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牙疼不是病,疼起來真要命」
這句話真不假
相信有過牙痛經歷的人
對這句話一定有切身的體會!
也可見口腔問題對人體會產生多大的影響
牙痛怎麼辦呢?
在多數情況下拔牙就是一種不錯的選擇
一旦你決定了要拔牙
那麼相關的注意事項你也需要明白
那麼貼心的小編就送上關於拔牙的注意事項吧~
以下這些人群拔牙需謹慎
1.心血管疾病
拔牙時的疼痛,以及恐懼、緊張可能會影響患者的心血管功能。
(1)近期有心肌梗塞病史者;
(2)近期心絞痛頻繁發作者;
(3)心臟病合併高血壓的患者;
2.高血壓
對於高血壓患者,應先行治療高血壓,血壓正常情況下拔牙才更安全拔牙比較安全。
3.血液病
凝血因子缺乏和凝血功能障礙可引起出血甚至嚴重的大出血而危及生命。
(1)再生障礙性貧血;
(2)原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
(3)血友病;
(4)白血病。
4.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對病菌抵抗力普遍較低,拔牙後易導致各種感染,使病情加重。拔牙時,血糖控制在正常範圍內更安全.
5.甲亢
甲狀腺功能亢進患者,病情穩定中,經過醫生允許的,可以拔牙。
6.腎臟疾病
急性腎炎、慢性腎功能不全、嚴重的腎病腎功能衰竭的患者都不宜拔牙。
7.肝硬化和肝炎
這些患者多有出血傾向,拔牙後可能造成出血不止,所以更容易造成危險。
8.妊娠
妊娠期女性在懷孕的第4、5、6月期間,進行拔牙較為安全,千萬不要大意!
9.月經期
女性月經期拔牙會引起經血過多,造成非生理性失血,一般建議月經前後3天都避免拔牙。
10.急性傳染病
急性肝炎、肺結核活動期、麻疹、流行性出血熱等患者拔牙易發生術後感染和炎症擴散,故病未愈之前忌拔牙。
11.惡性腫瘤
如牙位於惡性腫瘤中或已被腫瘤累及,單純拔牙可能刺激腫瘤引起擴散,應視為禁忌。放射治療前,位於照射部位的患牙,應在放射治療前至少7-10天拔除或完成治療。在放療期間和放療後5年應禁止拔牙。
拔牙前要注意這五點
其實拔牙也是一個「小手術」
所以對於拔牙前後的細節還是要知道的
那麼在拔牙前需要知道什麼呢?
01
拔牙前需穩定情緒
拔牙前,一定要精神放鬆,增強自信心,保持情緒穩定,必要時可在清醒鎮靜、心電監護下拔牙,如果在舒適、放鬆的情況下配合牙醫操作,可以大大提高安全性。
02
要告知牙醫自己的身體狀況
在拔牙前,一定要告訴牙醫目前自己的全身情況及精神狀態。如患有心臟病、高血壓、糖尿病、血液病、肝炎、腎臟疾病、甲狀腺功能亢進症、惡性腫瘤、精神疾患等系統病史,應該暫緩拔牙。長期服用抗凝藥物治療的患月經期或妊娠期的婦女,也一定要多加注意。
03
在拔牙前一定要合理飲食
拔牙前是需要吃東西的,但也不宜吃得太多,更不應該吃太油膩的食物,還要保證適當的飲水。吃得太少抵抗力則差,吃得太多則可能會在拔牙的過程中感到噁心,而引起嘔吐。尤其是上午拔牙的患者,早餐是需要吃的,拔牙不宜空腹,吃完早餐休息一個小時左右即可拔牙。
04
拔牙儘量選擇上午
拔牙選擇上午更安全,儘量避免下午拔牙,因為拔牙後如有出血等不適可以及時找醫生處置,防止到晚上特殊情況處置不便。上午拔牙的患者,應保證早餐的質量,避免空腹拔牙,以免因緊張導致低血糖反應。
05
女性拔牙要避開經期
女性月經期是一種很危險的行為,所以在經期應該暫緩拔牙,以免引起大出血。有既往藥物過敏史的患者在拔牙時應向醫生詳細說明,以免發生麻醉藥物過敏反應。
拔牙後需注意這幾點
拔牙之後的術後護理其實很重要
所以你需要知道一些關於拔牙後的注意事項
這樣不僅僅能夠幫助拔牙所造成的傷口更好地癒合
還能夠防止拔牙引起的併發症的出現哦!
1
紗球咬半小時即可
拔牙後,醫生會在拔牙窩上方放置一個紗球讓患者咬緊,用以壓迫止血。一般沒有血液病的病人,在安靜狀態下咬緊紗球半小時就可以止血。
2
不要用舌頭舔傷口
良好的血凝塊是拔牙創口正常癒合、避免感染的重要條件。
當吐出紗球後,牙槽窩已經止血,這時候血凝塊已經形成。但如果經過唾液或者喝水的衝刷,血凝塊又會分解,就像冰融化一樣,最終導致血凝塊脫落和再出血。因此,拔牙後24小時內不要漱口和刷牙,喝水也不要用力漱口,不要經常用舌頭舔傷口。
3
術後如果出血還要咬紗球
有時候紗球吐了以後已經止血了,但是經過運動、說話、喝水等引起牙槽窩再次出血,這時候可以用紗球放置於拔牙窩上方緊咬,壓迫止血,一般都能奏效。如果止不住血,要及時去醫院處理。
4
術後腫脹可用止痛藥+冷敷
術後的疼痛和面頰部腫脹屬於正常的生理反應,在所難免。一般牙齒越複雜,拔牙的創傷越大,術後的反應就越嚴重。冷敷也可以幫助消腫止痛。
5
禁食辛辣滾燙的食物
拔牙後兩小時可以進食流食,前三天以流食為主,目的是便於吞咽,以免破壞牙槽窩的血凝塊。勿進食過熱及辛辣刺激食物,可進食偏涼食物,口含冰塊或冷飲有助於止血。當天及次日儘量休息,避免劇烈運動,有出血傾向者,避免平躺,可半臥位,減少頭面部血流量。注意補充營養,多進食一些富含蛋白質和維生素的食物,一周內應當儘量不吸菸、不飲酒。
6
刷牙、漱口很重要
拔牙後更要加強口腔衛生以免引起感染。有些患者遲遲不敢刷牙漱口,導致口腔衛生很差,引起傷口感染。前面已經說過,24小時以後就可以刷牙漱口了,注意動作輕柔即可。每餐後可使用漱口水或淡鹽水漱口,尤其注意及時清理掉進下頜牙槽窩的食物殘渣。
7
有任何不適要及時複診
拔牙後如果無明顯不適可以不複診。如果有縫線,可在術後5-7天時複診拆線,也可在附近醫院拆線。如果術後反應明顯,出現體溫升高,開口困難,疼痛不能緩解等,應及時複診。若術後3天開始出現拔牙窩劇痛,服用止痛藥都無法緩解,疼痛向半側頭放射,嘴裡面有腐敗臭味,可能是發生了幹槽症,要及時複診。
如何保護好牙齒
1、正確刷牙
刷牙是目前預防牙病最簡單、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刷牙就是要清除牙面上的牙菌斑和食物殘渣,防治牙病的發生。每天應做到早晚正確刷牙,飯後漱口。
2、選用含氟牙膏
氟是一種天然元素,是人體牙齒、骨骼發育和礦化所必需的。氟能阻止脫礦,使牙齒堅固,並有抑制細菌的作用,可以通過選用含氟牙膏增加牙局部氟含量。
3、使用保健牙刷
保健牙刷應具備以下特徵:刷頭小,可在口腔中靈活轉動,這樣更容易清潔後排牙齒和牙齒內面;刷毛軟,優質的尼龍絲、頂端磨圓,這樣在有效清除牙齒的同時不傷害牙齒和牙齦;刷柄韌,彈性刷柄有助於緩衝刷牙過程中加在牙齒上的過度壓力,在有效潔牙的基礎上不損傷牙齒。
4、少吃含糖食物
飲食應健康、均衡,應減少糖果、糕點、含糖咖啡等食物的攝取。可多攝取自潔性食品,如新鮮水果和含纖維成分多的食品。
5、定期口腔檢查
齲病的發生是一個緩慢的過程,早期無任何症狀,不易引起注意,一旦出現疼痛時,牙病已到晚期,治療也很費時。定期口腔檢查,可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同時,可得到牙科醫生的指導,養成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對於牙縫較深的牙還可用窩溝封閉來預防齲病發生。一般建議每半年做一次口腔檢查。
6、定期洗牙
定期洗牙是一種很好的牙齒保健手段,亦是治療牙周病的首要措施。通過定期潔牙,不但可以徹底清除牙齒上的菌斑和結石,令牙周組織保持健康,防治牙周病,且潔牙時容易發現細小的不易覺察的牙病,如比較隱蔽的齲齒,從而達到早發現早治療的目的。
7、避免不良用牙習慣
用特定部位嗑瓜子、開酒瓶蓋、咬鉛筆、單側咀嚼等都會對牙齒造成損害。
牙疼可不是小病
當出現了牙痛症狀時對生活的還是會有很大影響
所以別讓這種疼痛繼續蔓延下去!
保護牙齒健康
就從現在開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