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約在冬季》:兩代人情感的交織與纏繞
作者:黑王輝
上世紀九十年代,臺灣歌手齊秦的歌曲《大約在冬季》在內地曾傳唱一時,近期上映的院線電影《大約在冬季》即以這首歌曲為靈魂。影片主要講述北師大才女安然和臺灣攝影師齊嘯的愛情故事。兩人在齊秦的1991年北京演唱會上相識,之後相戀,然而最終未能走到一起。
作為電影,《大約在冬季》場景在北京和臺北之間切換,時間跨度近三十年,使觀眾得以領略到不同城市的不同風情以及同一城市在不同歷史時期的不同風情,從而引起了觀眾的懷念和回憶,兩代人的情感,在其中交織、纏繞,歲月悠悠,上一代人的傷痛,要靠下一代來彌合,不過最終,相約冬季的那場約定儘管遲到,終究沒有缺席。
但從票房成績看,《大約在冬季》終究沒有激起太大的觀影浪花。作為一名臺灣導演,王維明並未把握住內地三十年滄桑巨變的精髓,只是簡單堆砌了一些時代符號,浮光掠影,加之影片放大了擔任編劇的青春作家饒雪漫的一些行文缺點,無論劇本還是臺詞,都漂浮於時代表層,略感不接地氣,因此儘管霍建華和馬思純表現中規中矩,也無法催生票房爆款。
《大約在冬季》的票房不振,為電影人敲響了一聲警鐘。近些年,電影人追熱門、逐IP已成風氣,不僅文學作品拿來改編,老電影拿來翻拍,就連歌曲也被拿來重新創作。綜觀由歌曲延伸而來的電影,有口碑撲街者,如《同桌的你》《睡在我上鋪的兄弟》《為你寫詩》等,也有靠賣情懷賺得不少人氣,票房頗有斬獲者,像何炅執導的《梔子花開》就獲得3.8億元票房,而劉若英執導的《後來的我們》票房更是達到驚人的13.6億元,創造了一個票房神話。但《大約在冬季》無疑是在失敗一方增添了砝碼,對歌曲改編電影原本抱有熱望的觀眾,可能因此會減弱為此類作品買單的興趣。
《勇敢者遊戲2:再戰巔峰》:未超越前作
作者:謝麗成
2017年底,哥倫比亞公司的《勇敢者遊戲:決戰叢林》出人意料地以0.9億美元成本在全球奪得9.6億美元票房。時隔兩年,該系列再接再厲,推出第二部——《勇敢者遊戲2:再戰巔峰》。
續作仍由美國導演傑克·卡斯丹執導,道恩·強森、凱倫·吉蘭等演員出演。如果說《勇敢者遊戲》是四名高中生的「初級打怪」,那麼《勇敢者遊戲2》便是幾名主角的「打怪升級」。影片講述第一部的主角斯賓塞在進入大學後,生活並不如意,於是遁入遊戲逃避現實。為營救斯賓塞,瑪莎和斯賓塞的外公以及外公的兩位好友進入遊戲,組成遊戲中的四人組。他們一邊鬥嘴鬥氣,一邊大展拳腳,經過戈壁荒漠、西部小鎮、峰林浮橋和冰山要塞等關卡,最終救出斯賓塞,三個老人的矛盾也得以化解。
為將「遊戲」升級,第二部不僅增加了情節的趣味性,還增強了角色的娛樂效果,尤其是角色的前後反差帶來的喜劇效果,給觀眾帶來一定的新鮮感。同時,有了第一部的成功做鋪墊,第二部顯然投資增加,不僅場面更宏大,情節也更刺激。
不過,即便如此,《勇敢者遊戲2》仍沒有超越前作,其賴以升級「遊戲」的喜劇效果並不如第一部那麼明顯,為了表現出老人的性格,由喜劇演員凱文·哈特飾演的毛子·芬巴故裝深沉,顯然不如第一部那般妙語連珠,發揮自如。此外,由於東西方文化的差異,慣於信口開河的美式喜劇在我國並不是那麼受歡迎,尤其是互拿身體開玩笑的美式段子,對我國觀眾來說,並不能發揮其應有的效果。這也是第一部在北美及全球大受歡迎而在我國票房平平的主要原因,目前來看,第二部仍是如此。
2019年12月13日《河南日報》第17版
編輯:河南日報文藝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