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翔安區創意之星(伴手禮主題)評選活動完美收官

2020-12-24 中國新聞網

  中國商報/中國商網(林瑞聲 餘慶東 洪麗敏 記者 鍾 瑜)1月13日,由廈門市翔安區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辦的翔安區創意之星(伴手禮主題)評選活動之配套活動「匠人墟集」完美收官。這場活動自2018年12月27日啟動以來,緊緊圍繞「傳承」「創新」開展一系列精彩紛呈的活動,廣受社會各界關注。如今活動雖已成功落幕,但關於翔安文化產業繁榮發展的大戲才剛剛啟幕。

  本次翔安區創意之星(伴手禮主題)評選活動由翔安區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辦,中國商報廈門記者站、廈門華億文旅產業有限公司承辦,閩籃城市廣場協辦,十一維度(廈門)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技術支持。主辦方通過徵集翔安傳統手工藝、傳統小吃、數字文創產品範圍內的創意達人、匠人及其創作的伴手禮作品近百件,再綜合網絡票選、專家評審從41件入選作品中選出「創意之星」「翔安最佳伴手禮」兩大獎項,期間還配套開展「匠人墟集」精品年貨展,進一步弘揚匠人精神,推動民間傳統手工藝在傳承的基礎上實現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促成以文創為核心的文化產業繁榮,鼓勵創新創業,扶持民營企業,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翔安「匠人墟集」開市當天,主辦方走訪了解現場情況。 朱毅力/攝

  匠人墟集

  匯集翔安本土「好料」

  在翔安新圩金柄村,每天清晨天微亮時,柔和的燈光下映著大帽山山腳下氤氳的霧氣,也照亮了手工面線師傅黃加忙碌的身影。今年60多歲的黃加以做手工面線出名,40多年來,他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做著揉面、甩面的工作,他生產出來的手工面線遠銷全國各地,黃加也被評為翔安傳統面線製作技藝的區級非物質文化傳承人。

  而在翔安海島大嶝,雙滬社區的年輕小夥子許凌敏突發奇想,用家鄉的紫菜、海蠣、海帶做食材原料,生產出了口味獨特的「尋味三島」牛軋餅、牛軋糖等。這個年輕人憑著一股創新的精神,秉承著一份匠心,經過無數次研發,成功將島上的美食以更加符合市場需求的方式,多元化地呈現給大眾,此舉堪稱獨闢市場蹊徑。

  這一山一海、一守藝一創新、一老一少,做的雖是不同的事情,但堅持的卻是同一份「匠心」。在翔安,這種「匠心」堅守並不少見。有著千年歷史的翔安,優秀的傳統匠人文化並沒有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消亡,而是呈現出了歷久彌新的態勢。

  因此,當1月11日翔安區創意之星(伴手禮主題)評選活動之「匠人墟集」在翔安閩籃城市廣場開市、各行各業的翔安匠人帶著各自的精品年貨現身時,不少市民頻頻點讚,他們點讚的不僅僅是年貨的品質,還有活動本身的意義。

  據介紹,古早閩南有一個風俗,人們把約定俗成的集市交易日稱為「墟日」,把到集市上交易叫作「趕墟」。今年的臘八恰好是1月13日,活動主辦方將文化產業發展與閩南風俗習慣相結合,舉辦為期三天的「匠人墟集」,不僅是對最地道、最本土的翔安伴手禮進行集中展示,更是烘託出了濃鬱的年味。

  一位專程從廈門島內趕來購買年貨的林先生說,年貨買的就是地道的家鄉味,而這份家鄉味在這次「匠人墟集」上都可以買得到,像古早味的貢糖、純天然的蜂蜜、精美的玄雕壺等都是翔安非常有代表性的伴手禮。他此次大飽眼福,滿載而歸。

  在展位上,來自新圩東寮的陳火怕自家做的豆乾讓市民聞香而來。「做豆乾的手藝是祖傳的,至今已有100多年了。」他說,自然原香是陳家歷代不變的追求。因此,他家的豆乾嚴格遵照古法鹽滷製作,始終堅持不用石膏、不添加消泡劑,堅持純手工製作,一塊小小的豆乾凝聚了無數人的心血。而在翔安區奧蜜蜜蜂養殖專業合作社的展位上,攤主陳秋蘋早早就將親手用蜂蠟做的口紅、潤唇膏,連同巢蜜、龍眼蜜、鴨腳木蜜、茶花花粉擺上了展臺。她說,要讓市民嘗到用到最純正的蜂蜜產品。

  此次「匠人墟集」共設展位45個,參展商均為翔安當地企業,有傳統與創意融合的茶器、香器、花器、石雕、黏土等器皿及手工藝,也有古早味十足的手工面線、貢糖、糕點、豆乾、鵝肉、薑母鴨等傳統小吃,以優良的品質、實惠的價格讓廣大市民有更多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現場的互動活動也異彩紛呈,特設參評作品圖片展、春聯送祝福、財神爺發紅包、主題拍照區等活動,更有參展商帶來現場DIY體驗,打造出了惠民年貨嘉年華。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蔡水況(左)、廈門著名文史專家彭一萬(右)對入圍作品進行評審。葉紫/攝

  專家評審

  獻策翔安文創市場

  「弘揚匠人精神,繁榮文創產業」,帶著這樣的活動初衷,本次翔安區創意之星(伴手禮主題)評選活動稱得上是一次翔安民間傳統手工藝的大集合,也是翔安首次大規模對傳統手工藝進行整合提升。

  在徵集期間,組委會積極組織專家對參評作品進行實地走訪、考察,並於今年1月4日正式啟動翔安區創意之星(伴手禮主題)評選活動。同時,特邀廈門「蔡氏漆線雕」第十二代傳人、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蔡水況,以及廈門市文化局原局長、廈門著名文史專家彭一萬等十餘名專家參加啟動大會,並對入圍的初選作品進行評審。

  據了解,每件參評作品的製作過程、品牌故事、未來發展等都是此次專家評審的重要標準。廈門文史專家彭一萬對此次評審作品作出了高度評價,在他看來,這次參評的作品具有古代與現代相結合、傳統與時尚相結合、文化創意與科技創新相結合的特點,是翔安民間傳統手工藝多元化發展的一個重要體現,也說明了翔安匠人在傳承的基礎上不斷創新,讓傳統手工藝有了新的商機,這對其廣泛融入市場大有裨益。

  此次評審專家團成員之一的蔡水況是翔安人,他告訴記者,通過此次活動足以看出翔安區對傳統手工藝、文創產業的重視,作為一個翔安人,真心為翔安保留了這麼多傳統手工藝而感到驕傲。

  此外,在此次參評中,翔安匠人的作品也贏得了專家對翔安傳統手工藝的肯定。非物質文化遺產「惠和影雕」傳承人、惠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雅華在評審時表示,翔安的手工面線讓她回憶起了小時候吃的面線,手工面線那種細長綿滑的口感是傳統手工藝的獨特之處,也是機器生產代替不了的味道。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惠和影雕」傳承人,李雅華已經成功地將傳統手工藝「惠和影雕」引入文創市場並將其創辦的惠和股份有限公司在新三板企業中成功上市。對於傳統手工藝、文創產業的傳承與創新方面,李雅華有著獨到的見解。當她看到廈門藝源昌工貿有限公司將翔安農民畫的繪畫元素融合傳統大漆工藝,生產出實用性、觀賞性兼具的大漆茶具等系列工藝品時,表示今後有機會可展開深入探討,同時她也積極為翔安文創作品的未來發展提出了有益的建議。

  而對於參評的商家和單位來說,得益於此次高水平的專家評審,讓翔安文創作品、傳統手工藝作品獲得了更加客觀、專業的指導性意見和建議,為今後翔安傳統手工藝、文創作品在市場上走得更加長遠指明了方向。

翔安新圩黃加堅持手工製作面線40多年。 劉小東/攝

  創意創新

  深耕翔安匠人文化

  「讓文創作品插上科技的翅膀,讓傳統手工藝重現市場商機。」本次活動旨在運用創意、創新的現代化科技手段,讓翔安傳統手工藝、文創作品以全新的宣傳方式展現在公眾視野中。在十一維度(廈門)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的技術支持下,入圍的翔安傳統手工、傳統小吃、數字作品三大領域以虛擬實境最新技術展示的方式呈現出來,方便市民對喜歡的作品進行網絡投票。整個網絡投票期間共收穫100萬以上總投票數,引發了極大關注,對翔安傳統手工藝進行了更加全面的宣傳。

  為鼓勵創業創新、扶持民營企業,主辦方除了策劃「匠人墟集」為參評作品搭臺,向市民重點推介外,還努力推出一批匠心獨具、特色鮮明的文化品牌,用鏡頭走進匠人世界,挖掘匠人的創意故事,捕捉匠人傳承傳統技藝、創新創造的身影,把無數個巧匠、藝匠、哲匠的故事和心思聯珠綴玉,對「匠人匠心」再定義,發布視頻作品《翔安工夫匠心傳承》。此外,還將以翔安最佳伴手禮、翔安創意達人、匠人精神為關鍵詞製作出版宣傳畫冊。

  

  值得一提的是,在1月13日「匠人墟集」的閉幕式現場,翔安區「匠人講堂」也正式啟動,組委會請「創意之星」走進翔安社區書院,在社區書院分享匠人故事,暢談對「匠人精神」的理解,探討新時代「匠人精神」的傳承和運用。

  為了長久地保留下翔安傳統手工藝,主辦方同期還開通了「數字博物院」,將參選作品與最新虛擬實境(WebVR)技術相結合,以三維立體的方式完整呈現於網絡中,市民可通過關注「翔安區匠人數字博物館」的微信二維碼,藉助手機界面全景式地了解翔安翔安傳統手工、傳統小吃、文創等。數字博物館通過文字、圖片、錄音解說、立體flash、虛擬漫遊、高俯瞰等多種方式展示匠人匠作介紹、技藝傳承、創新巧思等,能為大家帶來交互式參與的感官體驗,同時也讓傳統技藝與傳統文創「活」起來,使其得到更廣泛的推廣和更長久的保存。

  居民到「匠人墟集」購買翔安本土年貨。 朱毅力/攝

  活動落地

  搭建匠人市場平臺

  「以前是酒香不怕巷子深,現在是酒香就怕巷子深。」現代市場的變化讓來自新圩的手工貢糖師傅謝火有了危機感,此次他同所有的參評者一樣全程參與了活動的網絡票選、攤位展示。往年,在年關將至的時候,謝火總是要加班加點趕製年貨訂單,而今年他特意擠出時間前來參加活動,為的就是讓更多的人知道翔安有這項傳統工藝,為創建翔安匠人文化品牌貢獻一份力量。

  功夫不負有心人,此次翔安匠人和創新達人用匠心鑄就的精品頻頻獲得市場的好評。隨著本次活動的成功開展,參評的翔安商家或單位一方面得到了廣泛的宣傳,一方面也為未來的發展奠定了基礎。翔安胡老三食品推出的年貨禮盒在此次活動中再一次熱銷;翔安奧蜜蜜蜂養殖專業合作社也在此次活動中再一次拓寬了銷路;手工面線、米粉也是銷量不菲……參評商家也紛紛為此次活動的顯著效果點讚。據介紹,「匠人墟集」三天實現銷售收入60餘萬元,而這也得益於全媒體宣傳及虛擬技術線上展示,網絡銷售收入達55萬元,提高了參評作品的品牌知名度。

  正如主辦方表示的,翔安區經過15年實踐,社會經濟迎來了飛躍式發展,期間也湧現了一批優秀的手工匠人,創造了許多匠心獨具、特色鮮明的文化品牌。希望此次通過創意之星(伴手禮主題)評選活動,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民營企業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弘揚匠人精神,鼓勵創業創新,扶持民營企業,推動翔安民間傳統手藝與文化的保護、傳承與發展,挖掘新時代匠人,引領翔安人在各自崗位上潛心鑽研,為翔安的發展貢獻更大力量。正所謂,匠人,擇一事,終一生。他們是手藝人,更是守藝人、創新者,守護的是翔安這片土地,創新的是翔安手工藝文創這項產業。

  》》》相關連結

  翔安區創意之星(伴手禮主題)評選活動「創意之星」、「翔安最佳伴手禮」兩大獎項獲獎者名單:

  

相關焦點

  • 川網「成都十佳主題特色餐廳」評選活動收官
    四川新聞網成都9月11日訊(記者 劉佩佩 張異同)近日,由四川新聞網主辦的「成都十佳主題特色餐廳」評選活動完美收官。由網友推薦的32家餐廳在經過一個月的激烈角逐後,首度火鍋、俠骨柔情小酒鋪、田吥二、蓉記香辣蟹爬爬蝦、上井精緻料理、3號咖啡館、好多蘋果文化創意餐廳、成都八棵樹紅酒西餐廳、田園印象、雅米與蘇格旅行西餐廳,10家餐廳脫穎而出,入圍「成都十佳主題特色餐廳」榜單。  「成都十佳主題特色餐廳」評選活動旨在尋找這個夏天網友心中最具特色的主題餐廳。
  • 賦能之星·最具人氣教師評選活動完美收官
    >為慶祝第三十六個教師節,我們發起了「師澤如山,微以致遠」主題活動為表達對中嘉博眾集團教育工作者的敬意與肯定,弘揚博眾教師的「賦能」精神與品質,中嘉博眾集團·瀋陽運營中心特舉辦此次人氣教師評選活動。本次活動的參與對象為中嘉博眾集團全體講師及各校區輔導員,參與方式採用小程序投票,投票參與者不限。最終計算結果以得票數為準,講師得票前5名者、輔導員得票前5名者當選為「中嘉博眾集團2019-2020學年度賦能之星·最具人氣教師」。
  • 廈門翔安區啟動2019年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活動
    (翔安區文明辦供圖)東南網1月24日廈門訊(本網記者 夏菁 通訊員 洪繼鏗)送文藝演出、送春聯、送溫暖……1月24日下午,2019年翔安區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集中服務暨「我們的中國夢」文化進萬家活動啟動儀式在廈門翔安區新圩鎮面前埔村舉行。
  • 2019第二十屆「希望之星」年度盛典完美收官
    2019第二十屆「希望之星」年度盛典完美收官 2019-06-146月7日,來自全國30個分會區的超過1200名英語演講高手齊聚北京,共赴一場英語演講盛會——「希望之星」·星路風採英語大會之年度盛典,經過48小時的激烈角逐,我們一同見證歷經層層選拔脫穎而出的60名希望之星十強選手的風採與擔當。  希望之星英語風採大會擁有20年的節目歷史,是中國教育界久負盛名的英語盛會。
  • 第二十屆白金創意國際大學生平面設計大賽完美收官!
    、吳煒晨、戚躍春、宋博淵、黑一烊、潘焰榮、廖波峰、梅數植,會議由吳煒晨老師主持,會上與各位評審介紹了本屆白金創意大賽的徵集情況、評選安排、評選流程、賽事規則等。評選第一日,評審團首先對自由主題設計競賽單元開展了評選工作。本著對作品與參賽者認真、負責的態度,評審團對每個類別的作品都展開了熱烈的討論和交流。下午進行的「AUPU奧普-愛的溫暖時光」主題設計評選,王鐵英女士、黃炎先生也作為奧普企業代表以及特邀評審到場參與評選,並表示高度的肯定。首日評選持續到晚上10點。
  • 「明日科技之星」評選活動啟動
    這些創意是記者在上海市第五屆「明日科技之星」評選活動的初評現場發現的。  雖然還是初評,但記者在答辯現場看到,選手個個「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發明「點滴報警裝置」的夏翰傑,來自格致初級中學預備年級,他因此成為了參賽選手中年齡最小的選手之一。
  • 四川省「十佳博物館講解員」評選推介活動完美收官 「雲比賽」吸引...
    5月10日上午,由四川省文物局主辦,四川省博物館學會、四川日報報業集團承辦,四川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和封面新聞聯合協辦的四川省「十佳博物館講解員」評選推介活動在四川博物院完美收官。當天的決勝,按照評選規則,每個選手都進行了5分鐘的現場講解。身懷絕技的「博物君」們,在比賽現場拿出各自的看家本領,給聽眾們聊自家博物館「鎮館之寶」的那些事兒,講述文物背後引人入勝的故事。經評選,來自鄧小平故裡管理局的張燕、成都博物館的杜宇、四川博物院的張媛媛等10名優秀講解員奪得「十佳」。
  • 鄭州五中「校園之星」評選活動促學生全面發展
    鄭州市第五中學「校園之星」評選活動方案12月30日,歷時近3個月時間,學生發展處、校團委、文明辦等部門聯合開展2017--2018年度上期「校園之星」評選活動。  據悉,鄭州市第五中學2017--2018年度上期「校園之星」評選活動,以初一、初二、初三、高一、高二、高三年級全體學生為參評對象。類別設置包括「文明禮儀之星」、「遵規守紀之星」、「學習進步之星」等20餘類。
  • 泉州海洋旅遊主題年啟動 特色伴手禮現場展示
    泉州海洋旅遊主題年啟動 特色伴手禮現場展示 qz.fjsen.com 2013-01-27 07:57   來源:東南早報    我來說兩句 精美的花瓷□早報記者 張素萍 文/圖青花瓷滑鼠、雕刻細膩的牡丹花瓷、精緻的漆線雕、Q版鄭成功……昨日,2013泉州海洋旅遊主題年啟動儀式暨首屆特色伴手禮展示活動舉行
  • 開展「技能之星」 評選路演活動
    本報訊 12月15日,貴陽經開區2020年「十百千」技能之星(經開工匠)評選路演答辯活動在貴陽大數據安全產業示範區展示中心舉行。  此次活動由中共貴陽經濟技術開發區工作委員會、貴陽經開區管委會主辦,經開區組織和人力資源部承辦,貴州貴漂科技有限公司執行。
  • 開展「技能之星」評選路演活動
    本報訊 12月15日,貴陽經開區2020年「十百千」技能之星(經開工匠)評選路演答辯活動在貴陽大數據安全產業示範區展示中心舉行。當天參加路演的57名人才,是從全區報名參評技能之星的562人中脫穎而出的佼佼者。答辯現場,技能人才分別從基本情況、技能創新、社會價值、工匠規劃等方面介紹自身情況,展示自身優勢。專家圍繞技術創新、人才培育、個人規劃等相關內容對選手進行提問,並結合選手表現、評選標準和分值權重綜合打分,為人才未來發展提出建議。
  • 20家企業獲評「廈門商務誠信之星」
    張婧瑋)「2017廈門商務誠信之星」公眾投票於上周結束,在剔除違規刷票和存在失信行為的企業後,票選排名前20位的企業入圍「2017廈門商務誠信之星」名單。經過3天公示後,這20家企業最終獲得「2017廈門商務誠信之星」的殊榮。  由本報聯合七大行業協會舉辦的2017廈門商務誠信體系建設活動圓滿落幕,公眾投票活動得到了廣大市民朋友的支持,吸引了655380人次參與。主辦方抽取20名參與投票活動的幸運讀者,並送上獎品。
  • 2017廈門商務誠信企業評選初步入圍名單出爐 下周啟動投票
    經過近4個月的推薦與展示,各行各業誠實守信的商家走到前臺,講述他們誠信經營的點滴故事,凸顯廈門商業的誠信力量。由廈門市商務局和廈門晚報社共同主辦、中國聯通廈門分公司協辦的2017廈門商務誠信體系建設主題宣傳活動進入最後推薦階段,目前有37家企業、商家初步入圍2017廈門商務誠信企業評選。市民和企業若覺得還有遺漏的,請在12月3日前推薦到本報。
  • 校園動態|正東學校「校園之星」評選活動,我們是這樣開展的
    為了深入推進學校素質教育建設,以學校「責任教育」主題文化為依託,讓品學兼優、學有所長的學生脫穎而出,我校面向全體學生開展了「校園責任之星
  • 鄭州市回民中學首屆「風向標」校園之星評選活動圓滿落幕
    參加「風向標」校園之星頒獎典禮的學生鄭州市回民中學首屆「風向標」校園之星頒獎典禮於2016年1月6日下午5:00圓滿落下帷幕。鄭州市回民中學校長李煥立、副校長楚長鴻、齊偉和周銘以及學校教務處、政教處和團委等相關部門的中層領導擔任本次活動的頒獎嘉賓,出席活動的還有鄭州回中的全體班主任和全校5000多名學生。頒獎典禮由回中政教處主任王春前主持。
  • 北京青年政治學院團委舉辦「自強之星」評選活動
    北京青年政治學院團委於7月舉辦2019年度「青春奮鬥 自強有為」學院自強之星評選活動。  本次評選經過院系推薦與初審覆審等環節,校院兩級共青團系統相關教師和各學院學生幹部、學生代表共34人組成評審團,最終選出8名學生進入決賽。8名學生圍繞「青春奮鬥·自強有為」的主題撰文,對自己從幼兒到青年的成長故事進行了生動講述,對近二十年的學習和生活進行了深刻闡釋。
  • 民革黨員被授予「翔安區傑出人才」稱號
    近日,中共翔安區委、翔安區人民政府評選表彰了30名「2019年度翔安區傑出人才」。經翔安區委統戰部推薦,民革市委常委、翔安區科協副主席、翔安區衛生健康局副局長陳彼得被授予「翔安區傑出人才」稱號,也是翔安區獲此項榮譽中唯一的政府公務員。
  • 影視之都青島「剪」峰對決 2020中國影視數碼剪輯大賽完美收官
    (原標題:影視之都青島「剪」峰對決 2020中國影視數碼剪輯大賽完美收官)
  • 半價遊張家界 十大創意主題活動等你來玩
    &nbsp&nbsp&nbsp&nbsp發布會現場,張家界市政府副市長歐陽斌表示,「張家界在全國率先開展最大規模的冬季旅遊營銷活動,2017年我們主打「賞雪景、品民俗、泡溫泉」等旅遊產品,並推出了「十大主題活動」、「六大優惠獎勵政策」,實現全區域促銷,全行業聯動,集全市之力打造「冬遊張家界」品牌。」
  • 大賽 第七屆創意之星設計獎《華人新銳學生海報設計競賽》
    創意之星競賽由高雄市廣告設計協會(以下簡稱KCA)所主辦,初期舉辦目的在為國內業界設計師打造一個同行交流切磋的競技擂臺,這個獎項連續三年舉辦了四屆後因故停止。1997 年舉辦第一屆創意之星設計獎;1998 年舉辦第二屆創意之星設計獎;2000 年擴大舉辦第三屆臺灣創意之星設計獎;2002 年承辦創意之星「臺灣設計雙年展」;2014 年改制為「第五屆創意之星全國學生平面設計競賽」;2015 年舉辦「第六屆創意之星全國學生平面設計競賽」;2016 年擴大舉辦「第七屆創意之星設計獎-華人新銳學生海報競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