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如果說夏天最令人心煩的一件事,恐怕就是蚊子了,它們不僅會吸血,還會傳播各種病毒。據統計,蚊子是所有生物中殺死人類最多的,它們傳播的病毒每年能造成70多萬人死亡。但是你知道嗎?蚊子其實也不想傳播病毒,它們只是被病毒利用了。
蚊子吸血
蚊子的結構很簡單,它們有著一個像針管一樣的長長的「嘴巴」,平時它們並不會叮咬人類,而是吸食植物的汁液。只有當雌性蚊子懷孕時,需要血液作為營養物質孵化下一代,此時它們才會叮咬人類以及其他動物。
它們的嘴巴結構非常精巧,從外部看,它們只有一根像「吸管」一樣的嘴巴,但其實裡面有6根「針」,當它們叮咬人類時,其中有2根針用來固定人類的皮膚,另外2根針撐開已經切割開的組織,讓其中一根刺破人們的皮膚,尋找皮膚之下的毛細血管。
當它們尋找到毛細血管後就會像我們吸食飲料一樣吸食血液。
與此同時,蚊子另外一根吸管還會向人體內注射化學物質,這些化學物質含有防凝劑,這是防止蚊子在吸血過程中,人體血液凝固以至於它們的「針」無法拔出;有的蚊子還會向人類注射麻醉劑,讓人類感覺不到叮咬。
這些物質統稱為「蚊子的口水」,也正是這些物質,傳播了病毒。
蚊子如何傳播病毒?
蚊子其實只是病毒的載體,它們在吸食人類或者動物的血液時,如果被叮咬的人呢身體內有病毒,比如:瘧疾,那麼當雌性蚊子吸食人類血液時,瘧原蟲就會隨著蚊子的口器進入到蚊子體內,並在蚊子體內發育成孢子,並進入到蚊子唾液腺中,當蚊子吸血過程中向人類「吐口水」時,此時瘧原蟲就會隨之進入到人體。
雖然蚊子能傳播不同的病毒,但是不同的蚊子傳播的病毒並不同。蚊子其實有很多種,但在我國主要分布著三種蚊子:桉蚊屬,庫蚊屬,伊蚊屬。
其中庫蚊屬的蚊子最多,佔據我國蚊子總數量的90.61%,伊蚊數量佔據蚊子總量的8.4%,伊蚊就是我們說的花蚊子,在過去這種蚊子主要生活在熱帶地區,但現在伊蚊活動的區域越來越向北,我國大多數地區的花蚊子數量越來越多。
這三種蚊子雖然都是蚊子,但它們能夠傳播的疾病並不同。
按蚊屬的蚊子停落時屁股會上翹,雖然它們也會叮咬人,但它們更喜歡吸食牛、馬等大型家畜,常見於野外地區。
按蚊屬的蚊子是最容易被人類感覺到的蚊子,它們在叮咬人時,還沒有吸食到學人類就會有感覺,所以它們一般吸血量不多,但也會吸食人類的血液。
按蚊主要傳播瘧疾以及絲蟲病,在按蚊分布較多的地區,瘧疾也會高發。
庫蚊屬的蚊子個頭較大,它們會長時間吸血,一旦吸血就會吸足,使得腹部內呈現紅色,此時它們會將身體內的水分排洩到身體外,以便騰出足夠的空間用來吸血。
但這也使得它們吸血之後行動力下降,一旦被人們發現,它們很容易被拍死。庫蚊能夠傳播絲蟲病,流行性乙型腦炎以及多種馬腦脊髓炎,對人類的影響很大。幸運的是,它們並不是十分喜歡叮咬人類。
說到蚊子中的王者,那必須要說道伊蚊,伊蚊又被稱為亞洲虎紋,它們已經進化得非常適合吸食人類的血液。
首先,伊蚊在叮咬人類時,會向人類皮膚表面吐口水,口水中含有麻醉劑以及防凝劑,這兩種物質可以讓它們吸食血液時,人類感知不到。
根據目前已知,伊蚊可以傳播很多種疾病,其中就包括登革熱, 這種病毒會引起人類發燒,出血,甚至死亡。更可怕的是,伊蚊只要與具有傳染性的患者接觸,登革熱病毒就可以在伊蚊體內生存,並傳染。
想要辨別伊蚊的方式比較簡單,伊蚊身上有黑白色條紋,而且它們只在白天出沒,在清晨以及黃昏時最容易叮咬人。而其他蚊子主要是在晚上活動。
如何消滅蚊子?
蚊子能夠傳播很多疾病,所以很多人們欲要除之而後快,為此人們想了很多方法。首先蚊子的卵、若蟲、蛹時期都離不開水,所以在蚊子多發地,人們要及時清理家裡的積水,確保沒有蚊子滋生。
河流以及湖泊中雖然會有蚊子的幼蟲,但是河流以及湖泊中有魚類生物,它們能夠消滅蚊子,不會讓蚊子數量激增。
除了常規的做法之外,生物科技公司嘗試了使用基因滅蚊法,他們在實驗室中培育了大量轉基因雄性蚊子,這些雄性蚊子都攜帶有不育基因,或者令後代早亡的基因,當它們與野外蚊子交配後,生下的蚊子都無法存活從而減少蚊子的野外種群數量。不過從目前的投放結果來看,這個計劃並沒有成功。
但隨著科學的發現,或許人們能最終找到一條消滅蚊子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