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內地的專科醫師規範化培訓尚處於起步探索的階段,浙大一院聯姻香港外科醫學院和內地13家醫院及聯合基地,展開合作,或為我國專科醫師培訓注入不一樣的活力。
6月25日-26日,浙大一院舉行了一場普外科院士應試技巧培訓及模擬考試,來自香港外科醫學院、澳門仁伯爵綜合醫院、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浙大一院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基地聯合體的普外科專家們相聚一堂。浙江省衛生計生委科教處陳曉萍副處長,浙江大學醫學院方向明副院長,香港外科醫學院鄭永強院長,香港外科醫學院榮譽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浙大一院鄭樹森教授出席並致辭。
2016年1月,國家衛計委等8部門發布《關於開展專科醫師規範化培訓制度試點的指導意見》,2020年在全國範圍初步建立專科醫師規範化培訓制度。專科醫師培訓是畢業後醫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在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基礎上,培養從事專科診療的高水平醫學人才的必由之路。
「世界上主要的發達國家都有完善的專科醫師培養制度,而我國內地的專科醫師規範化培訓尚處於探索發展階段。香港外科醫學院與浙大一院等內地13家醫院開展的合作,完善了我國的專科醫師培訓體系,推動我國的外科專科醫師培養達到國際水準。」鄭樹森院士強調。
(香港外科醫學院普外科院士考試應試技巧及培訓課程合影)
自2011年浙大一院普通外科及泌尿外科,成為愛丁堡皇家外科學院和香港外科醫學院聯合認證的專科醫師培訓中心以來,醫院和香港外科醫學院的密切合作,已經走過了將近五年的歷程。在此期間,醫院按照愛丁堡皇家外科學院和香港外科醫學院的國際標準培養外科專科醫師,這些外科醫師得到了卓有成效的訓練,而香港和杭州之間的外科學術交流也因此日益緊密。
而這次普外科院士考試培訓是浙大一院繼去年與香港外科醫學院聯合舉辦第三部分(PartⅢ)會員資格模擬考試後,兩院就普外科專科醫師培訓項目開展的更深層次的合作。
據介紹,香港外科醫學院普外科院士考試(FRCS,Fellowship of Royal College of Surgeon)是面向外科高級培訓醫師,通過該項考試後,醫師可具備專科醫師之資格。
考試共分為5站,其中學術口試3站,臨床體檢2站。口試的內容主要是醫學文獻回顧、危重疾病診治和普外科病例分析等3站;臨床體檢主要為腹部/腹股溝、頭頸部/胸部/腫塊以及血管等,每站都有2名考官、6位病人,時長30分鐘。評分標準以8分為最優,7分其次,6分平均,5分臨界,4分為不合格,站點平均在6分以上才能通過考試。
(考官培訓—考試流程、內容)
此次在浙大一院舉行的是FRCS模擬考試,考試全部採用真實病人,且與之前會員資格第三部分考試採用的OSCE考核方式有很大的區別,OSCE是客觀化、結構化的考試,考題的設置對每個考生都是一樣的,評分標準也是客觀設定的,但FRCS考試考官緊緊圍繞一個臨床案例,對疾病的診斷與治療提出深入而細緻的問題,每個考生的問題不盡相同,但都考量一個醫師是否具備專科醫師的知識和能力。
據了解,香港外科醫學院成立於1990年,其外科醫師培訓與管理模式與英國接軌,並作為英國愛丁堡皇家外科醫學院在大陸考核的審核者和推薦者,協助完成中國培訓基地的審核。
浙大一院是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精英教學聯盟醫院和國家級示範培訓基地,現有19個專業基地,712名在培住院醫師。2015年6月,浙大一院神經外科以高分成績從全國305家醫院的神經外科中脫穎而出,成為首批認證的50家神經外科專科醫師規範化培訓基地之一。
(考官培訓—訪視考試真實病人)
(考生參加學術口試)
此次活動,植入國際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模式,能推動浙大一院建立起與國際接軌的、最高水平的外科專科醫師培訓、評估和考試制度,為中國專科醫師制度的發展做出積極探索。
來源:健康界
歡迎轉發、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