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0年的復盤和2021年的計劃中,你是否有一項是「一年讀一百本書」?
「一年讀一百本書」似乎成了閱讀者的標配,知乎上也有這樣一個問題「一年讀100本書的人,都過得怎麼樣」,看到很多人的回答說閱讀只是為了消遣娛樂,生活還是老樣子;也有一部分回答說閱讀讓自己的思想發生了變化,認知提升了。這讓我想到了最近看到的一句話:如果不將你閱讀到的東西經過反覆的練習,成為你的下意識,成為你的本能,成為你的思維,你就沒有成功為自己賦能。
這句話來源於我期待已久的一本書——《閱讀7堂課》,作者是秋葉和秦陽,本書以7堂課的形式,向我們詳細地介紹了如何高效閱讀:
方法篇:10種方法讓你高效閱讀;
批判篇:帶著自己的頭腦去閱讀;
聯機篇:藉助網絡放大你的閱讀視野;
框架篇:主題閱讀助你成為閱讀高手;
賦能篇:通過閱讀讓自己和他人成為更厲害的人;
複利篇:用閱讀打造你的個人品牌;
買書篇:用最小代價買到好書。
作者秋葉,百萬暢銷書作者,秋葉商學院創始人,秋葉PPT創始人,中歐商學院私享會導師。
秦陽,秋葉職場聯合創始人,百萬暢銷書作者。
無論是消遣娛樂,還是認知提升,我們都是帶著目的去閱讀的。說到閱讀的目的,一是為了給自己賦能,二是給他人賦能。
賦能,簡單來說就是讓自己變得更厲害。如何讓自己通過閱讀變得更厲害呢?作者秋葉和秦陽在《閱讀7堂課》中給出了這樣的建議。
一、讓知識內化,成為自己的能力
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閱讀,逐漸養成了閱讀的習慣。拿起書本閱讀,對很多人來說已經不是什麼難事。但是,書本上的知識終究是別人的思考與認知,我們僅僅讀過,也只是在那一刻有些許的觸動,並未給我們帶來什麼改變。所以,如何讓我們閱讀的內容內化成自己的知識,從而變成自己的能力,讓自己變得更厲害,更有能量,這才是閱讀的關鍵所在。
1.深度思考:能解釋我看到的什麼現象
當我們閱讀的時候,總以為提高閱讀速度,快速地把一本書讀完,就是成就感滿滿。可是,我們卻不曾想過:這樣一本一本讀下去,我除了收穫了那所謂的快感和厚厚的一摞書,還收穫了什麼?
當我們讀到一段文字,對它有觸動的時候,我們要學會停下來,思考為什麼這段文字會觸動我們,它是否能夠解釋我生活中和工作中看到的什麼現象。
前百度副總裁李靖曾經要求自己,每遇到一個有用的知識點,都要停下來思考,如果不找出至少5個現象能被這個理論解釋,是不會罷休的。
挖得足夠深,才能學得足夠精。閱讀,不是為了閱讀而閱讀,而是為了成長而閱讀。只有經過不斷地深度思考,才會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才不會忘掉。
2.與我相關:能夠幫助我解決什麼問題
我們總是說要帶著問題去讀書,這樣才能更加高效。反過來,當我們讀到自己認為有用的內容時,不妨想一想它能幫助我們解決什麼問題。
就拿我讀《閱讀7堂課》這本書來說,其中有一課是「複利型閱讀」。在這一課中,作者秋葉和秦陽介紹了寫書評、做讀書PPT、講書和做書友會社群四種複利的方式。在寫書評那一節中,我知道了書評寫作的六個階段,這一點解開了我對寫書評的一些困惑,知道自己要如何去完善自己的書評。
當我們開始用讀到的知識解決問題的時候,這些知識就在潛移默化地成為我們的一部分,而不是僅僅成為過眼雲煙。
讓問題指引我們去閱讀,讓閱讀解決我們的問題。讓新的知識和原有的經驗、問題、困惑相互碰撞,相互連接,產生更具創意的想法,解決更有意義的問題。
3.刻意練習:不斷使用才能成為自己的一部分
終身學習,已經成為我們的一部分,但是我們卻常常誤解了終身學習的意義。我們總是以為,終身學習就是不斷學習新知識,不斷填充我們的大腦。其實不然,終身學習的根本是將我們學到的知識轉化為我們自己的能力。知識是學不完的,只有把學到的知識不斷使用,將它變成能力,才是學習的意義所在。
要想讓知識真正成為自己的能力,刻意練習必不可少。
就拿寫作這件事來說,很多人都知道寫作的好處,也閱讀了寫作的書籍,也學習了寫作的技巧,可是結果卻幾家歡喜幾家愁:有的人因寫作工作變得越來越好,有的人因寫作而成為籤約作者,而有的人只能一邊羨慕一邊感嘆自己為何還是老樣子。這其中的奧秘就是刻意練習,只有經過不斷寫作,不斷練習,不斷積累,才能有所收穫。
作者在《閱讀7堂課》中說道,要想讓閱讀學到的東西成為自己的一部分,就必須經過反覆的練習,沒有捷徑。
二、不斷輸出,讓別人變得更厲害
稻盛和夫在他的著作《心:稻盛和夫的一聲囑託》中強調,一切成功都歸結於利他之心。
閱讀,是一項成就自己,亦成就他人的事業。
當我們閱讀到對自己有啟發的內容,不妨把這些內容和自己的啟發寫下來,發布到不同的平臺上,也許就會觸動在屏幕那邊閱讀的人。每一位輸出者,都在做著利他的事情。
對於如何輸出,利他又利己,作者在《閱讀7堂課》中給出了這樣的建議:
1.輸出形式要多樣化;
2.找到合適的輸出平臺;
3.換著花樣堅持下來。
通過閱讀,獲得知識,將知識轉化成能力,讓自己變得更厲害,更加有能量;通過輸出、分享,把能量傳遞給他人,讓他人因此而變得更厲害;他人的厲害又強化了我們自己的能量。如此循環往復,才是閱讀的真諦。
三、寫在最後
無論我們出於什麼目的而閱讀,只要開始,就是最值得的投資。既能富足自己,又能富足他人。
作者秋葉和秦陽在《閱讀7堂課》中還介紹了很多閱讀的好方法,如果你正在為怎麼讀懂一本書,如何運用讀到的內容而感到焦慮,不妨翻開這本書學習一下。
我是@Helen告2,一起讀書,一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