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門市人民政府 市衛生健康委員會 2019年市衛生計生委預算

2020-12-20 荊門市人民政府

  目錄

  1、主要職責及內設機構 

  2、2019年主要工作任務 

  3、2019年部門預算編制情況及說明 

  4、2019年部門預算表 

  5、名詞解釋 

  6、2018年末地方政府債券使用情況說明 

  一、主職職責及內設機構 

  (一)主要職責 

  1、貫徹落實國家、省、市有關衛生和計劃生育方面的法律、法規、規章和政策。負責起草衛生和計劃生育、中醫藥事業發展的地方性法規和市政府規章草案。統籌規劃全市衛生和計劃生育服務資源配置,擬訂衛生和計劃生育事業中長期發展規劃並組織實施;編制區域衛生和計劃生育規劃並組織實施;負責協調推進全市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和醫療保障。 

  2、負責制定全市疾病預防控制規劃、免疫規劃、嚴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公共衛生問題的幹預措施並組織落實,根據國家檢疫傳染病和監測傳染病目錄,制定全市衛生應急和緊急醫療救援預案、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監測和風險評估計劃,組織和指導全市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預防控制和各類突發事件的醫療衛生救援,收集上報法定傳染病疫情信息、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信息。 

  3、負責落實職責範圍內的職業衛生、放射衛生、環境衛生、學校衛生、公共場所衛生、飲用水衛生管理規範、標準和政策措施,組織開展相關監測、調查、評估和監督,負責傳染病防治監督。組織開展食品安全風險監測、評估,負責國家和省食品安全標準的宣傳貫徹。 

  4、負責組織擬訂並實施基層衛生和計劃生育服務、婦幼衛生發展規劃和政策措施,指導全市基層衛生和計劃生育、婦幼衛生服務體系建設,推進基本公共衛生和計劃生育服務均等化,完善基層運行新機制和鄉村醫生管理制度。 

  5、負責制定全市醫療機構和醫療服務全行業管理辦法並監督實施。制定醫療機構及其醫療服務、醫療技術、醫療質量、醫療安全以及採供血機構管理的規範、標準並組織實施,會同有關部門貫徹執行國家衛生專業技術人員準入、資格標準,制定和實施衛生專業技術人員執業規則和服務規範,建立醫療服務評價和監督管理體系。 

  6、負責組織推進全市公立醫院改革,建立公益性為導向的績效考核和評價運行機制,建設和諧醫患關係,提出醫療服務和藥品價格政策的建議。 

  7、貫徹落實國家、省基本藥物制度和我市基本藥物的採購、配送、使用的政策措施並會同有關部門組織實施。 

  8、組織實施促進全市出生人口性別平衡的政策措施,組織監測計劃生育發展動態,提出發布計劃生育安全預警預報信息建議。制定計劃生育技術服務管理制度並監督實施。制定優生優育和提高出生人口素質的政策措施並組織實施,推動實施計劃生育生殖健康促進計劃,降低出生缺陷人口數量。 

  9、組織建立計劃生育利益導向、計劃生育特殊困難家庭扶助和促進計劃生育家庭發展等機制。負責協調推進有關部門、群眾團體履行計劃生育工作相關職責,建立與經濟社會發展政策的銜接機制,提出穩定低生育水平政策措施。 

  10、制定流動人口計劃生育服務管理工作規劃、政策、制度並組織落實,推動建立流動人口衛生和計劃生育信息共享和公共服務工作機制。 

  11、擬訂全市衛生和計劃生育人才發展規劃,指導衛生和計劃生育人才隊伍建設。加強全科醫生等急需緊缺專業人才培養,貫徹落實國家住院醫師和專科醫師規範化培訓制度。 

  12、擬訂全市衛生和計劃生育科技發展規劃,組織實施衛生和計劃生育相關科研項目。組織實施畢業後醫學教育和繼續醫學教育。 

  13、指導全市衛生和計劃生育工作,完善綜合監督執法體系,規範執法行為,監督檢查法律法規和政策措施的落實,組織查處重大違法行為。負責擬訂計劃生育目標管理方案,組織計劃生育工作考評,監督落實計劃生育一票否決制。 

  14、負責衛生和計劃生育宣傳、健康教育、健康促進和信息化建設等工作,依法組織實施統計調查,參與市人口基礎信息庫建設。開展衛生計生對外合作交流。 

  15、制定並組織實施全市中醫藥中長期發展規劃,加強中醫藥行業監管。 

  16、負責市保健對象的醫療保健工作,承擔全市重大會議和重大活動的醫療衛生保障工作。 

  17、承擔市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市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工作領導小組、市血吸蟲病防治工作領導小組、市人民政府防治愛滋病工作委員會、市人口和計劃生育領導小組、市「健康荊門」全民行動領導小組的日常工作。 

  18、承擔全市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綜合管理。 

  19、承辦上級交辦的其他事項。 

  (二)內設機構 

  市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設17個內設機構:辦公室、人事科技科、規劃與信息科、財務審計科、政策法規科(行政審批科)、疾病預防控制科、市衛生應急辦公室(食品安全標準與監測評估科)、醫政醫管科(市國防動員委員會醫療衛生辦公室、市委保健委員會辦公室)、基層衛生科、婦幼健康服務科、綜合監督科、中醫藥管理科、計劃生育基層指導科、流動人口計劃生育服務管理科、計劃生育家庭發展科(性別綜合治理辦公室)、宣傳教育科、市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基本藥物管理科)。 

  (三)所屬預算單位 

  下屬市一醫、市二醫、市口腔醫院、荊襄醫院、、市中醫醫院、市皮膚病防治院、市婦幼保健院、市疾控中心、市衛生計生綜合監督執法局、市紅十字中心血站、市緊急救援中心、市醫學會、市計生協會、市衛生計生信息中心、市藥具站等15家行政事業單位。 

  二、2019年主要工作任務 

  1.紮實推進14大行動。貫徹落實國家、省、市有關將「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要求,充分發揮「健康荊門」建設牽頭部門作用,紮實推進《「健康荊門2030」行動規劃》《「健康荊門2030」行動規劃重點任務分解方案》落地見效,爭取將「健康荊門」建設納入黨政領導班子考核內容。重點抓好「健康荊門」建設14大行動,落實工作推進聯席會議制度,建立部門聯動、績效評價、督導落實、監測考核機制,推動各項工作落實。 

  2.堅持預防為主健康策略。大力倡導健康生活方式,以健康促進和健康管理為手段,減少可預防疾病的發生、死亡和殘疾,加快推進以疾病為中心向以健康為中心轉變。提高傳染病監測敏感性、預警及時性、處置規範性,總體傳染病疫情穩中有降,不發生重大傳染病疫情。制定並實施遏制愛滋病、結核病三年攻堅行動方案,對500例愛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實施抗病毒治療,免費篩查10000例疑似肺結核病患者。制定並實施荊門市防治慢性病中長期規劃(2019-2025年),提高慢性病籤約管理服務覆蓋面,在管高血壓、糖尿病患者規範管理率達70%以上。深入推進健康校園專項行動,學生健康素養合格水平達60%以上、學生近視率較上年下降1%。加強預防接種基礎管理,嚴把疫苗採購、冷鏈、接種和兒童管理關口,確保預防接種安全。全面落實嚴重精神障礙患者救治救助政策,患者規範管理率達到80%以上。加強職業病防治工作。鞏固血防達標成果,務實推進沙洋縣、東寶區、屈家嶺管理區血吸蟲病消除達標三年行動計劃,通過省對我市傳播阻斷達標考核。緊扣「牛—螺」同步、查全治準工作策略,深化家畜傳染源控制。晚血病人免費救治任務完成率100%。 

  3.著力推進公衛服務均等化。認真落實《荊門市「十三五」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規劃》,統籌推進20個基本醫療衛生服務項目。繼續實施14類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嚴格執行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規範(第三版),推進醫防融合,不斷提升城鄉居民對基本項目的感受度。啟動新一輪婦幼保健機構等級評審,做實兒童保健專科聯盟。開展母嬰安全行動和健康兒童行動,做好孕產婦妊娠風險評估、危急重症孕產婦和新生兒救治、出生缺陷綜合防治及兒童早期發展等工作,孕產婦死亡率控制在13/10萬以下,嬰兒死亡率控制在5.0‰以下。認真落實婦女「兩癌」、農村育齡婦女增補葉酸、預防愛滋病母嬰傳播、新生兒疾病篩查、孕前優生和婚前醫學檢查等6項婦幼健康公共衛生項目,完成20000名城鄉已婚適齡婦女「兩癌」檢查任務。做好計劃生育技術服務和藥具發放工作,提高藥具服務覆蓋面和可及性。 

  4.深入推進愛國衛生運動。鞏固國家衛生城市創建成果,啟動迎接國家複評相關工作。大力支持鍾祥市創建國家衛生城市,力爭通過省級驗收並成功向國家申報。著力推進正在創建的10個國家衛生鎮順利通過國家抽查,後港鎮順利通過國家衛生鎮覆審。持續推進健康支持環境建設、健康村鎮試點建設,新創建一批健康單位(健康細胞)。廣泛開展健康知識巡講,促進健康知識進學校、進機關、進企業、進社區、進家庭。抓好農村無害化廁所建改工作,完成12萬所建改任務。 

  5.加強衛生應急和食品安全工作。統籌抓好突發事件應急處置、醫學救援及各類衛生應急響應。積極推進航空醫學救援體系建設,爭取「全省空中醫療救援培訓基地」項目落戶荊門。京山市、掇刀區創建成為省級衛生應急工作規範縣。加強衛生應急隊伍建設,加強應急知識和技能健康教育。加強醫療衛生動員保障能力建設。對標《湖北省國民營養計劃(2018-2030)實施方案》,啟動實施6項營養健康行動。推進食源性疾病監測進基層(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食品安全風險監測計劃完成率100%。 

  6.推進分級診療制度建設。加快推進緊密型醫聯體建設,縣域層面,在沙洋縣、京山市、鍾祥市全面推開緊密型醫共體建設;城市層面,出臺《荊門市城市醫療集團建設建設方案》,以行政區為單位,以市直3家三甲醫院為龍頭,縱向聯合就近行政區內二級及以下醫療衛生機構,組建3個市區一體的城市醫療集團。全面落實醫聯體醫保總額預算改革試點、縣級公立醫院醫療服務價格動態調整政策等文件精神,推動醫聯體「人財物事」緊密運行。全面落實轉診門檻費接續政策,推廣沙洋縣違規轉診醫保約束機制試點經驗。遠程放射診斷、遠程B超診斷、遠程心電診斷覆蓋所有政府辦醫療衛生機構,所有醫聯體龍頭醫院全部建成多學科遠程會診平臺,單學科遠程會診平臺覆蓋每個臨床科室,遠程診斷、會診服務較上年度增長10%。醫療衛生主要指標實現「五升三降」,即醫保實際補償比上升、上級醫院患者下轉率上升、居民健康素養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普通門診人次上升、家庭醫生服務能力上升,急慢性疾病患病率下降、次均醫療費用下降、居民自付費用下降。 

  7.推進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建設。出臺《關於建立現代醫院管理制度的實施意見》,選擇2—3家公立醫院(包括城市醫院和縣級醫院)開展建立現代醫院管理制度試點。建立完善公立醫院綜合改革配套政策,持續深化補償機制、價格機制、人事編制、醫保管理等體制機制改革。建立健全公立醫院全面預算管理、成本管理、財務報告、信息公開以及內部和第三方審計機制。推動建立財政投入與公立醫院發展相適應的辦法,落實政府對符合區域衛生規劃的公立醫院投入政策和對中醫醫院投入傾斜政策。加強公立醫院黨的建設和行業黨建工作指導。繼續開展公立醫院綜合改革效果評價考核,根據考核結果分配補助資金。 

  8.推進全民醫療保障制度建設。協調推進醫保管理改革。全面推行以醫聯體為單位「總額預算、結餘留用、合理超支分擔」醫保總額打包付費。在醫聯體內探索建立以健康管理、家庭醫生籤約服務為導向的醫保基金二次分配機制,推動醫療機構由重治療向重健康管理轉變。全面推行以按病種付費為主,按人頭、按床日相結合的多元複合式醫保支付方式,推進DRGs付費,按病種付費的病種數量達到200個。全面落實各級醫療機構差異化醫保報銷、雙向轉診起付線轉移接續政策、不按規範轉診降低報銷比例等促進分級診療的激勵約束機制,引導參保患者有序就診。全面落實家庭醫生籤約服務綜合費用醫保基金提取政策以及個性化籤約服務包醫保付費政策。全面落實遠程醫療醫保報銷政策。 

  9.推進藥品供應保障制度建設。嚴格執行新版國家基本藥品目錄,統一全市二級以上醫療機構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藥品採購目錄。推動政府辦醫療機構優先使用基本藥物,基層、二級、三級政府辦醫療機構基本藥物使用比例分別不低於50%、50%、30%。基本藥物使用情況與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補助資金、基層實施基本藥物制度補助資金撥付掛鈎。政府辦醫療機構藥品全部在湖北省藥品集中採購平臺上採購,檢驗試劑、通用醫用耗材全部在市級集中招標採購平臺上採購,高值醫用耗材全部在省市聯動採購平臺網上採購。嚴格落實抗癌藥降價工作,提高國家、省談判準入的抗癌藥在醫療機構的使用率,鼓勵醫療機構優先採購、配備、使用通過一致性評價仿製藥,促進仿製藥替代使用。做好短缺藥品供應保障。 

  10.推進綜合監管制度建設。出臺《荊門市醫療衛生行業綜合監管制度的實施意見》,做好醫療服務智能監管系統部署擴面和規範應用,推進醫療服務行為智能化監管。深化「雙隨機一公開」監督抽檢工作,加大違法行為查辦力度,提升公共衛生、醫療市場等領域監督執法效能。推進醫療廢物集中處置全覆蓋,強化鄉鎮集中式供水監督監測。圍繞保健市場、非法行醫、非法醫療廣告、消毒產品等監管重點,繼續組織實施專項整治行動。配合相關部門加大對欺詐騙保等醫保違法行為的懲戒力度。 

  11.優化醫療衛生資源配置。繼續推進衛生健康事業發展規劃和區域衛生規劃的落實,重點加強對床位、醫生、護士、大型醫療設備等核心指標落實的監管。優化資源結構與布局,科學規劃專業醫療機構設置,加強兒童、精神、老年病、康復等薄弱專科建設。深入推進衛生健康領域項目建設,重點抓好市疾控中心遷建、荊門市婦保院婦兒健康大樓、鍾祥市婦保院綜合樓、沙洋縣婦保院綜合樓等項目的向上爭取及建設實施工作。加強醫學裝備管理,嚴格按程序購買和使用醫學裝備。 

  12.提升基層衛生服務能力。繼續推進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綜合改革,穩步推進醫保支付、藥品供應、價格調整等改革任務的落地見效,重點抓好財政補償、人事編制、績效薪酬等配套政策的有效執行。全面推進緊密型鄉村衛生服務一體化建設,在全市全面推行鄉鎮衛生院法定代表人或委託人擔任轄區內所有村衛生室法定代表人,全面落實「六統一兩獨立」,鄉村衛生一體化管理率達100%。繼續開展「基層衛生綜合改革省級聯繫點」創建活動,力爭再創建1個省級聯繫點。全面啟動「優質服務基層行」活動,力爭30%左右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達到國家制定的服務能力基本標準、推薦標準。繼續實施「一村一名大學生村醫」培養計劃,免費培養200名臨床專業全日制大專學歷鄉村醫生。完成國家有關基層衛生人才能力提升培訓項目任務。繼續做實做細家庭醫生籤約服務工作,重點落實建檔立卡貧困人群籤約、履約服務,做到「應籤盡籤」,推進手機APP籤約服務模式全覆蓋。 

  13.保障醫療質量與安全。貫徹《醫療質量管理辦法》,落實18項醫療核心制度,在二級以上醫療機構全面推進DRGs綜合評價體系應用。深入實施進一步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計劃(2018—2020年),完善多學科診療(MDT)模式以及卒中、胸痛、創傷、危重孕產婦和危重兒童「五大中心」規範化建設。市一醫院、市二醫院、市中醫醫院電子病歷分級評價達到四級標準。深入推進縣級醫院綜合服務能力建設,京山市人民醫院、中醫醫院通過驗收,其他縣級醫院同步對標創建,2020年前全部創建達標。日間手術和單病種數分別達到20種、200種以上。啟動新一輪公立醫院巡查、二級綜合醫院等級復(評)審,爭創1—2個國家級臨床重點專科、3—4個省級臨床重點專科、5—6個縣級醫院省級臨床重點專科,建設10—15個市級臨床重點專科,新建1—2個重點專業院士工作站。持續加大「不合理治療、不合理檢查、不合理用藥、不合理收費」監管力度,全方位、全過程加強醫療行為監管。加快「智慧血站」建設,年採血量達10噸,千人口無償獻血率達15,臨床用血增長率控制在5%以內。認真落實《關於進一步加強荊門市醫療糾紛突發事件應急處置工作的實施意見》,完善「三調解一保險」機制,二級以上醫療機構全部參加醫責險統保,全市醫療糾紛發生率持續下降。 

  14.全面落實健康扶貧政策。推動實施健康扶貧三年攻堅行動,紮實開展醫療保障扶貧、大病和慢性病精準救治、重大傳染病防控、婦幼健康和健康促進、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能力提升等三年攻堅重點工作。大病集中救治病種達到25個,繼續將符合救治條件的病種納入救治範圍,實現「應治盡治」。深入開展健康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治理,結合中央第二巡視組對湖北省開展脫貧攻堅專項巡視反饋意見以及2018年省脫貧攻堅交叉考核評估發現的問題,舉一反三、全面整改,持續鞏固健康扶貧工作成果。嚴格落實「先診療後付費」和四位一體「一站式一票制」結算服務,實現貧困群眾醫療費用實際補償比達到 90%,貧困群眾90%的疾病在縣域內解決。 

  15.做好家庭發展服務。積極實施全面兩孩政策,開展生育意願調查,加強人口形勢分析,探索構建鼓勵按政策生育的制度體系,人口自然增長率在5.5‰左右。加快推進公共場所和用人單位母嬰設施建設,建標準化母嬰室80處以上。按照「老人老辦法,新人新辦法」原則,對政策調整前的計生家庭,繼續實行現行各項獎勵政策,確保資格審核准確率、資金發放到位率均達100%。認真落實計劃生育特殊家庭養老、醫療、關懷等政策,繼續推行聯繫人制度、就醫「綠色通道」制度、家庭醫生籤約服務制度建設全覆蓋,全力以赴化解好失獨家庭、計生手術併發症患者等特殊人群的不穩定因素,確保不發生非正常聚集到省進京上訪事件。探索開展「政府主導、第三方服務」的失獨家庭關懷關愛服務模式試點。總結我市3—6歲兒童性啟蒙健康教育試點工作經驗,適時擴大試點範圍。全面推進出生人口性別比綜合治理,依法嚴厲打擊 「兩非」行為,全市出生人口性別比保持基本正常。做好計劃生育協會改革工作。 

  16.做好老齡服務工作。認真貫徹國家、省、市有關老齡工作的政策、法規,制定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中長期規劃並組織實施,協調做好維護老年人權益保障工作。積極推進健康老齡化工作,探索建設整合型老年健康服務體系,著力解決好老年人基本生活、基本醫療、基本照護三大難道。 

  17.貫徹落實中醫藥法。認真學習貫徹《中醫藥法》,堅持「中西醫並重」的工作方針,按照湖北省中醫藥強省戰略要求,建立和完善中醫藥服務體系,加大投入力度,加快人才隊伍建設,加強中醫適宜技術推廣,充分發揮中醫藥「簡、便、廉、驗」的特色優勢,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中醫藥服務的需求。 

  18.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所有縣級中醫醫院全部達到二甲標準以上,荊門市、鍾祥市2所三甲中醫院全國500強排名進位。充分發揮中醫聯盟的集約優勢,實施二級以上中醫醫療機構對口支援基層醫療機構制度,加強對基層醫療機構的業務指導和技術支持。二級以上綜合醫院發展中醫特色服務,二級以上綜合醫院單獨設立中醫科、中藥房。全市所有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國醫堂」完成標準化提檔升級,配備中醫類別執業醫師和中醫診療設備,大力開展中醫藥服務項目,增加中醫診療人次,提高中藥使用數量和中醫藥治療收入,中醫診療人次佔總診療量比例達到20%。按省統一部署推進中醫診所備案管理,完成中醫師承和確有專長人員考試考核組織工作。 

  19.加強人才和科研工作。實施「杏林英才培養計劃」「健康守門人培養計劃」和「專技人才活力計劃」,加強高端人才的引進和培育,提升基層人才的素質和能力,構建留住人才的體制和機制。引進40名碩士、博士研究生,選送10名左右醫學骨幹人才赴國外醫療機構進修,開展全科醫生轉崗培訓、助理全科醫生培訓、全科住院醫師規範化培養450人左右。實施「縣管鎮用、鎮管村用」用人機制,促使優質醫療衛生人才向基層流動。組織技術創新,提高衛生科研能力,積極引進和推廣適宜新技術、新項目。 

  20.推進衛生健康法治能力建設。在全系統持續推進落實黨委法治建設的主體責任和主要負責人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健全法律顧問制度,完善重大決策合法性審查。深入開展學法普法,落實 「誰執法誰普法」責任。組織「省級法治示範醫院」創建,豐富法治文化建設形式。貫徹執行行政執法全過程記錄製度、行政執法公示制度和重大執法決定法治審核制度,全面規範衛生健康行政執法行為。加強衛生健康體系建設。落實「放管服」要求,推進衛生健康審批事項事前、事中、事後監管聯動。 

  21.加快推進信息化建設。加快推進各級衛生計生機構信息系統與全民健康信息平臺對接,實現全員人口、電子病歷、電子健康檔案數據匯集,夯實健康大數據應用基礎。完成市一醫院、沙洋縣信息化互聯互通成熟度測評試點工作。推廣使用居民健康在線平臺(手機APP),為公眾提供就醫導航、預約掛號、健康檔案查詢、檢驗檢查結果查詢、健康教育等「網際網路+醫療健康」便民惠民服務。開展電子健康卡試點工作。進一步完善遠程醫療系統功能,在所有醫聯體全部建立遠程醫療系統,市域內聯通所有二級以上醫療機構和基層醫療機構,構建覆蓋市、縣、鄉三級的遠程會診、遠程影像等服務網絡。加強網絡與信息安全建設,認真實施網絡信息安全等級保護和等級保護評審。 

  22.強化財務監管工作。全面規範預算管理,穩定衛生健康事業投入。開展衛生健康專項資金督導檢查,開展衛生健康項目績效評價,確保項目資金使用規範高效。加強收費監管,嚴厲打擊各類違規收費行為。加強內部審計,不斷規範財務管理。 

  23.積極發展健康服務業。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進入健康服務業領域,進一步優化社會辦醫環境,支持社會資本舉辦專科醫療機構和醫養結合機構。圍繞生物醫藥、醫療器械、保健品、健康養老等領域,全力支持漳河新區大健康產業園建設。大力推進健康與旅遊、網際網路、健身休閒、食品、環保、中藥等產業融合發展。 

  24.加強宣傳教育工作。圍繞全市衛生健康重點工作,做好國家、省、市級媒體新聞宣傳和「一微一網一端」自媒體宣傳,推廣全市衛生健康改革發展成效和相關惠民政策,弘揚新時代衛生健康職業精神。保持全天候網絡輿情監測機制,強化研判、處置和引導工作,努力營造全社會關注支持衛生健康工作的良好氛圍。 

  25.統籌推進其他工作。加強綜治信訪穩維、消防安全、保密、檔案管理、年鑑編撰工作。深入推進安全生產領域「打非治違」專項行動。積極組織工會、團委開展各項活動,大力推進衛生計生系統文化建設。認真完成年度援恩、援疆、援藏、援外工作任務。推進老乾工作和幹部保健等工作。 

  26.全面加強黨的建設。進一步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突出抓好思想政治建設,不斷深化「兩學一做」「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學習教育,強化常態化的理論武裝,做好「黨員主題日+」文章,抓實組織生活教育,把牢思想政治建設總開關;著力築牢衛生健康基層組織建設,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市《關於關於進一步加強公立醫院黨建意見》文件精神,加強黨務幹部培訓和黨員後備力量培養,繼續深化「黨建創品牌、支部創紅旗、黨員創五星」活動,增強衛生健康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吸引力和戰鬥力;持續深化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統籌工青婦組織力量,開展豐富多採的文體活動、志願服務活動和道德講堂活動等,展示行業幹部職工的文明素質、文明程度和文明風採。 

  27.全面加強意識形態工作。切實履行黨委意識形態工作主體責任,定期研究解決重要事項。牢牢把握正確的政治方向,積極探索網絡、新媒體環境下加強意識形態工作的新途徑、新辦法,切實築牢思想領域工作防線。加強意識形態陣地建設和管理,認真做好衛生健康領域輿情監測和處置工作,做到重大情況及時上報,重要事項及時通報,事件處置與輿論引導、輿情管控同步推進。 

  28.全面加強黨風廉政建設。認真學習貫徹十九屆中央紀委三次全會、省紀委十一屆三次全會、市紀委八屆四次全會精神,深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嚴明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推動管黨治黨責任層層壓實延伸。堅持標本兼治,深入推進黨規黨紀和國家監察宣傳教育「十進十建」,緊盯重大工程、重點領域、關鍵崗位,強化對權力的監督和制約,持續整治群眾身邊腐敗和作風問題,貫通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馳而不息整治「四風」,集中開展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三年行動,持續督查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使監督常在,形成常態。 

  29.全面加強行業作風建設。嚴格執行醫療衛生行風「九不準」規定,深入推進醫療衛生行業作風整治專項行動,嚴肅查處醫療衛生領域侵害群眾利益問題。深入促進「庸懶散慢」整治常態化開展。繼續在委機關大力推進「六考」管理,在直屬單位推進績效考評,促進行業作風進一步持續向好。 

  三、2019年部門預算編制情況及說明 

  (一)部門預算收支增減變化情況及原因。 

  1、部門預算收入情況 

  2019年總收入263345.35萬元,其中:經費撥款收入13636.45萬元;非稅收入249708.9萬元。 

  2、部門預算支出情況 

  2019年支出預算合計263345.35萬元,其中:經費撥款(補助)支出13636.45萬元(工資福利支出5138.05萬元,對個人和家庭的補助支出349.88萬元,公用支出381.62萬元、項目支出4554萬元、金庫收入安排的撥款支出3212.9萬元),財政專戶收入安排的支出249708.9萬元。 

  3、部門預算收支增減變化情況及原因 

  2019年總收入263345.35萬元,比上年238545.96萬元增加24799.39萬元。其中:經費撥款收入13636.45萬元,比上年6956.6萬元增加6679.85萬元;非稅收入249708.9萬元,比上231589.36萬元增加18119.54萬元。2019年預算收入大幅上升的原因:(1)城市公立醫院改革財政補償項目增加。(2)基本公衛、鄉村醫生生活補貼、計劃生育獎扶特扶等項目政策性調標,(3)財政保障的人員支出政策性提標。(4)預算的公立醫院醫療服務收入比2018年增加。 

  2019年支出預算合計263345.35萬元,比上年238545.96萬元增加24799.39萬元。支出比上年增加的原因:(1)城市公立醫院改革財政補償項目增加後,相應支出增加。(2)基本公衛、鄉村醫生生活補貼、計劃生育獎扶特扶等項目政策性調標後,相應支出增加,(3)公立醫院醫療服務成本支出增加。 

  (二)財政撥款「三公」經費增減變化情況及原因 

  1、「三公」經費情況 

  2019年「三公」經費預算185.21萬元,其中:因公出國(境)費4萬元、公務用車購置費44萬元、公務用車運行費98.5萬元、公務接待費38.71萬元。 

  2、「三公」經費增減變化情況及原因 

  2019年 「三公」經費預算185.21萬元,比上年221.18萬元,下降16.26%,其中:因公出國4萬元,比上年6.5萬元,下降38.46%公務用車購置費44萬元,比上年上升100%;公務用車運行費98.5萬元,比上年165.6萬元,下降40.52%;公務接待38.71萬元,比上年49.08萬元,下降21.13%;「三公」經費變化的原因主要為:(1)根據委工作安排,因公出國事項減少;(2)事業單位公車改革,車輛減少的同時,個別單位需購置更換報廢的車輛。(3)厲行節約,出臺內部控制制度,加強了管理。 

  (三)機關運行經費安排情況 

  2019年財政保障的運行經費安排381.62萬元,其中:公用經費141.45萬元、工會經費42.6萬元、老幹部經費22.43萬元、工作餐102.24萬元、公務用車9萬元、物業費63.9萬元。財政保障的運行經費主要為市衛生計生委機關、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市衛生和計劃生育綜合監督執法局、市計劃生育協會、市衛生和計劃生育信息中心、市計劃生育藥具管理站、市緊急醫療救援中心、市皮防院、市紅十字中心血站。 

  (四)政府採購情況 

  2019年政府採購預算3146.88萬元,其中:貨物2562.76萬元,服務584.12萬元(政府購買服務63萬元)。公立醫院除財政資金外,用其他資金購醫療耗材、醫療設施、醫療設備、購買勞務、基建等項目,未納入政府採購預算。 

  (五)國有資產佔用情況 

  2018年末,市衛生計生系統資產總額462534.71萬元,其中:流動資產221838.79萬元,固定資產191604.93萬元(房屋66945.93萬元、車輛1788.61萬元、單價50萬元以上的通用設備26044.84萬元、單價100萬元以上的專用設備40738.78萬元、其他固定資產56086.77萬元),固定資產累計折舊71081.09萬元,長期投資950萬元,在建工程115502.05萬元,無形資產3452.3萬元,無形資產累計攤銷492.08萬元,其他資產759.8萬元。 

  (六)項目績效目標情況 

  2019年,市級財政安排市衛生計生委專項資金4554萬元。主要用於90歲以上高齡老人體檢10萬元,紅十字人道救助專項5萬元,城市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財政補償2072萬元,農村婦女「兩癌」檢查項目50萬元,離退休縣處級以上老幹部體檢45萬元,基本公共衛生均等化服務412萬元,在職縣級幹部保健專項體檢及體檢保健服務109萬元,衛生計生工作630萬元,突發事件應急處置與醫療救援15萬元,醫療糾紛調解20萬元,鄉村醫生生活補貼107萬元,全日制大專學歷鄉村醫生培養120萬元,衛生計生信息平臺建設運維費60萬元,荊門市衛生計生信息系統遷移入雲200萬元,生活飲用水監測監管項目100萬元,行政事業性零收費成本補助120萬元,取消預防性體檢收費成本65萬元,傳染病預防控制88萬元,創建國家衛生城市與改廁經費85萬元,水質監督監測38萬元,緊急醫療救援運行與維護60萬元,計劃生育協會專項10萬元,計劃生育避孕藥具服務專項行動10萬元,衛生計生信息平臺建設30萬元,麻風病防治12萬元,婦幼保健事業專項補助資金30萬元,武警荊門市支隊警地醫療保障35萬元,精神衛生以錢養事專項補助16萬元。根據市財政關於專項資金績效目標管理的要求,我委對所有項目都編制了目標績效評價指標並對支出進行了細化,在項目實施過程中,我們將嚴格資金管理,力爭圓滿實現各項績效評價目標。 

  四、2019年部門預算表(見附表) 

  市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2019年部門預算批覆中無基金預算支出,也無發展類項目,因此政府性基金預算表中無數據。 

  五、名詞解釋 

  1.財政撥款收入:指財政當年撥付的資金。 

  2. 事業收入:指事業單位開展專業業務活動及輔助活動所取得的收入。 

  3.工資福利支出:反映單位開支的在職職工和臨時聘用人員的各類勞動報酬,以及為上述人員繳納的各項社會保險費等。其下設款級科目包括:基本工資、津貼補貼、獎金、社會保障繳費、夥食費、夥食補助費、其他工資福利支出。 

  4.對個人和家庭補助支出:反映用於對個人和家庭補助方面的支出,其下設款級科目包括:離休費、退休費、退職(役)費、撫恤金、生活補助、救濟費、醫療費、助學金、獎勵金、生產補貼、離退休人員提租補貼、離退休人員購房補貼、其他對個人和家庭的補助支出。 

  5.商品和服務支出:反映單位購買商品和服務的各項支出,不包括用於購置固定資產的支出、戰略性和應急儲備支出。其下設款級科目包括:辦公費、印刷費、諮詢費、手續費、水費、電費、郵電費、取暖費、物業管理費、交通費、差旅費、出國費、維修(護)費、租賃費、會議費、培訓費、招待費、專用材料費、裝備購置費、工程建設費、勞務費、委託業務費、工會經費、福利費、其他商品和服務支出。 

  6.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中的行政事業單位離退休:反映行政事業單位離退休方面的支出。 

  7.醫療衛生中的行政事業單位醫療:是反映行政事業單位醫療方面支出。 

  8.住房保障支出中住房公積金:是指單位按規定的比例為職工繳納的住房公積金。 

  9.一般公共服務支出中的招商引資:是指用於招商引資、優化經濟環境等方面支出。 

  六、2018年末地方政府債券使用情況說明 

  本部門2018年未使用地方政府債券。 

相關焦點

  • 2018年福州市衛生計生委部門預算說明
    >一、部門主要職責根據《福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福州市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的通知》(榕政辦〔2015〕35號),衛生計生部門的主要職責是:(十七)承擔市幹部保健委員會的日常工作,負責市幹部保健委員會確定的保健對象的醫療保健工作,按照規定管理市直部門有關幹部的醫療保健工作;負責市級以上重要會議與重大活動的醫療衛生保障工作。(十八)承擔市人口和計劃生育領導小組和市愛滋病防治工作委員會的日常工作。
  • 天水市衛生健康委員會2019年度部門決算公開
    一、天水市衛生健康委員會概況  2014年底根據《中共甘肅省委辦公廳、甘肅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天水市人民政府職能轉變和機構改革方案的通知(甘辦字[2014]46號)和《中共天水市委、天水市人民政府關於市政府職能轉變和機構改革的實施意見
  • 溫州市衛生健康委員會2020年部門預算
    溫州市衛生健康委員會2020年部門預算 一、溫州市衛生健康委員會概況(一)主要職能1、組織擬訂全市國民健康政策,擬訂衛生健康事業發展地方性法規、規章草案和政策、規劃,制定地方標準和規範並組織實施。統籌規劃衛生健康資源配置,指導縣(市、區)衛生健康規劃的編制和實施。
  • 四川省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2018年部門預算編制說明
    17.承擔省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省重大傳染病防治工作委員會、省政府血吸蟲病防治工作領導小組、省地方病及病害防治領導小組、省獻血領導小組、省人口和計劃生育領導小組的日常工作。  18.承擔省政府公布的有關行政審批事項。  19.承辦省政府交辦的其他事項。  (二)省衛生計生委2018年重點工作。
  • 巴彥淖爾市人民政府公報 2019年第1期(總第16期)
    通過基層醫療機構全科醫生轉崗培訓和住院醫師規範化全科專業培訓,到2020年,城鄉每萬名居民擁有3名合格的全科醫生;到2025年,城鄉每萬名居民擁有4名合格的全科醫生;到2030年,城鄉每萬名居民擁有5名合格的全科醫生,全科醫生隊伍基本滿足健康巴彥淖爾的建設需求。
  • 巴彥淖爾市衛生健康委員會發布公告
    護士執業資格及護理學(師)考試公告各位考生:為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態化下2020年護士執業資格考試和衛生專業技術資格護理學(師)考試工作,保障我考點廣大考生、工作人員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安全有序組織考試,現就考試注意事項公告如下:1.考前14天內從國內中風險地區或健康碼為黃碼的考生,必須持有近7天內核酸檢測陰性結果證明。
  • 市衛生計生委綜合監督執法局召開秦州區職業健康檢查機構培訓會
    為進一步落實職業健康檢查機構主體責任,規範我市職業健康體檢工作,保障職業健康體檢質量,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結合省衛生健康委《關於轉請核查職業健康檢查機構有關問題的函》的要求,以及近期我局在開展職業衛生監督檢查中發現的一些問題,1月5日,市衛生計生委綜合監督執法局聯合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對秦州區天水四
  • 市衛生健康委舉辦2019年《廣州衛生健康》通訊員與政務公開培訓班
    10月25日,由廣州市衛生健康委主辦、廣州市衛生健康宣傳教育中心承辦的2019年《廣州衛生健康》通訊員與政務公開培訓班正式開班。市衛生健康委一級調研員馬堅奮,市衛生健康委辦公室主任楊映池、市衛生健康委辦公室二級調研員駱元華、市衛生健康宣傳教育中心主任、《廣州衛生健康》總編劉玉洪等出席培訓活動。
  • 市愛衛會關於表彰2019年全市愛國衛生工作先進個人的決定
    各縣區、功能板塊愛衛會: 2019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和省愛委會的精心指導下,我市愛國衛生工作取得了長足進步,基層衛生創建取得新突破、農村無害化衛生戶廁普及率大幅提升、紮實推進健康城市建設,健康連雲港建設效果顯著,為樹立典型、激勵先進,決定對賈曉莉等213名先進個人進行表彰。
  • 北京市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 北京市財政局 北京市總工會 北京市...
    各區衛生計生委於2018年11月30日前將服務機構名單報至市衛生計生委。  2.北京婦幼保健院負責兩癌篩查工作的技術指導、培訓考核、質量控制、信息管理以及數據分析等。區婦幼保健機構負責轄區內兩癌篩查及長效體檢日常管理工作。
  • 市衛生計生委規劃處副處長劉亮晴一行調研沙坪垻區人民醫院
    01-14 18:22:03 來源:重慶沙坪垻區政府網 2018年7月23日,市衛生計生委規劃處副處長劉亮晴一行來到沙坪垻區人民醫院,就醫院基礎設施建設、學科設置、井雙新院建設等工作開展調研工作。
  • 湖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湖南省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2016...
    貫徹執行《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全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規劃綱要(2015-2020年)的通知》(國辦發〔2015〕14號),2016年7月底前,省、市州、縣市區分別制定並實施醫療衛生資源配置標準(醫療衛生服務體系規劃)、區域衛生規劃、縣域醫療衛生服務體系規劃。全面落實政府對公立醫院投入責任。
  • 巴彥淖爾市衛生健康委員發布公告
    護士執業資格及護理學(師)考試公告各位考生:為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態化下2020年護士執業資格考試和衛生專業技術資格護理學(師)考試工作,保障我考點廣大考生、工作人員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安全有序組織考試,現就考試注意事項公告如下:1.考前
  • 市衛生康健委領導來潼慰問
    1月23日,重慶市衛生健康委家庭處處長李彤、財務處陳玉梅一行到潼南區慰問。在潼南區衛生計生委主任陳秋雁、黨組書記陳昂的陪同下,市衛生健康委家庭處處長李彤、財務處陳玉梅先後看望慰問了潼南區雙江鎮衛生計生辦職工李林華、梓潼街道李家祠社區計劃生育特殊家庭龔芳文、豆芽灣社區王中英、潼南區精神衛生中心職工唐曉梅等人,給每個慰問對象送去了現金500元,大米一袋、食用油一桶。
  • 北京市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2017年度部門決算
    >第四部分 2017年度部門績效評價情況第一部分 2017年度部門決算報表  報表詳見附件第二部分 2017年度部門決算說明  一、部門基本情況  (一)部門職責  市衛生計生委是負責本市衛生和計劃生育工作的市政府組成部門
  • ——2019年學校衛生與健康教育重點工作綜述
    2019年,學校衛生與健康教育工作穩步推進,樹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聚焦「教會」健康知識和技能,「防住」學校公共衛生事件,「建好」學校衛生與健康教育體制機制,突出重點,著力創新,服務學生健康成長,為推進健康中國戰略和健康中國行動,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提供重要支撐。
  • 2019年護士電子化註冊信息系統登錄入口_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3)
    *延續註冊:護士執業註冊有效期屆滿需要繼續執業的,應當在護士執業註冊有效期屆滿前30日向執業地衛生計生委申請延續註冊。   *註銷註冊:護士有行政許可法規定的應當予以註銷執業註冊情形的,原註冊部門應當依照行政許可法的規定註銷其執業註冊。   *變更註冊:護士在其執業註冊有效期內變更執業地點的,應當向擬執業地衛生計生委申請變更註冊。
  • 廣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廣州市構建醫療衛生高地等四個行動...
    穗府辦〔2017〕20號廣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廣州市構建醫療衛生高地等四個行動計劃(2016—2018年)的通知各區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廣州市構建醫療衛生高地行動計劃(2016—2018年)》《廣州市醫療衛生強基創優行動計劃(2016
  • 國家衛生計生委網站_護士電子化註冊入口
    廣東衛生人才網同步中國衛生人才網考試動態信息:國家衛生計生委網站_護士電子化註冊入口,請考生多加關注。更多2019年護士執業資格考試,中國衛生人才網官網,廣東衛生人才網,廣東醫療衛生考試,廣東人事考試的內容,請關注廣東衛生人才網考試動態頻道/廣東人事考試網!   相信大家都知道護士考試結束後都需要進行電子化註冊才可以進行執業,那麼各位考生清楚【護士電子化註冊】入口在哪裡嗎?
  • 佳木斯市衛生健康委員會關於開展2020年度西醫專業衛生技術人員...
    各縣(市)區、建三江管委會衛生健康局,各醫療衛生單位: 按照黑龍江省衛生健康委員會、省繼續醫學教育委員會要求,對2020年符合晉升正、副高級任職資格的西醫專業衛生技術人員進行繼續醫學教育學分周期審驗,現將繼續醫學教育學分周期審驗有關事宜通知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