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如何把音調好,從新手到高手的升級小編認為這是需要對調音有一個系統的理解和認知。首先自己要對音色有鑑賞能力,對不同層次的設備的了解和應用,根據不同的地點,不同的環境和裝修風格都有影響。不同的環境對設備的要求都不一樣,要合理的選用音響設備才能把音調好。
音頻分為三個頻段,即高頻,中頻和低頻。低頻泛音的幅度較強,音色就表現得混厚。中頻泛音的幅度比較強,音色就表現得圓潤、自然、和諧。高頻泛音的幅度比較強,音色就表現得明亮、清透、解析力強。我們需要熟悉掌握這三個頻段的音節音階。
首先高頻段頻率過弱,其音色就變得灰啞、缺少韻味、沒有個性。如果高頻段頻率過強,音色就會變得尖噪、刺耳。如果中高頻段的頻率過弱,音色就變得暗淡、朦朧。其次中高頻段的頻率過強,其音色就會變得呆板死氣沉沉。 再次低頻段的頻率過弱,音色將會變得單薄、蒼白。如果低頻段的頻率過強,音色會變得渾濁不清。
個人理解的音箱與環境之間的應用
這裡有著豐富經驗的人就有這樣的體驗,對同一KTV音箱在不同的環境中會有不同的表現。面積大小的變化和裝修情況 都有影響,如果是在空曠的地方如廣場舞臺,則對音箱要求以不一樣,得到音響效果也不一樣。
1、常用的做法是用功放機和效果器上的均衡來做修飾將高低音加強或減弱。 缺點是,建聲造成缺陷的頻點與功放均衡的頻點很難做到一致。彌補後的聽覺好象是均衡一些了,但頻響特性不夠平滑,使得層次變差,演唱時自我感覺不滿意。
2、聲源可儘量減少此種現象,使內在品質提高,儘量減少箱體內的多次反射,使得聲音變得純淨,導向孔的增多或減少,箱體內的反彈聲會明顯少,對箱體要大些寸的箱體 ,以保證聲源的飽和圓潤。
3、堵住不同的孔或增加孔,會有不同的聲源效果。當音箱距後牆、房屋頂、牆角不太遠即1米以內時,其音效差別更大。離音箱太近就會感覺音響效果很炸音,超過兩米效果逐漸好。
個人對舞臺音響效果的把控,和對KTV包間的把控調音是不一樣的。對於舞臺音響效果要自己試先大體掌握所要唱的曲風或歌手的一些特點,這樣會好的多。調音不光要有自己獨到的音響風格,還要能適應格類型的曲風,適應老闆的需要。
如調試KTV音響聲道系統就有以下幾個特點
第一點 、從聲音效果上,能夠使聲音的密度感更好,聲場更加寬闊,能夠很好的營造出臨場感和現場氣氛,聲場的密度感大大增加歌唱時倍感輕鬆,提升音感知度。
第二點、從聲壓水平上來看,採用三隻輔助音響能夠使較小尺寸的音箱達到相同的聲音量感和聲壓水平,這樣更加便於我們進行箱體的安裝,使其更好的溶入裝修之中。同時在低頻的表現上看來,多隻小尺寸(八寸或10寸的箱體)的揚聲器的低頻速度感比單只大口徑揚聲器單元更好,主觀聽感的衝擊力和刺激感更加強烈,表現的聲底將更乾淨,清晰。
第三點、從音箱運行安全性上,眾所周知卡拉OK 音箱的揚聲器是很容易損壞的,除了摔MIC,嘯叫等情況經常發生等原因外,主要是因為卡拉OK 音箱需要長時間的工作在大功率狀態,這樣一來喇叭的老化速度將大大增加,採用了三隻輔助音箱,每隻音箱承受的功率相對採用兩隻主音箱達到同樣的聲壓水平時的承受功率要好很多。
以上主要是對效果器的調試
調節混響音效,讓音樂更動聽更有活力。
在調音過程中混響通常決定了餘音的長短,對聲音的色彩和清晰度有直接的影響和感受。一般情況下,如男低音演唱時,可將混響時間調得短一些,以提高聲音的清晰度。是女高音演唱時可適當延長混響時間,以增加聲音的色彩和厚度,聽起來更有張力感。對於演唱場所來說,如果房間四周牆壁是由木板材料構成的,那房間本身就有一定混響效果,這時混響時間應調小一些,以免聲音模糊不清,顫音多。如果房間是玻璃結構,或是掛有絨布窗簾和裝有隔音棉等吸聲材料,這樣的房間缺少混響,應將混響時間調大一些,以免聲音發生乾澀,沒有磁性 。現場觀眾的多少也有很大的影響,因為觀眾的服裝對聲音也有很大的吸收作用。一般說來,調音者可在1-2秒間選擇一個感覺適宜的混響時間作為設定。我們說講的混響時間在0.5~1.6ms之間比較合適。簡單的辦法是在房間放音或發一個自己有感覺的音元,感覺一下聲音在房間內的混響狀態,如果共鳴適中就表示該房間的混響時間合適,反之不合適。
對主持人和唱歌的聲音作調整
1、節目主持人多為女性,而且一般聲音都比較明亮。發聲的基音頻率範圍為200Hz~1.1kHz之間。拾音傳聲器採用電動式近講傳聲器,使聲音親切,易於和觀眾進行感情交流。拾音位置應手持傳聲器近距離拾音。混響不特意加入混響,利用廳堂自然混響。調節應在調音臺上進行均衡補償,對2kHz~4kHz之間需要成分提升3dB~6dB左右,使聲音透亮清晰,親切感人,降低6kHz以上數值,減少可能出現的齒音。同時保持適度的音量,使後排觀念也能聽清聲音。
2、演唱聲的基音頻率範圍,童聲高音頻率範圍為255Hz~880Hz之間。低音頻率範圍為193Hz~700Hz左右。
女聲高音頻率範圍為220Hz~1.1kHz,低音頻率範圍為200Hz~700Hz之間。
男聲高音頻率範圍為160Hz~523Hz之間,低音頻率範圍為80Hz~358Hz之間。人們唱歌時運用肌肉拉動聲帶,發生諸多泛音產生的成分,大多時候頻率能高達8kHz~10kHz,通過鼻腔的作用,對某些頻率成分包括元音和泛音成分,產生共鳴,使聲音更清晰。混響時間在滿場情況下,女聲演唱,混響時間基本都保持在1.3s~1.8s 左右,美聲唱法為1.3s為益,通俗唱法為1.8s左右。男聲演唱的混響時間保持在1.1s~1.6s左右,美聲唱法合理的為1.1s,通俗唱法為1.6s左右。
弦樂音及頻率範圍概述
以下為各類提琴的頻率範圍值,小提琴(Violin)為200Hz~3.5kHz;中提琴(Viola)為134Hz~1.1kHz;大提琴(Cello)為72Hz~640Hz;低音提琴(Double Bass)為42Hz~250Hz。 斜上方對需要準共鳴箱,距離為1米左右。小提琴遠些。大提琴、低音提琴近些。混響時間,在滿場情況下為1s上下一點,小提琴旁邊最好加反射板,大提琴下面的地板需鋪上地毯。在調音臺上利用通道的參量均衡器對相應的發聲頻率範圍進行補償,使其音色純正、音品上乘、耐人回味。利用效果器加入適量混響,控制混響時間在1s左右。如果作為主樂音,將該通道上的聲像調節旋鈕放在中間位置,推子適中,突出該樂音的主導副作用。若作為伴奏樂,則將該通道的聲像調節旋鈕放在其他位置,推子放在低位。
調音臺應用及調整
調音臺編組可以選擇單獨輸出信號或把編組信號切入到調音臺的主音量混合控制,這樣是很方便的。 其它如通道推子接入 就根據你的需要調整電位,但要根據每一個輸入通道的情況靈活控制音量推子,這一部分的調整雖然簡單 但是非常重要,主要是注意觀察各路信號的輸入和輸出電平信號,不能有太嚴重的失真。一臺調音臺,需要音響師經常動手調節的是調音臺的均衡組。 音響師要只知道推拉音量推子,多動手去調節均衡旋鈕。其實在使用當中,可以說 是每時每刻我們都需要對調音臺進行調整的,以一首歌曲為例,當歌手走向舞臺介紹自己的演出曲目時。我們需要把話筒的低音關小,把混響調到適中或者關掉,這樣就可以保證了語 言的清晰度。當音樂響起歌手開始演唱時候,我們就需要把話筒低音加大, 否則聲音就會顯得 單薄,同時把混響音量加大到合適即可。調音臺其實就把音源美化包裝並做適當的修剪,使其產生很好的試聽效果。
話筒和接收機的應用
話筒是人聲拾音的設備,也就是人的聲音進入音響系統放大還原重放的唯一途徑。如果話筒的曲線不平衡,則無法真實全面地拾取人聲信號,會造成人聲局部缺聲。那麼人唱歌就會覺得聲音出不來,猶如被人掐住喉嚨一般,感覺費力。如果話筒的頻響不平、曲線起伏過大,人的聲音就會變怪異、還原度差,聲音不自然。則需要換用頻響寬、不缺聲、靈敏度適中的話筒音頭(咪芯或咪頭)。
針對包間對效果器上的硬體作合適的調整。對廣場或開放的環境應適當的加大效果器和功放的電位,調音臺在調試中因根據情況調節。綜上所述,掌握了以上這些就可以把音調好啦。你還有什麼不明白的地方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