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嘴往左歪,顎骨區域麻木。口水從我的嘴裡不斷淌出,我甚至感覺不到。」
—— 整容者自述
據新華社消息 雙顎手術近年來風靡韓國整容界。這種手術可為普通人塑造明星般「小V臉」(中國俗稱錐子臉),卻伴隨多種併發症,包括永久性面部麻木甚至面癱。
一名大學生整容後因後遺症自殺
國際美容整形外科學會數據顯示,韓國是全球人均整容手術率最高的國家之一。
法新社27日援引一項最新調查結果報導,韓國年均進行5000例雙顎手術,但不清楚多少出於整容目的,多少作為醫療手段。
同一項研究說,接受雙顎手術者中,大約52%術後遭遇面部麻木等神經問題。
韓國消費者保護機構數據顯示,有記錄的雙顎手術術後問題投訴數量,從2010年的29起增加到2012年的89起。更多術後問題據信未遭投訴。
一名整容者在網絡論壇寫道:「我的嘴往左歪,顎骨區域麻木。口水從我的嘴裡不斷淌出,我甚至感覺不到。」
去年8月,一名接受過雙顎手術的大學生自殺,時年23歲。她在遺書中寫道,術後無法咀嚼食物,同時由於淚腺神經受損,她不能停止流淚。
「明星手術」廣告鋪天蓋地
由於可以把臉型雕琢成東亞地區推崇的「V」字線條,雙顎手術又有「明星手術」之稱。
首爾大學牙科教授崔鎮榮(音譯)說:「在改變容貌方面,這種手術的效果比肉毒桿菌和隆鼻手術誇張得多,因為它能改變你的整個面部骨架……但它非常複雜,具有潛在危險……看到沒有牙齒缺陷的人,就為了有張漂亮的小臉而膽敢接受這項手術,這令人困惑。」
有關雙顎手術的廣告在韓國鋪天蓋地。張貼在一地鐵站牆面的廣告寫道:「雙顎手術是最漂亮女士的選擇。」
一輛地鐵車身寫道:「除你之外,每個人都做了。」
某些明星據說在收受醫生好處費後,接受雙顎手術,然後現身電視脫口秀節目,宣稱這項手術為自己的事業和個人生活提供了「轉機」。
需深刻思考問題的社會原因
今年1月,一名首爾的律師提議為整容手術設定最低年齡限制,尤其是考慮到「與骨頭有關的手術」的危險性。
不過,高麗大學社會學教授林茵淑(音譯)認為,立法不能阻止一些女性不惜冒險換取一張更美的臉。
她說,問題的根源在於,「這是一個男性高度主導的國家,女人需要才貌雙全才能獲得工作、婚姻以及挺過人生的方方面面,一些時候,美貌壓倒智慧」。
林茵淑說,在這個競爭白熱化的社會,整容成為能夠為人接受的獲得競爭力的蹊徑。
她說:「於是,我們身體的每個部分都成為整容的對象。今天是你的下巴,但誰知道我們明天必須要整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