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不相信:與你同專業、同班、同宿舍的Ta,可能沒有參加高考,就上大學了~
對於我們大部分人來說,都是只有在國家統一舉行的高考中劈波斬浪,才能進入大學。但是,對於某一些同學來說,他們進入大學是不需要去參加高考的,只需要一些簡單的步驟就能和你進入到同樣的大學,連畢業證都絲毫不差。
那麼,他們是通過什麼渠道實現人生逆轉的呢?答案就是:單招!
單招是指:經國家教育部批准,由高等職業院校獨立組織考試錄取學生的一種方式。通過這種方式,職高學生不用參加高考就能進入到大學,簡直是人生前途的加油站啊!那麼,這對於廣大參加高考的統招生,是不是不公平呢?他們之間有什麼區別嗎?就這個疑問,我們做一個簡要的分析:
報名與考試的時間不同
對於參加高考的學生來說,一般需要在參加高考的前一年的10月和11月之間報名,在第二年的6月份正式考試;而對於準備參加「單招」的考生來說,報名時間多在10月內截止,在第二年的3月到4月之間正式參加考試。
總體而言,對於「單招」的考生來說,報名時間和考試時間均比正常參加高考的統招生要早一些。
考試的模式與難度不同
對於參加高考的學生來說,高考時需要考語文、數學、外語、文綜/理綜這四門科目,除了文綜或理綜為300分之外,別的科目均為150分。只有這些科目都拿到一定的分數,才能考上大學。這就像萬人過獨木橋,考入理想大學的機率比較低,難度較大。
但是對於參加「單招」考生來說,考試時均為學校自主命題,出題比較簡單。但是,採取的並非高考那樣扁平化、單一化的錄取模式,而是通過筆試加面試這種立體模式。筆試中,語文、數學、英語的分值為180-200分之間不等,而面試總分在100-120分之間,根據目標院校的不同,分值會存在一些差異。這樣的考試方式,能夠充分考察到學生的知識素養、品德修養、專業潛質等多方面的能力。
院校的選擇範圍不同
對於參加國家統一高考的學生來說,你面前的選擇有很多,比如可以走軍校這樣的提前批,也可以選擇正常的本科大學。當然,如果你自覺成績不是很好,面前也會有大把的專科院校可以選擇。
而對於準備走「單招」的學生來說,他們的選擇一般只能是專科院校。
填報志願的方式不同
對於統一參加高考的學生來說,需要在高考結束後,回學校填報志願。在志願表上,有第一、第二、第三志願,考生可以全部填報。在選擇專業時,也可以根據自己的意願,在學校的專業列表上,選擇自己有意向的專業。
對於走「單招」的考生來說,報志願是在考試之前,且只能填報一所目標院校的部分專業,選擇面比較窄。總結
高考,是人生的一個重要節點。當我們回想起備考的點點滴滴,那種充實感和幸福感也是非常令人嚮往的。但是,回憶歸回憶,我們還是要把握好自己未來發展的方向。
如果你覺得自己肯定考不上一所本科院校,且不想複習的話,我覺得選擇「單招」是一個非常正確的決定。因為,考察難度低,錄取率高。而且,錄取後,不需要參加高考,就能上大學了。雖然只能上一個專科,但是將來依舊可以專升本,甚至考研都是可以的。
當然,如果你有希望考個本科,那麼就努力博一把,爭取考一個好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