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媽媽成為孩子的第一任」牙醫「

2020-10-04 廣大口腔正畸陳育松

如何讓寶寶有一口好牙?早在寶寶還沒有萌出乳牙時,我們就要開始給他進行口腔護理,並隨著他月齡的增長逐漸給他灌輸正確的刷牙方法,培養他良好的護牙習慣。

當寶寶的牙齒沒有得到恰當的護理時,就會出現齲洞和蛀牙,繼而可能導致寶寶出現營養乃至語言發育的問題。不僅如此,此後長出的恆牙也會受到影響,很可能會導致恆牙長歪。

可見,護理好小寶寶的牙齒不容小覷。也許你此刻會想,要教會那個思維跳躍、活潑多動、酷愛搗亂的熊孩子刷牙,臣妾辦不到呀!

表擔心,秘笈在此!這篇文章將通過詳細的圖文講解,也許能打消你的疑慮,讓你覺得原來給寶寶做口腔護理和引導他們刷牙其實都是easy job呢!

1、給新生兒寶寶檢查口腔

寶寶出生後,就可以給他們檢查口腔了。有極個別的小寶寶在出生時就已經長有牙齒。你可以把乾淨的手指伸到寶寶的嘴裡輕輕地觸摸牙齦,感受一下寶寶是否已經有牙齒、牙齦線是否有突起或者有輕微發炎的現象。

定期檢查寶寶的出牙情況。每個寶寶長牙的速度都不一樣,有些寶寶的牙齒從牙齦萌出要長達數周,有些寶寶過一個周末就能長出兩顆牙齒來。每周檢查寶寶牙齦一次,這樣可以確保你能及時發現寶寶新長出來的牙齒,然後你就可以開始給寶寶刷牙喇。


2、長牙前護理

在寶寶乳牙萌出前就要開始給他進行日常的口腔衛生護理。用沾溼的柔軟紗布纏繞手指輕輕地擦拭寶寶的牙齦,這樣做可以趕走牙齦上的細菌。

從寶寶兩個月大開始,就可以至少每天給他清潔牙齦一次。如果你覺得有需要,也可以增加清潔的次數。但注意不要多度清潔,這會刺激到寶寶的牙齦,從而導致牙齦敏感或觸痛。


3、清潔第一顆乳牙

用乾淨的紗布纏繞指尖清潔寶寶的乳牙。在寶寶長牙初期,可以用紗布代替牙刷來清潔寶寶的乳牙。每次清潔寶寶牙齒的時候別忘了拭擦舌苔,因為細菌會堆積在那裡。


4、開始使用牙刷

一旦寶寶長出幾顆牙後,就可以給寶寶選購柔軟的嬰兒牙刷喇。尤其是當臼齒長出後,就要把刷牙的工具從紗布轉變為牙刷。刷毛要非常柔軟,並且不要多於三排。1歲的寶寶也應該使用牙刷了。

剛開始刷牙時不要使用牙膏,用溫水即可。這時給寶寶刷牙的目的是讓他們適應刷牙的工具,這個階段加上牙膏可能會讓寶寶不適應而拒絕用牙刷。

如果寶寶表現出對刷牙感興趣,那麼不妨請他協助你吧。你可以鼓勵寶寶,在你給他刷牙時讓他也拿著牙刷柄。當他適應後,就可以讓他自己刷牙了,當然你得在旁監督哦,當他自己刷完後你可以再幫他刷一次。

如果寶寶一開始拒絕用牙刷,你可以先每天給寶寶刷牙一次。待他慢慢接受後,再逐漸增加刷牙次數,直至能做到每次餐後刷牙。

告訴寶寶是怎樣刷牙的。我們的意識裡覺得刷牙的「標準動作」是前前後後上上下下,或者呈小圓圈狀運動是嗎?其實牙刷怎樣移動不要緊,最重要的是把牙齒上上下下裡裡外外都徹底刷乾淨。

要注意的是,孩子們可能只會刷他們可以看到的門牙,往往會忽視了看不見的牙齒,這時你可以和他們做一個「尋找藏著的牙齒」的遊戲。還要記得清潔舌苔哦。


5、加入牙膏

先給寶寶使用天然的可吞咽牙膏(通常配有指套牙刷),這對於不會吐出的寶寶而言更安全。這樣的清潔工具可以用到3歲。待寶寶長大一點,可以給他們加少量的牙膏。注意牙膏的量只需豌豆大小。

徵詢醫生的意見該如何給寶寶使用含氟牙膏。如果你決定使用含氟牙膏,要把牙膏的量減少,最開始只要小米粒大小即可,這樣可以避免寶寶攝入過量氟。當寶寶3歲可以吐水之後使用含氟牙膏的量可變為豌豆大小。

如果寶寶還沒有學會抿著嘴和吐水的動作,在刷牙後記得讓他喝水。這可以稀釋寶寶吞咽了的牙膏,尤其是含氟牙膏。讓寶寶在刷牙時嘴巴稍稍往下,也有助於流出牙膏殘夜。


6、鼓勵寶寶自己刷牙

當寶寶已經具備自己刷牙的能力,就要開始引導他自己刷牙了。但要儘量控制刷牙的時間,時間過長會導致寶寶厭煩或失去興趣。孩子刷牙的時間2分鐘為宜。給寶寶選一支他喜愛的卡通人物牙刷能很好地鼓勵他刷牙哦。

編一些可愛的歌謠、和寶寶做刷牙遊戲、給他數數刷過的牙齒、讓寶寶對著鏡子刷牙,這些都能增加寶寶刷牙的樂趣。你和寶寶同時刷牙,並且告訴寶寶你正在做什麼,讓他也跟著你做。

在寶寶還沒有學會漱口和吐水之前,刷牙後要記得給寶寶喝水。要多給寶寶示範吐水的動作。教育寶寶一些需要掌握的口腔護理知識。比如說讓他們學會保持牙刷的清潔。

美國兒科協會建議,除了用清水衝洗牙刷上殘留的牙膏液和微小食物渣子外,在存放牙刷時應該讓刷頭向上讓其自然風乾。寶寶都喜歡玩水,所以讓他們衝洗牙刷似乎是不難辦到的。

每當寶寶努力學習刷牙時,你要給予他們一些特別的獎勵。比如說給他們讀一本他們愛看的書,玩他們喜愛的玩具或者參加一個他們喜歡的活動。獎勵可以多種多樣,看看哪個最能激勵到你的小寶寶。


7、給寶寶使用牙線

當寶寶長出兩顆挨著的牙齒時,你就可以給他使用牙線了。建議,在不容易被牙刷清潔的地方要使用牙線,像門牙這種比較好清理的位置,用牙刷就可以了。


8、帶寶寶看第一次牙醫

在寶寶一歲的時候安排他看第一次牙醫。這是牙醫了解寶寶口腔情況和檢查他們是否存在牙齒畸形的好時機。

如果你擔心寶寶存在口腔問題或需要諮詢寶寶口腔護理的問題,可以在寶寶1歲前就帶他去看牙醫了。


9、讓自己當寶寶的第一個牙醫

隨時留意寶寶可能出現的口腔情況。尤其要留心嬰幼兒齲齒,一開始也許只是上頜的門牙受到影響,但慢慢會蔓延到第一臼齒。

蛀牙的症狀包括有:牙齒顏色發生變化、牙齒出現陣痛、持續數分鐘強烈的痛(通常由咀嚼或者冷熱食物引起)、偶爾疼痛、牙齦潰瘍或流血、發燒、發痛牙齒附近有白色或紅色腫脹等。

了解導致寶寶蛀牙的原因。寶寶的奶瓶、哺乳、鴨嘴杯都有可能影響寶寶的口腔及牙齒狀況。不要讓寶寶含著奶瓶睡覺,如果寶寶已經養成了這個習慣,那麼就在奶瓶裡裝水。

牛奶、配方奶、果汁和其它有甜味的飲料都含有糖分,讓寶寶喝著這些液體睡覺容易導致蛀牙。當寶寶到1歲的時候,要開始教他使用杯子喝水了。

找到預防蛀牙的方法。合理安排飲食、營養,採取適當的口腔護理和防治手段都是常見的防蛀方法飲食最為重要,可以給寶寶選擇一些低糖的飲料和食物。以蔬果代替糖果和曲奇。

還需注意不要給寶寶吃太多果乾,比如說葡萄乾,它們很容易粘在牙縫裡,如果沒有把它們徹底刷出來,容易導致蛀牙。

相關焦點

  • 重視孩子的第一次看牙醫,試試這樣幫助孩子克服看牙醫的恐懼
    在日常生活中,常常聽到身邊的媽媽抱怨說,想帶孩子去看下牙醫檢查下牙齒,可孩子就是非常抗拒,甚至連踏出門都不願意,在家哭天喊地。可是媽媽們又非常擔心孩子的蛀牙會繼續惡化和擔心影響其周邊健康牙齒,所以有些家長不得已最後強行拖拉孩子去看牙科,並且不得不將孩子捆綁在病床上讓醫生檢查和治療(兒童醫院的牙科在面對不願意配合的孩子,是這這樣做的哦)。
  • 5歲兒童在家學習:媽媽成為孩子很好的第一任老師最需要做的5件事
    成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時,媽媽需要做的5件事 教育類的課程很多,提供了K12的基礎教育課程指南的課件也很多,魚龍混雜,這需要家長提前甄別一些部分出來,看過覺得認同後,有篩選有意識地輸送給孩子,家長可以遵循這些有用的指南來順便檢查、測驗孩子的學習能力。這些指南也將幫助父母指導孩子達到自己心目中想要孩子成為的樣子的一些準備。而不單單是口頭上對孩子提出要求和希望,諸如:「寶寶,你以後要是能上軍校就好了!」
  • 當盤「小牙醫」孩子再也不怕看牙醫了(圖)
    (原標題:當盤「小牙醫」孩子再也不怕看牙醫了(圖))   「左手拿口鏡
  • 孩子害怕看牙醫怎麼辦?
    昨天超級有耐心的牙醫小姐姐上線,陪哄了一個6歲的小朋友。小朋友的乳牙後牙嚴重蛀牙,昨晚痛哭了一夜,臉腫成了包子,父母一大早就帶來診所排隊。但是小朋友死活不上牙椅,見到牙醫就捂住嘴巴,全身顫抖。父母剛開始超級有耐心,什麼買禮物,遊樂場,吃牛排,只要看牙,什麼條件都答應。
  • 為什麼孩子按時刷牙還長齲齒?孩子恐懼牙醫怎麼辦
    可能有很多媽媽在疑惑,為什麼自己每天都有堅持給孩子刷牙,但孩子還是會出現齲齒,這讓她們很是困擾。而更讓媽咪們煩惱的是孩子在出現齲齒的時候帶去看醫生又不肯配合。到底孩子恐懼牙醫該怎麼辦?今天我們就一起了解下。   為什麼孩子按時刷牙還長齲齒?
  • 帶孩子看牙醫,第一次感覺這麼愉快,沒有傳遞焦慮給孩子
    帶孩子看牙醫,每個爸爸媽媽所考慮的點都不一樣。首先,是否帶去看牙醫,這就是個問題了!有些家長擔心太早帶去看牙醫,深怕孩子心裡頭恐懼產生陰影;太晚帶去看,又怕孩子的牙齒出了什麼狀況,錯過了黃金治療期。就在雞寶滿一歲以前,我問了一個牙醫朋友,關於雞寶看牙的事情。畢竟,孩子第一次看牙總希望可以先找到自己信任牙醫。這位牙醫朋友告訴我,自己並不是很擅長處理年幼的孩子,他告訴我每個牙醫其實都有自己擅長的部分,建議我可以找尋更專業的兒童牙醫來替雞寶看牙。就這樣,我開始認真地上網尋找尋合適的兒童牙醫。
  • 怎樣克服孩子看牙醫的恐懼
    大多數的孩子都會對看牙醫有莫名的恐懼,孩子的表現往往使家長感到頭痛,一些稍大的孩子抱定了「寧死」不去醫院的態度;一些較小的孩子在家長的連哄帶騙的情況下才肯到醫院的口腔科。家長都知道一個常識看牙和打針一樣一般不會造實質的心理身體傷害,但為什麼有的孩子蹭破一些皮,摔個跟頭爬起來也無所謂,有的孩子卻很怕痛害怕看牙醫?  其實看牙是教會孩子學會如何面對恐懼和痛苦為學會為自己負責的第一課,從心理的角度孩子孩子成長的早期恐懼和畏難面對痛苦反應的不同情緒都是習得的,其根源來自父母對孩子的早期教育。
  • 娃娃變身「小小牙醫」
    小小「牙醫」為家長檢查口腔。  「小朋友,牙齒是用來幹嘛的?」「每天一定要記得刷牙,要不然,長了蟲牙可是會痛哦!」齲齒、牙齒排列不齊,是兒童常見的牙科問題,然而治療的疼痛讓許多兒童望而卻步。5月29日,貴陽市口腔醫院開展「小小牙醫體驗」活動,50多名小朋友變身「小小牙醫」,在遊戲中了解愛牙護牙知識。  上午9點,20多組家庭在市口腔醫院內集合,在醫院醫護人員的協助下,每個小朋友都換上了「工作服」——白大褂、護士服。「小小牙醫」體驗活動的第一堂課,是牙醫老師為小朋友講解牙齒保護常識,以及正確刷牙技巧。牙科醫生圖文並茂地為孩子們介紹牙床的結構、牙齒的分布。
  • 孩子看牙醫,媽媽千萬別說這4個字!
    所以,我們現在特別注意孩子的牙齒問題。但和無數媽媽一樣,讓兒子刷牙就像在打持久戰——不愛刷牙,隨便應付刷不乾淨……夜奶與牙齒清潔問題,門牙發育問題,牙釉質發育不好,蛀牙……從小到大,關於牙齒,竟然也是養娃過程中的老大難!所以,葫蘆嬸早早就帶孩子去齒科建檔。
  • 用一個小故事,緩解了孩子治牙焦慮,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我去看牙醫
    故事有魔力,我是棋棋媽媽,用故事餵養孩子,用故事養育孩子成長。故事背景:孩子到了換牙的年齡,她乳牙開始脫落了,但是因為以前沒有保護好牙齒,致使裡面長了不少齲齒,新的牙出來了但是舊的牙根因為被蛀掉一直掉不下來,既然靠自己的力量的力量掉不下來,那麼就必須帶孩子去看牙醫,或許是在動畫片裡面看到牙醫的可怕或許是孩子的想像力和強大,孩子一直害怕去看牙醫,害怕牙醫用大鉗子把自己的牙齒拔下來
  • 溫柔牙醫王雅玲——讓孩子不再害怕看牙!
    橡皮章操作示範01 愛心第一,耐心第二正巧看到王雅玲醫生正在向一位小患者耐心介紹牙科,「這個叫手機,就是幫你牙齒洗澡的小噴頭,它可以幫我們把牙齒裡面的小蟲子衝出來,把牙齒洗乾淨。」02 讓孩子把看牙成為日常習慣王雅玲醫生說:大人和兒童的思維完全不一樣,大人非常明白到口腔診所的目的是看牙,看牙才是最重要的事情,但孩子是不理解的,所以才害怕不聽話。
  • 媽咪知道兒科診所舉辦「小小牙醫」體驗日系列活動
    根據統計,孩子蛀牙的比率高達九成,平均每人有5顆蛀牙,牙齒的保健必須從小開始,尤其乳牙保健如果做的好,對日後恆牙的發育有很大幫助。  為了幫助孩子樹立口腔健康觀念和自我口腔保健的意識,媽咪知道兒科診所在第29日「全國愛牙日」來臨之際,舉辦了「小小牙醫」體驗日系列活動,受到廣大家長和小朋友的歡迎。
  • 如何做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懂得這些,一個好媽媽勝過好老師
    人們常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可見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有多深遠。其中,媽媽這個角色更是重中之重,著名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母親的智慧、情感等因素影響著一個孩子的道德發展,人在自己的道德發展中變成什麼樣其實就取決於有一個什麼樣的母親。
  • 香港大學牙醫學院被評為世界第一牙醫學院
    牙醫學院院長傅立明表示,學院上下對排名感到興奮,表示將會招收更多學生應對香港牙醫短缺的問題。  港大牙醫學院於1982年成立,是香港目前唯一培育牙醫的院校,目前在香港執業的牙醫,三分之二是在港大牙醫學院畢業。  中國大陸牙醫應該向香港學習。自中國改革開放以來,口腔醫療行業,經歷著重大的變化。
  • 教師節到了,父母如何做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師?
    從孩子降生的那一刻起,父母便伴隨著孩子成長,特別孩子還在朦朧時,無法辨別是非,父母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會對孩子產生深遠的影響,孩子會本能的模仿並刻畫在他們記憶最深處,伴隨孩子的一生。父母便是孩子的第一任人生導師,也是最長久的老師。
  • 從默默無聞的縣城牙醫,到年收入1550萬,餘華娶二任妻子後開掛
    當了5年牙醫,拔了超過1萬顆牙1960年,餘華出生在浙江杭州。餘華這個名字的由來,是取自父母的姓名。父親華自治是一名外科醫生,而母親餘佩文也是一名醫生,家裡還有個大他兩歲的哥哥華旭。在他的印象中父母都是醫生很忙。由於父母都是在醫院工作,餘華的童年基本在醫院裡面。
  • 孩子第一任老師-獻給母親節
    孩子第一任老師—從柯林頓的成長看母教的重要王業松 前蘇聯著名的教育實踐家和教育理論家蘇霍姆林斯基說:「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師」。在小柯林頓4歲時母親弗吉妮亞改嫁了,繼父羅傑·柯林頓是酒鬼,時常耍酒瘋打罵母親,小柯林頓總是充當保護媽媽的角色。 弗吉妮亞是個性情開朗,人緣好,而且潑辣的女性,她追求自由而從不忘記社會責任,她的性格裡有一種激情的欲望,有一種對豪華生活的盼望,她想「成為我自己」。雖然她的麻醉工作做的很好,但她生活的重心一直放在小柯林頓身上。 小柯林頓在她母親身邊度過了成長中的歲月。
  •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您的言行身教會使孩子更優秀
    孩子從出生以後,就跟父母生活在一起,父母就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對孩子影響最深的老師。因為父母的言行會在不知不覺中慢慢影響孩子,而孩子就是父母的鏡子,折射的就是父母的影子。他說:「我覺得教育這個事情我還沒有什麼資質去談,但我覺得我自己的經歷來說,父母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先做好自己,先把自己的份內的事做好,首先成為一個好人、好的工作者、好的勞動者,你把自己的本職工作做好,孩子永遠是看得清清楚楚。我可能不會因為罵了我一頓或者教育我一頓而幡然悔悟。
  • 【活動招募】「童夢童樂·小小牙醫」 親子體驗,和爸爸媽媽一起...
    【活動招募】「童夢童樂·小小牙醫」 親子體驗,和爸爸媽媽一起告別「醜小牙」! 「江北姐妹」關注我們你的孩子刷牙方式正確嗎
  • 成為美國牙醫,你必須經歷這些!
    據HRSA估計,美國將至少需要超過10000名新的牙醫來緩解這些短缺情況。 不斷增加的人口多樣性 此外,美國人口正變得越來越多樣化,具有文化競爭力的 牙醫的需求也在增加,而牙醫的短缺卻是是很嚴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