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圈腿,醫學上叫O型腿,羅圈腿輕則影響的孩子身形挺拔美觀,重則導致孩子膝關節疼痛,影響他的正常行走。所以,很多家長發現在自家孩子的雙腿略微向外彎曲時,就害怕他會形成羅圈腿。
其實家長不用過於擔心,每個孩子在2歲之前都是「羅圈腿」,這個階段他們的骨骼很柔軟,而且肌肉力量不足。
然後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孩子的雙腿會逐漸變得正常。但還是會有一些孩子長大後依舊是羅圈腿,這又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孕期缺鈣、缺維生素
孩子羅圈腿的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在孕媽媽十月懷胎的時候引起的,如果一些孕媽媽在懷孕期間內鈣與維生素攝入量不足,無法滿足胎兒身體發育的需求,而在孩子出生後就會出現先天性的缺鈣、缺維生素的現象,這樣在孩子之後的發育中就會更容易出現羅圈腿。
所以,孕媽媽們不想要自家孩子出現羅圈腿,就要在孕期的時候多補充鈣與維生素,保證胎兒營養供給。
胎兒屈膝位置不正
在孕期中,還有一種情況也會增加孩子患上羅圈腿的機率,那就是胎兒在子宮內屈髖、屈膝位置不正。孕媽媽們都知道如果胎位不正會導致分娩困難,但是卻不了解胎兒雙腿屈膝位置不正也會對孩子產生影響。
家長想要避免胎兒屈膝不正,孕媽媽就一定要在孕期內多做產檢,以便及時了解胎兒發育的具體情況,一旦出現胎位不正或者屈膝不正,就要在醫生的幫助下矯正胎位,保障孩子身體健康。
成長期營養不良
除了孕期胎兒營養攝入過少可能會導致孩子羅圈腿,如果孩子在身體發育的關鍵期營養不良也會使孩子出現羅圈腿的機率增加。
孩子生長發育迅速,對各類營養素的需求量也比較大,如果缺乏促進骨骼發育的運營,就會出現骨骼變形或關節軟骨發育不良,從而逐漸形成羅圈腿。
所以,在生長關鍵期一定注意孩子營養的攝入,均衡飲食,同時制止他愛挑食的壞習慣。
孩子過早學習站立
如果家長過早的讓孩子學習站立,也容易讓他形成羅圈腿。因為孩子比較小的時候,雙腿以及腳掌骨骼發育不成熟,根本無法支撐孩子站起,如果強制站立就會容易導致骨骼變形,進而出現羅圈腿。所以,家長們不要強制孩子過早學會走路,要順應他的生長發育規律。
除了要注意這4點,家長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多關注孩子雙腿併攏時的間隙,如果間隙較大,還是要帶著他去醫院檢查,早發現才能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