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關注潤物地理公眾號:ysyzz11z
為朋友們提供高一高二高三各年級
單元、月考、期中、期末考試卷、高三周周練、模擬測試;
知識點總結、思維導圖、地理小視頻;
一物一題幫你解答身邊的地理現象,提高學科素養。
常考地理問題系列
100個常考地理問題1——海冰裡面有什麼?
100個常考地理問題2——區域生態環境問題
100個常考地理問題3——氣象災害
100個常考地理問題4——地理關聯示意圖
100個常考地理問題5——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性
100個常考地理問題6——與季節有關的地理問題
100個常考地理問題7——農業生產與地理環境
100個常考地理問題8——歐洲西部溫帶海洋性氣候顯著的原因
100個常考地理問題9——地圖和等值線圖的判讀
100個常考地理問題10——區域地理知識體系
一、空間定位
1.根據地理坐標定位
2.根據相對位置定位(參照重要的點和線:如城市、海陸位置,地理界線,山脈分布、走向,河流水系形狀、流向、季風區與非季風區界線、等降水量線、鐵路線等)
3.根據區域輪廓、形狀定位
4.根據地理事物典型特徵定位
不同地區的氣候特徵、地形特徵、水文特徵、動植物特徵、土壤特徵、自然帶特徵、人文特徵等都具有一定的規律性或特殊性;這些特徵是區域定位的重要線索。從所處氣候類型、氣壓帶風帶、自然帶、地形單元、板塊位置等判斷。
5.根據特殊地理事物定位
代表性的自然景觀、文物古蹟、現代建築物、文化現象等往往是定位的重要線索。
二、自然地理特徵(從各組成要素及相互聯繫分析)
1.地理位置:
地理位置是指地球上某一事物與其他事物的空間關係。例如,中國處在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岸,這是用與中國有空間關係的大洲和大洋來說明中國的位置。
(1)絕對位置:用經緯網來確定。(進一步確定半球位置、高中低緯、天文五帶位置)
(2)自然地理位置,指某一事物與周圍陸、海、山、河等事物之間的空間關係。如海陸位置(如大陸東岸、西岸;臨海、內陸,對交通和降水有影響)、所處的寒溫熱帶、氣壓帶風帶、氣候類型、自然帶、地形單元、板塊位置等。
(3)政治地理位置,指一國與鄰國具有政治意義的空間關係。(與哪些國家相鄰、相對位置關係、及其戰略位置)
(4)經濟地理位置,指某一事物與具有經濟意義的其他事物的空間關係。經濟區位(蘇南靠近長三角,接近市場,易受其輻射帶動,比蘇北發達)、交通位置(武漢成為交通樞紐與武漢位於中部地帶的中心有關)
地理位置是影響一國或地區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
例:簡述阿根廷地理位置特徵及其意義。
位置:阿根廷位於南美洲東南部;東瀕大西洋,西接安第斯山脈,南與南極洲隔海相望;跨熱帶、亞熱帶、溫帶三帶;西鄰智利,北與玻利維亞、巴拉圭交界,東北與烏拉圭、巴西接壤。
意義:緯度跨度大,地表熱量迥異,有利於多種農作物生長;與多國接壤,利於與鄰國的交往與合作;海岸線長,利於海洋資源開發與海洋運輸;成為南極科學考察休整、給養補充的基地。
2.地形的知識結構:
包括地形特徵:海拔、地面起伏及地勢、地形類型及分布組合。
地形成因:內力作用(板塊運動,地質構造)、外力作用。
特殊地貌、地質災害、地質資源、地形與其他地理要素的關係。
(表述區域內某要素的特徵:突出類型的比例構成和分布的空間結構。某區地形、氣候、資源的特點描述都如此)
3.氣候的知識結構:
氣候要素:如氣溫(季節變化、積溫、生長期)、降水(季節變化、乾濕地區)、氣壓、風(盛行風、所處氣壓帶和風帶)、蒸發量的特點和分布。
氣候類型:氣候類型名稱
氣候分布:分布規律和具體地區
氣候特徵:氣候要素在時間上的不同組合,如夏季高溫多雨;又分某類型、某區域的氣候特徵
氣候成因:如太陽輻射、大氣環流、海陸位置、地形、洋流
氣候資源:光照、熱量、降水、風
氣象災害:颱風、洪澇、乾旱、寒潮、低溫冷害、沙塵暴
氣候評價:以對人類生產生活有利與否為標準
氣候與其他地理要素的關係。
4.河流(湖泊)的知識結構:
河流的性質:外流河、內流河、時令河
補給來源:大氣降水、冰川融水、季節性積雪融水、湖泊水、地下水
水系特徵:發源地、流向與注入海洋、長度與流域面積、支流(多少、對稱與否)及河網形狀、河網密度、上中下遊的劃分及各段特徵(彎曲係數、河谷寬窄、河床深淺)、流經的地形區
水文特徵:流量大小、水位變化及汛期(長短、次數)、有無冰期(凌汛)、含沙量、落差、流速、水能
水利及開發利用:如水能:水能資源(流量+落差)、壩址、技術、資金;航運:大壩、船閘、港口
水害及治理(裁彎取直、疏浚河道)、河流與其他地理要素的關係。
湖泊的知識結構:類型(淡水湖或鹹水湖)、成因、水文特徵、流域概況、利用及治理。
5.自然植被、土壤的知識結構:
類型、特點、分布、成因、問題、措施、代表性品種。
6.自然帶
7.海洋:海水的溫度、鹽度、洋流、與地理環境和人類的關係
8.自然資源:氣候資源、陸地自然資源、海洋資源的特點(種類、數量、質量)與分布,開發利用條件
9.自然災害:氣象災害、地質災害
三、人文地理特徵
1.農業的知識結構:
農業部門及結構、農業地域類型、主要農產品(動、植物)及分布(重要的農業區)、區位條件、耕作制度(熟制)、耕地類型、生產特點(商品率、機械化水平、生產經營方式、集約化程度、專業化水平)、主要問題及措施、發展方向。
2.工業的知識結構:
主要部門及結構、產品種類、工業分布(地帶、基地、中心)、區位因素(包括城市內工業區的選擇)、主要問題及措施、發展方向。
3.交通的知識結構:
主要交通運輸方式、線的分布及點的位置、區位條件、交通運輸的意義、功能及作用,沿途資源及經濟發展。
4.城市的知識結構:
城市的形成與發展、分布、城市化、城市職能、對外聯繫方式、城市功能分區及結構。
5.人口、商業貿易、旅遊、文化、國際組織等的相關特點
6.經濟特徵:分析一個國家的經濟特徵可以從它的經濟發展水平、國民經濟結構、工農業產品及在世界的地位和意義、生產分布、貿易特點、經濟增長的主要措施等方面歸納。
四、評價區域發展的優勢和劣勢,因地制宜地進行國土整治,促進區域可持續發展地理環境、歷史發展、人口狀況、生產基礎對人類活動有怎樣的影響
針對區域發展的資源優勢和限制性因素,要採取相應措施加以開發和治理不同地區在開發利用和治理保護中有哪些經驗教訓
五、反映各類地理事物空間結構及其發展變化過程的圖表形式(點、線、面、圖形、數據表格)及判讀技能。
分享更多資料請進群交流
QQ群(817367750)
聯繫小編引導進微信交流分享群
往期精彩回顧
高考地理萬能公式地理高考提高答題能力的秘訣重要!重要!——地理人一定要看的信息
一物一題系列(60-70)
高中文科生必備空白圖
100個常考地理問題16——南亞地區水旱災害頻繁的原因分析
地理高考備考思維導圖系列14——城市專題
地理高考備考思維導圖系列13——人口專題
地理高考備考思維導圖系列12——地理環境的整體性和差考思維導圖系列11——地表形態的塑造
地理高考備考思維導圖系列10——地球上的水(附:洋流對地理環地理高考備考思維導圖系列9——大氣環境(附氣候對地理環境的
▼戳「閱讀原文」,有更多地理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