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今這個快節奏時代,手機App的數量多如牛毛,讓消費者一時很難作出選擇,排行榜就成為極為重要的C位出道方式。如何讓自家的App脫穎而出,是商家一直苦心研究的重要課題。
於是,為了提高App在應用市場排行榜排名而衍生出的「刷榜」這一地下產業鏈,成了不少人新的生財之道,蔣某就是其中的「出道者」。短短幾年,靠著幫App「刷榜」,原本一貧如洗的蔣某成了開豪車住別墅的「成功人士」,年收入過千萬,但他仍不知足,不惜鋌而走險成為一眾違法App的幕後幫兇。近日,江蘇省連雲港市贛榆區檢察院將蔣某、王某、陳某等12人提起公訴。
80後遊戲商人 轉型為「職業刷手」
家住江蘇連雲港贛榆區的蔣某是個80後,初中肄業的他,從2009年開始就成了一名「遊戲商人」,幹起了倒賣遊戲幣和裝備的生意。2013年的一天,一個朋友的一條信息引起了蔣某的興趣:在家動動手,用手機下載App就可以輕鬆賺錢。蔣某從中嗅到了「商機」,經過深入了解,他決定在這個新領域大幹一場。
蔣某想發財的新領域就是「刷榜」。起初,蔣某購買了6部手機,和一個朋友一起下載App賺錢。嘗到甜頭之後,蔣某為擴大規模又陸續購進100多臺手機並僱用12名員工,在連雲港市贛榆區、東海縣的兩個鄉鎮成立工作室,專門為手機App「刷榜」。正是靠著這條地下產業鏈,短短兩年間,蔣某就獲利100餘萬元。
隨著對「刷榜」業務的逐漸精通,加之了解到了一些行業內幕,蔣某發現人工手刷雖然賺錢,但是耗費大量人力和時間成本。為進一步擴大經營,蔣某於2016年和2017年先後註冊成立了三家網絡科技有限公司,開始以公司的名義與手機軟體研發公司洽談推廣業務。2018年3月,蔣某在深圳專門成立了一家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網羅同樣懷抱發財夢的電腦軟體研發人員張某、羅某等人負責自主研發積分牆軟體。短短幾年時間,蔣某將一個地下工作室逐步發展成為一個規模化的公司,一度在「刷榜」這條黑色產業鏈上進入「前三甲」。
鋌而走險,包裝推廣非法軟體
2019年年初,經朋友推薦,蔣某結識了柬埔寨一個叫湯姆的大客戶,他的公司負責做股票配資類App。由於湯姆公司旗下的軟體不具備上架到某應用商城的資質,蔣某通過軟體商彭某購買金融類軟體的安裝包,對湯姆的軟體進行偽裝,然後上架到某應用商城。經過蔣某一段時間的賣力推廣,「某某配資」「某某大師」等App排名直線上升。
此外,蔣某、王某、陳某等人在4家冠以「金融服務」「信息科技」頭銜的公司未提供合法手續的情況下,明知該公司旗下App可能涉嫌非法集資等金融犯罪,仍冒著風險與這4家公司籤訂推廣合同,對上述公司的App產品進行下載推廣和引流,吸引大量用戶註冊充值,為4家金融公司提供幫助,非法獲利1600餘萬元。
經有關部門查證,上述4家公司及App均因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或者集資詐騙罪被各地公安機關立案偵查,涉案金額高達20億餘元。
「刷榜」類案件為新型網絡犯罪
法網恢恢,疏而不漏。今年3月初,連雲港市贛榆區公安局接到舉報線索,通過該線索初步了解到蔣某公司相關內幕並展開調查。調查發現,這起「刷榜」大案,涉案人員不僅遍布北京、江蘇、浙江、廣東、福建等多個省市,甚至還有境外人員參與,涉案總金額高達2億元,涉案人員之廣、涉案金額之巨、涉案電子證據關聯之複雜。最終在檢察機關與公安機關的通力配合之下,成功凍結蔣某違法所得5000餘萬元,查封扣押其名下涉案房產和車輛。
「刷榜」類案件作為近年來興起的新型網絡犯罪。今年5月9日,贛榆區檢察院決定對3名主要犯罪嫌疑人蔣某、王某、陳某依法批准逮捕。在審查起訴過程中,該案18名被告人表示自願認罪認罰,並籤署認罪認罰具結書。此外,贛榆區檢察院從罪責刑相適應角度入手,對6名公司普通員工和2名程式設計師依法作出相對不起訴的量刑建議。
目前,該案正在進一步審理中。(總臺央視記者 唐高林)
(編輯 王藝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