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11歲的女孩莎莎1個月前突然出現嚴重的嘔吐現象,吃什麼吐什麼,身體急劇消瘦,家人連忙將其送到了湖南省人民醫院兒童醫學中心消化營養科,經消化營養科與兒童普外科會診,診斷為先天性腸旋轉不良導致腸扭轉,引發上消化道梗阻,需手術治療。經過兒內科醫生系統全面的管理,莎莎的營養狀態得到了極大地改善,兒外科醫生接力很快為莎莎進行了腸扭轉復位、腸粘連松解、腸管排列術,目前孩子在進一步康復中。
兒童醫學中心兒童外科正式成立。
莎莎的情況十分少見,因為先天性腸旋轉不良多發於新生兒時期,到莎莎這個年齡發病的往往很難診斷,得益於兒童醫學中心內外科的聯合診療,並無縫銜接轉科,及時手術治療,才得到有效治療。7月15日,湖南省人民醫院兒童醫學中心兒童外科正式成立,學科成立後,由兒童醫學中心統一管理,主要綜合治療兒童青少年(0-18歲)的外科疾病,可實現兒童外科性疾病看診、住院、手術一站式診療,緩解兒童外科手術就醫難的問題,大大方便了兒童就醫。
一床難求,兒童外科醫療資源短缺
李小松院長在開科儀式上講話
眾所周知,我國兒科醫師資源匱乏,兒童外科醫師更加稀缺。有數據顯示,我國兒童人數接近4億,而專職和兼職的兒童外科醫師僅4000餘人。與之相對應的是兒童外科就診需求的提升,以佔據兒童外科診療範圍相當大比例的先天性畸形為例,隨著社會發展,高危高齡產婦比例增加、環境汙染加劇等,先天畸形的發生率增高,而醫學救治水平的提高又降低了先天畸形孩子的死亡率,需要糾正畸形的孩子越來越多,外科手術的需求量越來越大。
院黨委委員,湖南師範大學臨床醫學院黨委書記朱華波主持開科儀式。
兒童醫學中心兒童外科主任閻大益表示,兒童外科醫療資源特別是優質醫療資源相對不足,經常出現手術一床難求的現象,有的需要擇期手術的孩子候床、候手術的時間達到了半年以上,而對於兒童外科性疾病來說,及早發現、適時治療很重要,治療的時機直接關係到疾病的預後。
閻大益介紹,目前,兒童外科的開設主要集中於兒童專科醫院、地處一線城市和實力較強的綜合醫院,多數綜合醫院的兒童外科分散於成人外科。但兒童不是成人的縮影,需要根據不同特點確定處理原則和方法,開設專門的兒童外科,將更有利於整合醫療資源,讓就診兒童享有更規範的診療。
內外兼修,兒童醫學中心加入外科力量
兒童醫學中心張兵教授講話。
為適應醫改的要求,滿足兒童外科性疾病的就診需求,湖南省人民醫院成立兒童醫學中心兒童外科,加上兒童醫學中心原有的兒科重症監護室、新生兒重症監護室、兒童心血管、兒童血液腫瘤、兒童呼吸、免疫、消化等7個兒內科病區一起,內外科兼具,「三湘第一兒科」再添新力量。成立大會上,李小松院長表示,做為省屬最大的三甲綜合醫院,湖南省人民醫院一直以服務人民的健康為宗旨,兒科是湖南省重點學科和湖南省綜合醫院兒科聯盟主席單位,將為廣大兒童提供更周到的內外科全周期服務。成立大會還以雲課堂形式舉辦了兒童常見外科疾病早期識別及規範診療培訓會,內容涉及小兒外科常見疾病的早期識別及治療、兒童意外傷害的基本處理、兒科內外科MDT合作的經驗,各級醫院700多人在線上學習。
兒童醫學中心主任鍾禮立講話。
湖南省人民醫院兒童醫學中心主任鍾禮立介紹,醫院以前就設有兒童外科,但一直整合在成人普外科,發展受到床位和病種的限制,不能滿足目前兒童外科性疾病的就診需求,兒童外科獨立成科後,將依託醫院危重症患兒救治綠色通道、多學科合作與全方位搶救機制以及麻醉手術、PICU、NICU等強大的醫護保障團隊,為廣大患兒保駕護航。
醫生圍著孩子轉,「一站式」診療優化手術流程
兒童醫學中心兒童外科主任閻大益講話。
雲課堂。
很多兒童外科性疾病孩子的家長都有這樣的體驗,孩子手術要先預約、再排隊等床位,而且經常需要在各個科周轉,孩子要先住進相應的兒科專科,再轉入手術科室,術後又回到重症監護室或兒科病房,費時又費力。
兒童外科的設立一定程度上改變了這種局面,鍾禮立介紹,兒童外科主要收治小兒普外科病人,同時作為小兒心胸外科、小兒泌尿外科、小兒耳鼻喉、小兒口腔及小兒神經科等學科的平臺,即這些外科的病人收入兒童外科,手術由相關科室來做,患兒無需轉科,實現醫生圍著孩子轉,一站式完成手術流程。
開科後查房。
鍾禮立表示,綜合醫院設立兒童外科有天然優勢,兒童手術要求更為精細,綜合醫院擁有更強的硬體條件,如兒童腫瘤的放療、更優的檢查設備等,加上更加成熟的軟實力,包括醫療技術、圍術期管理等,都促進了兒童外科醫療水平的提升。另外,通過優化就診流程,加快周轉率,加上精細化的術前、術後專科管理,讓外科性疾病患兒能得到儘早的救治和更好的康復。
【來源:湖南省人民醫院健康醫線】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