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八字預測學,需要具備較多的基礎知識。初學而言,至少需要了解陰陽的概念,理解五行生剋和幹支特性,掌握排八字的方法,多熟悉十神六親的含義。
傳統預測學的各種預測方法是相互聯繫的,基本都以陰陽八卦和五行幹支為基礎。在學習八字預測學之餘,多了解這些方面的知識,接觸一下其他預測方法,對於學習八字預測也是很有裨益的。另外,學習八字預測學要多聯繫歷史和現實生活。
一,陰陽
天下萬事萬物都可以區分為兩個對立的部分,上、大、長、熱、生、高、外、剛、強、動、明、升、進等為陽
下、小、短、冷、滅、低、內、柔、弱、靜、暗、降、退等為陰。陰陽互相對立,互相轉化,往來不絕。
二,五行
木、火、土、金、水;
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木曲直,其時在春,其位在東,為少陽,主仁。
火炎上,其時在夏,其位在南,為老陽,主禮。
土爰稼穡,其時在四季,其位在中央四隅,為無極太極,主信。
金從革,其時在秋,其位在西,為少陰,主義。
水潤下,其時在冬,其位在北,為老陰,主智。
在預測學中,木的性質散而虛,內氣外放,主生長,質柔;而金的性質斂而沉,外氣內收,主收藏,質剛。火的性質從理論上面講是有外無內,故炎上而不親下,但是又主禮,則能守制度,這二者似乎有些相悖,或許說的是那種好面子多表面功夫的情況吧。
水的性質則相反,潤下而流蕩,故多動而易詭詐。土的性質書上講開則生萬物,合則殺萬物,有言戊土為生己土為殺者,有言帶水為生帶火為殺者,其間理論複雜,實際預測驗證也尚無明確結論。倒是土主信,為人厚重,凡事堅持則多有驗。
五行唯土的性質最為複雜,其實五行並沒有土,所以印度人以為「空」,但是我們的先人通過實際考察,定義了更為複雜的性質,但是現在要追根溯源就很困難了,所以土的很多複雜性質,也難以辨別,本文後面會講筆者的心得拿出來與大家討論。
三,天幹地支
天幹地支極其深奧,學者可以逐步去探究,本文將其在八字預測學中的基本應用列出來。首先是十天幹十二地支:
十天幹: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十二地支:
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幹支從甲子開始有序組合,可以得到六十種組合,稱為六十甲子,或者六十花甲子:
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
甲戌,乙亥,丙子,丁丑,戊寅,己卯,庚辰,辛己,壬午,癸未,
甲申、己酉,丙戌,丁亥,戊子,己丑,庚寅,辛卯,壬辰,癸巳,
甲午,己未,丙申,丁酉,戊戌,己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
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己酉,庚戌,辛亥,壬子,癸丑,
甲寅,乙卯,丙辰,丁巳,戊午,己未,庚申,辛酉,壬戌,癸亥。
四,幹支基本屬性
天幹地支的陰陽屬性與五行屬性是兩種基本屬性。陰陽屬性方面,天幹地支都是按照陰陽交替排列的,天幹的陰陽:
五陽幹:甲、丙、戊、庚、壬;五陰乾:乙、丁、己、癸、辛。
地支本身的陰陽從屬於所配天幹的陰陽:
六陽支:子、寅、辰、午、申、戌;六陰支:醜、卯、巳、未、酉、亥。
地支的陰陽還有另外幾種排法,上面這種是從屬於天幹得來的陰陽屬性,雖然命書中有個別地方提到其作用,但是筆者實際預測中,這種陰陽屬性對於預測應事方面影響不是太大,影響較大的,是地支藏幹的陰陽屬性。
天幹的五行:甲乙木,丙丁火,戊己土,庚辛金,壬癸水;地支五行根據地支處所或者藏幹主氣確定:寅卯木,巳午火,申酉金,亥子水,辰戌醜未土。
總之地支的關係比較複雜,需要逐步去理解,初學者可以先記憶,或者先查閱,以後再逐步深入。幹支位置圖示:
圖中地支位置是準確的,但是天幹只是示意,其位置未必是圖示那樣。
天幹與地支的關係裡面,有十二長生宮,體現天幹在不同地支的五行衰旺狀態。一個循環劃為十二個階段,一個事物的發展可以劃分為開始壯大旺盛衰退消亡絕滅等過程,同樣,一種五行在一個循環之類,也會有這樣的過程,古人將其命名為長生、沐浴、冠帶、臨官、帝旺、衰、病、死、墓、絕、胎、養,這就是十二長生宮。
比如甲為陽木,長生於亥,沐浴於子,冠帶於醜,臨官於寅,帝旺於卯,衰於辰,病於巳,死於午,墓於未,絕於申,胎於酉,養於戌。一般稱謂中的生旺死絕也是十二長生裡面來的。
土的性質特殊,命書一般以戊土與丙火相同,己土與丁火相同處理,戊土與丙火相同來探究,似乎有驗,而己土與丁火相同,則更難驗證一些。另外,陰陽天幹的生旺死絕是否相同,也是一個長期爭論的問題,實際預測中發現,陰天幹十二長生逆行,與陽天幹相反,這種說法更有價值。
當然,生旺死絕本身的運用也比較麻煩,驗證起來不是很容易,希望學者能夠更深入地研究。
另外還有旺相休囚死的說法,受生之方為相,同氣之方為旺,我生之方為休,我克之氣為囚,克我之方為死。當然實際預測的時候不可拘泥,即使應用也應該以十二長生宮為準。
地支的應用中,不可避免要用到藏幹。地支藏幹如下:
寅中藏本氣甲木、生氣丙火、雜氣(生氣/從氣)戊土,
卯中藏本氣乙木,
辰中藏本氣戊土、餘氣乙木、庫氣癸水,
巳中藏本氣丙火、生氣庚金、雜氣戊土,
午中藏本氣丁火、(從氣)己土,
未中藏本氣己土、餘氣丁火、庫氣乙木,
申中藏本氣庚金、生氣壬水、雜氣戊土,
酉中藏本氣辛金,
戌中藏本氣戊土、餘氣辛金、庫氣丁火,
亥中藏本氣壬水、生氣甲木,
子中藏本氣癸水,
醜中藏本氣己土、餘氣癸水、庫氣辛金。
本氣是主要藏幹,除土之外一般就是所謂的祿(所以說甲祿在寅),餘氣是從旺到衰的殘存之氣,生氣是指長生,庫氣是指墓,雜氣是指土的性質,從氣則是戊從丙己從丁衍生而來的。由上可見,十二地支藏幹很有規律,但是又有些例外。所有地支藏幹共二十八個,對應二十八星宿。
不知道這種對應關係的真假,不過午火中多了己土,而亥水中少了戊土,這是藏幹分布不對稱的地方。地支藏幹體現了五行之氣一個循環內的分布,根據這個分布,地支可以分為三類:四生寅申巳亥,主動,神煞中為驛馬;
四旺子午卯酉,主專,因為旺極必衰,故又為敗氣,因此又稱為四敗,有些認為四敗是因子午卯酉為五行沐浴之方,神煞中為陽刃、桃花;四庫辰戌醜未,主藏,神煞中為華蓋。初學的時候,首先要掌握本氣,而且排十神的時候,首先也要考慮本氣。
五行生剋的關係:
1、五行學說認為,事物與事物之間存在著一定的聯繫,而這種內在的聯繫促進著事物的發展與變化,五行之間存在著相生相剋的規律,是自然界的必然規律。所謂相生,就是一種物質對另一種物質有著滋生、促進與助長的作用。五行相生表現為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的關係。所謂相剋,就是一種物質對另一種物質有克制、約束與抑制的作用。五行相剋表現為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的關係。
2、五行相生相剋的關係在人倫社會的表現就比較形象化,以人與父母、兄弟、姊妹、朋友、領導、官方、妻子、兒女、部下、財源等來比喻。比如:生我者,好比父母之關照,對我有利,八字中稱「正印、偏印」,或稱生神;我生者好比我對子女的無私關愛,八字中稱「食神、傷官」,或稱洩神;克我者好比官方約束,使我不自由,八字中稱「正官、七殺」,或稱克神;我克者好比財源、妻妾,對我有利,可以佔有的,八字中稱「正財偏財」,或稱耗神;同我者好比兄弟朋友,可以相互幫扶,八字中稱「比肩、劫財」,或稱助神。
3、五行極反規律。五行若出現過旺或過弱,就不按正常的生克規律發生生克關係,而是反過來了,生者不能生,被生者不受生;克者不能克,被克者不受克。比如某個五行過旺,這個五行就不能克耗,只能生助洩;又比如某個五行過弱,這個五行就不能生助,只能克洩耗。說的更明白點就是宇宙間的物極必反規律,某個五行過弱,那麼這個五行即不能生別人,也不接受別的五行之生,反喜別的五行制去為吉;某個五行過旺,最不喜別人克制它,反而喜別人生助它。這個「五行極反規律」很重要,在八字實戰中經常用到,望各位珍惜之。
專注各類擇日、評證日課、取名、風水,歡迎關注公眾號《易經五行擇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