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過蘇東坡這首詞,覺得生活原來如此美妙: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人在旅途,有些意外的風雨是非常自然的,沒什麼大不了的,無論你是走與不走,回頭再望遇到風雨的地方,已無所謂風雨,也無所謂天晴。
人生亦如此,回歸自然、勝敗兩忘,就能達到寧靜超然、曠達瀟灑的境界,老人常說「沒有過不去的火焰山」,怎能輕言放棄?
第一個理由:挫折和失敗是背影,而非陰影。
一位著名的小提琴家正在一場大型音樂會上演奏時,突然,一根琴弦斷了,但他僅遲疑了不到兩秒,便像什麼事情也沒發生一樣,面帶微笑,繼續用美妙絕倫的旋律徵服了全場。當他高高舉起小提琴謝幕時,那根飄蕩在半空的琴弦,讓所有觀眾驚訝,更讓所有觀眾欽佩。
事後,小提琴家輕鬆的說,只不過是斷了一根琴弦,我還可以用剩下的琴弦繼續演奏啊,這就像我們熟悉的許多遭遇不幸的人生,依然可以是美麗無憾的。
挫折和失敗只是我們成功道路上的背影和參照,不應該成為難以擺脫的陰影,進而人為地放大了悲觀、失落甚至絕望,陷入痛苦的泥潭之中難以自拔。
其實,很多時候,只是碎了一個雞蛋,我們依然擁有整個養雞場,何言放棄?
第二個理由:跑不贏得是歲月,倒不下的是自己
「不如意事常八九」,生活難免起起落落,歲月總有暑往寒來,遭遇不如意是人生中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失學、失戀、失業等等,數不清的意料之中和意料之外的失敗,隨時都可以降臨。既然跑不贏歲月的滄桑,就無需慌亂,更無需過多地悲觀和傷感。
失聰的貝多芬、又盲又聾的海倫·凱樂、被「幽禁」在輪椅上的史鐵生……毅然站在了高處讓人仰視,並以更加珍惜命運賜予的登峰機會,用堅強和執著贏得了無愧於生命的喝彩。
有人說,有一樣東西比聰明的腦袋更重要,那就是人的心靈和意志,一個人貧窮很大的程度是心靈的貧窮,一個人的成功很大程度是意志的成功。
「上帝為你關上了一門,但會向你開啟另一扇窗。」沒有誰能夠真正地打敗你,除非你自己倒下了。
第三個理由:人生沒有彩排,處處皆起點
出生了就是出生了,無論美與醜、黑與白,都實實在在的降臨在這世界上,沒有誰能為你的出生彩排,也沒有誰在為你的人生設計,意外總在每時每刻發生著,就像一場戲,如果沒有了令觀眾意外的意外,也就沒有精彩可言。
不拒絕意外,因為每個人的生活中一定橫著無數個障礙,一定面臨著無數次失敗。不懼怕意外,因為人生就是一場戲,而為我們提供舞臺的社會,恰恰又是一個從不落幕的舞臺,沒有後臺,不能候場。
既然都一樣站在開放式的舞臺上,就如同站在了同一條起跑線上。那麼,這一切就簡單了,只要不失去向前奔跑的雄心,向前,再向前,即便跌倒了也要以前僕的姿勢著地,作為下一次的起點,就會抵達夢想的前方。
「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天下不如意,恆十居七八」。在你精彩的人生中,不言放棄的理由肯定很多,不妨分享。
蘇東坡說,「同行皆狼狽,餘獨不覺,已而遂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