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國後我在北京當英語導遊(職場系列文章四)

2021-03-02 雪球裡的無業游民

已經連續兩個周末沒有更新生活類的文章了。上上個周末兩天全都聊了股票,而上個周末由於寫中順潔柔的研報又「荒廢」了一個周末。這周再不寫估計朋友們和我自己都要忘了我這個職場系列文章了。那麼閒話少敘,今天我們就開始聊從美國回到北京後的工作經歷了。

PS:錯過前三篇系列文章的朋友可以點擊下面的連結閱讀。同時我也把職場系列文章放入到了「話題」欄,這樣方便大家閱讀。

1.我人生第一桶金的故事(職場系列文章一)

2.在美國賣電話卡賣出的一段愛情(職場系列文章二)

3.北京人這回不在「紐約」了(職場系列文章三)

從美國回到北京後我很快就開始找工作了,雖然在美國賺了第一桶金,回國的時候又帶回來十多萬的人民幣,但我不想每天在家吃喝玩樂,只想著做點什麼,於是我就準備開始找工作了。

我當時找工作的心態很隨意,就是想找一份不受約束,時間自由的工作,現在回想起來可能我是受資本主義教育的毒害太深了,什麼都是以自我為中心。記得2004年還在美國的時候和我媽打越洋電話,我媽說我們家小區旁邊有個新樓盤開盤了,每平米3500元,她打算買一套給我以後結婚用。記得當時我斬釘截鐵的說:不用給我買,因為美國的年輕人都不買房,而且我還沒決定什麼時候回國呢,你買了幹嘛用?我媽說那到時你回來了,如果結婚住哪呀?我說:考慮那麼多幹嘛,大不了我租房住。後來我媽掛了電話,自己悄悄的買了一套。現在想想,幸好我媽沒聽我的買了一套,要不然我早就被我媽打死多時了。所以你看我那個時候受資本主義的毒害有多深。

扯遠了,接著聊。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公關廣告公司做項目。在2006年那個時候公關廣告公司還沒有完全發展起來,大的公司就那麼幾家。說實話那個時候我真不清楚這種公司的銷售到底是幹嘛的,就覺得好玩,有意思,所以想嘗試一下。然後我就去面試了,結果還挺幸運的被錄取了。但去了以後我才知道自己真的是too young to naive. 廣告公司哪有自由可言,TM的天天加班,而且六日的時候還把我叫回公司做項目。我那時最不喜歡穿西裝,覺得不舒服,所以每天都是大褲衩+T恤衫的晃晃悠悠的去上班了。可誰知道有天下午公司接了個項目我們立刻馬上就要去甲方公司談,於是那一次我竟然找人借了身西服,然後穿著旅遊鞋就去了(頓時想起了本山大叔的造型)。

於是不到兩個月我就從那家廣告公司辭職了,這份工作完全和我的風格不符。在廣告公司上班時我就和我周圍的朋友打聽,到底什麼樣的工作可以自由自在的,不受約束而且還能掙錢(我是不是太貪心了)。

偶然間我做旅行社的高中同學就告訴我導遊這個行業不錯,有吃有喝,還能賺錢,尤其是外國人的錢特別好賺,關鍵是時間自由。我一聽,這個工作不錯呀,太適合我了。但我朋友說,你要是想當英文導遊,你就必須要有英文導遊證。我說這個對我來說不是難事,你幫我安排吧。結果我的高中同學還真給力,給我安排了先在北京的某著名景點做個小地接,一邊跟著師傅實踐學習,一邊讓我考導遊證,並答應我有了證後就開始讓我上團。

於是我的導遊工作就這樣匆匆忙忙的給安排上了。可以說在北京某著名景點做導遊的那段經歷對我之後的職場生涯有了一定的影響。因為在那裡,我第一次看到大家為了利益互相攻擊搞事情,同時我也見證了人為了賺錢可以不擇手段。不過除了這些,在那實習的三個月,我意識到了要想成為一個好導遊,不光英文要好,最重要的是你的中文以及文化歷史地理的知識必須非常的全面。尤其是面對外國人的時候,導遊員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更多時候代表的是中國人的精神面貌而不是我自己。

我自己真正的導遊生涯起點是比較高的,因為據我了解很多有英文導遊證的人剛開始根本就接不到國外團,只能先從國內團做起。國內團和國外團最大的區別就是收入,有的團的收入可以相差十倍,在我們那個年代真的一點都不誇張。我有好的安排主要感謝我的那個高中同學。我的同學高中畢業後沒多久就去幹旅行社了,進入社會比我早,他學習不好,但情商高,於是沒幾年人家在旅行社就把各種關係搞的賊好。哪個團可以賺錢,哪個團有「油水」,他心裡跟明鏡是的,而且最關鍵的是誰上哪個團他說了算。話說他現在已經有了自己的旅行社(而且是比較大的社),主要做高端出境和會議獎勵的(當然今年是真的慘)。

我哥們給我分的第一個團是個小團,8-9個人的美國團,是來中國做領養的,同時在中國旅遊。他們的行程分為幾個城市,北京是最後一站。北京這幾天的安排是我來負責,主要的景點就那麼幾個,故宮,頤和園,鐘鼓樓,天壇,天橋,琉璃廠等等具體的項目我記不清了。說實話第一個團對我來說很緊張,雖然英文和相關知識等都沒有問題,但是中間的協調、調度以及行程安排的細節我還是有些吃力。但幸運的是和我一組的那個司機大哥經驗豐富,一路上一直帶著我,給我提醒。

記得那幾天的行程安排的挺舒服的,不緊不慢,不用著急趕場。我當時的心態也挺好,第一個團我沒打算掙錢,我就想平安無事開開心心的做好就可以了。可讓我萬萬沒想到的是我最不擔心的歷史文化介紹上出了問題,因為這幫人簡直就是「十萬個為什麼」,各種問題他們都感興趣,這個問完那個問,我當時就在想,TM的你們是好奇寶寶嗎?要這麼認真的嗎?

現在想想我其實挺感謝我接的這第一個團的。因為從那以後,我如果再遇到「較真」的客人,我會用外國人的幽默方式先岔開這個話題(這個得益於我在美國兩年的多元化生活),但之後我一定像高人請教,然後第二天找機會回答給客人。很多老外第二天聽到我的答案後他們會很吃驚也很開心,因為他們覺得我是一個認真和真誠的人。

由於離開這個行業很多年了,我不知道現在導遊這個行業是否還很賺錢,但2006年時導遊的收入真的還算不錯,尤其是借著當時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這股東風,那時來北京旅遊的老外非常多。

我們都知道國外的人是喜歡給小費的,尤其是像有小費傳統的國家(小費收入是合法的呀)給的非常的多。記得當時有個團那幫老外在機場時每個人把兜裡的人民幣都送給我了。

說到賺小費,很多國外團都會有「民俗體驗」這個項目。比如說「包餃子體驗」。簡單點說就是帶著這幫老外去北京胡同的老百姓家裡去體驗「包餃子」,包完後就在那吃,中間穿插著房主的叔叔阿姨們和老外的互動,比如介紹家庭成員,然後合影留戀,或者兒女在家再順便交個友,老外們別提多喜歡了。對於導遊來說,叔叔阿姨在介紹的時候一般情況下會幫著翻譯,不過裡面有趣的事也挺多的,比如我遇到過一個阿姨介紹自己家庭的時候,說她兒子是工程師,女兒是醫生,女婿是教師。結果等我之後去她鄰居家時她的鄰居介紹她的兒女時也是這套詞。後來我就問她們,我說阿姨你們這套詞是居委會發的「範文」嗎?大家說的都一樣呀。那個阿姨一聽,半開玩笑半不樂意的說,我們還不是怕你們導遊翻譯不出來呀,這幾個單詞不是容易嗎?還不是為你們考慮的。後來我再去,我就把這幾個單詞英文怎麼說教給阿姨了,我什麼也不管了,就坐那等著吃餃子,因為我和阿姨說:阿姨,您來吧,您自己說他們給小費給的多。

這就是我在北京做導遊的經歷,可以說通過導遊這份工作,我在細心,認真做事方面得到了很大的鍛鍊和提高。和股票投資一樣,導遊這份工作就像是個「雜貨鋪」,你什麼都得知道,什麼都得懂,但你又不可能什麼都知道,所以這就是一個不斷學習的過程。

不過最終我還是放棄了導遊這份職業。因為那時聽老人們都說導遊是年輕人的飯碗,等慢慢年紀大了,就幹不動了。導遊不可能幹一輩子,自己要給自己想好後路。我後來一想這話有道理,於是導遊這份工作我也不做了。

至於之後我又做什麼了,我們下回接著聊。

祝大家周末快樂!

雪球裡的無業游民

12月5日 香港

2020年第169篇原創文章

歷史文章回顧:

查詢價投書單,請輸入關鍵詞:「書單」

查詢投資方法,請輸入關鍵詞:「學習」

查詢投資理論,請輸入關鍵詞:「漁技」

查詢作者介紹,請輸入關鍵詞:「作者」

查詢作者收益,請輸入關鍵詞:「裡程碑」

查詢持倉明細,請輸入關鍵詞:「月報」

查詢生活趣事:請輸入關鍵詞:「生活」

查詢人生雜談:請輸入關鍵詞:「雜談」

查詢星標讀者:請輸入關鍵詞:「星標」

請輸入相關公司的名字查詢研報

(括號內公司為星標讀者研報,暫無查詢)

歷史研報文章具體分類有:

1.科技類:大華股份,光威復材,科大訊飛

2.醫藥類:貝達醫藥,凱利泰,大博醫療,通化東寶,歐普康視,恩華藥業,花園生物,信立泰,康辰藥業,凱普生物,(微芯生物),上海醫藥,華東醫藥

3.消費類:洋河股份,廣州酒家,(中順潔柔)

4.食品類:洽洽食品,涪陵榨菜,天潤乳業

5.其他類:(上海機場)

相關焦點

  • 小語種導遊日薪千元 七類職業成今年職場新寵
    昨日,知名人才機構前程無憂發布網絡調查統計數據稱,今年,汽車銷售工程師、小語種導遊、速錄師等職業將成職場新寵。  隨著市場越來越多元化,職業劃分也越來越細化。昨日,知名人才機構前程無憂發布網絡調查統計數據稱,今年,汽車銷售工程師、小語種導遊、速錄師等職業將成職場新寵。
  • 職場英語口語情景交際之假期與請假篇:北京也很有意思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職場英語>職場百科>正文職場英語口語情景交際之假期與請假篇:北京也很有意思 2012-12-18 18:44 來源:原版英語 作者:
  • 我在國外讀高中,假期回國補英語
    今年暑期,Alice把自己的行程安排得滿滿當當:六月中旬放假後,她先是和家裡人在國外玩了幾天,便從美國回國參加一項商賽,隨後在杭州接受了整整20天的SAT集訓,補英語閱讀、寫作;八月底Alice又輾轉到北京——她報名了一個為期九天的夏校活動,功利地說,這會豐富她的簡歷。秋季開學後,Alice就將是美國西雅圖安妮懷特中學高三的學生。
  • 實用職場口語:假期與請假-北京也很有意思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職場英語>職場百科>正文實用職場口語:假期與請假-北京也很有意思 2012-12-13 15:45 來源:原版英語 作者:
  • 我在美國讀高中,暑假回國補英語
    今天我們來看看真實的美高紀錄 今年暑期,Alice把自己的行程安排得滿滿當當:六月中旬放假後,她先是和家裡人在國外玩了幾天,便回國參加一項商賽,隨後在杭州接受了整整20天的SAT集訓,補英語閱讀、寫作;八月底Alice又輾轉到北京——她報名了一個為期九天的夏校活動,功利地說,這會豐富她的簡歷。
  • 「我在美國讀高中,暑假回國補英語」
    ,便回國參加一項商賽,隨後在杭州接受了整整20天的SAT集訓,補英語閱讀、寫作;八月底Alice又輾轉到北京——她報名了一個為期九天的夏校活動,功利地說,這會豐富她的簡歷。不過回國參加補習,尤其是補英語,卻出人意料地成了一種常態。中國式培訓深諳標準化測試之道。在留學生心中,「中國老師更懂考試」不僅僅是一種認知,更是中國龐大而又成熟的補習產業鏈的產物。回國補習是再自然不過的選擇,直接、高效,而這種集訓式的經歷,只構成了他們日常所承受的壓力的一小部分。
  • 英語常用表達:應聘導遊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語法詞彙>流行語>正文英語常用表達:應聘導遊 2007-05-04 00:12 來源:中國日報網站 作者:   旅遊業的發展使導遊成為熱門行業
  • 奧運英語1000句——我想要一本北京導遊手冊
    我想要一本北京導遊手冊。  A   Is there a good bookshop near here?  A   這附近有好的書店嗎?  B   Yes, I know two bookshops near here, on Wangfujing Street.
  • 「我在美國讀高中,暑假回國補英語」-虎嗅網
    今年暑期,Alice把自己的行程安排得滿滿當當:六月中旬放假後,她先是和家裡人在國外玩了幾天,便回國參加一項商賽,隨後在杭州接受了整整20天的SAT集訓,補英語閱讀、寫作;八月底Alice又輾轉到北京——她報名了一個為期九天的夏校活動,功利地說,這會豐富她的簡歷
  • 留學生對回國心生「恐懼」 難適應職場環境
    一些海歸們回國後,在職場上開始並不適應。對於很多國外的公司來說,聘用當地人不用去幫員工申請工籤,而且英語流利,比留學生用起來更順手。  什麼人最終留在了國外?梁小瑩告訴記者,第一類是非常拔尖的人才,通過學校推薦實習,最終以工籤留在了國外。第二類是在國外拍拖、結婚生子的留學生。「這些留學生在國外生了孩子後,一般都會爭取移民國外,因為國外的小孩除了大學的學費,小學、初中、高中的學費全免,小孩還可以領取政府補貼的牛奶金。」
  • 海歸回國後」學非所用「 在職場上混得怎麼樣?
    教育部數據顯示,2016年出國留學人員總數為54.45萬人;回國人員總數43.25萬人,逾八成留學人員學成後選擇回國發展。
  • 我校開展「我是桂林英語小導遊」主題活動
    在我校「山水育人」的教育理念引領下,融合「桂林山水甲天下」特有的本土文化資源,我校組織學生開展以「我是桂林英語小導遊」為主題的活動,引導學生感悟當地文化所蘊藏的人文精神和民族情感
  • 【救命英語】實用旅遊英語系列——免稅商店
    ▁▁「京鷹旅遊」▁▁ 專業的導遊、領隊 信息平臺
  • 職場英語系列:同事說「我今天OOO」,這又是什麼意思呢
    大家好,我是職來職往趣談,在這裡帶你了解真實職場。之前和大家分享了很多職場乾貨,包括簡歷製作,面試技巧,職場時間管理,好書推薦等。今天,小編將繼續和大家分享職場英語系列。畢竟現在是全球化經濟,無論你是在外企還是國企私企,或是自己創業,都或多或少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英語知識。那麼,就讓我們從今天開始吧,一天一個小知識點,讓你在休閒時也能get更多知識點。
  • 中國導遊考試介紹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行業英語>旅遊英語>正文中國導遊考試介紹 2012-10-30 15:15 來源:外語教育網 作者:
  • 職場英語:在美國上班第一天,就差點兒把工作丟了.
    既然作為職場系列的前幾篇,當然得談談入職那點事,想想真是哭笑不得,希望大家第一次工作的時候沒有像我這麼蠢。雖然今天並沒有很難的表達,但對大家了解美國職場文化會很有幫助,之後自然會按話題深入分享,以小見大。
  • 導遊在遊客就有「定心丸」 90後導遊經歷的九寨溝地震
    原標題:一個90後導遊經歷的九寨溝地震  編者按  8月9日上午,一篇名為《什麼是導遊?!地震面前,臨危不亂,旗幟高舉,尋找遊客,不離不棄!感動……》的微信文章刷爆朋友圈,發布幾小時內閱讀量就達到10萬+。
  • 你知道藏族第一代專業導遊是從哪裡來的嗎?
    頓珠卓瑪,「西藏導遊第一人」女留學生,包括頓珠卓瑪、次仁卓瑪姐妹等,1946年被父母送到印度學習,1952年回國參加工作,30多年後她被稱為「西藏導遊第一人」。頓珠卓瑪後來跟西藏民俗學家廖東凡合作完成了一篇極富文學色彩的回憶錄,對那段留學生涯有過精彩生動的敘述:「8歲那年,阿爸送我去國外留學。
  • 純乾貨:如何快速提高職場英語水平?
    就我所在的廣告行業而言,同一個崗位,英語好和英語差的薪資可以差好幾千。如果再往上走,差幾萬也是正常的事。因此練好職場英語是一件一本萬利的事情。尤其是在全球化經濟的今天,我們越來越注重和不同國家地域的專業人士合作,英語就成為了必備的溝通技能。今天的文章就介紹一下Boy 在職場英語方面的一些心得。
  • 我在朝鮮的見聞,電視不能隨便看,導遊很漂亮
    文章持續更新,喜歡此類文章的讀者,可以加關注,每天帶你看不一樣的世界。和朝鮮的兩小導遊的合影,據說朝鮮的導遊都有點那方面的背景,但看這兩個人,脾氣倒是很隨和的,人也很實在。滿大街的畫像,導遊告訴我,在平壤市區是可以拍照的,出了平壤到了高速路就不許拍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