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董事長離任審查 西南證券秋後算..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4月10日 22:56 來源:
來源:新京報
西南證券方面將當年挫敗歸咎於急於求成,據稱借殼上市將在近期完成
「西南證券借殼一事證監會仍在審核中,我們有信心成為率先借殼上市成功的券商之一。」4月5日,西南證券人士向記者表示。
重慶市市長黃奇帆在兩會期間披露,重慶今年將有多家企業集團上市,其中,西南證券定位為重慶市乃至西南經濟發展的「融資平臺」,西南證券上市是重中之重。
西南證券借殼ST長運正在進行之中,曾瀕臨破產的西南證券也正經歷涅?重生,而對高管「舊帳」也正在清算。
西南證券某營業部外景。據估算,西南證券借殼上市後,市值可達近300億元,並可藉此躋身全國券商前10位。何子攝
原董事長仍在審查之中
「西南證券一方面忙於籌劃『新帳』,另一方面『舊帳』也正在清算,許多人仍在調查之中。」西南證券方面人士透露,其中西南證券原董事長張引自2005年8月卸任後,至今仍在審計之中。
「未來證監會審查後可能調往別處任職。」張引在接受記者電話採訪時向記者承認正在接受審查,但他強調屬於「正常的離任審計」,並不是犯了錯誤的審查。
2005年8月20日,西南證券高層領導更新,原董事長張引和原總裁孫兵卸任。孫兵被聘為顧問,負責「做好公司的債權債務處理工作,積極催收債權,增加現金流」。
2006年1月,孫兵再次被拘,據稱與挪用巨額國債資金有關。據西南證券人士透露,孫兵後來重獲自由。
知情人士透露,2005年8月,孫兵改任「顧問」之際,與孫兵牽連的多位人士也同時被調查或「出局」,此舉牽涉到多位高管,張引也開始接受調查。
2005年8月,原中國證監會重慶監管局副局長蔣輝當選為西南證券新一任董事長之際,原董事長張引據稱隨後將調至重慶市國資委工作。
重慶市國資委人士向記者證實,張引一直並未赴國資委工作。「他被免職後,關於他的安排至今仍在研究之中。」熟悉張引情況人士介紹,張引喜愛人才,願意提攜晚輩,當初對孫兵格外器重。因此,更多的觀點認為,孫兵因此才有很大自主空間,並藉機做諸多逾矩之舉,最終將西南證券拖入困境。
在西南證券某高層人士看來,西南證券的挫折則是因為急於求成,與張引本人性格等因素關係不大。「當年領導班子在各方面都想創新,都敢嘗試,管理方面因此疏漏,現在看來,當時有點太急躁了。」這一說法得到重慶市國資委某領導的印證。他透露,張引工作紮實、可靠,目前沒有發現張引曾參與違規行為謀取私利。
「西南證券的一些變故多是政策等方面的原因,跟張引本人牽連不大。」他表示。
張引、孫兵搭檔組合
西南證券成立於1999年,是在重慶國投證券總部、重慶有價證券、重慶證券以及重慶證券登記公司合併重組並增資擴股而成,是西部地區最早成立的一家綜合類券商。
時任重慶市證管辦副主任職務的張引調任西南證券擔任董事長職務。擔任西南證券總裁一職的人則是時任重慶國際信託投資公司證券營業部總經理的孫兵。張引、孫兵這一老一少的搭配當年被許多人看作最佳搭檔,西南證券前景被極為看好。
張引政界出身,早年在重慶市政府體制改革委員會任副處長一職,因被視為「較早熟悉金融業務的官員」而被調至後來成立的重慶證券登記有限公司,擔任總經理職務,後又被調任重慶市證管辦任職。在張引早年同事眼裡,他行事沉穩,善掌大局。
在資本市場,孫兵堪稱傳奇人物,其早年就職於重慶氣體壓縮機廠,後自學成才進入甘肅省建設銀行。1992年,孫兵進入重慶國際信託投資公司,開始涉足證券業。
西南證券成立之初發展迅速。到2001年底,西南證券的資產總量為69億多元。
2003年佔全國市場份額的5%,位居國內券商的「十強」之一,在重慶更是首屈一指。
2001年7月,西南證券向飛虎公司投資5500餘萬,成為飛虎公司的第一大股東。
2002年,在全國的營業部數量仍在增加的情況下,西南證券開始壓縮營業部數量,將更多的資源投入飛虎證券交易網,使該網在專業理財和多品種交易方面迅速跨入全國前列。
然而,過度擴張和違規操作將西南證券拖入了困境。
參與做莊拖累西南證券
2003年2月18日,上港集箱發布公告,稱公司託管在西南證券上海定西路營業部的1.47億元國債不見了,營業部無法出具資金對帳單,公司為此委託律師寄送了律師函。
上海定西路營業部利用委託理財業務參與農凱系做莊徐工科技一事因此曝光。
原來在2001年前後,周正毅控制的農凱系在上海定西路營業部開戶做莊徐工科技時,以高回報吸引了幾十家機構近37億元左右的國債投資資金,並以持有的9000多萬股徐工科技質押,進行國債回購後套取資金繼續購買徐工科技。
在此過程中,西南證券上海定西路營業部作為監控的第三方,在一定意義上承擔了擔保的責任,金額一度達22億元。2003年,周正毅案發,其掌控的農凱集團做莊徐工科技的股票被司法凍結,2004年7月初,這部分股票被解凍。但是,西南證券卻將這部分股票強行平倉。但按道理,在這部分原本被凍結的股票中,西南證券只是作為第三方監管方,並沒有強行平倉的權利,所以構成違法。據此前媒體披露,平倉指令上面有孫兵的籤字。
於是在2004年7月14日,孫兵被上海公安拘押。
儘管在被拘之前,孫兵一度對外宣稱,西南證券上海定西路營業部存在莊家乃是個案,公司管理經驗不足,但後有媒體報導,孫兵本人其實早參與其中,因此西南證券的委託理財業務一度畸形發展。
2002年末,西南證券曾對委託理財業務進行清理,發現該項業務虧損達到3.6億元。
公司虧損總額前所未有地達到了4.8億元,業績在所有券商中排名倒數第二。
西南證券人士透露,當時這種情況並未引起公司高層的警惕,作為直接主管具體業務的孫兵當時並未遭到處理。
「如果2002年公司領導能對此事嚴肅處理,恐怕就不會出現後來的巨虧和孫兵的出事。」這位人士認為。
2004年孫兵被拘後,西南證券的真實虧損狀況浮出水面。相關部門調查顯示,截至2004年12月31日,西南證券虧損嚴重,存在挪用客戶保證金4.6億元、挪用客戶托管國債5.1億元、大股東及其企業抽逃佔用資金3.98億元、為大股東及其關聯方擔保2.3億元、委託理財2億元及面臨大量訴訟等重大風險問題,已瀕臨破產邊緣。
2005年3月7日,重慶市政府為此專門成立領導小組,開始對西南證券進行重組。
2006年10月23日,中國證監會批覆了西南證券的增資擴股方案,同意中國建銀和重慶渝富公司增資,使西南證券註冊資本金達到23.36億元,由此成為全國第一家納入中央政府注資的地方證券公司。
2006年11月24日,西南證券與ST長運籤訂了資產重組協議。2006年11月28日,西南證券重新掛牌儀式上,重慶市副市長黃奇帆披露,西南證券將借ST長運的「殼」上市。
■相關新聞
西南證券借殼復興
2006年10月23日,中國證監會批覆了西南證券的增資擴股方案,同意中國建銀和重慶渝富增資。
完成增資擴股
增資擴股具體方案分五步走:首先,現有股東按1∶0.5的比例縮股,即西南證券的註冊資本金由16.3億元變為8.15億元;第二步,渝富借款2.87億元給全體老股東,以彌補西南證券淨資產帳面值與註冊資本之間的缺口;第三步,西南證券全面解決股東抽逃佔用資金、公司關聯擔保等遺留問題;第四步,在上述問題全面解決的基礎上,中國建銀注入11.9億元、重慶渝富注入3億元對其進行增資擴股;第五步,中國建銀根據實際需要為其提供總額不超過8.1億元的流動資金貸款。
「西南證券重組的一大亮點是,我們全面解決了歷史遺留問題,而非採取『小船逃生』、『大船擱淺』的辦法。」重慶市副市長黃奇帆曾公開表示。
據了解,重組完成後,西南證券資本規模迅速擴大,財務結構得以優化。該公司2006年的客戶交易量達到1303.94億元,實現營業收入3.73億元、淨利潤2.94億元,結束了長達5年之久的虧損境況。截至2006年底,西南證券資產已達63億元,加上客戶託管的證券市值394億元,其資產規模已達457億元。同時,其目前淨資本為19.4億元,遠遠超出中國證監會規定的創新類券商淨資本的水平。
謀劃借殼上市
完成重組的西南證券趁熱打鐵,開始謀劃借殼上市。
2006年11月26日,ST長運(600369)公告稱,公司已與西南證券籤訂《合作意向協議書》,擬進行重大資產重組。開始停牌。
次日,黃奇帆宣布,西南證券將借ST長運的「殼」上市,原因是ST長運已經完成了股改,其總市值不大、股價適中、債務負擔不重,是理想的「殼資源」。
但此後西南證券借殼一事再無消息。4月6日結束的重慶市金融工作會議上傳出消息,西南證券將在今年6月前完成借殼ST長運上市工作。
據估算,西南證券股價按每股10元計算,市值可達近300億元,並可藉此躋身全國券商前10位。
目前,券商中擬借殼上市的除了西南證券,還包括廣發證券借殼延邊公路、國金證券借殼S成建投、東北證券借殼S錦六陸和海通證券借殼都市股份。但目前上述借殼方案或者正在等待重組,或者尚待審批。
國泰君安分析師梁靜認為,政府的推力使西南證券能夠在2006年迅速「復興」,打了一個漂亮的翻身仗。西南證券成為全國第一家納入中央政府注資的地方證券公司,為其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西南證券若能在6月前就徹底完成上市工作,速度是非常快的,會搶得市場先機。西南證券的投行業務在券商中比較有特色,上市後將為其業務發展提供更廣闊的平臺。
責編:張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