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孝利自1998年出道以來,在韓國音樂界取得了不少成就,曾是韓國天后級女歌手。
但隨著年齡的增長,李孝利的狀態已經不適合頻頻出現在舞臺上,於是逐步在樂壇上隱退,並開始轉向綜藝類節目撈金。
近日,她與韓國藝人劉在石以及rain在某個綜藝裡組成一個組合去開展演藝活動。
為了追求節目效果,劉在石與李孝利商量起一個藝名吸引眼球,結果李孝利脫口而出要給自己起個個中國名字,並詢問劉在石「毛」怎麼樣?
如果單獨看一個「毛」字,似乎並沒有什麼太大問題。
但關鍵在於,為什麼李孝利會認為取一個中國藝名就能起到博眼球的作用?而且用一個「毛」字起名為什麼就能引起關注呢?
毫無疑問,李孝利之所以會做出這樣的行為,離不開她對我國偉人不懷好意的見解,以及對中華文化缺乏善意和尊重。
其實李孝利事件只是韓國娛樂圈諸多不尊重我們的事例之一,為了追求節目效果和博取眼球,不少韓國節目都會出現貶低我們拉高自己的言論和內容。
其中既有藝人本身的存在言行不當,也有節目組故意為之的惡意剪輯。
如曾在《我是歌手》裡因為做「比心」動作而火遍全國的黃致列,在回國接受綜藝節目訪談時,節目組為了譁眾取寵而故意引導他說出在長沙機場感受到空氣品質不好,下飛機後喝水也感到有異樣。
黃致列言論一出,其餘嘉賓立馬起鬨,並開始針對中國的環節質量問題展開吐槽,故意拉踩的痕跡不能更明顯。
又比如曾經火遍全國,還曾是08奧運會首爾站火炬手的張娜拉,在綜藝節目為了宣傳自家投資的電影,也為了奪得節目遊戲環節的勝利,直言自己經常來中國演出是為了賺取製作電影的資金。
結果在節目組的剪輯處理後,直接把張娜拉的表述聚焦到來國內「圈錢」的話題上,並通過剪接嘉賓們哄堂大笑的畫面,造成了眾人嘲笑「國人錢容易賺」的節目效果。
雖然說綜藝節目為了製造看點,往往都喜歡譁眾取寵,但用不尊重他國文化的方式去吸引關注,這樣的手段的確讓人不齒。同時,也會讓相關的藝人在事業上受到打擊。
黃致列和張娜拉在上述言論事件發生前,都在國內有很高的知名度。但事件發生後,不僅人氣迅速下滑,甚至還一度成為人們口誅筆伐的對象,不管如何道歉都沒有用。
兩人至今在國內的風評依然很差,張娜拉甚至曾用自黑的方式,和父親在郭德綱的《今夜有戲》裡表演了一段小品,自嘲「中文不好引起誤解」,但依然成效甚微。
但儘管明知道言行不當容易翻車,韓國藝人依然會「前赴後繼」地做出一些傷害國內粉絲的行為。
前段時間,黑衣暴徒事件鬧得沸沸揚揚。在國內眾志成城譴責暴力行為時,韓國藝人崔始源卻在自己的社交媒體上為暴徒點讚。
受到粉絲的質疑後,他還辯解說,自己的行為是為了呼籲「愛與和平」而表達關注之情。
還有最近以導師身份參加了《中國新說唱2020》的樸宰範,為了彰顯自己對韓國說唱事業的專注,透露了自己寧願少拿《中國新說唱》節目組的報酬,也不願到現場錄製節目。
不管崔始源是不是真的為了「愛與和平」,也不管樸宰範是不是真的為了事業,他們作為公眾人物,肆意在敏感問題上模糊其詞,一點也不尊重他國人民的文化和感受,沒有任何說辭能讓其開脫。
如果說黃致列和張娜拉的言論不當還存在節目組的刻意引導,崔始源、樸宰範和李孝利的行為則完全是出自本能的反應,而且明知道會引起國內粉絲不滿也刻意為之。
為什麼他們會做出如此不理智的行為呢?我認為這和韓國娛樂圈的環境有關,韓國娛樂圈對中華文化的不尊重,讓他們根本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行為有錯,甚至還反過來認為譴責他們的人小題大作。
例如在黃致列就自己的言行不當道歉後,韓國媒體MBN電視臺就公開發文表示黃致列不需道歉,並認為這是中國網友在對黃致列進行網絡暴力。
由此可見,韓國娛樂圈並不覺得拿他國的環境問題開涮有任何問題,一切都是娛樂至上使然。這樣的態度,怎麼可能會讓圈中藝人對他國文化保持敬意呢?
又例如,在《請回答1988》裡飾演天才圍棋少年的樸寶劍,因為在劇中有多次擊敗中國棋手的劇情,所以某影視公司邀請他去拍攝了一條對中國棋手充滿惡意的廣告。
廣告裡的中國棋手名為「萬裡長城」,外形肥胖醜陋,行事也極度猥瑣。在廣告裡不僅被樸寶劍打敗,還被妙齡少女掌摑,儘管喜劇效果十足,但作為國人看到這樣的內容無法不感到寒心。
當圈裡的文化以公然醜化他國形象為取樂的常規手段,又如何會讓圈中藝人意識到自己的言行會對他國人民產生傷害?
當然,對於韓國娛樂圈的這種不良風氣,我們是無法改變的。
但我們可以在追星時擦亮自己的雙眼,不要因為對某個明星的喜愛,就盲目認可他們的一切。
千萬不要為了追星,而把自己的身份也忘記了。
我是一木支危樓,大家對「韓星李孝利涉嫌辱華,韓國娛樂圈屢現不當言行,你還會「哈韓」嗎?」有什麼看法?歡迎在下方留下你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