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網訊 她是一個長期生活在聚光燈下的人。她的一舉一動都會被人放大觀察。她的工作在人們的眼裡屬於高端、大氣、上檔次。如果你是一個熱衷觀看溫州本地電視新聞的朋友,那麼你肯定認識她——《溫州零距離》的美女主播禾佳。
當電視節目在溫州剛剛發展的初期,禾佳就已經開始從事主播這一職業了。掐指一算,今年40歲的禾佳,已在主播崗位上整整做了20年。對於這個再熟悉不過的崗位,禾佳給出的評價是「在不變中求變化」。
前天,記者走進溫州電視臺都市生活頻道《溫州零距離》的演播室,「零距離」地感受了一下這份傳說中「高大上」的主播職業,探尋主播臺上那個「變與不變」的神秘世界。
不變的妝容
【髮型】為何幾十年不變?
每天下午的3點要開始錄播節目,所以每天下午2點半,禾佳就開始給自己梳妝打扮起來。她說:「20年了,每天都弄著同樣的妝容和髮型,早就熟能生巧了。」雖然電視臺也配有專門的造型師,但禾佳還是喜歡自己「動手」。擦粉底、撲粉餅、化眼線、刷睫毛、扎髮髻,整套化妝髮型弄完,禾佳只花了十幾分鐘。
看見禾佳又變成了電視裡的那個樣子,頭髮全部梳起,無劉海,露耳朵,清淡的妝容。
雖然電視臺沒有硬性規定,但有不成文規定女主播的形象要求乾淨、整潔。禾佳說,因為在觀眾眼裡,主播就代表著這個欄目。然而欄目的定位不變,主播的造型就不能有太大變化。
禾佳透露說,她曾經也想換個造型看看,所以嘗試剪了個齊劉海,沒想到剛剪完,在辦公室裡被臺長看到了,說她這樣不好看,還是恢復以前的髮型看上去更舒服些。「沒辦法,主播的妝發永遠都是不能自己做主的。雖然我已經在主播崗位幹了20年之久,但是我依舊是保持當年的模樣啊。」禾佳打趣地說道。
變化的服飾
【服裝】
主播下半身穿什麼?
化好妝,梳好頭髮,禾佳便開始挑選今天錄播時所要穿的小西裝,當她打開座位旁邊的衣櫃,裡面掛滿了各種花式,各種顏色的衣服,瞬間就讓記者驚呆了,「這麼多衣服,每天換一套,一個月內都不會重複吧?」記者問道。
禾佳回答說,雖然看著這麼多,但其實總體來說都是長袖西裝這樣的基本樣式。「主持人的服裝造型要以穩重端莊為主,最常見的造型就是襯衫搭配西服。而且這種服飾的穿法是最保險,所以大家經常見到電視上的新聞主播都這麼穿,我也不例外。」
雖說主播的服裝基本是長袖西裝樣式不會變化,但是禾佳平常在定做主播服時,總是會想方設法插入一些流行的時尚元素在主播服的小細節上,比如當季色彩,比如領口款式的變化。她說:「希望我用不同的顏色和精巧的配飾,讓大家感受到主播服飾也不全是一成不變的,就如我們做的新聞一樣跟隨這個時代保持新鮮熱度。」
不過,禾佳還告訴記者,別看他們主播的衣服多,但是都沒有下裝的。因為主持人錄節目時,攝影機永遠只是拍西裝筆挺、正襟危坐著的主播上半身,所以主播的下半身究竟穿著什麼服飾,觀眾都不知道。她還告訴記者一個「秘密」:「到了夏天,如果你在電視臺裡看到有男的上半身穿著長袖西裝,下半身卻穿著寬鬆沙灘褲,別太吃驚,對方肯定就是某節目的男主播。」
不變的工作節奏
【陀螺】
不是在錄音
就是在去錄音的路上
在錄播的閒暇之餘,禾佳說自從20歲進入溫州電視臺當主播以來,她每天的工作節奏都是固定的:上午相對輕鬆一些,幫幫同事們做做接待,打打下手,到了下午3點至5點這個時間段裡,她就會像陀螺一樣,高速地工作著。
禾佳說,下午3點前,記者一天採訪編寫的稿件會傳到她手裡,她收到稿子後就要起身,趕到樓下的錄音室裡進行配音,經常是邊走邊閱讀當天播報的新聞稿件內容,「我這個環節有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後期節目的剪輯工作必須等我配音弄完,所以對我的要求是,必須在儘量短的時間裡,保證錄音高質量地完成,才不影響整臺節目的製作。」禾佳說:「所以要找我的話,一般下午3點到5點,我都肯定會在臺裡,不是在錄音,就是在去錄音的路上。」
此外,禾佳還告訴記者,成為主播後,除了工作的時間不變,工作的狀態也是不能變的。所以她都「殘忍地」要求自己不能生病,特別是不能感冒,「如果真的生病感冒了,我要想盡辦法,讓自己在短時間內就好起來,然而快速好起來的處理方式就只有掛鹽水,所以在我的概念裡,病從來不能慢慢養好,都是越快解決越好,因為我的節目還需要我。」
變化的生活狀態
【認可】
常被市民認出來
要求籤名拍照
成為主播後,禾佳的日常生活也因此有了一些變化。
因為當了主播,有時候走在路上,她會被「眼尖」的市民認出來,要求籤名拍照。因為當了主播,朋友結婚,都要讓她來當主持司儀。禾佳說:「雖然不是在熒幕前,不過在生活中遇到這些要求,我一般也不會推脫拒絕,因為大家是認可我從事的主播這份工作,才會給我這麼多的支持。」
而從事主播這份職業,帶給禾佳的不僅是生活上的變化,也有對她女兒的影響。「可能是先天遺傳,也可能後天看著我耳濡目染,我女兒從小的語言天賦就很好。」禾佳說,她的女兒小學三年級的時候就是溫州電視臺的英語小主播,現在是學校廣播站的播音員。
本文轉自:溫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