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10年前的慶典遊行相比,今年,十萬套遊行服裝中,在北京本地生產的只佔很小一部分。承擔生產任務的11家服裝企業、4家鞋企,分別來自北京、河北、山東、江蘇、浙江、湖北和福建,絕大部分服裝需要在製成後長途跋涉,分發到遊行群眾手中。據組織此次生產的市屬國企北京時尚控股公司介紹,在短短1個多月內,生產企業完成了約10萬套、近30萬件服裝、配飾和10萬雙鞋的原料採購、生產製作、物流配送、服務保障,在規定時間內高質量地完成了全部任務。
「這10萬套服裝和配飾基本沒有金屬成分,或進行了消磁處理。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廠家想的是,減少一次安檢時的誤報,就能減少遊行群眾的等候時間,就能讓大伙兒有更飽滿的精神,全身心投入群眾遊行。」北京時尚控股黨委常委、副總經理趙宏曄說。
國慶慶典,安保要求嚴格,如果服裝中的拉鏈、扣子等配飾中存在金屬材質,在通過安檢儀時,很可能遭遇誤報。而在一個方陣中,同款式、同類型的服裝總數很多,一旦出現這樣的情況,勢必將使得遊行群眾在入場安檢時遭遇大麻煩。為此,北京時尚控股公司在組織生產過程中,從原料源頭把關,確保所使用的面料和配飾的材質絕對安全,儘量避免使用金屬製品,並全部進行消磁處理。在每批產品生產完畢時,廠家先要進行自檢,以高靈敏度的安檢設備對服裝進行嚴格檢查,將隱患在生產環節排除。「這個環節在製衣行業內有個專有名詞,叫做『驗針』,一般都是在生產中高檔服裝才有的,為的是防止生產時機器上的縫衣針斷掉後,埋在衣服裡造成傷害,這次所有的群眾遊行服裝,我們都要求專門增加這個步驟。」
今年4月,遊行服裝開始進入到設計打樣和評審階段,生產總負責單位北京時尚控股公司立即成立了領導小組、工作小組、專家小組、審計小組等多個專門機構,評審確定京內京外生產企業,全面啟動了群眾遊行制裝工作。
趙宏曄說,在10年之前,只要手裡有紗線,織布、印染、製衣、後整理等全部流程,都可以在北京時尚控股公司所屬企業內部完成。但隨著北京紡織企業近年來的大力疏解、外遷或轉型,今年的工作,公司從原來的直接生產者,變成了生產的組織者,需要擔負起更多的組織管理、質量管控、協調溝通等工作。
「10年前,每一個群眾遊行方陣的服裝款式,最多也就兩三種,今年不僅款式一下子多了很多,尺碼的範圍也擴大了許多。」趙宏曄介紹道,原來遊行人員的身高、體型相對統一,而今年更多地是自願報名,結果遊行群眾的個體差異非常大,以鞋子為例,尺碼從36碼直至47碼,每一種尺碼都得進行生產,使得生產組織的難度一下子提升了許多。
從4月至7月中旬,服裝的設計、樣衣多次調整,直至7月底才最終確定全部款式,開始進入製衣階段。有的服裝是現場量體,有的是依據各遊行方陣8月初報來的尺碼,生產出的服裝發到各個方陣時,也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情況:經歷了炎熱夏季的辛苦排練,很多遊行群眾「瘦身」了,按兩個月前上報尺碼製作的衣服,現在穿上「咣裡咣當」的,本應有的美感蕩然無存。但是在部分合唱單位,卻又出現了一些隊員「長高長胖」的情況,衣服穿不進去了。
發現問題後,北京時尚控股公司第一時間組織生產企業火速派遣專人來京指導幫助方陣調換衣服,對不合適的進行修改。數量多的,直接打包運回企業,重新調整後再空運發回北京;數量少的,企業技術人員在北京本地企業的支持下,利用北京企業的設備,直接改好送去。此時此刻,大家只要一個心思,那就是齊心協力、團結一致、不計得失,全力以赴圓滿完成這一重大政治任務。
據介紹,此次服裝生產任務重,各個生產企業都堅持精益求精、細節為王、追求完美的工作態度。「比如在一個方陣中,有身著消防服的消防員形象,我們製作的消防服,可絕不僅僅是外觀一致,而是真的使用了專用的複合材料,增加了面料防火等功能的工藝。」當然,也有個別的服裝,沒有令遊行群眾「滿意」。比如一個方陣中,遊行群眾需要身穿運動服登場,按照生活常識,運動服一定要寬鬆一些,而在設計審定時,「標準」身材的模特穿上具備運動功能的服裝顯得過於「松垮」,顯不出「精氣神」,而且遊行群眾並不需要身穿運動服做太多動作,於是上級要求「服裝要合體」,這下,衣服版型一下子「瘦了」,發到群眾手上的衣服更具備「走路」展示的功能,真想穿著它運動蹦跳,就和一般認識上的「運動服」有些差異了。
全部約10萬套、近30萬件衣服配飾和10萬雙鞋,經過緊張艱苦的生產製作和物流配送,分發到了所有遊行群眾的手中。10月1日,凝聚著北京時尚控股公司和10多個生產企業,無數的製衣專家、技師、工人們幾個月心血的遊行服裝,炫彩華麗地展現在14億國人面前。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作者:安然
攝影:和冠欣
監製:霍雷、張鵬
編輯:黃品超
流程編輯:王宏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