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福林媽咪
前幾天,一位寶媽給我發來一張他兒子的照片,孩子肚子鼓鼓的,像充了氣的氣球,於是寶媽問我是不是孩子肚子有脹氣。
我問道:孩子會不明原因的一隻哭鬧嗎?
寶媽回答:很少,一般就是餓了、拉了才哭,平時自己能跟自己的腳丫子玩很長時間。
然後我告訴她不用擔心,沒關係。但是寶媽還是在堅持,是不是孩子吃得太飽了?
很多小寶寶的肚子都身上不怎麼胖,但是肚子就圓鼓鼓的像個小皮球
其實有四個原因
原因一:腹壁肌肉發育不成熟
我們腹部的肌肉出了可以讓我們的腹部有力量以外,還能把我們的臟器牢牢的收緊在肚子裡面。而寶寶還小,他們的身體很多地方都還需要繼續發育。
由於不成熟,所以寶寶身上的多處肌肉相對無力,這也是為什麼小寶寶一開始不會抬頭、不會翻身、不會坐、不會爬和走的原因之一。這其中腹部肌肉也相對無力,所以無法將身體的臟器牢牢裹住收緊,所以寶寶小肚子看上去多是圓鼓鼓的。
原因二:寶寶經常躺著,所以內臟位置不一樣
小寶寶的胃是橫著的,可能很多家長不知道,這也是小寶寶容易吐奶的一個原因。因為寶寶多數情況下是在躺著的,所以他的胃一直維持著橫著的狀態,再加上腹部肌肉力量小,寶寶躺在那裡,肚子看上去就會向兩邊擴。
等寶寶一歲以後,會走路了,胃受到重力的影響,就會慢慢變得和我們成年人一樣豎起來,身體的其他內臟也是如此哦。加上腹部肌肉也在趨於健全,慢慢地會發現孩子的肚子會越來越平坦(當然是在排出肥胖的可能下)。
原因三:腹式呼吸
正常的我們呼吸時,是胸部上下起伏,但是小寶寶多是用腹部呼吸,這是瑜伽鍛鍊中最基礎的一種呼吸方式,也是小寶寶經常用的。所以小寶寶呼吸時,我們可以看到他是腹部在上下起伏的,這樣,腹部看上去就會大一些。
原因四:脹氣
吃奶的寶寶就容易有脹氣,因為吃奶吃的太急或者銜乳方式不正確,都會吃進去空氣,而寶寶的腸壁肌肉力量弱,蠕動能力不足,所以長期可能就會在寶寶的腸道裡殘存,以至於寶寶經常出現脹氣。
如何區分是脹氣還是普通的肚子鼓?
寶寶平時肚子鼓鼓的,但是很柔軟,而脹氣的寶寶,肚子會硬硬的,寶寶還會經常不明緣由的哭鬧。這多半就是寶寶脹氣了。
脹氣了怎麼辦?
媽媽可以順時針揉揉寶寶的小肚皮,也可以準備一個熱水袋,隔著毛巾敷在寶寶的肚子上,促進血液循環也是促進腸道蠕動,幫寶寶把氣放出來。
其他的原因,寶媽都不需要擔心,但如果寶寶脹氣了,寶媽就要幫寶寶利用上述方法緩解,同時,平時也要多多注意一下。
①餵奶要拍嗝
拍嗝不是非要等寶寶吃完了再拍。有的寶寶吃奶急,等吃完了再拍,效果可能也不是太好,還有的可能吃著吃著就會吐奶或者嗆奶。所以吃奶中間就可以拍。
比如換邊的時候,豎抱起寶寶,讓寶寶爬在肩膀上,幫他拍拍嗝之後再繼續吃另一邊的,也可以在吃了10-15分鐘之間的時候拍嗝,這樣才能更好的預防寶寶脹氣。
②別等寶寶餓急了的時候才餵
餓急了的寶寶吃奶急,就容易吃進去空氣,而且通常哭了很久的寶寶會吸到肚子裡太多空氣。所以媽媽可以通過平時寶寶吃奶的間隔時間推斷一下寶寶會在多久之後餓,可以提前做好準備,能很大程度避免寶寶吃進去空氣。
③奶粉寶寶餵奶時注意奶瓶的正確用法
餵奶時,整個奶嘴當中要充滿奶,而不是上半部分是空氣,下半部分是奶,這樣很容易讓孩子吃進去空氣的。
④奶嘴按時替換
奶嘴都有使用時長,時間久了,奶嘴孔可能變大,這樣吃奶的時候容易吃進去空去。還有就是奶嘴一般也分月齡使用,越小的寶寶,奶嘴孔越小,寶媽要留意一下,也不要一個奶嘴使用太長時間。
寶寶的小肚子圓鼓鼓,這是正常現象,當然也不排除一些胖寶寶,但是胖寶寶不僅肚子大,身上也會肉肉的,如果是胖,那就應該注意寶寶的飲食,幫寶寶控制體重,才是真的對他好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