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六,春節假期也近尾聲了。於我,這個年過得安安穩穩,不溫不火。
孩兒那種對春節的期盼和節日裡的歡樂,在成年後逐漸弱減,而多了的,是責任,和繞不過去的應酬。今年依然是回到家鄉陪父母過年,應付了父老鄉親姨媽姑爹的拜年和串門後,每天只要有空,我依然還是選擇走進大自然。這個春節,去了一趟惠州植物園,仔細看了母生,它跟春節假期特別般配。順便複習了過去一年關注的棕櫚植物,還見到滿園喜感滿滿的蝦子花。初一大早還跑去東莞看一株古樹,衝著枕果榕的名聲去的,不料去到發現擺了烏龍,原來是株福壽延綿的高山榕,也好,也好。接著一天陪爸爸去逛了新農村的花海——花為你開,一個有著詩意名字的花園,絢爛綻放的冰島虞美人和金魚草引來遊人如織。還去了一趟離家不遠的嵐滋茶園,欣賞茶園風光同時也感受到農村的多元化發展。對了,還去了象頭山保護區,在沒花沒果的季節,一個人遁入偌大的山野裡,愜意得很。我不會告訴別人,其實,我只是為了水同木而去,那是一種山野裡,水溪邊分布的榕屬植物。看看,這年又要過了,就讓水同木給我留個印記吧。
對,水同木是榕屬植物,要不我也不會那麼快關注到它。大家都知道,通常榕屬植物都叫做××榕,如斜葉榕,高山榕,革葉榕,垂葉榕等等,也有把××榕不叫做××榕的,比如雲南人把高山榕叫做大青樹,民間把粗葉榕叫做五指毛桃,把菩提榕叫做菩提樹等等,當然也有完全就不叫××榕的榕屬植物,很多人也很容易誤以為它們不是榕屬的,比如它們的董事長無花果,薜荔,還有這個水同木。至於這個名字的由來,「水」比較好理解,因為它通常生長在較潮溼的環境,因此在山溝的環境中數量頗多,而「同」字我覺得來自「筒」,原來它也叫水筒木,因為它的樹木中空,因為這它還被叫做空心榕、水管仔等等。最特別的是,它還叫大有或者母豬乳,「有」字在字義上有鬆脆的意思,在此指的是樹枝的材質鬆脆富含水分,而豬母乳的由來是因其隱花果生長在樹幹下部呈下垂狀,有時延伸至根部,結實纍纍看起來就像母豬乳房一般,故名。它除了我國有分布以外,在外國不少地方也有因此它也有英文名,比如Milk Tree,Bengal Hiptage,Common Yellow Stem-fig,具體啥意思自己體會去。其嫩葉略帶紅色,長成後變成深綠色,適宜開發做為庭園的觀賞樹木。
水同木的拉丁文是Ficus fistulosa Reinw. ex Bl.,其屬名Ficus就是拉丁文對無花果的稱呼,榕屬也稱無花果屬,無花果正是榕屬的模式種,它們的董事長,種加詞fistulosa是「空管狀的」,說的正是它中空的樹幹,它的中文名由此而來。水同木生於溪邊巖石上或森林中。原產廣東(茂名)、香港、廣西、雲南(西雙版納、紅河、彌勒、河口、金屏、麻慄坡)等地。錫金、印度東北部、孟加拉國、緬甸、泰國、越南、馬來西亞西部、印度尼西亞(廣布)、菲律賓、加裡曼丹也有。
你別想著它有多高的顏值,起碼我眼前的那株沒有,而我在陰森森的山野裡,更沒辦法把它拍好,我甚至找不到它一片完整的葉片,它的葉片都被山裡的蟲子撕扯得不成樣子了。離家不遠的象頭山自然保護區我去過很多次了,我明知這個季節不會有什麼收穫的,大年初二這天我一個人就因為水同木而去的,雖說我知道華植也有,可跟大自然自然分布的它當然是無法比擬的。顧名思義,它依水而居,我沿著溪水而上,很容易見到它的身姿,同時,我還見到跟它同樣生活在溪水邊的水東哥,對,它們同姓,都姓「水」,不但生境一樣,連樣子都相仿,水東哥是獼猴桃科水東哥屬灌木或小喬木,它們不是親戚,可是也許一起生活慣了,長著一副「夫妻相」。看水同木的樣子,的確是榕屬的,只是我被它的莖驚訝了,近來大家都被賈玲的《你好,李煥英》感動了。可我從水同木身上也感覺到母愛的偉大,因為它的「孩子」都從它枝幹上長出來,長出來就留下一個瘤狀枝上,就像媽媽生孩子後留下的妊娠紋,從此「膚如凝脂」、「冰肌玉骨」這樣的成語與它無關了。所以,別人問我怎麼區別水同木時,它身上的一個個均勻分布的疙瘩就是它的標誌了。
認識植物別單單考慮顏值,比如水同木,它就有很多高大或者顏值高的榕屬植物做不到的優點,可以總結如下:2.庭園綠化觀景用 :溪、水池邊及庭園優勢樹種,果為鳥雀所喜食。3.藥用 :隱頭果味酸,性寒,和豬肉煎煮後食用,可以治療小腸疝氣;隱頭果及葉搗爛,外敷可以醫治腋瘡。性味 :根:甘 、平。效用 :根:清熱利溼 ,活血止痛。治溼熱小便不利,腹瀉,跌打腫痛。
水同木的樹皮黑褐色,全株帶短剛毛,嫩葉略帶紅色,長成後變成深綠色。莖較粗大肥厚,有淡黃色乳汁,小枝有茸毛,略為中空,因此也叫空心榕,水管仔,水筒木。
它的葉互生,厚紙質,表面光滑,背面有微毛,呈倒卵形或長橢圓形,波緣或全緣,葉片較其它榕樹大,長約 10-20 公分 ,寬4-8公分 。託葉卵狀披針形,早落性。
水同木的雌雄異株,隱頭花序,花黃白色。全年皆可開花。
隱花果腋生,卵形或球形, 徑約2公分, 內有柔毛或無毛 。光滑無毛可見到明顯的皮孔。
果實內生小花,花被片為紫紅色。熟果呈橙紅、紅棕或茶褐色,光滑或有散生茸毛,常帶有白斑,密生於樹幹基部,或分散在枝條,熟時橙紅色。
葉互生,紙質,倒卵形至長圓形,長10-20釐米,寬4-7釐米,先端具短尖,基部斜楔形或圓形,全緣或微波狀,表面無毛,背面微被柔毛或黃色小突體;基生側脈短,側脈6-9對;葉柄長1.5-4釐米;託葉卵狀披針形,長約1.7釐米。榕果簇生於老乾發出的瘤狀枝上,近球形,直徑1.5-2釐米,光滑,成熟桔紅色,不開裂,總梗長8-24毫米,雄花和癭花生於同一榕果內壁;雄花,生於其近口部,少數,具短柄,花被片3-4,雄蕊1枚,花絲短;癭花,具柄,花被片極短或不存,子房光滑,倒卵形,花柱近側生,纖細,柱頭膨大;雌花,生於另一植株榕果內,花被管狀,圍繞果柄下部。瘦果近斜方形,表面有小瘤體,花柱長,棒狀。花期5-7月。
拉丁學名 Ficus fistulosa Reinw. ex Bl.別稱 大有、豬母乳、光葉榕、空心榕、牛乳樹、水管仔、哈氏榕門 被子植物門綱 雙子葉植物綱組 對葉榕組種 水同木
(本文圖片除特別註明外均為原創,拍自惠州象頭山自然保護區,部分文字來自網際網路。)
編號:H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