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消協發出預付卡消費警示

2020-12-18 黃河新聞網科教頻道

近段時間以來,預付卡消費成為消費投訴的熱點,問題集中在虛假宣傳、變相漲價、霸王條款、突然關門消失、單方面終止服務、服務「縮水」、退費難等方面,特別是經營者捲款「跑路」後,消費者維權難以保障。為避免消費者「花錢買氣受」,太原市消費者協會近日發出消費警示,提醒廣大消費者:謹慎理性辦理預付卡,提高風險防範意識,合理消費、按需辦卡、看清條款、籤好協議、保存證據。

首先要謹慎選擇商家。辦理預付卡前應認真查證商家的證照、經營資質是否齊全,出具的發票是否與執照上的單位名稱一致,要選擇市場信譽度高、經營狀況穩定、存續時間長、品牌知名度高、口碑較好、具備一定規模的商家。

二要務必籤訂合同。對於不公平、不合理的霸王條款及時提出異議或當場拒絕,避免不必要的麻煩,同時保存好合同協議等憑證。

三要理性充值額度。為降低商家跑路、轉讓風險,消費者應儘量降低預付額度,縮短使用周期,儘快消費,每次消費完還要留意卡內餘額,做到心中有數。要牢記最為關鍵的四個字:少充快用。

四要關注商家狀況。若發現商家經營異常情況的,要及時向相關部門反映,以便採取有效措施減少損失。

五要主動及時維權。消費者辦卡後,一定要索要票據,妥善保管好發票和消費憑證,發生消費糾紛時,可依據合同(協議)約定與經營者協商解決,也可以向屬地消協或有關行政部門投訴,一旦發現欺詐行為或存在捲款「蒸發」情況,及時向公安部門報案。

相關焦點

  • 開封市消協消費警示:預付卡消費有風險
    近年來,預付卡消費在商業零售、住宿餐飲、教育培訓、休閒娛樂等服務行業較為普遍,並呈現逐步擴大的趨勢。這種營銷模式在便利支付、促進消費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同時,也存在著商家不履行承諾、退卡難等諸多消費隱患。
  • 消協提醒:春節預訂酒店有技巧 預付卡消費需謹慎
    昆明市消費者協會日前發布消費警示,提醒消費者春節期間預訂酒店應查看其證照是否齊全,謹慎選擇酒店住宿預付卡消費,遇到消費糾紛時應保存證據及時維權。  消協提醒,預訂酒店時應注意查看其營業執照等相關資質,選擇證照齊全、市場信譽度高、經營狀況好的酒店進行消費。提前諮詢發票開具、住宿條件、提供服務等情況,了解確認後再預訂,以便入住得到權益保障。
  • 市場監管部門發布預付卡消費警示
    原標題:市場監管部門發布預付卡消費警示 乾洗衣服辦卡500元打八折、800元打七折;健身卡一年1200元、兩年1800元……你是否被此類消費優惠吸引而辦理過預付卡?如今,很多商家為了爭取客戶,紛紛推出預付卡消費,遍布美容美髮、娛樂健身、餐飲住宿、教育培訓等服務行業。
  • 西安消協公布2018年十大消費維權案例 預付卡、網貸分期等糾紛多
    西部網訊(記者 張棋)「買了預付卡 體驗館卻人去樓空」 「老年人一花幾萬元保健品 退款無門」、「整容手術有風險 恢復原型有困難」「促銷價還按原價收 消費者購物被忽悠」……3月11日,西安市消協向社會公布了十大消費維權案例及消費警示提示。
  • 西安市消協發布元旦、春節假期消費警示 謹慎辦理各類預付卡
    元旦、春節將至,為倡導安全、文明、科學、綠色、環保的品質消費理念,有效規避消費風險和消費糾紛,結合近期市場消費熱點和節假日消費特點,12月31日,西安市消費者協會發布九大消費警示。
  • 預付卡消費,欲「卡」住消費者?
    在溫先生的家政本上赫然寫著:「全國家政企業百家誠信單位」「鄭州市家政協會優秀服務單位」……    【數據】    預付卡消費一直都是「投訴熱詞」    預付卡消費一直以來都是個「投訴熱詞」。    河南省工商局今年2月發布河南省12315維權形勢分析報告指出,2017年接到的服務類投訴中,預付卡消費侵權佔比最高。
  • 市消協發布消費警示 預付消費有風險 當心權益受損失
    但由於部分商家誠信缺失,消費者手中的預付卡變成「糟心卡」,由此引發大量消費糾紛,連續多年成為我市當年度消費投訴熱點之一。11月23日,市消費者協會提醒廣大消費者:在選擇辦理預付費(購物卡、儲值卡等)業務時,首先要明白預付卡消費存在的風險。有的經營者發放預付卡的隨意性較大,誠信意識、擔當意識缺失,關門跑路後消費者維權難以保障。如果必須使用預付款消費,不要一次充太多錢,避免承擔較大風險。
  • 江蘇省消協發出消費警示:奶瓶刻度有誤差,家長購買要注意
    在「六一」兒童節即將來臨之際,江蘇省消協發布消費警示,提醒家長們現在的很多奶瓶的刻度存在誤差,選購奶瓶和衝調奶粉時要注意。
  • 預付卡丟失 費周折補卡 市消協提醒:最好購買記名卡
    本報訊(全媒體記者 陳金路 通訊員 王中元)陽穀的消費者孫先生去年將自己購買的一張預付卡不慎丟失,要求陽穀城區相關超市予以補辦。被拒絕後,反映到陽穀縣消協。經消協協商調取監控後,才給予孫先生辦理了補卡手續。3月10日,市消協提醒,預付卡一般商家不給辦理掛失補辦業務,建議廣大消費者最好購買記名卡。
  • 在辦理預付卡消費時,應當理性
    近年來,在商場超市、娛樂健身、美容美髮、KTV、餐飲住宿、教育培訓、修理服務、洗浴洗車等眾多日常消費領域,辦卡充值(購物卡、儲值卡等)的預付式消費已經成為越來越多行業的標配。但由於部分發卡商家誠信缺失,許多消費者手上的預付卡一度變成了「糟心卡」,由此引發了大量的消費糾紛。
  • 省消協提醒:慎重辦理預付卡
    接手理髮店的新老闆河北省消費者權益保護中心黨辦主任、石家莊仲裁委員會仲裁員廉莙認為,預付消費受熱捧,背後是「雙贏」的商業邏輯。但現實中,預付消費「卡殼」現象時常發生。辦理預付卡時,商家不願跟消費者籤訂書面合同;等到辦完卡,又時常遭遇退卡難、退款難;更有甚者,關門歇業,讓消費者的預付款打了水漂。許多人感慨:「預付卡」成了「圈錢卡」。
  • 這份預付卡消費警示請收好
    濱州市市場監管局關於預付卡消費警示近年來,預付式消費模式在教育培訓、餐飲、健身、美容美髮、零售購物等很多領域盛行,人們對生活便捷的追求以及經營者對預付卡優惠的承諾,使消費者容易忽視預付式消費存在的諸多風險,如經營者因經營不善導致無法依約履行合同、虛假宣傳、霸王條款、個人信息洩露甚至捲款「跑路」等損害消費者權益的行為,導致消費糾紛高發。
  • 理性消費!濱州博興發布預付卡消費警示 這兩項主要風險需注意
    齊魯網·閃電新聞1月20日訊1月20日,濱州博興縣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預付卡消費警示。近年來,預付卡作為一種新型消費模式,在美容美髮、餐飲、洗車、健身、洗浴、洗染、攝影、教育培訓等多種行業廣泛存在。預付式消費又稱提前消費,是指顧客預先向商家交付一定額度的消費金額,然後以類似整存零取的方式享受服務,一般都伴有商家承諾的額外優惠。這種預付式消費在給消費者帶來方便與實惠的同時,也存在著極大的隱患。預付式消費存在的兩項主要風險一、服務承諾兌現差。
  • 消協發布開學季消費警示正當其時
    近日,不少地區消費者協會針對開學季消費現象,發布了消費警示,提示家長和學生理性消費。一些孩子出現了購物看品牌、選名牌的心理,紅花崗區消費者協會針對開學季消費現象,發布了消費警示,提示家長和學生理性消費。此其時也!都說學生和老人的錢最好賺。
  • 專家詳解如何規範預付卡消費市場
    專家詳解如何規範預付卡消費市場  對話人  中國消費者協會副會長、中國人民大學商法研究所所長          劉俊海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國際法學院副教授                王天星  《法制日報》記者        韓丹東  《法制日報》實習生       楊雨桐  預付卡處於野蠻生長狀態
  • 預付卡消費 「餡餅」緣何成「陷阱」
    3月6日,記者獲悉,去年省城各級消費者協會受理消費投訴14409件,其中僅「水果營行」的預付卡消費投訴就達1037件。南昌消協相關負責人坦言,預付卡消費投訴已成為目前消費投訴的焦點。  「隨著美容美髮、水果銷售、娛樂健身、教育培訓等行業競爭越來越激烈,一些商家以較低折扣吸引消費者購買預付卡。
  • 南潯區消保委預付卡消費警示
    容美發卡卡500元打八折、800元打七折;健身卡一年1500元、兩年2000元……你是否被此類消費優惠吸引而辦理過預付卡?如今,很多商家為了爭取客戶,紛紛推出預付卡消費,遍布美容美髮、娛樂健身、餐飲住宿、教育培訓等服務行業。可是,五花八門的預付卡背後,卻隱藏著「預付卡退款難」「停業後追討難」等消費風險。根據《單用途商業預付卡管理辦法》,個體工商戶不在備案範圍內,消費者預存資金不受第三方平臺監管,一旦發生商家跑路行為,預付資金追索難度大。
  • 河南駐馬店消費者協會:辦理預付卡消費時應當理性
    近年來,在商場超市、娛樂健身、美容美髮、KTV、餐飲住宿、教育培訓、修理服務、洗浴洗車等眾多日常消費領域,辦卡充值(購物卡、儲值卡等)的預付式消費已經成為越來越多行業的標配。但由於部分發卡商家誠信缺失,許多消費者手上的預付卡一度變成了「糟心卡」,由此引發了大量的消費糾紛。
  • 天津消協發布第2號消費警示:勿選天津一禾裝飾工程有限公司
    中新網天津9月15日電 (記者 張道正)天津市消協15日向社會公眾發布2020年第2號消費警示:裝修質量低劣,退賠敷衍了事,請消費者勿選天津一禾裝飾工程有限公司。但經過6次調解、溝通,一禾公司相關賠付款僅同意支付不足4萬元,同時提出免除其它賠償責任,天津市消協不認可,王女士不接受,調解失敗。天津市消協支持消費者依合同約定提起仲裁。天津市消協相關負責人指出,天津一禾裝飾工程有限公司未充分履行與消費者籤定的《家庭居室裝飾裝修施工合同》及補充協議的約定義務。
  • 預付卡不退?山東省消協發布2019年度十大消費投訴典型案例
    省消協受理馮女士投訴後,立即展開調查。通過企業信用查詢系統,找到該公司經營地和法人代表的資料,與其聯繫溝通,並發出投訴調查函,要求公司於6月10日派代表帶著相關資料,到省消協調解。經省消協工作人員多次與公司法定代表人溝通,調解,告知其應承擔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