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稱梁振英留英時每周做3天兼職賺生活費

2020-12-13 騰訊網

梁振英(資料圖)

梁振英:從平民子弟到香港特首

中國經濟周刊》特約記者查文曄

1996年12月11日,香港會展中心,董建華在香港特區第一屆政府推選委員會的投票中高票當選特區首任行政長官。彼時的總監票人名叫梁振英。梁親手將投票報告呈交給時任特區籌委會主任、國務院副總理的錢其琛籤字。

為此,梁振英特意買了支國產的「英雄」牌鋼筆請錢籤字。在大會通過報告確認董當選後,錢其琛請董建華吃午飯,梁振英在席間請求錢把筆親手送給董建華。「這是一個很有紀念意義的禮物。」梁振英回憶說。

15年後的2012年3月25日,當年的監票人成為如今的特首,歷史是如此巧合。但即便是他的競爭對手也不得不承認,梁振英登上政壇巔峰並非偶然。

為理想犧牲的人

上世紀30年代,來自山東威海的梁忠恩隻身來到香港當警察。1954年,梁家獨子梁振英出生。由於是家中獨子,梁振英從小就要幫忙幹家務。「講價、揀菜我都懂。那個年代,一般家庭都沒有電飯煲,點煤油爐成了我的專責。」回憶起這段歲月,梁振英仍十分自豪。

梁振英一家人一直住警察宿舍,一層樓十幾戶人家要共用廁所,這種狀況一直延續到他20歲。上世紀60年代的香港,不少家庭穿膠花(塑料花)幫補家計,梁母亦發動一家大小做幫手。11歲的梁振英負責送膠花,每袋都有幾十磅重,經常要「走幾步停幾步」。日子久了,令他變成了「鴛鴦膊」——右肩膀比左肩膀寬。

梁振英回憶,一家人日以繼夜地苦幹,每天做十幾小時,每月可賺300多元,一分一毫都存入銀行,待梁父退休時,退休金加上穿膠花賺來的錢足夠他們在市區西環買一個400尺(約40平方米)的小單位。

家境清貧,梁振英的求學年代也過得特別節儉。為節省每天兩毫的車錢,儘管是香港頂尖中學英皇書院的學生,梁振英也總是步行回家吃飯。

中學時代的梁振英,細心、內斂,做事很有主見。中六會考時,英皇規定,如果分數相同,不論中、英文成績,最終錄取學術科目分數較高者。梁振英學術科成績稍差,無法在原校升學,不得不另找學校。最終,他選擇了香港工業專門學院(現為香港理工大學)。

與梁同桌的林國榮回憶說:「他在理工選科時選了建築測量,當時很多同學都沒留意這科,覺得冷門,但他有自己的洞察力。他說測量科文中有理,理中有文。」

從此,梁振英便與地產測量結緣。上世紀70年代的香港,地產業正在蓬勃發展。梁振英的選擇不能不說是獨具慧眼。日後,這也成為他事業的起點。

畢業後,梁振英計劃出國深造,有幾所大學供選擇。林國榮回憶:「兩所讓他直讀二年級,兩年後大學畢業。另一所要由一年級讀起,3年畢業。那時窮學生一定會選前者,花費不用太多,也可快點回港工作賺錢,但梁選了讀3年的英國布裡斯託理工學院。他說那裡有城市管理科目,他喜歡這科。」

「他是那種願意為理想犧牲的人。」林國榮不無感慨地說。

20歲第一次出門遠行,梁振英說,他最難忘的是家人的支持。「一家人到機場送行,回家後第一個哭的竟然是爸爸。」為了預備留學費用,姐姐變賣了嫁妝,父母拿出了積蓄。

留英期間,梁振英半工半讀。「一星期有兩三晚在中餐館做兼職,每日做六七小時,基本上夠生活費,帶去的錢就省了下來。」

留學期間,梁振英參加了中華同學會的活動,還為華僑子弟教中文識字班。後來他擔任了同學會的副會長,會員多是香港及星馬華僑學生。

「他們的學識和閱歷比我廣,從交流中,令我對國家民族意識有更深的體會。」梁振英說。上世紀70年代,尼克松訪華、中國重返聯合國、海外保釣運動風起雲湧,民族復興的思潮在華裔海外留學生心中益發激蕩。

深圳來了個梁「先生」

1977年,梁振英學成回港,進入英資地產服務公司「仲量行」擔任測量師。當時,內地百廢待興,正處於新的歷史機遇期。擁有留學經驗、胸懷報國理想的梁振英終於迎來了千載難逢的機會,它的名字叫「深圳」。

梁振英現在仍記得,第一次進入深圳是在1977年8月,剛剛畢業回港的他希望去深圳看看。那時,羅湖是唯一海關口岸,每天過關的只有40多人。

1979年初,當24歲的梁振英再次走過羅湖橋進入深圳時,他已是香港「專業人士促進現代化協會」的會員,應深圳方面邀請,利用周末去蛇口工業區技術幹部培訓班「授業解惑」。

與他一起充當蛇口「啟蒙者」的是20多位香港專業人士,包括經濟學者、律師、工程師、會計師、建築師、測量師等。剛剛起步的深圳特區,急需借鑑香港在各方面的經驗。

據當時培訓班參與者回憶,第一期培訓班的「課堂」設在工業區內一個山包上的一間小石頭房子裡,學員們稱之為「延安大學」。

梁振英講解的是土地使用制度,以及與土地、房地產和規劃有關的實踐經驗。他從零講起,比如土地和房屋是不是商品、土地如何實現分割、什麼是單利率和複利率,等等。

臺下的學員包括深圳特區官員和規劃者,以及蛇口工業區從全國各地召集來的技術幹部。學員們南腔北調,差異很大,不過有個共同點,年齡都比梁振英大。後來,已經成為朋友的學員們告訴梁振英:「原來聽到你的名字,以為你是位老先生,等你出現,才發現怎麼來了一個二十幾歲的年輕人。」

梁振英對第一課的記憶是「很尷尬」,因為不會講普通話,講課需要翻譯。「至少在前3年,講課都需要翻譯,後來講多了,就學會講普通話了。」

由於當時邊檢手續複雜,且沒有24小時通關服務,梁振英去講課不得不犧牲整個周末。每個月兩三次,每一次,梁振英需要在辦完過關手續後,星期六在羅湖口岸深圳一側的華僑旅社住一晚。當住客過多、床位不夠時,旅社就在過道裡甚至廁所門口,支上軍用床,梁振英和其他香港人就在各種異味的「薰陶」下入睡。

次日一早,梁振英就會花一毛五分錢,僱當地年輕人用自行車載他去講課。由於路況差,顛簸得厲害,再加上個高腿長,坐在自行車後座上的梁振英自覺有點狼狽。

雖然辛苦,但梁振英樂在其中。林國榮說:「他跟我們分享過,當時在內地開完會沒什麼招待,喝糖水就已很開心,與現在大塊肉招待,差別極大。」

梁振英回憶說,早期他除了當老師,還協助深圳做城市發展規劃,遇到的第一個問題就是特區的人口指標。深圳市的官員給出了30萬人的規劃。梁振英說:「我們有點不相信,深圳當時就是幾個小漁村,哪來30萬人?」

如今,深圳的人口已經超過1000萬。梁振英感慨地說,人類歷史上沒有一個這麼大規模的城市,可以在這麼短的時間裡建設到這個水平。「深圳是我義務工作最多的地方,能為國家的改革開放做點事,能為深圳做點事,我自己覺得不負此生。」梁振英說。

他會給香港帶來什麼

1984年,中英聯合聲明籤訂,香港回歸的準備工作拉開序幕。1988年,梁振英接替新華社香港分社副社長毛鈞年,被任命為基本法諮詢委員會秘書長,正式踏入香港政壇。

1997年,香港特區政府成立,梁振英獲委任為行政會議成員,自此開始參與特區政府最高決策機構的工作。1999年,擔任行政會議召集人的香港政壇元老鍾士元退休,梁振英接任,直至2011年底宣布參選特首。

20多年政海生涯,梁振英給大眾的印象多半是剛毅嚴肅、不苟言笑,但他形容自己並非「惡上司」一般的古板政客,反而是看電影會落淚,閒時會包餃子、做麵條的性情中人。

梁振英與太太唐青儀,育有三個子女。唐青儀與梁振英是英國布裡斯託理工學院的校友,兩人1981年結婚,兩年後,唐在港取得律師資格,後放下事業照顧家庭。梁振英競選時她夫唱婦隨,常以「頭髮亂了」的師奶形象拉票,代夫辯解,詞鋒犀利。

在一次大學同學活動中,梁振英被唐青儀的聰明爽朗吸引。其後,他以「一日一情書」及「每月一次長途電話」的方法,與在外地讀書的唐青儀拍拖。

唐青儀在《從心出發,重新認識梁振英》的小冊子中坦言,梁振英很忙,但每年都會和她一起千裡迢迢飛往英國,跟在彼邦念書的孩子聚一聚,哪怕只是逗留一天,為的就是一家人可以團團圓圓吃頓年夜飯。

有人說,梁振英城府甚深,潔身自好,朋友不多。但他的老同學林國榮不認同這種說法。

林國榮眼中的梁振英為人隨和、沒有架子、很念舊。「他不食用鮑魚、不飲靚紅酒,飲的都是幾十元一支的。」就算有公事應酬,梁振英在8點多便趕來跟同學敘舊,坐至散場。「有次聊到12點他坐的士回家,我問他為何不叫司機來接,他說那麼晚了,不好叫別人。」

林國榮說,「他是嚴肅,不是古板。同學聚會我們風花雪月,但他一來我們就自動轉話題,聽他講居港權案、外傭案,他可以滔滔不絕講一兩個鐘頭。可能因為他很正經,令人覺得他不合群,但我們都覺得他非池中物。」

陪伴梁走完競選全程的「梁振英競選辦」主席張震遠說,「這幾個月,我們和梁振英日日見面,我對他印象改變了!」之前,兩人一起當過土地發展公司董事。認識十多年,雙方沒有私交,但因認同其理念,所以梁找他任競選辦主席時,他答應了。

張震遠承認,梁宣布參選初期,很多人都不看好他有機會勝出,但梁振英多次落區(到選民中去),又發表文章,市民接觸多了覺得他的理念「中聽」。

選舉期間,梁振英經歷不少風浪,但每每化險為夷。張震遠說,他很佩服梁振英的沉著冷靜,處理危機快速、公開、透明,最終成功「拆彈」。

「就算被人不斷攻擊,梁振英也沒發脾氣,沒見過他大聲說話,非常冷靜理智,當時他的壓力很大。」張震遠回憶,3月24日的競選辦早會上,梁振英向各位同事致謝,稱無論選舉結果如何,很感謝各同事熱心為香港,氣氛感人。

一天後,結果揭曉,在題為《齊心,香港一定會成功!》的感言中,梁振英說:「日後,我會繼續拿著一張凳、一本簿、一支筆,和我的管治團隊走入群眾,聽取你們的意見,只要你們肯講,我就肯聽。」

這就是梁振英的故事,香港未來的五年,將由這個人書寫。

相關焦點

  • 大學生做兼職僅僅是為了賺生活費?學長:還有這些好處你沒想到
    其中問得比較多的就是關於大學生兼職的問題。例如家裡條件比較差是否通過兼職來賺夠生活費或者是做兼職是否會影響學習,還有怎樣才容易找到一份兼職等等。說到大學生能否通過兼職來賺生活費這個問題,答案應該是肯定的,前提是你自己不是那種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人。
  • 女大學生假期兼職,三天賺一個月的生活費,這樣兼職合適嗎?
    女大學生假期兼職,三天賺一個月的生活費,這樣兼職合適嗎?而在山東青州,一名女大學生和自己的同學利用元旦假期,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力,在商場找到了一份兼職唱歌的工作來賺錢,而且僅僅用了三天就賺取了一個月的生活費。而為了應付好這個工作,該女生和同學必須梅泰諾工作三小時,而且因為總是唱一首歌的話,觀眾會有意見的,所以他們必須利用自己中午吃飯的時候去學習其他的新歌曲,累了就只能在桌子上趴一會。短短三天就賺了一個月的生活費。
  • 近萬名大學生暑期兼職做餓了麼騎手 一個月賺三個月生活費
    據了解,2019年暑期共計有9896名全國各地大學生新加入餓了麼蜂鳥即配成為兼職騎手,他們中近5成為大二升大三的學生,另有超過300位將在開學後開啟研究生生涯。報告顯示,相比「賺生活費」,「體驗生活」成為了大學生選擇做外賣騎手的最主要動因。近4成95、00後體驗後感覺自身性格發生了改變,學會了「謙虛溝通」、「溫柔待人」。同時,還有近20%的大學生選擇去到一個陌生城市,邊送外賣邊旅行。
  • 最適合女大學生的寒假兼職,一個月賺足生活費,第一個無數人搶著做
    馬上就到了一個寒假生活了,不得不說現在時代的發展讓年味兒漸漸的淡了,很多人無論是學生黨還是年輕人在寒假時候都會去做一些兼職,去打工賺點生活費或者是買自己喜歡的東西,那麼對大學生們寒假大多都會去電子廠打工,畢竟工資高,但是也是十分的消磨人的,很多女大學生可能接受不了,那麼有沒有什麼適合女大學生寒假的兼職呢?
  • 大二男生為賺生活費,課餘在食堂做兼職:不想淪為啃老族
    大二男生為賺生活費,課餘在食堂做兼職:不想淪為啃老族引語如今大多數大學生都依靠父母的資助過日子,有的大學生由於沒有一定的掙錢能力,合理的透支父母的錢,這樣做無可厚非。可是有的大學生做的很過分,父母的血汗錢卻被他們大手大腳的揮霍,有的人甚至不惜一切代價與同學進行攀比,這樣做是最可恥的。今天小編要介紹的是一位大學生在課餘的時候去食堂打零工給自己賺取生活費的事件,那麼他對於這件事又是怎樣的態度,他有時間去學習嗎?對父母給他零花錢又是怎樣的看法?就讓小編來講一下吧。
  • 在澳洲打工到底能不能賺出自己的生活費?
    剛到澳洲或準備來澳洲留學的小夥伴們肯定都想過要找份工作賺出自己的生活費,你們是否又有疑惑:在澳洲可以找什麼樣的工作?留學生又能拿到多少工資呢?今天就讓小編和大家分享一些關於留學生打工兼職的資訊吧! 打工除了可以賺自己的生活費,還能鍛鍊一下自己的口語,更全面的了解澳洲社會狀況,增添人生經歷!
  • 梁振英:從普通平民子弟到香港第四任特首(圖)
    梁振英回憶,一家人日以繼夜地苦幹,每天做十幾小時,每月可賺300多元,一分一毫都存入銀行,待梁父退休時,退休金加上穿膠花賺來的錢足夠他們在市區西環買一個400尺(約40平方米)的小單位。  家境清貧,梁振英的求學年代也過得特別節儉。為節省每天兩毫的車錢,儘管是香港頂尖中學英皇書院的學生,梁振英也總是步行回家吃飯。
  • 大學生如何做副業兼職賺錢?適合在校大學生的副業兼職有哪些?
    家裡經濟條件不是很好,但是能夠給我足夠生活的生活費,但是沒有多餘的零花錢。所以大二我就開始研究做兼職。 最開始是去做家教,當時英語還不錯,家教一個小時可以賺15-30元錢。堅持下來,一個月可以賺500左右,已經足夠我一個月的生活費。
  • 大學期間,為了生活費做「兼職」值得嗎?老師:別讓兼職毀了你
    大學生做兼職,現在已經變成了一件非常普遍的事情。每年新入學的大學生裡,就有很多人想找一份兼職來做,一是打發自己充裕的時間,二是掙點生活費,三是積累社會經驗。 大學期間,為生活費做「兼職」值得嗎?這個問題,其實已經不是一個兩個大學生面臨的問題,而是很多人都會面臨的一個現實問題。
  • 大學期間,為了生活費做「兼職」值得嗎?老師:別讓兼職毀了你
    大學生做兼職,現在已經變成了一件非常普遍的事情。每年新入學的大學生裡,就有很多人想找一份兼職來做,一是打發自己充裕的時間,二是掙點生活費,三是積累社會經驗。大學期間,為生活費做「兼職」值得嗎?這個問題,其實已經不是一個兩個大學生面臨的問題,而是很多人都會面臨的一個現實問題。
  • 大學做過什麼兼職,最多賺了多少錢呢
    我們在上大學的時候,經常有出去兼職的經歷。有的時候是為了去賺點學費生活費什麼的,有的是要為了出去旅遊賺點經費,有的則是閒的時間比較多,出去消磨時間賺點外快。不管是那種,總之,肯定多多少少都賺了點錢。那麼,辛苦賺的錢, 你們最多是賺了多少,幹的什麼?
  • 大學生想做兼職補貼家用,4個兼職,一天上百,應該能掙夠生活費
    除此之外,許多地方都需要開支,這肯定加大了家庭負擔。學生為了減輕家庭負擔,會利用空閒時間進行兼職, 除此之外,還能額外掙一些外快,不用給父母伸手要錢。但大學生兼職種類繁雜,難免使考生眼花繚亂,不知如何選擇 現在已經2020了,應該沒有人再相信什麼刷單,打碼,打字員,先交押金再幹活的虛假兼職了吧。分享幾個適合大學生的兼職,僅供參考!
  • 【求學故事】女大學生為賺生活費,三年沒回家過年!
    「過年有幾天做兼職可以獲得3倍的薪水,回家就划不來了。」在武漢萬達電影樂園,正在為顧客做指引工作的武漢工商學院會計專業大三學生聶娜娜對記者說。爸爸受傷後,由於不能做重活、累活,只能做點輕活賺點微薄收入,家裡的條件也每況愈下。「每年要開學的時候,爸爸就會為我的學費和生活費發愁」,懂事的聶娜娜看在眼裡,急在心上。除了包幹家裡的所有家務事外,從高中開始她就計劃好,要儘早幫父親分擔生活的壓力。2013年,聶娜娜考上了武漢工商學院,她拿著爸爸東拼西湊給她的學費,心裡又高興又難過。
  • 英國留學期間想做兼職?必須先了解這些問題
    在英國留學期間,想打工賺點兒生活費,沒問題~不僅可以補貼自己的生活費,賺點零花錢去旅遊,還可以鍛鍊自己的口語。在豐富自己閱歷的同時還能減輕學費上的負擔,可謂一舉多得。下面立思辰留學雲小編將為同學們介紹,如何在課餘時間,合理合法地打工。
  • 想在英國留學期間做兼職?先了解這些問題
    在英國留學期間,想打工賺點兒生活費,沒問題~不僅可以補貼自己的生活費,賺點零花錢去旅遊,還可以鍛鍊自己的口語。在豐富自己閱歷的同時還能減輕學費上的負擔,可謂一舉多得。下面將為同學們介紹,如何在課餘時間,合理合法地打工。
  • 在日本,最受大學生歡迎的兼職打工種類
    對於大學生來說,學業當然重要,但是通過打工、做兼職會獲得更多的經驗也同樣重要。通過兼職打工能夠提前融入到社會中,這為今後走向職場奠定了社會基礎。幸運的話,還能遇到人生中的良師益友,或者可以改變命運的奇妙事情,也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賺來的錢交下學期的學費,或者充當生活費,又或者買自己心儀已久的東東......總之,大學打工做兼職是一件身心受益的事情, 也是一筆寶貴的人生體驗。
  • 雪中送炭的副業兼職,月賺2萬+
    月賺2萬+ 雪中送炭的副業兼職 大部分的職場同學不是這樣的,很多人,一旦失業,收入來源等於被完全切斷,基本上等同於山窮水盡,有的同學網貸都在逾期,生活費都不夠,生病的權利都沒有了。
  • 港學者稱「溫和派」被打壓,梁振英隔空靈魂反問
    對此,香港前特首、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隔空靈魂反問,「議員都不履職,那要選舉還有什麼意思?」、「勾結外國、要求外國制裁香港還算溫和?」,贏得貼文之下網友點讚一片。 對此,香港大學法學院教授陳文敏今天直吼「這是無法無天」,稱議員資格可以突然取消,那選舉制度還有甚麼意思?另外,香港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講師蔡子強則宣稱,這些議員是「和理非」(和平理性非暴力)的「溫和派」,指這次決定「來得非常突然」,將「溫和派」幾乎趕盡殺絕。
  • 大一新生每月1500元生活費夠嗎?父母結合3點,孩子開源節流
    一些省外來昆念大一的新生稱,雖然父母送他們到了學校,但生活用品都是到校後購買的,因為剛開學要買的東西多,開支大,所以父母給的生活費也比較多,普遍在2000元—3000元不等,之後的生活費則看情況來定。2.兼職賺零花錢。
  • 大學生每月生活費不夠花,看看下面幾種兼職,總有一種適合你
    1.校園兼職就是我們常說的體力兼職,比如當服務員了,發傳單什麼的,但是這些賺的錢都很少,小編之前在學校當過烘焙坊的服務員,一個小時最高的時候也就八塊錢。但是還有一種校園兼職,需要你去動腦筋,每年都會有新生入校季,這個時候的新生對生活用品的需求量,是非常大的,我們就可以抓住這個商機,在這個時間段,去盤一些,生活用品,和一些學長學姐們不要的舊書,低價賣給他們。這樣不僅賺足了人情,也賺夠了生活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