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個常考地理問題10——區域地理知識體系

2021-02-21 潤物地理

歡迎關注潤物地理公眾號:ysyzz11z

為朋友們提供高一高二高三各年級

單元、月考、期中、期末考試卷、高三周周練、模擬測試;

知識點總結、思維導圖、地理小視頻;

一物一題幫你解答身邊的地理現象,提高學科素養。

常考地理問題系列

100個常考地理問題1——海冰裡面有什麼?

100個常考地理問題2——區域生態環境問題

100個常考地理問題3——氣象災害

100個常考地理問題4——地理關聯示意圖

100個常考地理問題5——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性

100個常考地理問題6——與季節有關的地理問題

100個常考地理問題7——農業生產與地理環境

100個常考地理問題8——歐洲西部溫帶海洋性氣候顯著的原因

100個常考地理問題9——地圖和等值線圖的判讀

100個常考地理問題10——區域地理知識體系

一、空間定位

1.根據地理坐標定位

2.根據相對位置定位(參照重要的點和線:如城市、海陸位置,地理界線,山脈分布、走向,河流水系形狀、流向、季風區與非季風區界線、等降水量線、鐵路線等)

3.根據區域輪廓、形狀定位

4.根據地理事物典型特徵定位

不同地區的氣候特徵、地形特徵、水文特徵、動植物特徵、土壤特徵、自然帶特徵、人文特徵等都具有一定的規律性或特殊性;這些特徵是區域定位的重要線索。從所處氣候類型、氣壓帶風帶、自然帶、地形單元、板塊位置等判斷。

5.根據特殊地理事物定位

代表性的自然景觀、文物古蹟、現代建築物、文化現象等往往是定位的重要線索。

二、自然地理特徵(從各組成要素及相互聯繫分析)

1.地理位置:

地理位置是指地球上某一事物與其他事物的空間關係。例如,中國處在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岸,這是用與中國有空間關係的大洲和大洋來說明中國的位置。

(1)絕對位置:用經緯網來確定。(進一步確定半球位置、高中低緯、天文五帶位置)

(2)自然地理位置,指某一事物與周圍陸、海、山、河等事物之間的空間關係。如海陸位置(如大陸東岸、西岸;臨海、內陸,對交通和降水有影響)、所處的寒溫熱帶、氣壓帶風帶、氣候類型、自然帶、地形單元、板塊位置等。

(3)政治地理位置,指一國與鄰國具有政治意義的空間關係。(與哪些國家相鄰、相對位置關係、及其戰略位置)

(4)經濟地理位置,指某一事物與具有經濟意義的其他事物的空間關係。經濟區位(蘇南靠近長三角,接近市場,易受其輻射帶動,比蘇北發達)、交通位置(武漢成為交通樞紐與武漢位於中部地帶的中心有關)

地理位置是影響一國或地區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

例:簡述阿根廷地理位置特徵及其意義。

位置:阿根廷位於南美洲東南部;東瀕大西洋,西接安第斯山脈,南與南極洲隔海相望;跨熱帶、亞熱帶、溫帶三帶;西鄰智利,北與玻利維亞、巴拉圭交界,東北與烏拉圭、巴西接壤。

意義:緯度跨度大,地表熱量迥異,有利於多種農作物生長;與多國接壤,利於與鄰國的交往與合作;海岸線長,利於海洋資源開發與海洋運輸;成為南極科學考察休整、給養補充的基地。

2.地形的知識結構:

包括地形特徵:海拔、地面起伏及地勢、地形類型及分布組合。

地形成因:內力作用(板塊運動,地質構造)、外力作用。

特殊地貌、地質災害、地質資源、地形與其他地理要素的關係。

(表述區域內某要素的特徵:突出類型的比例構成和分布的空間結構。某區地形、氣候、資源的特點描述都如此)

3.氣候的知識結構:

氣候要素:如氣溫(季節變化、積溫、生長期)、降水(季節變化、乾濕地區)、氣壓、風(盛行風、所處氣壓帶和風帶)、蒸發量的特點和分布。

氣候類型:氣候類型名稱

氣候分布:分布規律和具體地區

氣候特徵:氣候要素在時間上的不同組合,如夏季高溫多雨;又分某類型、某區域的氣候特徵

氣候成因:如太陽輻射、大氣環流、海陸位置、地形、洋流

氣候資源:光照、熱量、降水、風

氣象災害:颱風、洪澇、乾旱、寒潮、低溫冷害、沙塵暴

氣候評價:以對人類生產生活有利與否為標準

氣候與其他地理要素的關係。

4.河流(湖泊)的知識結構:

河流的性質:外流河、內流河、時令河

補給來源:大氣降水、冰川融水、季節性積雪融水、湖泊水、地下水

水系特徵:發源地、流向與注入海洋、長度與流域面積、支流(多少、對稱與否)及河網形狀、河網密度、上中下遊的劃分及各段特徵(彎曲係數、河谷寬窄、河床深淺)、流經的地形區

水文特徵:流量大小、水位變化及汛期(長短、次數)、有無冰期(凌汛)、含沙量、落差、流速、水能

水利及開發利用:如水能:水能資源(流量+落差)、壩址、技術、資金;航運:大壩、船閘、港口

水害及治理(裁彎取直、疏浚河道)、河流與其他地理要素的關係。

湖泊的知識結構:類型(淡水湖或鹹水湖)、成因、水文特徵、流域概況、利用及治理。

5.自然植被、土壤的知識結構:

類型、特點、分布、成因、問題、措施、代表性品種。

6.自然帶

7.海洋:海水的溫度、鹽度、洋流、與地理環境和人類的關係

8.自然資源:氣候資源、陸地自然資源、海洋資源的特點(種類、數量、質量)與分布,開發利用條件

9.自然災害:氣象災害、地質災害

三、人文地理特徵

1.農業的知識結構:

農業部門及結構、農業地域類型、主要農產品(動、植物)及分布(重要的農業區)、區位條件、耕作制度(熟制)、耕地類型、生產特點(商品率、機械化水平、生產經營方式、集約化程度、專業化水平)、主要問題及措施、發展方向。

2.工業的知識結構:

主要部門及結構、產品種類、工業分布(地帶、基地、中心)、區位因素(包括城市內工業區的選擇)、主要問題及措施、發展方向。

3.交通的知識結構:

主要交通運輸方式、線的分布及點的位置、區位條件、交通運輸的意義、功能及作用,沿途資源及經濟發展。

4.城市的知識結構:

城市的形成與發展、分布、城市化、城市職能、對外聯繫方式、城市功能分區及結構。

5.人口、商業貿易、旅遊、文化、國際組織等的相關特點

6.經濟特徵:分析一個國家的經濟特徵可以從它的經濟發展水平、國民經濟結構、工農業產品及在世界的地位和意義、生產分布、貿易特點、經濟增長的主要措施等方面歸納。

四、評價區域發展的優勢和劣勢,因地制宜地進行國土整治,促進區域可持續發展地理環境、歷史發展、人口狀況、生產基礎對人類活動有怎樣的影響

針對區域發展的資源優勢和限制性因素,要採取相應措施加以開發和治理不同地區在開發利用和治理保護中有哪些經驗教訓

五、反映各類地理事物空間結構及其發展變化過程的圖表形式(點、線、面、圖形、數據表格)及判讀技能。

分享更多資料請進群交流

QQ群(817367750)

聯繫小編引導進微信交流分享群

往期精彩回顧

高考地理萬能公式地理高考提高答題能力的秘訣重要!重要!——地理人一定要看的信息

一物一題系列(60-70)

高中文科生必備空白圖

100個常考地理問題16——南亞地區水旱災害頻繁的原因分析

地理高考備考思維導圖系列14——城市專題

地理高考備考思維導圖系列13——人口專題
地理高考備考思維導圖系列12——地理環境的整體性和差考思維導圖系列11——地表形態的塑造

地理高考備考思維導圖系列10——地球上的水(附:洋流對地理環地理高考備考思維導圖系列9——大氣環境(附氣候對地理環境的

▼戳「閱讀原文」,有更多地理專題!

相關焦點

  • 100個常考地理問題26——海岸地貌
    100個常考地理問題19——地形對交通和聚落的影響100個常考地理問題20——我國商品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方向100個常考地理問題21——影響運輸成本的主要因素100個常考地理問題22——植被形態與自然環境的關係100個常考地理問題23——常規能源、礦產資源的開發利用100個常考地理問題24——太陽輻射專題100個常考地理問題
  • 100個常考地理問題4——地理關聯示意圖
    100個常考地理問題系列100個常考地理問題4——地理關聯示意圖地理關聯示意圖指運用文字框圖和箭頭、線條等連接有關的地理事物,表示各地理事物間相互聯繫或結構特徵的組合圖形。在判讀關聯示意圖時,首先應弄清楚該圖的核心主題,認真讀懂圖意,從圖中提取有效信息;其次根據圖中信息進行聯想,回憶相關的知識,並在此基礎上進行推理、判斷。
  • 100個常考地理問題21——影響運輸成本的主要因素
    100個常考地理問題17——資源跨區域調配100個常考地理問題18——長江流域洪澇災害多發的原因100個常考地理問題19——地形對交通和聚落的影響 運輸成本通常是物流成本中最大的單項成本,影響運輸成本的因素主要有運輸量、運輸距離、運輸方式
  • 知識大全 | 地理·區域地理"世界地理分區"
    作為高中課程學習的常備工具書,本叢書以新考試大綱和課程標準為依據,參照新課標各版本教材編寫而成,包括新課標各版本教材必修和選修的知識點,並對知識點進行了詳細講解與說明,同時以高考真題詮釋對知識的運用,從而將厚重的高中知識進行梳理,並濃縮成易於記憶和查找的綜合性工具書。
  • 高三地理學習之區域地理的複習方法
    高三地理的複習正進入基礎知識的紮實、準確、熟練階段,其中區域地理的複習佔有重要地位。區域地理是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出發點和歸宿」。近年來高考試卷中明顯反映出區域地理內容佔有相當大的比重,特別是許多能力要求的體現,常反映在對基礎知識的思考和運用上,其中有很多是以區域地理內容為載體。這就提示我們:在複習備考過程中,一定要重視對區域地理的掌握。   對區域地理的複習,並不是機械地重複一遍已學過的初中課本,而應該重視對舊知識的加工、整理、重組和聯繫,並鞏固在圖像或圖表上,還要注意與高中系統地理知識的有機聯繫。
  • 【區域認知】區域特徵與區域可持續發展的84個地理知識大盤點!
    (3)要注意區域內部自然及社會經濟條件方面的差異,合理布局小區域農業。 (4)關注重要農業區域農業發展過程中的生態問題及發展障礙。 20.工業化與城市化的關係:工業化與城市化是推動區域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區域工業化必然帶動城市化,城市化反過來促進工業化。
  • 高考你選考地理了嗎?這位名師用這些方法把地理讀題講「活」了
    按照通常安排,今天距離2020年高考只剩100天。 同時,今年高考是文理綜合科目考向高考選考過渡的一屆。隨著新高考方案的推行,高考選考地理的同學也越來越多。用「時間」「空間」「尺度」讀題不同尺度讀圖「地理卷的綜合題都是由三個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是材料,第二部分是圖表,第三個部分就是題幹。這三個部分是它們之間是相互支持、相互支撐、相互印證,共同的來表達一個主題。
  • 12個連地理老師也不知道的「世界地理冷知識」讓你一秒愛上地理!
    學生時代有人喜歡上地理課嗎?小編就非常的喜歡,而且我的地理成績很好。廣闊世界的知識應該很有趣,不知道為什麼,一些同學每次上課都會覺得很枯燥。下面是12張特別的地圖,講了很多連地理老師都不知道的冷知識,讓你一秒愛上地理。如果課堂上的知識也是這樣,一定不會有人逃課了。
  • 地理 理清主幹知識的脈絡關係
    在林翠容老師看來,複習階段,學生要立足基礎,突出主幹知識,常見的知識點如: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中國地理概況、我國四大地理區域自然環境特徵等是高頻考點,均是考查基礎知識。考查地理記憶知識佔比較大,而洲界、我國地形區名稱、分布,民族分布特點等是直接考查課標要求的記憶知識。另外對學科能力要求高,以圖文形式展示素材,對考生讀圖文材料獲取信息能力要求較高,試題重視區域認知方法及基於區域要素特徵的綜合思維。
  • 區域地理詳細知識匯總,擺脫學渣身份
    地理知識很多,命題方式也很靈活,不像政治、歷史一樣很多問題的答案在課本上可以找到,地理的學習,說到底就是一個方法的學習,所以地理成績的提高必然要求掌握方法與技巧。>,並對照課本找準知識的對應點,以後凡是這類問題,就可運用這種模式「因題制宜」並結合具體的地理背景加以改動,就能獲得較高的分數。
  • 地理乾貨丨最全自然/人文/區域地理思維導圖,進階學霸秘籍
    高中地理主要分為兩大板塊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人文地理更多是與我們現實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密切相關,對生活的經驗,知識的廣度要求很高;而人文地理的學習相對來說更具有規律更易形成系統,同時也是學正確世界觀形成的必要組成。
  • 地理:試題難度適中 重視對地理問題的探究
    記者在考後聯繫到了哈師大附中地理教師丁延軍老師,就地理試題作出分析。丁延軍老師表示,試卷內容平實穩妥,重點考查考生們對地理學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考生的思維品質、語言表述、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等諸多能力。試題彰顯學科特色,有一定時代特徵,既保持了地理學科考察的基本要求,又有較強的選拔功能。
  • 如何學好地理?用知識樹和思維導圖構建地理知識框架,事半功倍!
    而知識體系的作用就在於給你一條回憶知識的線索,給你一條思考知識關係的路徑。從學習的層面來說,高中地理包括基本原理和知識運用兩個方面的知識。原理包括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以及地圖、等值線圖表等原理;運用包含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區域地理分析、世界地理、中國地理以及選修的旅遊地理與環境保護等等。
  • 高三「區域地理」重在總論知識構建基本框架
    根據近幾年高考試題變化趨勢,區域地理部分從以下四方面複習可能更有效。通過區域定位考查學生地理分布、地理原理掌握和應用能力,如今年第21、22及23題,是近幾年地理高考新方向。根據近幾年高考試題變化趨勢,區域地理部分從以下四方面複習可能更有效。
  • 【複習技巧】一線名師整理的高考地理區域地理的複習方法
    許多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案例都離不開區域地理的具體地理事物或地理現象,它們的分布、特徵、成因、變化等,都是自然地理或人文地理的最好「註解」或「說明」;而系統地理的原理、規律、結構、聯繫等又需要在區域地理中去落實、驗證。因此,區域地理的內容是複習地理知識的基礎,許多圖像判讀技能的訓練、基本概念的理解、地理要素間的聯繫、地理事物的分布、空間概念的建立、地理基本觀點的建立等,都應在區域地理學習中完成。
  • 無錫市北中學名師:高考地理試題不迴避熱點!
    常考內容:區域自然災害分布特點、危害的區域差異及成因。結合區域自然災害形成原因,提出趨利避害的措施。對自然災害的辯證認識,發表自己觀點並說明理由。(2)能源、糧食安全能源問題是當今世界的重大熱點焦點問題,也是歷年高考的重要內容。
  • 老師精心整理:必背的9個地理分界線,都是考試常考知識點!
    地理是初中開始學習的一個學科,初中地理的知識點不難,內容也不是太多,都是比較基礎的知識,但是需要記憶的知識點還是不少,這種知識最好的方法是一個知識點一個知識點的記憶,這樣比較容易記住,還能幫助學習地理。
  • 【關注中考】地理 理清主幹知識的脈絡關係
    在林翠容老師看來,複習階段,學生要立足基礎,突出主幹知識,常見的知識點如: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中國地理概況、我國四大地理區域自然環境特徵等是高頻考點,均是考查基礎知識。考查地理記憶知識佔比較大,而洲界、我國地形區名稱、分布,民族分布特點等是直接考查課標要求的記憶知識。另外對學科能力要求高,以圖文形式展示素材,對考生讀圖文材料獲取信息能力要求較高,試題重視區域認知方法及基於區域要素特徵的綜合思維。
  • 新時代區域經濟地理研究的又一範本——評《涪陵經濟地理》
    作者:涪陵區委黨校副教授、博士 洪業應 區域經濟地理學是指研究具體區域的生產布局、條件、生產部門與地域結構特點以及生產的地域體系。當前學術界圍繞經濟地理學的研究區域主要涉及到一個洲、一個國家、一個省,甚至一個市,而以縣域(區縣)層面的個案研究著作尚不多見。
  • 【地理】寒假地理這樣學 從此愛上學地理
    第三季,10集,分別是雲南、安徽、貴州、山東、天津、山西、吉林、湖南、河北、寧夏。2、《天地玄黃》,(B站、即可觀看部分,UP主「臥龍寺」、騰訊視頻需會員)簡介:我們是誰?從哪裡來?又將歸往何處?這些問題和我們的生存息息相關,但卻很少有人能夠給出準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