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京審計大學經濟與金融研究院「國際化創新人才班」好消息頻傳。2016級董旭同學獲得牛津大學預錄取通知書,高揚、王沁、王逸成三位同學獲得劍橋大學預錄取通知書,還有22名同學被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哥倫比亞大學、帝國理工學院等名校預錄取,另有四位同學考取復旦大學、對外經貿大學、上海財經大學等名校研究生。
「經濟與金融國際化創新人才班」(EFIT)2020屆畢業生共46人。截至6月3日,據不完全統計,有26人獲得海外名校研究生offer,有4人考取國內名校研究生,升學率超65%;另有超15%的同學籤約安永、畢馬威、中國建設銀行等單位。
目前,超80%的同學已確定畢業去向,其餘同學也陸續收到offer正在選擇,或將繼續考研或參加公務員考試。
海外升學方面,很多同學都同時收到多所名校預錄取通知。其中,董旭獲得牛津大學預錄取通知書,高揚、王沁、王逸成三位同學獲得劍橋大學預錄取通知書,劉淑婷等10人次被倫敦政治經濟學院(LSE)預錄取,薛雨涵等13人次被倫敦大學學院(UCL)預錄取,蔡惠峰等4人次被帝國理工學院(IC)預錄取,郭峻林等3人次被哥倫比亞大學預錄取。
其他同學分別收到來自愛丁堡大學、華威大學、格拉斯哥大學、倫敦國王學院、曼徹斯特大學、布裡斯託大學、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昆士蘭大學等英國、美國等海外頂尖名校的研究生預錄取通知書。
預錄劍橋大學的高揚
國內升學方面,蔡凌菲同學被復旦大學錄取,吳洪武同學被上海財經大學錄取,周瞰熹同學被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錄取,韓嘯同學被上海大學錄取。
選擇就業的同學已經分別籤約安永、畢馬威、中信證券管培生、中國建設銀行、寧波銀行、無錫農商行等單位,還有部分同學正在參加公務員考試。
這個班,師資一流
經濟與金融研究院是學校為適應國際化發展趨勢,改革經濟學與金融學人才培養模式,專門吸收在海外知名院校獲得經濟、金融與管理學博士學位的高層次人才的教學科研機構。研究院的主要職責是瞄準本學科前沿,進行國際、國內合作與交流,開展高水平學術研究活動;同時開展經濟學和金融學精英班建設,設立「經濟與金融國際化創新人才班」。
經濟與金融國際化創新人才班學生經濟金融論壇
經濟與金融研究院「國際化創新人才班」是為貫徹我校「特色、質量、國際化」的辦學理念組建。從2015年開始,通過校內全英文筆試和單獨面試等公正、嚴格的選拔程序所成立的特色項目班。目前,已招生五年,共培養275名學生。
面試選拔
研究院目前有18位全職教師,分別畢業於日本明治大學、美國羅徹斯特大學、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美國德克薩斯農工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田納西大學等世界名校,全部是經濟學、金融學、數學等專業博士,均具有境外學習背景。
除了課堂教學,每位老師還負責7-10位同學的學業諮詢、作業指導、擇校輔導等各項學習事宜。研究院院長助理趙寧如說:「我經常給已經出國交流的同學批改作業,我們始終是同學們的老師,無論他們在國內還是國外,有任何問題任何困難都可以找我們。」
這個班,課程一流
在「國際化創新人才班」,所有專業課程實行全英文教學,包括微觀經濟學(英)、宏觀經濟學(英)、會計學(英)、金融學(英)、計量經濟學(英)、博弈論(英)、財務管理(英)、金融計量學(英)等各學科專業基礎課,以及公共經濟學(英)、計算金融(英)、微觀計量(英)、金融機構風險管理(英)等各學科專業選修課。
「國際化創新人才班」學生的學業成績、四六級通過率連續幾年居於學校前列。根據學校發布的2017-2018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考試數據分析,2016級高揚同學學分績點位列全校同年級首位。當然,四級考試通過率也常年霸榜。
國際交流項目是「國際化創新人才班」人才培養方案實施的重要舉措之一。目前,已有的南審-伯明罕大學雙學位項目、南審-貝爾法斯特女王大學雙學位項目以及南審-西澳大利亞大學雙學位項目持續順利進行。在學校各部門的支持下,2016級有25名同學赴伯明罕大學、貝爾法斯特女王大學繼續學習。
此次,一位預錄取牛津大學和三位預錄取劍橋大學的同學均參加了南審-伯明罕大學雙學位項目。該項目採用「2+2」(經濟學、經濟數學與統計學、貨幣,銀行與金融學)雙學士學位模式。伯明罕大學始建於1825年,是英國老牌名校,而伯明罕大學商學院是世界1%頂尖精英商學院。
當然,也曾經有人質疑,「可以申請到G5的高校,得力於伯明罕,和南審沒什麼關係。」
就此,趙寧如說:「我們的課程設置與伯明罕大學的課程設置幾乎無縫對接,相似度高達80%,在南審學得好,在伯明罕一定學得好。2016級的高揚同學在伯明罕的第一年,成績排名商學院第一,還有很多同學成績名列前茅。這為他們申請優秀的學校打下了很好的基礎。」
趙寧如
這個班,學生一流
在「國際化創新人才班」,同學們個個都有拿手絕活。高揚曾獲第六屆審計長獎學金,多名同學獲得南京審計大學綜合獎學金及學業獎學金,多名同學參加全國大學生數學競賽、數學建模大賽、英語大賽並獲獎,多名同學參加商戰模擬大賽等專業競賽並取得優異成績。
2016級邢健帶領的團隊在第八屆「華為財務精英挑戰賽」獲得華東區十強
在「國際化創新人才班」,成績並非唯一,學院更重視培養學生的思辨能力、寫作能力和交流能力。董旭,是一個成績並非特別拔尖的同學,但是他喜歡與人交流,特別自信,實踐能力超強,綜合素質很高,因此他被牛津大學預錄取。
預錄取牛津大學的董旭
經濟與金融研究院執行院長孫楊教授說:「提高學生的升學就業率不能只靠短期的促進措施,關鍵還要靠平時積累,提高學生的綜合競爭力是我們的努力目標。研究院實行精英教育,我們重視的是學生的升學和就業層次,以此來檢驗人才培養模式是否科學可行。我們認為,除了需要掌握紮實的專業基礎知識之外,同學們獨立思考能力、口頭和書面表達能力、跨文化交流能力等方面綜合競爭力更重要。」
研究院還設立學生工作委員會,為學生提供各類服務。為了能夠實時掌握畢業生的升學就業情況,學生工作委員會的負責老師們在自學了PHP+SQL等建站相關知識之後,開發上線了EFIT學生畢業去向實時統計平臺,並定期與畢業生進行聯繫。
同時,研究院要求畢業論文指導教師定期查看平臺數據,與畢業生進行點對點聯繫,充分了解他們的升學就業動態,並提供出國擇校建議、考研複試指導、就業建議等幫助。事實上,學生工作委員會在一直推動研究院學生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設,目前已經上線了多種線上平臺,基本實現了學生選課、獎學金評選、活動報名、畢業去向追蹤等學生工作的線上管理和運行,並不斷進行調整和優化。
部分優秀畢業生介紹
董 旭
畢業去向:牛津大學,經濟學碩士
他寄語新生:Stay focused and on the right track.
高 揚
畢業去向:已被劍橋大學、LSE、UCL等學校經濟學相關專業條件錄取
她寄語新生:珍惜時光。
王逸成
畢業去向:已被劍橋大學、LSE、UCL等學校經濟學專業條件錄取
他寄語新生:無欲則剛,儘量開心。
王 沁
畢業去向:已被劍橋大學、LSE等學校經濟學專業條件錄取
她寄語新生:大學四年是我對自我認識突飛猛進的四年,慢慢了解並摸索到自己想要前進的方向,認識了許多可愛的人,也欣賞了很多美麗的風景。大學畢業亦是新的起點,人生是旅途,繼續啟程去探尋自我,感受世界。
蔡凌菲
畢業去向:復旦大學,資產評估專碩(初試成績388分)
她寄語新生:天戴其蒼,地履其黃。縱有千古,橫有八荒。前途似海,來日方長。
吳洪武
畢業去向:上海財經大學,金融專碩(初試成績412分)
他寄語新生:換上新的旗幟,整裝待發,揚帆起航。
周瞰熹
畢業去向: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金融學碩士研究生(初試成績396分)
他寄語新生: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認可和尊重不是別人給的,優秀也從來不是說說而已,腳踏實地,做最好的自己。
韓 嘯
畢業去向:上海大學,政治學碩士(初試成績379分)
她寄語新生:The sky is the limit.
程靜怡
畢業去向:安永華明會計師事務所
她寄語新生:大學的每一個選擇都像投資,加入EFIT、參與學生工作、各項競賽,無論成敗,只要踏實走穩每一步,最終的收益總不會辜負自己。
邱文雄
畢業去向:畢馬威華振會計師事務所
他寄語新生:平臺足夠你展翅翱翔,也促你時刻自省向上,在這裡,愛你所愛,行你所行。
來源:南京審計大學 素材來源丨經濟與金融研究院 文丨朱芸芸 圖丨潘洪波、經濟與金融研究院、圖片庫 責任編輯丨閃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