」 金斯伯格回答。
  • 美最高法院傳奇大法官金斯伯格去世 川普和拜登「大戰」再起
    金斯伯格也是美國最高法院自由派中最具話語權的大法官。有分析認為,她的去世或將引發一輪新的政治鬥爭——共和黨希望提名一位保守派大法官,民主黨則希望提名自由派大法官。距離美國大選還有不到七周時間,金斯伯格的去世會為美國大選帶來哪些變數呢?
  • 金斯伯格摔倒了!這位「聲名狼藉」的85歲女性大法官為何令全美國揪心
    人們親切地稱呼她為「聲名狼藉的金斯伯格」(「Notorious RBG」),這是對著名黑人說唱歌手克里斯多福·華萊士的綽號「聲名狼藉先生」(Notorious BIG)的模仿,這個愛稱也凸顯了金斯伯格仗義執言、不畏世俗的形象。
  • 金斯伯格與她的同學們——59屆哈佛女性法學生的故事①
    對於59屆法學生中最為出眾的大法官金斯伯格而言,這些曾經的同學的經歷成為了她在法律道路上勇敢抗爭、堅持正義的理由。本文記錄了五十九屆哈佛法學院另外九位女性的非凡故事——她們本人、她們的家人們以及一位記得她們的最高法院法官共同講述了這些故事。本文原載於《Slate》雜誌,並有音頻系列「金斯伯格與她的同學們」,因篇幅較長,分三篇刊發,此為第一篇。
  • 與金斯伯格同樣值得被哀悼的,是美國最初就被壓制的制憲權
    (5-4),但出身保守派的首席法官羅伯斯(John Roberts)作為意識形態上的中間值,有時會出於最高法院機構角色考慮,與自由派法官站在一邊,而在6-3時代下,自由派法官要取得這樣的險勝只會難上加難,這對關乎移民權益、生育權、社會保障、乃至選舉權等的各項議題來說,無疑是災難性的消息。
  • 長期捍衛婦女權利、5次與癌症作鬥爭...金斯伯格將自己活成一個傳奇
    金斯伯格一生都在為爭取女性權利而努力,作為美國最高法院歷史上第二名女性大法官,她在任的27年間,致力於推進墮胎等「最具分裂性」的議題,曾5次與癌症作鬥爭,將自己活成了一個傳奇。金斯伯格1933年出生於紐約布魯克林,父母是猶太裔,經營著小型零售店。她母親希麗亞年輕時只讀到高中,因此對女兒有著很高的期望。但希麗亞在金斯伯格高中畢業前一天就去世了。
  • 美國最潮女法官金斯伯格的故事
    痛苦的薩莉,無法理解兒子為什麼要自殺。當前夫西斯爾搶著申請獲得兒子保險賠付時,她開始有所懷疑。薩莉申請應該由自己而非西斯爾,作為兒子保險金的管理人。但愛達荷法院否決了她的申請,理由是州法律早有規定:此類爭端,「男性優先,而非女性」。案子打到了最高法院。金斯伯格主動要求為該案撰寫案情摘要。
  • 一部傳記電影以大法官金斯伯格為原型,聚焦她的平權鬥爭
    在甘迺迪退休、新任大法官卡瓦諾就職後,美國最高法院的形式發生了變化,人們格外關心金斯伯格的健康情況,不過好在她第二天就回家休養了。金斯伯格於 1993 年 8 月 10 日宣誓就職大法官,她是繼桑德拉·戴·奧康納之後最高法院第二位女性大法官,也是第一位美國猶太人女性大法官。
  • 美參議院投票通過新大法官提名:緬懷逝去的金斯伯格時代
    按理說1973年羅伊一案確立了美國婦女墮胎的權力,挺難想像金斯伯格對這個案子會持保留態度。其實在1992年她在紐約大學法學院做了一個公開演講之前,她在這方面的立場其實並不為很多人所知,而她的看法直指羅伊案內在的困境。
  • 金斯伯格靈柩在美國會供公眾瞻仰 系首位獲此殊榮女性
    報導稱,金斯伯格的靈柩運抵國會時,僅有金斯伯格家人及少數國會議員受邀參與靈柩抵達的歡迎儀式。當地時間9月18日,民眾聚集在美國最高法院前緬懷逝世的最高法院大法官金斯伯格。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表示,她「非常榮幸」地歡迎這位已故大法官成為首位遺體在國會接受瞻仰的美國女性。
  • 告別美國大法官金斯伯格:生為女孩,本不該被設限
    金斯伯格的圖文傳記《異見時刻:「聲名狼藉」的金斯伯格大法官》,也成為許多女性成長的力量源泉。今天的推送,摘自一土新書《學校是比家大一點的地方》中馮春老師的一篇文章《生為女孩》,向偉大而非凡的女性,以及迷人的小老太太和當代巨星文化偶像金斯伯格致敬!R.I.P. RBG.剛讀完《異見時刻:「聲名狼藉」的金斯伯格大法官》,這是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大法官魯思·巴德·金斯伯格的傳記,圖文並茂,很好看。
  • 美大法官金斯伯格去世:衝破女性天花板,是性別平等的堅定倡導者
    身高1.5米左右,體重不足45公斤,戴著一副橢圓形黑框眼鏡,頭髮梳得整整齊齊,這是金斯伯格給公眾的一貫形象。外表嬌小的她,體內卻蘊藏著巨大的能量。整個職業生涯裡,在女權、墮胎權、同性婚姻、投票權、移民等社會問題上,金斯伯格總是投出鏗鏘有力的關鍵一票。
  • 新聞周刊丨美國大法官金斯伯格去世 「大法官補位戰」火藥味十足
    在西方司法領域,常常會出現這樣一個形象:一位蒙著眼睛的女神,一手拿著寶劍,一手舉著天平。這個女神名叫朱蒂提亞,是古羅馬的正義之神。本周,隨著美國司法界一位德高望重的女法官的去世,圍繞著誰來繼承空缺的大法官職位,美國的自由派和保守派勢力爭論不休,「大法官補位戰」的火藥味十足。
  • 作文素材|金斯伯格和她的不朽
    她是金斯伯格,美國歷史上的第二位女性大法官,為美國女性和社會事業的進步做出了卓越貢獻。她曾為想去男性軍校的女學生爭取到入學機會,也為同工不同酬的女性爭取到應有的酬勞。在她任內,許多具有時代意義的上訴案在金斯伯格的影響下朝時代進步的方向駛去,人性的光輝和法律的尊嚴照亮了冰冷的社會。
  • 著名女高音金斯伯格因病在紐約去世 享年55歲
    搜狐娛樂訊 近日,著名女高音弗朗西斯-金斯伯格(Frances Ginsberg)因卵巢癌在紐約河谷去世,享年55歲。  曾經就讀於芝加哥抒情歌劇院,弗朗西斯-金斯伯格於1986年首次在紐約市歌劇院首次登臺演出,並在博伊託(Boito)的歌劇《梅菲斯特(Mefistofele)》中分飾「瑪格麗特(Margherita)」、「埃琳娜(Elena)」兩個角色獲得業內人士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