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祁琦
音樂,是時代的心跳;歌聲,是城市的表情。
12月18日晚,深圳大學元平體育館內樂韻飄飛,歌聲激越,融匯近年深圳原創音樂優秀代表作的「音樂工程·鵬城歌飛揚」2019-2020年度獲獎作品音樂會在這裡盛大舉行。
深圳原創音樂人們用一批令人耳目一新的原創新作,傳遞對新時代的感懷,表達對恰逢特區華誕的這座城市的熱愛。
本次頒獎音樂會由深圳市委宣傳部、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市文聯、深圳廣電集團主辦,深圳電臺飛揚971、市音樂家協會、南山區文聯承辦。
20首音樂工程2019-2020年度優秀歌曲,20首鵬城歌飛揚雙年十佳金曲應聲出爐,呈現了兩年來深圳原創音樂的整體風貌和令人欣喜的亮點。一批卓有才華的年輕音樂幹將脫穎而出,成為未來深圳音樂發展的生力軍。
△音樂會現場
新時代歌聲顯露新氣象
歌聲是時代的晴雨表。對所有深圳人來說,2019年和2020年是兩個註定載入史冊的特別年份。
2019年,中央先後出臺了《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以及《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意見》,深圳改革開放事業迎來了嶄新機遇。
2020年,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深圳主動出擊,取得抗疫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成果。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更讓這座城市再次站上新起點。
這些重大事件,都在2019年和2020年的城市原創音樂發展中呈現得淋漓盡致。其中,既有放眼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歌曲《前面是海》《彎彎的大灣》,也有以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為題材和情感出發點的流行佳作《追尋》《在深圳灣眺望》。
在2020年獲獎作品中,優秀的抗疫題材作品佔了重要位置,《每個人的戰爭》《2020》《向上而生》等歌曲都在抗疫偉大鬥爭中發揮了鼓勁加油、激勵人心的重要作用,具有飽滿的情感和令人振奮的力量感。
而在特區40年的榮光時刻,不少音樂人都發出了自己對腳下這座城市的「音樂愛語」,其中,樂壇中堅力量何沐陽的《深圳,我愛你有多深》、周澎演唱的《我和爸爸都是南下》、孟瑞雪的《城》等作品都傳遞了對深圳的由衷熱愛和對特區歷史的感懷。
「飽含熱愛,目光才無處不在;一樣有夢,腳步才從不懈怠……」,由南山區紀監委和南山區委宣傳部聯合出品的《清風自來》充盈著信仰力度和情感熱度,發出了來自深圳的「忠誠之聲」,成為2020年深圳主旋律歌曲創作領域的獲獎佳作。
新時代的深圳歌聲,顯露出了嶄新的精神氣象,為深圳音樂的「聲音倉庫」再添豐盈之作。
△音樂會現場
「深圳音樂新聲」全面崛起
在悄然之中,深圳原創音樂的更新換代已經在路上。當晚的頒獎音樂會成為當前深圳原創音樂新意迭出、豐富樣態的典型體現,眾多90後、00後音樂人紛紛登臺亮相,以他們的蓬勃新聲,鋪就了深圳原創音樂的未來之路。
出現在2019年、2020年「鵬城歌飛揚」十佳金曲和單項獎名單上的新面孔、新名字越來越多。
他們中,有的有著天賦的好聲音和敏銳的音樂感覺,如獲得多項大獎、嗓音通透清亮的年輕女歌手彭席彥;
有的對原生態文化的現代化再造有著澎湃的熱情和出眾的才華,比如以一首《潮氏兄弟》藝驚四座的2020年度最佳男歌手、深圳音樂人李騰一;
有的熟練運用新媒體渠道在音樂推廣上做出了成功探索,如已經小有知名度的網絡紅歌手、2019年度最佳唱作人劉莉旻;
還有在說唱音樂上與依興馳、霍嘉駿等深圳說唱群落一脈相承的新人黑狗樂隊,以及具有突出創作天賦的2020年度最佳新人劉雪婧。
近年來,深圳的歌聲能量不斷蓄積,在這塊土地上形成了一個巨大的聲場。無數富有生機的音樂形態從這裡萌生,在這裡綻放。此次原創歌曲頒獎音樂會正是深圳原創音樂蓬勃生機的璀璨結晶。
△音樂會現場
青春音符躍動青春校園
「鵬城歌飛揚」再度回到大學校園,令當晚的頒獎音樂會成為一場青春的歌聲盛宴。青春洋溢的年輕觀眾,與同樣年輕的音樂唱作人相逢在躍動的旋律中,在近兩個小時的音樂會中,洋溢著青春朝氣的觀眾不時跟著音樂的節奏忘情地搖擺,掌聲、笑聲和歡呼聲匯在一起。
青春的臉龐、青春的歌聲,和臺下一張張青春的笑臉,讓原創音符飄揚在這個「青春之城」的上空,一個屬於音樂的美好夜晚讓人沉醉不已。
主辦方用特別的「公仔」創意串接全場,令現場歌迷驚喜不斷。唱作人常石磊和兩位民謠音樂人馬條、楊嘉松的出現,也讓當晚的音樂會星光熠熠。李行亮、劉小幻、陳曉婷、陳昕等深圳音樂主力軍均帶來各自的閃亮佳作,令聽歌的人大呼過癮。
△音樂會現場
參與此次評審的香港音樂人向雪懷用「萬物生長」來形容深圳近兩年來流行音樂創作的蓬勃之態,他從榜單中發現,獲獎作品形式非常多樣,特別是一些年輕人的作品,無論在旋律、演唱還是製作方面都令人刮目相看:
「這和深圳的創新型網際網路城市特質有關,年輕人得以更熟練地運用新媒體工具去了解世界,並且將個體音樂感受通過新的傳播途徑和小夥伴分享。」
長年關注深圳流行音樂發展的深圳電臺飛揚971總監劉洋說:「這些獲獎歌曲富有時代性、藝術性、思想性,也有不俗的傳唱度。深圳音樂人把『闖』的精神、『創』的勁頭、『幹』的作風融入到創作中,記錄了深圳這座城市的發展步伐,為新時代作出了來自深圳的音樂註解。」
審讀:譚錄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