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我們前段時間的文章(疫情或許會改變中國父母對子女學業的規劃)發出後,後臺許多讀者留言說:因為這疫情,我們家真的開始反思海外留學的計劃。
是的,要不是這次全球性的意外,中國中產家庭的家長們都幾乎一邊倒地認同海外留學,但其弊端與風險,很少人去提及及深思。
👶
Story 01
「幾乎每天吃過期食物的寄住生活」
「..」
說起來,我身邊的負面例子還真的不少。
我一位老友據他所說,當年去澳洲留學就是一個噩夢。他寄住的的家有兩個冰箱,一個放屋主自己吃的食物,另外一個是寄住學生專用的。屋主為了省錢,經常買過期食物給他們。
這樣糟糕的經歷大大影響他的學習,朋友在澳洲8年,沒拿到一個畢業證。幸好,錢幣總有兩面,搬出去住以後,他報復性地給自己做好吃的,廚藝得到很大的提升,回國以後就直接創業做餐廳老闆。
據我所知:與寄住家庭的矛盾普遍存在,家長們唯一能做的就是祈求能幸運一點,遇到好人家。
👶
Story 02
「病毒不只是留學生面對的唯一風險」
「..」
缺乏照顧,健康受威脅
前幾天我與好友喝咖啡,發現她一下子多了很多白頭髮。她說:就是為了當時在英國的兒子給急的。
在疫情初期,因為學校規定不能戴口罩,她一直很擔心兒子被傳染,又因為兒子堅持考完試才回國,她為此焦慮了好幾天。「不過幾天嘛,頭髮就白了!」
種族矛盾
當時,我們剛好刷到墨爾本留學生被打的新聞,許多網友評論:「為什麼不還手呢?」也曾經在墨爾本留學的她說:「因為怕被遣返啊!」
海外留學生或多或少都有類似的經歷,作為留學生家長看到這些新聞,內心肯定是不安的。無論在哪個年代,種族矛盾都是越不過的檻。
學業缺乏監管
好了,如果你的孩子足夠幸運,沒有遇到以上的問題,他也要面對因為年紀太小而自制力太差的問題。在家長缺乏監管的情況下,他是否能順利完成學業呢?
留學多年,因為不斷掛科而拿不了畢業證的例子也不在少數,這也是家長們最大的噩夢。
傳統文化的斷層與隔離
一位朋友很早就把孩子送出去讀書了,現在孩子只用英文和家人交流,中文也忘得差不多了。對於這種狀況,她也很憂慮:「以後孩子回來怎麼適應國內的生活和工作呢?」
所以,當你高高興興地把孩子送出去讀書之後,你才發現,原來要面對的問題竟然那麼多,而且件件都那麼頭大。
這次疫情只是將這些問題放大,現在回國的孩子們都幾乎處於休學的狀態,以後怎麼辦,是每個家庭都必須好好思考的問題。
👶
Story 03
「小留學生新的出路」
「..」
這幾年,一個明顯的趨勢是:來中國辦學的國際頂級知名公學越來越多。所以,據我觀察:留在國內接受雙語教學,是「後疫情」年代小留學生新的「出路」。
留在國內,優勢其實很明顯:
與家長的溝通更密切
誰願意和孩子長期遠隔萬裡呢?孩子留在國內,對於親子關係的好處不用多說。溝通多了,自然就對孩子的學習更了解,並能隨時監督學習效果,這是海外留學無法比擬的。
學習、生活更有保障
留在國內,學習、生活更有保障,家長們再也不用擔心孩子吃過期麵包,生病了沒人照顧,更加沒有被歧視的風險,一切都省心很多。
不中斷中國傳統教育的學習
大家都知道王菲的大女兒竇靖童轉學的故事吧?李亞鵬當年費盡九牛二虎之力把她由一家國際學校轉到北京著名的四中,結果不到半年就退學。原因就是一直在傳統國際學校就讀的她不能適應傳統教育。
所以,雙語教育確實是一個實際的需求,它讓孩子適應國際教育模式的同時,不中斷中國傳統教育的學習,彌補了傳統國際學校的短板。
避免孩子成為刷題機器
當然,對比中國傳統的教學,國際教育更能提供個性化、素質的全人教育,避免孩子成為刷題機器,是許多家長選擇體制外教育的初衷。
而且,對於很多認同國際教育模式的家長來說,對於素質教育的追求已經成為共識,未來決定個體差異的並不是成績,而是素質。
👶
Story 04
「北方的伊頓來廣州了」
「..」
對於我來說,尤其看中雙語教育和素質教育這塊,這也是我每次參觀國際學校時最先了解的部分,因為這決定孩子未來的成長方向。
因為我家兒子快到升學的年紀了,女兒也快上幼兒園。我一直有一個想法,把他們放到同一個學校去,這在傳統學校是辦不到的。國際學校是唯一的選擇,所以這一兩年,我是很關注這一塊的。
幸好,我身邊有很多選擇國際學校的媽媽,這一兩年,國際教育這一塊最大的趨勢就是國際知名的公學逐漸進入本土市場。例如,今年將會開學的廣州斐特思公學(Fettes College Guangzhou),就是媽媽們尤其關注的一家學校。
為什麼我們那麼關注它呢?因為斐特思的名聲實在太大了。
它有150年歷史,是英國最好的私立學校之一,被譽為「北方的伊頓」,是英國排名前10的IB學校,在英國,它與伊頓、哈羅齊名,就是我們家長最希望孩子進的那種一流的百年老校。
斐特思擁有眾多的傑出校友,隨便舉幾個例子,都是名聲如雷貫耳的大人物,包括英國前首相布萊爾、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安格斯·迪頓以及我們傳媒人都非常熟悉的廣告教父大衛·奧格威等等。
而廣州斐特思公學則是斐特思公學第一所海外分校。
👶
Story 05
「斐特思跟一般的國際學校有什麼不同?」
「..」
所以,除了強大的背景外,廣州斐特思公學跟一般的國際學校有什麼不同呢?我研究過,主要有幾個獨特優勢:
集結國際教育精英
在過去,廣州的國際學校的師資最讓人詬病,流動大,良莠不齊是普遍現象。我研究過廣州斐特思的教學團隊,最大心得就是:他們基本上都是傳統英式體系的教育專家,老師們的教齡都較長,而且基本上都曾在知名國際學校任教,以總校長為代表,學校聘請了原愛丁堡學院校長Marco Longmore為創校校長,他在英國私立教育領域擁有超過28年的專業經驗,曾帶領愛丁堡學院成為蘇格蘭最優秀的學校之一!除了師資能力雄厚以外,外教的比例更是超過50%。
融匯中西的雙語教育
雙語教學是廣州斐特思公學的最大特色,學校提供從幼兒園到高中15年的一貫制全英式寄宿教育。這點很吸引我,完美地滿足了我把兩個孩子送進同一所學校念書的願望。15年的時間充滿變數,所以,雙語教育是合理的設計。
所以,學校是以中國國家課程為基礎的,假設我家女兒從幼兒園開始就讀這家學校的話,我不用擔心她從小就失去中文教育的機會,而不會像讀傳統國際學校的孩子那樣,連中文都不會寫。
退一萬步來說,哪怕孩子不適應國際教育,以後也會有更多退路可以選擇。
👶
Story 06
「傳統英式寄宿制度是怎麼樣的?」
「..」
學校實行傳統英式寄宿制度,我們這一代人都有寄宿求學的經歷,都深知如果和室友的關係處理不好,肯定會大大影響心理健康。除了日常的IGCSE、A-LEVEL、IB課程,斐特思公學還開設PSHE(Personal, Social and Health Education)課程,真正關心學生個人成長、待人處事和健康發展,目標是培養學生獨立自主、助人為樂、包容多樣的能力。
學校實行「關鍵人」制度,每個孩子進入校園都有一位「關鍵人」來支持他們,並建立長期穩定的依戀關係,確保孩子的個體、社會和情感需求得到滿足。
200畝超大校園,校園環境優美
前幾天我把廣州斐特思公學的照片發到朋友圈之後,無數朋友點讚,紛紛打聽:那麼高大上的學校在哪裡?學校建築設計由全球知名建築設計公司Broadway Malyan領銜負責。
我是做時尚的,從來認為品味也是教育的一部分,這樣的校園環境,我是滿意的。
👶
Story 07
「海外留學不再是小留學生唯一的出路」
「..」
考察了斐特思的教育資源之後,我感覺廣州的國際教育也在升級了,尤其是像斐特思公學這種等級的公學落戶廣州之後,相信會改變很多家長對孩子教育的規劃。
那些暫時休學、因疫情申請留學失敗等的家庭,大可以選擇像廣州斐特思公學等這些優質的國際學校,海外留學真的不再是小留學生唯一的出路了。
如果你對廣州斐特思公學感興趣的話,可以留意斐特思公學每周的直播,以後,我也會推出更多的國際學校探校報告,歡迎志同道合的你在留言區分享你的心得。
留言主題
關於我們
About US
▼
由多位職場媽媽創辦的親子平臺,
追求工作與家庭平衡,讓活著更有價值!
微信號:thelovecar
我也開視頻號了!
識別圖中二維碼看看會動的我吧
點擊「閱讀原文」,開啟斐特思魔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