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計算機200秒完成的運算,最強超算需1萬年,谷歌實現量子霸權

2020-12-16 量子位

邊策 慄子 發自 凹非寺量子位 出品 | 公眾號 QbitAI

量子計算機用3分20秒完成的一項計算,全球最強大的超算Summit要花1萬年。

這個成果,來自谷歌最新的量子計算研究,發表在NASA官網上。論文宣布,「量子霸權」實現了。

英國政府的量子技術顧問Steve Brierley說:

這是第一次有人證明,量子計算機的性能真的能超過經典計算機。是個了不起的成就。

另外,美國民主黨的總統參選人楊安澤,推特轉發了這則,引起強烈關注,一日便有5100人點讚:

大事啊,至少說明,沒有什麼破解不了的密碼了。

雖然,NASA沒過多久便下架了這篇論文,但正因如此,人類反而對谷歌新的成果更加好奇了。

一窺論文

NASA匆匆撤下了論文,我們仍然能從網頁緩存中一窺論文的內容。

谷歌在論文摘要中說:

我們使用具有53個超導量子位的可編程處理器,佔用狀態空間為253≈1016。重複實驗的測量結果會採樣相應的概率分布。我們使用經典模擬進行驗證。雖然我們的處理器大約需要200秒來採樣一百萬個量子電路實例,但是一臺先進的超級計算機將需要大約1萬年的時間來執行等效的任務。相對於所有已知經典算法而言,這種巨大的提速在實驗中實現了計算任務上的量子霸權,並預示了人們期待已久的計算範式的出現。

在摘要中,谷歌揭示了這臺量子計算機強大的原因,由於量子力學中物體的狀態是在希爾伯特空間中演化,因此只需53個量子位就可以模擬1016種狀態,而這個數字已經超出了當今超級計算機的運算能力(一般是等價於50個量子比特)。

主要指出的是谷歌雖然實現了72個量子位的晶片,但這和72位量子計算機是兩回事。谷歌Bristlecone晶片是利用9個相同模式的量子比特進行耦合,然後依次擴展出去,並非實現了兩兩量子比特之間的耦合。

量子計算機的實際應用也面臨諸多問題。由於在於0和1兩種狀態之間的能量差太小,需要降低到絕對零度附近,才能防止被熱量所破壞。

此外,粒子之間狀態的耦合也有時間限制,時間一長,兩個粒子將不再「相干」。在進行量子計算實驗時,所有的量子操作要在量子退相干之前完成,才能保證量子操作的保真度(Fidelity),否則運算結果將不再可信。

今年3月,谷歌在一篇論文中給出了如下的量子計算機演化概念圖:

這張圖顯示了量子計算錯誤率和量子比特數之間的關係。谷歌量子人工智慧實驗室的預期研究方向為圖中紅色曲線,他們希望通過建立糾錯量子計算機,降低錯誤率,從而將這項技術推入右下角的綠色可用區域。

什麼是量子霸權

量子霸權,也叫量子優勢,即在未來的某個時刻,功能強大的量子計算機可以完成經典計算機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比如在一天之內破解原本幾萬年才能破解的密碼、實現通用人工智慧、快速模擬分子模型。

提出這一假想的原因是,量子計算機的發展似乎遵循著「內文定律」,而經典計算機遵循著「摩爾定律」。

△ 提出內文定律的Hartmut Neven

摩爾定律為大眾所熟知,即計算機晶片的電晶體密度每18個月翻一番,算力增強一倍,這是一種指數增長的規律。但是近年來隨著電晶體的尺寸逐漸逼近物理學極限,這一定律已經放緩甚至失效。

而來自谷歌量子人工智慧實驗室的負責人Hartmut Neven認為,量子計算機的速度正在以雙指數的速度增長。雙指數是指數之上再加一層指數,形式如下:

Neven認為,量子計算機比經典計算機存在著兩個指數優勢:

首先,量子位相比普通位具有效率優勢,如果一個量子電路具有4個量子位,那麼需要一個具有16個普通位的經典電路才能實現等效的計算能力。

其次,量子晶片也在快速改進。谷歌量子晶片正在以指數級的速度發展,這種快速的改善是由於量子電路中錯誤率的降低。而降低錯誤率能幫助我們構建更大的量子晶片。

雙指數的增長速度遠遠快於指數函數,因此谷歌認為雖然量子計算機速度現在遠不及經典計算機,但是總有一天會超過後者。

這可不僅僅是谷歌研究人員的自賣自誇,實際上谷歌實驗室也是按照雙指數規律的速度在推進著:去年12月,一臺筆記本電腦即可模擬谷歌最好的量子計算機;到了今年1月,一臺功能強大的臺式機才可與之媲美;而到了今年2月,經典計算機的速度已經不能和量子計算機匹敵,無法再模擬後者了。

為何由NASA發布

也許你會好奇,谷歌的論文為何要在NASA官網上發布。其實谷歌去年就已經和NASA展開合作,並且立下了flag:要在今年實現所謂量子霸權,即讓量子計算機的運算能力遠遠超過經典計算機。

2018年7月,谷歌宣布與NASA建立合作夥伴關係,計劃將量子計算機上運行的結果,與經典仿真進行比較,實現所謂的「量子霸權」,而且當時的谷歌預測在今年就可以實現。

雙方合作使用的量子晶片名字叫做Bristlecone,總共包含72個量子比特。由於Bristlecone需要將超導電路維持在絕對零度附近,因此無法將其從谷歌的實驗室搬走。NASA研究人員只能通過谷歌的雲API遠程連接Bristlecone。

雙方將共同研究如何將「各種各樣的優化和採樣問題」映射到Bristlecone量子計算系統上。

按照雙方的約定,今年年初,他們在NASA最強的超級計算機Pleiades上對運行這些仿真所必需的軟體進行編碼,並在合同籤訂後的12個月,即今年7月,比較量子電路仿真和谷歌量子計算機硬體的結果。

雖然谷歌和NASA持非常樂觀的態度,但業界也有人這個flag要倒。

阿里巴巴數據基礎設施和搜索技術部門的研究人員發表了一篇論文,認為要實現量子霸權可能需要錯誤率更低的量子晶片。

南加州大學量子信息科學與技術中心主任Daniel Lidar也對此表示懷疑。他接受麻省理工科技評論時說:「(實現量子霸權)似乎還需要其他方式抑制錯誤。」

如果這篇論文通過了同行評審,則意味著谷歌和NASA的flag沒有倒,而且量子計算將進入一個新的時代。

創造歷史

幾十年來,量子計算這個領域,都籠罩在一個強大的假設之下:

任何其他類型的計算機,能夠高效完成的計算,經典計算機也都能高效完成。

這個假設,來自「廣義邱奇-圖靈論題」 (Extended Church Turing Thesis) 。

如今,谷歌的量子計算機用3分20秒完成的計算,交給全球排名第一的超級計算機Summit,大概需要1萬年。這就打破了人類曾經的猜想。

谷歌說:

這標誌了第一個只能用量子處理器執行的運算。在通往全面量子計算的路上,這是一個裡程碑。量子機器的算力,將會以雙指數速度增長。

當然,這項前所未有的成就,不止是谷歌自家的狂歡。

為英國政府擔任量子技術顧問的Steve Brierley,已經在領域裡工作了20年,還是量子軟體初創公司Riverlane的創始人。他強調說:

第一次有人證明,量子計算機的性能真的能超過經典計算機。這是個了不起的成就。

走到領域之外,美國民主黨的總統參選人楊安澤 (Andrew Yang) ,是這樣說的:

谷歌達成量子霸權是個大事。先不說別的,這至少意味著,沒有不能破解的代碼了。

他的這條推特,已經收穫了5100贊。

不久之後,楊還補充了一條:

我們的加密技術也得跟上啊。

這條推特,又獲得了3200贊。

下一步呢

量子霸權實現了,但故事並沒有結束。

在許多人的眼裡,量子霸權是一個人為設定的裡程碑:只要在任何一項任務上,證明量子計算機超過經典計算機就可以了。

怎樣的任務都可以,也就不一定有現實意義。比如,谷歌給量子計算機的任務是:鑑定一個隨機數生成器,是不是真的隨機。

所以,一個裡程碑之後,還有另一個裡程碑要趕去。

實用性

IBM的量子計算戰略負責人Robert Sutor,提到了一個「量子優勢(Quantum Advantage) 」概念,那是一個實用性的裡程碑:

量子優勢,是在一個真實應用場景 (比如金融服務、AI、化學裡面) ,量子計算機做出了比任何經典計算機要明顯優秀的工作。

作為谷歌的對手,IBM一直在探索量子計算的應用,與摩根大通、梅賽德斯奔馳都有這一方面的合作。最近他們還在線上對外開放了一臺53比特的通用量子計算機。

IBM說,量子霸權這個詞他們並不用,也不在意

不過,谷歌研究院、加州理工學院的理論物理學家Fernando Brando相信:

在達成量子霸權之前,量子計算機不可能做出什麼有意思的事。

現在,就算量子計算機做的任務還沒有實際意義,研究人員還是可以從中學到經驗,今後開發出更有用的量子計算機。

2018年,波士頓諮詢公司 (BCG) 發布的報告說,量子計算機可以改變許多領域的遊戲規則:

比如密碼學和化學,對化學的影響會廣泛波及材料學,以及農業和製藥等等領域。人工智慧,機器學習就更不用說了。另外,物流,製造,金融,能源……也都會出現新的應用。

這個未來,整個世界都在期待著。

容錯率

再下一個裡程碑,就是造出一臺容錯的量子計算機。

這樣的計算機,能在一項計算當中實時糾正錯誤,原則上可以實現無錯的量子計算。

目前,主流的方法叫做「Surface Code」,每個執行計算的「邏輯」量子比特,都要有成千上萬個糾錯量子比特來支持。

這遠遠超出了當前量子計算的最強算力。

所以,量子計算到底需不需要容錯能力,也是值得討論的問題。

來自谷歌的Fernando Brando說:

有許多思路可走,但沒有哪個方向是確定的。

One More Thing

不過,在走向未來之前,關於這項研究,還有一個直擊靈魂的問題:

如果說,超算要1萬年才能算好,怎麼才能知道量子計算機得出的結果是對的呢?

— 完 —

相關焦點

  • 谷歌量子計算機登Nature封面,200秒頂超算1萬年!美國實現量子霸權...
    沒錯,就是那個量子計算200秒=地球最強超算1萬年的突破,現在谷歌以最隆重的形式對外官宣,超過計算機識別貓、蓋過AlphaGo橫空出世。而且谷歌CEO還難掩激動地介紹,這就像飛機最初被發明的時刻——萊特兄弟的飛機第一次只飛了12分鐘,但它證明了飛機飛行的可能性。
  • 谷歌量子霸權報告正式發布:200秒完成任務,經典計算機需要1萬年
    現在谷歌確認給我們帶來了一個好消息,他們的量子計算機是第一個完成傳統計算機幾乎不可能完成計算的計算機。一種名為Sycamore的超冷量子處理器可以在數秒鐘內完成計算,而世界上最大的超級計算機需要1萬年才能完成。今年9月,英國《金融時報》和其他媒體首先報導了谷歌量子霸權的消息。
  • 谷歌實現量子霸權論文曝光,圈內人士:量子計算的裡程碑事件
    9 月 20 日,據《財富》、《金融時報》等多家外媒報導,谷歌已經利用一臺 53 量子比特的量子計算機實現了傳統架構計算機無法完成的任務,即在世界第一超算需要計算 1 萬年的實驗中,谷歌的量子計算機只用了 3 分 20 秒。這是迄今為止表明量子計算機超越傳統架構計算機,並走向實用化最為強烈的跡象。
  • 上海交大金賢敏:實現量子霸權是計算機史上裡程碑事件
    上海交通大學物理與天文學院特別研究員 、博士生導師金賢敏在接受第一財經等媒體採訪時表示,這或許是人類計算機發展史上的一個裡程碑事件。量子霸權是指量子計算擁有的超越所有經典計算機的計算能力。近期,谷歌實現量子霸權的消息備受關注,在10月29日舉行的第二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舉辦期間,這一話題也不時被提起。
  • 九章量子計算機實現量子霸權?
    中國九章量子計算機的消息都聽說了吧,超越了谷歌去年的量子計算,往往有些媒體很激動,寫著打破谷歌量子霸權或者跟谷歌爭奪量子霸權什麼的,可惜全用錯了。量子霸權是個偽命題,一種營銷概念,這個詞本身就有問題,還有的媒體沒去看原論文,然後就在原文實現了區六個光子的輸出。
  • 「九章」問世,比谷歌量子計算機快一百億倍,量子運算已經崛起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與陸朝陽教授率領的團隊設計,中科院上海微系統所、國家並行計算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製造的量子計算機「九章」完成「高斯玻色取樣問題」的求解,處理5000萬個樣本只需200秒,而目前世界最快的超級計算機——日本Fugaku要用6億年,秒算51億次仍舊被秒殺!
  • 「英漢翻譯」Google谷歌實現了「量子霸權」?
    谷歌大佬又雙叒叕搞事情?還是先看看到底發生了什麼吧↓↓↓美國網際網路技術企業巨頭谷歌公司宣稱成功演示「量子霸權」,利用實驗性量子計算機,在大約200秒內完成傳統超級計算機一萬年才能完成的計算量。國際商用機器公司(IBM)等競爭對手質疑谷歌的說法,認為量子計算機的優勢沒有那麼大。谷歌研究成果23日由英國《自然》雜誌發布。加利福尼亞州理工學院教授約翰·普雷斯基爾說,這一「裡程碑式」成果是量子計算向應用邁出的重要一步,意味著量子計算研究邁入新階段。與傳統算法相比,量子計算依賴的量子比特突破二進位(0或1)限制,藉助量子疊加和量子糾纏使計算空間指數級增加。
  • 陳根:「九章」攻擂「懸鈴木」,快一百億倍的量子霸權
    此外,加上量子糾纏的特性,量子計算機相較於當前使用最強算法的經典計算機,理論上將在一些具體問題上有更快的處理速度和更強的處理能力。2019年,谷歌宣布率先實現「量子霸權」。「懸鈴木」包含53個量子比特的晶片,僅需花200秒就能對一個量子線路取樣一百萬次,而相同的運算量在當今世界最大的超級計算機Summit上則需要1萬年才能完成。
  • 超越谷歌實現「量子霸權」?中國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到底是啥?
    費曼給出的答案是用量子材料造一臺新式機器,來自然地解決這些問題,那這個機器該叫什麼?沒錯就是量子計算機。經典計算機和量子計算機的區別在哪裡?對於經典計算機來說,每個比特要麼代表0,要麼代表1。這些比特就是信息,而這些信息的本質就是用電路構建一些邏輯門,完成「與」、「非」、「或」以及更複雜的操作。
  • 我國量子計算機實現量子霸權,計算速度比谷歌快了100億倍
    12月4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宣布,我國新構建的76個光子的量子計算機實現了量子霸權。在5000萬個樣本的高斯玻色取樣實驗中,「九章」量子計算機僅用了200秒就完成了,如果使用世界第三的超級計算機進行實驗,它也要將近20億年才能完成。
  • 谷歌正式宣布量子霸權實現!獨家專訪谷歌CEO:意義堪比萊特兄弟發明...
    圖 | 谷歌 Sycamore 量子晶片(來源:谷歌)通過一系列實驗和計算,谷歌研究人員開發了一套高保真度的糾錯流程,進而對晶片展開測試,最終得出結論,同樣是對一個量子電路產生的隨機數字採樣 100 萬次, Sycamore 晶片支持的量子計算機只需要 200 秒,同時維持很低的誤差率,而世界最強超算 Summit 需要
  • 中國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問世 實現「量子霸權」的兩種路徑
    據現有理論,該量子計算系統處理高斯玻色取樣的速度比目前最快的超級計算機快一百萬億倍,即「九章」一分鐘完成的任務,超級計算機需要一億年。其速度也等效地比去年穀歌發布的53個超導比特量子計算原型機「懸鈴木」快一百億倍。這一成果使得我國成功達到了量子計算研究的第一個裡程碑:量子計算優越性(國外稱「量子霸權」)。
  • 中國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問世,實現「量子霸權」
    「九章」量子計算原型機光路系統原理圖實現「量子霸權」的兩種路徑由於量子計算機在原理上具有超快的並行計算能力,在一些具有重大社會和經濟價值的問題方面相比經典計算機可實現指數級別的加速。當前,研製量子計算機已成為世界科技前沿的最大挑戰之一,是歐美發達國家角逐的焦點。
  • 超越谷歌「量子霸權」100億倍!中國科學家如何做到的?
    據現有理論,該量子計算系統處理高斯玻色取樣的速度比目前最快的超級計算機快一百萬億倍,即「九章」一分鐘完成的任務,超級計算機需要一億年。  其速度也等效地比去年穀歌發布的53個超導比特量子計算原型機「懸鈴木」快一百億倍。  這一成果使得我國成功達到了量子計算研究的第一個裡程碑:量子計算優越性(國外稱「量子霸權」)。
  • 谷歌的量子霸權什麼水平?相當於7歲的張怡寧打桌球贏了郎平
    但就在今天,谷歌在《自然》(Nature)在150周年紀念特刊發布論文表示,一臺可編程量子計算機超越了最快的經典超級計算機,傳統算法跑在IBM頂級計算機上要1萬年才能算出的東西,量子計算機200秒就搞定了。這可以說是量子計算的重大裡程碑事件,簡直一洗量子汙名,重振量子雄風。
  • 《Nature》登出谷歌「量子霸權」論文 評價其為裡程碑式成就
    DoNews 10月24日消息(記者 趙晉傑)北京時間10月23日晚,《Nature》雜誌官網重磅發表了有關谷歌實現「量子霸權」的論文,評價其為量子領域中「Hello World」一樣的裡程碑式事件。谷歌CEO皮查伊和谷歌的量子計算機其實在今年9月份,谷歌講述「量子霸權」的論文j就曾被美國NASA網站率先發布,不過該論文很快又被刪除。
  • 谷歌的量子霸權什麼水平?相當於7歲的張怡寧打桌球贏了郎平-虎嗅網
    但就在今天,谷歌在《自然》在150周年紀念特刊發布論文表示,一臺可編程量子計算機超越了最快的經典超級計算機,傳統算法跑在IBM頂級計算機上要1萬年才能算出的東西,量子計算機200秒就搞定了。這可以說是量子計算的重大裡程碑事件,簡直一洗量子汙名,重振量子雄風。
  • 九章量子計算機問世,中國已掌握量子霸權,美國這次真急了
    用一句話就能形容,在計算玻色採樣問題時,它花1分鐘,目前世界上最快的超算需要1億年,也直接碾壓了谷歌去年發布的53個超導比特量子計算機原型機"懸鈴木",在速度上比它整整快了100億倍。九章的問世也標誌著我國已經掌握了"量子霸權",在量子科學領域,中國再一次實現彎道超車。這次美國真急了!
  • 什麼是量子霸權?「九章」的優勢在哪?九問量子計算機
    這些比特就是信息,對這些信息運算,實際上就是用電路構建一些邏輯門,完成「與」、「非」、「或」以及更複雜的操作。而量子計算,則是利用量子天然具備的疊加性,施展並行計算的能力。每個量子比特,不僅可以表示0或1,還可以表示0和1分別乘以一個係數再疊加,隨著係數的不同,這個疊加形式的可能性會很多很多。
  • 量子霸權是什麼?為什麼中國科大潘建偉教授的量子研究很牛?
    對於過去的2019年科技盤點,關於谷歌宣布實現量子霸權上個多個國內外科技盤點榜以及排行榜,成為2019年的科技熱詞之一。什麼是量子霸權?量子霸權指的是量子計算機在解決特定問題上遠遠超過現有計算機的一種壓倒性優勢,所謂霸權比對的是傳統計算機。由於量子計算與傳統計算機計算原理不同,造成了上述所說的壓倒性優勢,也就是量子霸權。傳統電子計算機的信息基本單位是比特,比特表現出兩種狀態,記作0和1,也就是二進位,可以把這種狀態比作開與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