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間二甲苯酚|表面活性劑|次氯酸鈉|過氧化氫|漂白劑|氯己定|...

2020-12-14 健康界

全民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時期,很多人都與外界隔離,在家「自閉」。想必大家都很關心:除了出門時做好戶外防護工作,如何進行家庭消毒,才能減少感染病毒的風險呢?想要殺滅病毒,哪類消毒劑管用?家裡的各個角落如客廳、衛生間、廚房,各種生活用品如餐具、家具、被褥等,甚至包括家中的空氣,應該如何消毒?

如何進行家庭消毒?

新冠肺炎流行期間,中國疾控中心建議:普通人除了注重手的消毒,還要做好室內桌椅等物體表面清潔,定期消毒。

手、皮膚可以選擇碘伏、含氯消毒劑和過氧化氫消毒劑或者速幹手消毒劑擦拭消毒。

物體表面可以選擇含氯消毒劑、二氧化氯等消毒劑或消毒溼巾擦拭。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消毒劑有75%酒精、84消毒液、過氧化氫溶液、對氯間二甲苯酚、氯己定。需要注意的是,氯己定不能有效滅活病毒。

75%酒精

使用說明:目前證據顯示75%乙醇可以有效滅活2019-nCoV。

用途:手部、家具表面消毒。

次氯酸鈉

使用說明:主要成分次氯酸鈉(NaClO),具有刺激性氣味,需稀釋至500mg/L方可使用。

用途:餐具、桌椅、廁所潔具等物品消毒。

過氧化氫

使用說明:又稱醫用雙氧水。過氧化氫類有強氧化性的消毒劑對於冠狀病毒應該有效。

用途:瓜果蔬菜消毒以及其他物體表面消毒。2%~3%的雙氧水經常會作為衝洗藥物。1.5%~3.0%的過氧化氫氣溶膠可用於室內消毒,需通風。

對氯間二甲苯酚

使用說明:對氯間二甲苯酚在使用前需稀釋至有效濃度0.22%(w/v)。它對新型冠狀病毒的有效性證據仍不充分。

用途:皮膚消毒、衣物消毒、家居表面消毒。

氯己定

使用說明:氯己定不能有效滅活病毒,它是FDA禁止在日用清潔產品中添加的抑菌成分,購買免洗洗手液之前請千萬看清楚有效成分。

用途:皮膚消毒。

疑似感染者如何消毒?

1月20日,世界衛生組織發布了疑似感染者的防控指南。其中對消毒方面,只提及了次氯酸鈉消毒液。要求:每天使用含有稀釋的漂白劑溶液(1份漂白劑兌99份水)的常規家用消毒劑清潔和消毒經常接觸的表面,如床頭櫃、床架和其他臥室家具;

每天至少用含有稀釋的漂白劑溶液(1份漂白劑兌99份水)的常規家用消毒劑清潔和消毒浴室和衛生間表面1次;

使用常規洗衣皂和水清洗,或用普通家用洗滌劑在60℃~90℃的水溫下機洗患者的衣服、被褥、浴室和手巾等,並徹底乾燥。

室內空氣消毒怎麼做?

一般情況下,居室空氣無需使用專門的消毒劑消毒,通風換氣是保證居室空氣衛生質量的重要措施。確實需要用消毒劑進行殺菌、消毒時,可選擇一定濃度0.2%過氧乙酸或1.5%~3.0%過氧化氫,用氣溶膠噴霧方法,消毒作用60分鐘,然後進行通風換氣。

也可使用15%過氧乙酸加熱蒸發,用量按7mL/m3計算,燻蒸作用1~2小時,然後進行通風換氣。也可選擇臭氧空氣消毒機,消毒後還要通風換氣。

消毒過程中要有適當的防護措施(口罩、手套、防護服、眼罩等)。燻蒸消毒時,人員不要在消毒地點停留。消毒完畢後,應通風1~2小時再進入消毒地點。

哪些消毒劑不宜在家用?

消毒劑的安全使用要基於三點考慮:對人體健康安全、對消毒對象安全、對環境安全。有些消毒劑的氧化能力很強,會使金屬腐蝕、橡膠老化或者織物褪色,因此不適合家中使用,如甲醛、戊二醛、漂白粉、漂白粉精、過氧乙酸、高濃度的過氧化氫等。

合用消毒劑注意什麼?

很多人認為消毒劑合用可以增強效果,其實如果搭配不合理,不但無法起到消毒殺菌的作用,還有可能導致不同消毒劑的作用相互抵消,甚至危害人體健康。

酸性消毒劑不能和鹼性消毒劑合用:酸性消毒劑有苯甲酸、檸檬酸、鹽酸;鹼性消毒劑有氧化鈣、氫氧化鈉、次氯酸鈉。之前媒體曾經報導過合用84消毒劑和潔廁液發生中毒的案例,這是由於84消毒劑裡面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鈉,而潔廁液裡面則含有無機酸。兩種物質混合在一起後,發生化學反應生成氯氣。此外,潔廁粉絕不能與含氨類清潔劑混用,否則會產生一定數量的有毒氨氣。

陰離子表面活性劑不能與陽離子表面活性劑配合使用:陰離子表面活性劑有肥皂、合成洗滌液;陽離子表面活性劑有苯扎溴銨、氯己定。兩者相互作用,可能會影響消毒效果。

消毒發生意外怎麼辦?

大量吸入:要迅速離開有害環境,轉移到空氣清新處,更換被汙染的衣物,洗手和其他暴露的皮膚,如大量接觸消毒劑或有明顯不適的要儘快就診。

皮膚刺激:接觸高濃度消毒劑後及時用大量流動清水衝洗,用淡肥皂水清洗,如皮膚仍有持續疼痛或刺激症狀,要在衝洗後就近去專科醫院就診。

濺入眼睛:立即用流動清水持續衝洗不少於15分鐘,如仍有嚴重的眼部疼痛、畏光、流淚等症狀,要儘快就診。

誤服:誤服的成年人立即口服不超過200毫升的牛奶,也可服用生蛋清3~5個。不要催吐、洗胃。含碘消毒劑中毒可立即服用大量米湯、澱粉漿等。出現嚴重胃腸道症狀者,要立即到附近醫院就診。

相關焦點

  • 對氯間二甲苯酚消毒液能消滅新冠病毒?
    含氯消毒劑是指溶於水能產生次氯酸鈉的消毒劑。 儘管多年來對氯間二甲苯酚被廣泛使用,但它的作用模式尚未得到很好的研究。 筆者想從消毒劑的作用機制方面入手看看有沒有可能對氯間二甲苯酚能殺死病毒,似乎沒門! 找來找去發現有兩篇替代性實驗研究的文章。
  • 捐了50噸次氯酸鈉,這家光伏企業到底要幹嘛?
    來源:經濟日報從1月31日緊急開工以來,協鑫高科納米累計向江蘇省徐州市疫情防控指揮部捐贈50噸次氯酸鈉。一家生產光伏產品的企業為何捐贈50噸次氯酸鈉?次氯酸鈉對於抗擊疫情有什麼幫助?實際上,次氯酸鈉是生產多晶矽的副產品。而多晶矽是高純度矽,也重要的光伏和半導體材料。製造多晶矽會產生四氯化矽和氫氣,將二者進行反應後的主產品是氣相二氧化矽,副產品氯化氫和氯氣。氣相二氧化矽(又稱「氣相白炭黑」),是一種超微細無機新材料,將其添加在有機材料中,可以顯著改善材料性能。
  • 市面上的消毒產品那麼多,為什麼要選擇次氯酸?
    所以建議只使用酒精對手部和皮膚消毒,在適宜情況下偶爾對器械和物品表面的擦拭消毒。這種物質既不能帶上公共運輸工具,也不建議在人群密集場所中使用。如學校、學生宿舍等人群密集空間狹小的場所,最好不要使用酒精消毒殺菌。
  • 漂白劑是如何產生漂白作用的?
    平常媽媽們會用漂白劑來洗白衣服,你們見過嗎?我們一起來探究一下漂白劑能使顏色褪色,漂白劑與彩筆的色素及飲料的反應。漂白劑是否也能是衣服上的飲料顏色褪色呢?我們生活中漂白劑很多種,但家庭(一般)用的(是氧化型)漂白劑,它們的漂白原理是破壞色素的分子結構(色素的分子有的是無機的,有的是有機的),漂白劑對有些色素的分子結構破壞後生成了是不能使其褪色,而且不適用所有材質的衣服。因為它會破壞衣服的材質。
  • 果麥聯合小米有品眾籌次氯酸鈉消毒液製造機
    新冠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五版)裡提到,含氯消毒劑可有效滅活病毒。目前人們居家防疫採用的消毒物品主要是84消毒液、75%醫用酒精和一些常見的品牌家用除菌液。這裡特別要強調的一點是,並非名稱含「氯」字的消毒劑就是含氯消毒劑,如各品牌家用衣物除菌液多屬於氯二甲酚、對氯間二甲苯酚。雖然名字裡都有氯,但其實屬於酚類消毒液,並不適用於新型冠狀病毒的居家消毒。
  • 名字裡帶「氯」 不一定就是含氯消毒劑
    那麼,名字裡帶「氯」的消毒劑就是含氯消毒劑嗎?名字裡沒有「氯」的消毒劑就不含氯嗎? 由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和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在2018年頒布的國家標準《含氯消毒劑衛生要求》,對含氯消毒劑進行了明確的規定:含氯消毒劑是指溶於水中能產生次氯酸的消毒劑。換言之,含氯消毒劑的主要殺菌成分應為次氯酸。
  • 次氯酸鈉消毒液才是剛需
    氯間二甲苯酚作為低刺激性、中低毒性的廣譜消毒成分,之所以長期被大範圍使用是因為其消毒效果、生產成本、毒性、包裝運輸等綜合來看相對來說比較符合需求。但當前國家衛健委已發布相關文件(肺炎機制發[2020]15號)表明,84消毒液屬於對新型冠狀病毒有效的含氯消毒液。並且美國環保部官網1994年頒發的文件中,表明對氯間二甲苯酚對魚類有劇毒(痕量劇毒),禁止向任何自然水體包括河流、湖泊、海洋中排放。
  • 謠言:名字裡帶「氯」的消毒劑就是含氯消毒劑
    的消毒劑就是含氯消毒劑闢謠:  有很多網友認為:名字裡帶「氯」的消毒劑就是含氯消毒劑。同時,標準還規定了幾類可作為含氯消毒劑的使用配料,包括次氯酸鈉、次氯酸鈣、液氯、氯胺、二氯異氰尿酸鈉、三氯異氰尿酸、氯化磷酸三鈉、二氯海因和次氯酸等。  從標準可知,假如消毒劑溶於水後,主要殺菌成分並非次氯酸,那麼即便是這類消毒劑名字裡帶「氯」,他們也不能被稱為含氯消毒劑。比如市場上常見的幾類消毒劑:對苯扎氯銨和氯間二甲苯酚。
  • 名字裡帶「氯」的消毒劑就是含氯消毒劑?
    名字裡帶「氯」的消毒劑不一定都是含氯消毒劑,以消毒劑名字裡帶不帶「氯」判斷其是否是含氯消毒劑並不合理。 那麼,名字裡帶「氯」的消毒劑就是含氯消毒劑嗎?名字裡沒有「氯」的消毒劑就不含氯嗎?我們一起來分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