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課程改革的落實,全國各省市正在積極推進新教材的使用。新學期開學,高一高二的同學會接觸到新版教材。
今天以化學為例,看看使用新教材後,課程有哪些變化。
普通高中化學課程由必修、選擇性必修和選修課程構成:
必修課程
包括5個主題(化學科學與實驗探究、常見的無機物及其應用、物質結構基礎及化學反應規律、簡單的有機物及其應用、化學與社會發展),不劃分模塊,共4學分。
選擇性必修課程
包括3個模塊(化學反應原理、物質結構與性質、有機化學基礎),每個模塊2學分,共6個學分。
選修課程
包括3個系列(實驗化學、化學與社會、發展中的化學科學),每修習完成9學時可獲得0.5學分,最高可獲得4學分。
必修課程主要變化是將每部分內容更加細化,每個主題都明確了&34;和&34;,為促進全體學生在化學學科核心素養的各個方面都有一定的發展指明了方向。
選擇性必修課程三大模塊在內容方面,新版本和實驗版基本是一致的,但學習要求有所提高,且強調學生必做實驗並提出情境素材的建議。
選修課程中實驗化學模塊變動較小,增加了&34;,主要內容是圍繞資源、能源、環境等方面的探究,增加了與材料性能和生命健康的聯繫;將原來的&34;&34;整合為&34;,增加&34;,內容主要為對生活中出現的問題的調查、參觀等;增加&34;系列,包括:化學科學研究進展、作為交叉學科的化學、化學工程研究進展。這一系列的主要作用是為了讓學生了解化學前沿發展的面貌與趨勢,激發學生樹立以化學作為專業和職業的興趣和理想。
了解新教材的課程結構與變化之後,一起看看教材目錄,搶先了解要學習的內容。
高一(化學人教版必修第一冊)
高二(魯科版選擇性必修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