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牆,指的是咱們居住樓房樓頂四周的與肩同高的圍牆。作用有三:一是為了防水,二是為了保護人身安全,三是建築結構更美觀。
那麼你知道女兒牆的歷史由來嗎?
第一種說法:女兒牆,也稱女牆,是古城門樓上凹凸錯落的低矮小牆。受三綱五常影響,古代女子是毫無地位可言的,卑微弱小。所以女牆暗指這層意思。
第二種說法:相傳古代有個建築工人,帶著自己女兒去工地施工,建築封頂即將完工的時候,工人的女兒因為玩鬧不幸從建築屋頂墜落而亡,建築工人傷心欲絕,在以後的建築的屋頂部四周,都砌起矮牆,後人稱之為女兒牆。
第三種說法:古代深宅大院的大家閨秀都是養在深宮人未識,猶抱琵琶半遮面。但是大姑娘對世界和男人也充滿好奇,也想窺見街坊四鄰、如意郎君、看看聲色犬馬的世界。於是大戶人家就在自家屋頂砌起不太高的圍牆,自家閨女可以在屋頂看到外邊的世界,外邊的人卻看不到屋頂的姑娘。
另外,在古代,與女兒牆對應的是山牆。山牆是房屋兩側的縱向承重牆,作用一是美觀,二是與鄰居建築物進行隔離與防火。山牆兩邊低,中間高,形狀像山,故稱山牆。縱向的山牆與橫向的女兒牆連接,彼此交融,形成一道建築美景。
中國古建築經過三千餘年的演進發展,已成為人類歷史文化長河中璀璨的文化瑰寶。在土木共建的古建築中,歷代建築設計工匠遵守著約定俗成的規矩,謹慎創新,將中國內斂含蓄的文化納入到建築語言,寄情於物。
女兒牆,多麼有詩意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