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自由,所謂無限自由

2021-02-14 遠古善良

前幾天,有人在知乎寫了這麼一篇文章。

這篇文章,我就不評論了。

只是裡面有一段話,我是有意見的。

之所以有意見,是因為這位評論者,對於自由是什麼,似乎出現了比較嚴重的誤解。

自由,有很多含義,因此也常常被人誤解,似乎自由就是幹什麼都可以。

但我們談論到政治領域的自由。則指的是政府和公民之間的關係。

公民在政府面前享有自由。公民的活動不受政府干涉,公民的正常權利受到保障。除非我們認為這種活動和權利,已經幹涉到了他人的合法權利。

所以,反過來再看上面那段話,就可以發現它的不足之處。

第一、所謂自由,跟人的物質生活沒有太多的聯繫。而限定的是公民和政府之間的關係。

即使按照他舉的極端的例子。

山頂洞人和河姆渡人的物質條件下,同樣可以有批評掌權者的自由。這在人類學者的觀察中,是屢見不鮮的。

很多原始部落的領袖,並不具有所謂絕對權威。他們甚至沒辦法通過讓人閉嘴的辦法讓人服從。而只能依靠自己的多年的威望。

後來的農業社會裡,雅典這樣的民主城邦和羅馬這樣的共和國裡,普通民眾也同樣享有自由,可以對掌權者展開批評。

即使是美國這樣現在公認的憲政自由國家,它剛剛建立的時候,也同樣是在農業社會裡。

它們是用鋤頭,還是用手機,根本與問題無關。

(雅典公民大會)

第二點,他說自由就是無限自由。這又是一個誤解。

個人的自由以不破壞他人的合法利益,損害他人的合法權利為基礎。

而這種合法權利,則由討論之後,由法律確立下來。

比如,你可以自由的發表意見,但不能打砸搶燒,破壞他人的財產。

這位作者更將自由與自律、家庭教育對立起來。

似乎有了自由,就是放縱無邊。

這又是一個嚴重的誤解。

公民享有面對政府的自由,跟他享有對未成年子女的監護和教育權完全不矛盾。

實際上,所有嚴肅的自由主義者,都認為一個勤儉自立的人,才更容易成為一個合格的公民。

他們認為自由既是一種權利,也同時應該承擔自由帶來的個人職責。

而一個只知道放縱享受,缺乏自律精神的人,很有可能成為社會的累贅。尤其是被那些別有用心的政客所利用,成為他們的馬前卒,通過給他們一些恩惠,讓他們依附於自己,讓他們心甘情願的放棄自由權利。

所以自由主義者並不鼓勵不自律的行為。

(這種打砸搶燒的破壞活動,並非自由)

最後,為什麼我們的公民需要自由?難道吃飯生存發展就不重要嗎?

之所以自由如此重要,是建立在這樣的一個事實上的。

那就是政府因為壟斷了暴力,因此相對於普通公民具有巨大的優勢。

而政府官員擁有的權力一旦被濫用,破壞力就會非常巨大。

所以必須保證公民的權利,讓官員和統治者們不能為所欲為。

(賣國奸賊趙構,根本不該擔當國家領導人)

歷史上,政府胡作非為導致亡國的國家實在是太多了。

中國歷史上所有王朝的覆滅,幾乎都是由於內部官員腐化無能,壓榨民眾造成的。

這種悲劇不應該被重演。

而想要這樣的悲劇不重演,就必須堅決的限制政府權力的濫用,保障人民的自由。

在保障人民的基本自由之前,不應該奢談所謂的無限自由。

相關焦點

  • 軍事專家:美國所謂「自由航行」違反國際法
    針對有報導稱美國國防部長卡特將於5日登上「羅斯福」號航母,通過馬來西亞附近的南海,再次宣示美要保障航行自由,中國軍事專家5日指出,美國所謂的「航行自由」,是美國依靠強大的海上軍事力量,對其他國家的主權、管轄權進行挑釁,是違反國際法的。據報導,美國防長卡特日前還重申美國將繼續維護「航行自由」,並要求各方立即停止在南海的開發和軍事化活動。
  • 所謂自由 不是隨心所欲 而是自我主宰
    所謂的「三思而後行」就是你意志力發揮作用的過程。當你面對誘惑時,「三思」能夠讓你慢下來,意識到內在的衝突,此時大腦和身體會做出反應,幫助你放慢速度、抑制衝動。從自身來看,難以自律是因為衝動思維勝過理性思維。自律者更成功。自律方能自由。」不自律的人就是情慾、欲望和感情的奴隸。「所謂自由,不是隨心所欲,而是自我主宰。
  • 我放棄了所謂的穩定,開始追求心中的自由
    其實,大家還是無法放棄所謂的穩定,哪怕你並不喜歡現在的工作,哪怕你非常急於逃離現在的生活。但是,你沒有勇氣這麼做,因為,你無法放棄別人口中那份所謂的穩定工作,你沒有勇氣去面對外面早已陌生的環境,你放不下多年來辛苦建立的人情和交際圈。
  • 所謂的自由,你到底想要什麼自由?
    很多資本主義社會環境之下長大,接受資本主義式教育的人,往往經常說要民主要自由。到底要的是什麼自由?是法律框架之類的還是法律框架之外的?在疫情災難下管不了,在恐怖暴亂下治不了,要的是這個自由嗎?留學海歸說回國不適應,這個不好那個吐槽,既然不適應那個吐槽,那還回國白受罪為何呢?長期待在中國居住的外國人也是那個樣子,既然適應不了接受不了中國的政策管制,那還長期待在中國幹嘛呢?
  • 你所謂的追求自由,不過是放縱自己的藉口
    所以這種自由的前提是,你有足夠的錢去支付你生活上的開銷和家裡人的生活費、醫藥費等,否則,你便沒有自由。這聽起來有些讓人難過,可事實就是這樣,你若想要自由,首先必須要財務自由,這樣你才能做任何事不用猶豫,更不需要去糾結,因為你都可以要。
  • 如果抖音海外版被迫賣身,將打臉美國的所謂自由
    文 | 荒丘之虎-華夏觀察家「自由」,是西方文明高擎的旗幟,其表面意義,本是十分美好,否則也無法如此的能煽動人心。然而我們看到這麼多年以來,他們口中的「自由」連同所謂的「民主」和「人權」等等,沒有讓世界更和平,沒有讓世界更安寧,也沒有讓世界更美好。這些他們高舉的旗幟變成了什麼呢?它們變成了西方強權惑亂世界的迷藥,收割利益的鐮刀,開疆拓土的長矛。
  • 那些為了所謂的自由,而拋夫棄子的女人,後來都如何了?
    覺得自己的生活就好像被老公和孩子框住了,沒有了自由。於是她就開始嫌棄她老公不懂浪漫,天天就只知道叫她帶孩子,也不會陪她逛街或者帶她去看看電影。後來就如鄰居所說的,她拋棄自己的丈夫和孩子,跟一個小夥子跑了。後來的事情也就沒有人知道了,也許只有她自己知道吧。
  • 梁啓超所謂只可以受磚制不可以享自由
    梁啓超所謂只可以受磚制不可以享自由假如有個外國人聲稱「今日中國國民,只可以受磚制,不可以享自由」,你會不會義憤填膺地譴責他公然辱華呢誠所謂爭公理、不爭意氣者,亦法之可貴者也。」梁啓超的《新大陸遊記》還著重介紹了對於舊金山華人社區的調查研究:舊金山當時總人口34萬多,其中華人有27000多人,是美國華人最為集中的一個城市,也是康有為、梁啓超一派的保皇會成立分會最早、註冊會員最多(有上萬人之多)的一個城市。
  • 《自由作家》美國所謂的自由民主在新冠肺炎面前黯淡無光
    其實這就是美國,自由,不平等,種族歧視,偏見,包容,理解都混合在一起的國家。在我們發生新冠狀肺炎的時候,美國人是怎麼說的大家都知道,而作為美國總統的川普竟然也在媒體面前詆毀中國,這就是所謂自由民主的美國嗎?而美國今天新增了一萬多例難道就是美國人的報應嗎?都這個時候了,美國總統還在糾纏著中國。而外交部就回了一句,把你們國家的疫情先處理好吧。
  • 所謂「富養」,真諦是「自由」,從黃多多看育兒理念
    黃磊曾經在接受採訪的時候說:自己永遠不會看孩子的手機、不會看孩子的日記本,不贊成早戀這個詞……在黃磊的描述中,我們可以清晰的看到,黃磊的教育理念是:「給孩子自由」。例如對於那些「成熟的打扮」,其實無非就是黃多多以她自己的見解,認為這樣的自己是「美麗」的,而黃磊與孫莉作為家長,認可並支持了她的這種追求。
  • 所謂「感統訓練」,是給孩子提供開放的環境,讓孩子自由玩耍
    ▲ 所謂「感統失調」是發育中的正常現象其實早教機構量表中的內容,幾乎涵蓋了孩子成長中最常見的那些問題。所以我們對照量表在看自己的孩子,真的是感覺條條都在說自家的娃。認生、怕水、好動、控制不了情緒。其實孩子的個性千差萬別,在不同的成長階段,會有不同的行為表現。
  • 莫讓「偽自由」禍害真正的自由
    前幾日看電視新聞評論員評「偽自由「有感如下。將淫穢色情包裝成文學,借傳播淫穢色情宣揚「自由」,打著「自由」的旗號網暴別人,能恬不知恥幹出這種事來,證明所謂「敬自由」團體的確是一群「老陰陽師」了。健康生活課老師教學生如何在公眾場合性交不是學術自由;語文老師教學生如何描寫淫穢色情文字不是文學創作;口才班老師教學生如何出口成髒造謠攻擊別人不是言論自由;同樣地所謂「敬自由」人士叫囂著反對在公共場合性交就是無性繁殖,舉報傳播淫穢色情就是扼殺文學創作,並以此為藉口趁機造謠污衊攻擊普通人,網絡暴力幹擾正常人的生活,當然也不會是什麼創作和自由,這樣的
  • 外交部舉實例列數據批美所謂「新聞自由」:美國才是限制新聞自由的...
    有記者提問:針對美國國務院宣布將6家中國媒體駐美機構列管為「外國使團」,美國務院發言人奧特加斯稱,世界各地的自由媒體都有義務報導真相,而中國媒體沒有「新聞自由」。中方對此有何回應?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表示,美方動輒將「新聞自由」掛在嘴邊,那就讓我們看看他們的真實表現如何。
  • 自由:隨心所欲不逾矩
    盧梭曾說:「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卻無往不在枷鎖之中。」自由:隨心所欲不逾矩由此看來,人生之於我們,更該被稱為是一系列的選擇:如何度過這段人生,選擇權在我們手裡,所以我們是自由的;可是我們必須作出選擇,所以我們是不自由的。所謂自由,總是裹挾於更巨大的不自由之中,而恰是這種不自由,使我們得到真正的自由。
  • 「養廢一個孩子,就給他無限的自由」,成功需犧牲自由做代價交換
    人當然應該擁有自由,但是自由應該有底線和尊嚴。你有沒有問過孩子:什麼是自由?無限的寵愛和自由就是牢獄的開始,從小給孩子樹立自由的邊界自由代表著快樂,擁有自由是一件幸福的事,它能讓人找到存在的意義。獲得自由很簡單,但是獲得絕對的自由非常難。
  • 被「越界自由」傷害的藥家鑫之父
    從這些「自證其罪」的言論可以看出,張顯早已明確意識到,自己的一些言論「並未核實」、「有些出位」、「構成侵權」,只不過他以一種所謂「更為宏大」的敘事,比如張妙的生命權,來為自己的侵權行為尋找藉口。然而,法定權利並無高低貴賤之分,一項權利訴求再正當,也應在法律限定的邊界內主張。
  • 自由聯想的自由聯想
    弗大爺發明了自由聯想這個技術,他找到了一條夢一般的道路,通向我們未知而浩瀚的潛意識,對,就是夢一般的感覺,你放棄了控制,放棄了期待和擔憂,對是不是符合邏輯的擔憂,對對方是否理解的擔憂,放棄了預設,任憑某種趨勢的帶領,肆意的在心理的疆域中遊蕩。        弗大爺把人的心理分為意識和潛意識,比起這個充滿理性的分法,我更喜歡比昂的描述,有限和無限。
  • 能限制你自由的,只有他人的自由
    ,我們會頻繁聽到諸如「絕對自由」、「相對自由」之類的說法。所謂哲學意義上的自由就是在這個層面上來理解的。從哲學的角度來說,自由意志與生俱來的,不證自明。哲學意義上的自由是沒有邊界的。這就如同人的思想一樣,跨越時空、無邊無際。誰要拿著所謂「自由是相對的」這套狗屁不通的理論,來告訴你,你的思想是不好的,需要改造的,不要懷疑,他腦子鐵定是壞掉的,至少他的哲學課沒過關。
  • 生活「 所謂不合適就是你喜歡清風醉酒,我卻獨愛烈風自由 」
    說完好友原本端著茶杯的手抖了抖,我便沈出手握著好友的手說:「你喜歡居家,而他喜歡自由,註定不是一條路上的人」而好友卻只是低聲哭泣。哭了一會我們點好的菜便上來了,我便夾了一塊好友喜歡吃的芹菜炒肉給好友,而好友則默默地看著碗裡的菜吃了起來。
  • 自由王國、必然王國與人的自由
    內容摘要:從《資本論》及其手稿來看,自由王國不等於共產主義,勞動的自由也不同於自由的勞動。自由王國中的自由表現為擁有可以自由支配的時間,即休閒、娛樂和從事科學研究、藝術創造等的時間,以便得到自由發展;而必然王國中勞動的自由則表現為克服障礙和實現主體的對象化。這兩種自由是一切社會都具有的,只是二者在一切剝削制度中都處於分離和對立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