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滴滴司機那個時候,「老司機」或油膩大叔,都看出來是假的了。成人電影喜歡貼「標籤」,保鏢、司機、女僕、老師、農民、餐廳服務員、空姐…「標籤」是理解這個世界最簡單的方式,天性自由卻受種種束縛的人,總是幻想打破禁忌,徵服世界也就變成了徵服各種標籤。
成人電影的標籤,新時代新增的有「美團外賣」、「順豐小哥」、「滴滴司機」。各種五花八門的劇情,這個地下產業鏈裡,每天都有外賣小哥被侵犯,也有滴滴司機被侵犯…
應該說,那位看到視頻「氣瘋了」的女網友,是個單純的好孩子,她沒看過成人電影,不了解美團小哥被侵犯的劇情誇張,所以,看到「疑似滴滴司機性侵」的劇本視頻後,她會義憤填膺。這位姑娘伸張正義地果斷,是值得鼓勵的。
事件發生後,相關部門也反應迅速,滴滴迅速報警,並全力配合了鄭州警方的調查。24小時內,就有了結果——所謂「滴滴司機性侵直播」,其實是鄭州一對夫妻,自編自演的「劇本」,兩人為了賺錢,通過非法直播,以網約車司機迷奸女乘客為噱頭,公開進行色情直播,吸引他人觀看。
這對夫妻男方22歲,女方21歲,想賺快錢,鋌而走險,卻不想鋃鐺入獄。也只能唏噓。這對年輕夫妻,在接受法律制裁的同時,也應該向「滴滴司機們」道歉,正如滴滴陳熙微博所說的,「我們的司機師傅們,不是犯罪的代名詞」。
滴滴出行總裁柳青轉發該微博並配文:「要堅決和犯罪鬥爭到底,但也不要冤枉一個好人。滴滴司機這個群體有很多不公平的標籤,但他們中既有背著養家餬口責任的勞動者,也有在疫情期間冒著危險接送醫護人員的英雄,更是有著親人和愛人的普通人。一個有愛的社會一定會在思辨中自我進化,少些冷漠和歧視,多一些視人為人的尊重和信任」。
如何看待這樁鬧劇?我能想到的就是,不帶偏見地看待這個世界。這個世界,當然不完美,但也在不斷地變得更好,我們除了奉公守法,努力做好自己之外,也要給予他人足夠的尊重。
什麼是「不帶偏見」的「尊重他人」?
事實上,大家都習慣了「標籤化」的方式認知世界,「標籤化」,是不可避免的。如何避免「標籤化」的帶來的偏見?簡單地說,就是要認清楚,「標籤」概念是個群體概念。
譬如這次「性侵直播鬧劇」,許多人就被「標籤」帶偏了思路,去質疑甚至攻擊「滴滴司機」,但他們不曾想過,滴滴司機全國有數百萬。我們不應該因為2018年兩個順風車個案,就簡單地且固執地認為滴滴司機就是犯罪的代名詞。
事實上,今年疫情期間,全國十幾萬滴滴司機自願報名加入醫療車隊,冒著被感染的風險,免費接送各地醫護人員。疫情期間,許多滴滴司機的表現,都很讓人感動。
被「標籤」帶偏的例子,發生在我們生活中有許多這樣的故事:譬如海南有過幾個東北人偷蔬菜水果的視頻,被放到網上,然後就演變成了「東北人喜歡偷菜」的偏見;譬如,有的醫院出現過一兩個並不負責的醫生,就演變成全國對醫護人員的聲討…
遺憾地說,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種種偏見,也造成了世界的分裂和對抗。大洋彼岸的美國,部分白人對非洲裔的偏見,又激化了非洲裔對美國白人的偏見和對抗…
避免這種偏見,要釐清「群體」和「個案」:我們可以說,「東北人都是活雷鋒」,但不能因為一兩起偷菜的事件就說,「東北人都愛偷菜」;我們可以說,「醫護人員是守衛我們健康的天使」,但不能因為一兩位不盡責的醫護人員,而質疑這個職業群體;我們可以罵川普、蓬佩奧是不負責、信口雌黃、滿嘴跑火車的投機政客,但不能說美國人民如何如何…
所謂不帶偏見看世界,說到底其實就是用善意的眼光看待和接納這個世界。
「當你在凝視深淵的時候,深淵也正在凝視著你」,若以善意看世界,世界也會以善意待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