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的閱讀故事就像田野裡的春風,撲面而來,溫暖和煦,吹皺一池的春水,也吹開蟄伏一冬的嫩芽禾苗。這裡我們採擷幾朵安徽省潁上縣開展鄉村閱讀的浪花,分享他們的閱讀故事。
我們與這些美麗的文字走過
「我們與這些美麗的文字走過」,這是範引老師給她和學生的閱讀筆記所起的富有詩意的名字。
範引,湖南文理學院畢業,非師範類,用她自己的話說「未受到過任何專業訓練,意識上還沒有褪去學生的外衣,心靈上還沒有完成從學生到教師的心態轉變」,2011年特崗教師招考到潁上縣最北端陳橋鎮三王村學校,任八年級、九年級語文教師。
2013年5月,年輕單薄的範老師吃力地拎著一個蛇皮袋推開教研室的門向我推薦鄉村孩子的讀書生活。身為潁上縣教育局語文教研員的我,又是「愛的教育」主題式閱讀進農村課堂的實踐研究課題主持人,一直致力於鄉村閱讀推廣活動,此時怎能不認真讀?感動之餘特留存了範老師交來的一本借閱筆記本,複印了一部分範老師批閱的學生讀書筆記:從2012年9月6日開始,至2013年1月15日結束,4個月借閱記錄是2273次,批閱201本學生讀書筆記,帶領學生讀《駱駝祥子》《邊城》《城南舊事》,讀《文化苦旅》《活著》《雷雨》,讀《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兵王》《亮劍》,讀《草房子》《夏洛的網》《窗邊的小豆豆》……讓孩子們認識了老舍、沈從文、林海音、餘秋雨……概括範引的讀書筆記,她的閱讀體會是:若在教科書、試卷、習題資料裡面浸染太久,對文字的敏感就沒有了,有的只是答題的技巧而已。所以,一定要緊扣語文學習的根本——大量閱讀,大量接觸文學大師和文學經典。
在範引的感召下,我吸納她為鄉村閱讀課題組成員,同年她被評為中國教育報年度推動讀書十大人物。5月底我到三王村學校,還特意去看了圖書室,觀摩了一節閱讀課,自己也即興上了一節閱讀課,給學生帶去了《讀者》《視野》《看世界》《最閱讀》等近百冊書刊。在我離開教室之後,那些書在一聲口哨中被孩子們哄搶乾淨。
「室長」的幸福生活
甘羅鄉村教育社是位於淮河邊沿的鄉鎮中心校,郭紅俠老師是這所學校的語文教師。自從加入鄉村閱讀課題組後,郭老師一直記得開題那天省教科院楊樺老師擲地有聲的話語。「當務之急是如何解決學生愛讀書、多讀書的問題。」楊樺說,「不管有多難,我們都要做,因為讓孩子們讀書是一件功德無量的事情。」作為一所鄉村學校,受辦學條件限制,學生家庭藏書有5本的鳳毛麟角,完整讀過1本課外書的也是「稀有動物」。如何解決這個棘手的問題呢?於是郭老師向校長毛遂自薦做了圖書室的「室長」兼管理員。
「肥沃的土地上,如果不種上玫瑰的種子,可能就會長滿雜草。」郭老師做的第一步就是將家裡的藏書,包括鄭淵潔、楊紅櫻、曹文軒、許友彬等名家的,還有《意林》《智慧背囊》《花季物語》《冒險小虎隊》《福爾摩斯偵探全集》等帶到學校,分給學生。後來這些遠遠不能滿足學生的需求,她又主動找到鎮留守兒童之家負責人商量,希望能為鄉裡孩子們的閱讀大開方便之門。
郭老師做的第二步採用「哄騙」術,吸引學生到圖書室裡來。圖書室每天開放,借書不收任何押金,贈送一個筆記本,但前提是要簡單摘抄自己感覺優美的詞句,作為下一次借書的憑證。如果加寫讀書筆記和閱讀反思,連續寫5次,再追加獎勵一本「室長」親筆籤名的精美筆記本。「哄」進書世界,看著厚厚幾摞學生的借書記錄,郭老師欣慰地笑了。
「淘得好書來」,是郭老師做的第三步。大力推介購買新書充實圖書室,尤其是那兩套商務印書館出版的「無障礙閱讀世界名著」,其中馬來西亞作家許友彬的書成了孩子的最愛。學生借閱後,還書的時帶著下一個借閱者來接班,不斷有學生來問:「郭老師,有沒有許友彬的書?怎麼還沒有回來?」最不愛看書的學生也開始來借書了,還說:「我原先不喜歡看書,沒想到書還是怪神奇、怪好看的嘞!」就這樣,學生們快樂地走在借書、讀書、換書的幸福大道上。
也許風知道
王剛是古城鄉中心學校八年級(2)班的語文教師、班主任,對鄉村閱讀推廣一往情深,在自己的博客空間裡記錄下他的閱讀故事。
小說家卡夫卡說:「誰保持發現美的能力,誰就不會變老」。這句話可以改成「誰學會了閱讀,誰就不會變老。」作為一名語文老師,可以和同學們一起讀書是一件多麼幸福的事情。
鄉下的孩子,對於閱讀有種天然的熱愛和敬畏,但他們認為書籍就是童話、寓言、作文選、玄幻小說之類,這不怪他們,環境條件使然。選書,真是一個幸福而又痛苦的過程,把那些讓自己心動的書推薦給自己的學生看,對於一個語文老師來說內心何止是歡悅。最終還是選定了35本書,班裡35個學生可以做到人手一本。喜歡什麼書有時候只能俗套地理解為「緣分」,去讀,就是一個美好的開始。讀一本好書猶如埋下一粒種子,只要給予土壤、水分、時間,終會有一天會長出枝葉。
書來之前,先把每本書的簡介列印下來貼在教室裡。如果有人想看某一本書,而且只有他自己要看,那麼他把這本書拿走;如果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學生喜歡某一本書,那麼這些同學就要上講臺談談自己喜歡的原因。當拿出義大利作家卡爾維諾的《樹上的男爵》這本書時,有將近十個學生舉起手,都沒有放下的意思。每個同學依次上來講自己想讀的原因,最後一個上來的是韓丹丹,韓丹丹幾次考試基本都是最後兩名。她鼓起勇氣在全班同學面前說:「我很好奇,書裡面那個男孩為什麼要爬上樹,在樹上過完自己的一生?」最後,全班一致通過,把《樹上的男爵》給了韓丹丹。
在過去一年多的時間裡,班裡的學生每人寫了幾本讀書筆記,每個人都可以說出自己喜歡的書籍,這些學生大部分是遠離父母的孩子,他們每天騎自行車來學校,放學回家和爺爺奶奶在一起,在學校上課、寫作業、背書、考試,但是生活中多了一件事——讀書,這已經成為他們的習慣。他們會在書中讀到什麼?鄉村的傍晚,當一陣風吹進教室,吹過他們翻看的書頁,也許風知道。
這就是鄉村閱讀的故事。閱讀是件快樂的事情,和更多的人分享,讓更多的人加入,鄉村教育的故事才會更精彩,鄉村教育的春天才會更美麗。
(作者單位:安徽省潁上縣教育局)
《中國教育報》2016年02月29日第1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