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5月25日12時長沙報導(特派記者 梁國瑞)
12時整,長沙嶽麓山腳下。
湘浙小商品市場內,來往的顧客正漸漸散去,店鋪老闆們正乘著午間的空檔吃飯、休息。林志臺熟練地從自動扶梯上邁出來,向一家皮鞋批發店鋪走去。此時,他一身輕便的休閒服裝,一頭短髮,身形瘦削,一雙並不算大的眼睛中透露著精明和智慧,神情自若卻顯示著一種成功人士的自信和老練。
這是一個典型的浙江商人——林志臺,這名瘦削精幹的中年人,正是這個長沙乃至整個中南地區最大規模小商品市場的主人。
還沒走進店鋪,幾個老闆就笑著迎了出來,「林總,飯吃過了?」說的竟是地道的溫州話。這並不希奇,溫州商人遍及世界各地,僅僅長沙市就有近5萬溫州商人,在湘浙小商品市場裡也有近百名溫州商人。林志臺每天必做的一門「功課」就是到市場上轉一轉,和經營戶們拉拉家常,與這些溫州老鄉之間更是分外熟稔。
12時35分,林志臺回到位於5樓的辦公室,開始處理日常文件。
資料圖:林志臺(左一)每天必做的功課就是到市場轉一轉,和經營戶們拉家常,聽聽他們的心聲,了解他們的需求。
溫州商人半年造就「湖南義烏」
林志臺在長沙商界頗有點傳奇色彩。2005年6月,這個來自溫州泰順山區的浙江商人,帶領著自己的隊伍,經過5個月夜以繼日的奮戰,硬是將一棟閒置了8年之久,面積達4萬平米的「爛尾樓」改造成了一個匯集全國各地900餘家經營戶、經營16大類上萬種商品的批發兼零售業務的大型批發市場。目前,平均每日人流量5萬多人次,日平均營業額達200多萬元。
2005年12月14日,「首屆湘浙小商品博覽會」舉辦,10多萬人參觀,三天實現現場交易額5000多萬元,合同成交額達4.5億多元;2006年5月,「湘浙市場鞋類展示交易會」舉辦,吸引了浙江溫州、福建晉江兩大鞋都700餘家廠商、9700餘種鞋款參展,上萬名來自長沙周邊及益陽、常德、張家界等地的二級分銷商前來觀展進貨……一時間,長沙媒體紛紛為之側目,「溫州模式」、「湖南義烏」等形容紛紛見諸報端,很多評論人士甚至認為它正改變著河西甚至整個長沙的商業環境。
資料圖:2005年12月14日,湘浙小商品市場開業,林志臺(左前)在開幕式上發言。
浙江商人遍飲「三湘水」
林志臺僅僅是一個代表。此刻,還有整整20萬的浙江商人,在三湘四水間書寫著他們的事業和人生,噴灑著浙商的熱血和激情。
昨昔我住錢江尾,今朝遍飲三湘水。這20萬浙江商人已經將湖南當成了第二故鄉,跳出浙江發展浙江,走進湖南建設湖南,在製造業,房地產業、商品市場、基礎設施等領域都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記者還從湖南省浙江商會了解到,據不完全統計,浙商已經成為了湖南經濟發展不可或缺的一股力量。僅浙商在湘投資一項,2002年的實際投資額為15.56億元,2003年為41多億元,2004年激增為81億多元,到2005年已超過百億元,增長速度居各省、市、區來湘投資的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