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風秋雨愁煞人。不管多美好的秋景,到了古代文人筆下,往往都能與悲愁聯繫到一起。見草枯葉落而悲,見大雁南飛而悲,見雨打芭蕉而悲,聞梧葉聲聲而悲……對待自然的感情反映出的是對生活的態度。春花秋月是多美好的景色,但在對生活徹底失去希望的李煜眼中,也只能是化作一江春水一般的愁。而我們今天身處偉大的時代,生活充滿了陽光,所以,我們無需為秋天的到來而傷悲,多愁善感不屬於這個時代。同時,我們需要閱讀令人精神振奮、使人昂揚向上的作品。而前人也為我們準備好了這一類關於秋天的優秀作品。以下十首清新明快、昂揚奮發的秋色秋光詩詞,裡面有最迷人的秋色,最昂揚的激情,你一定會喜歡。
1.山居秋暝
唐 王維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此詩描繪了秋雨初晴後傍晚時分山村的旖旎風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樸風尚,表現了詩人寄情山水田園並對隱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滿足心情,以自然美來表現人格美和社會美。全詩將空山雨後的秋涼,松間明月的光照,石上清泉的聲音以及浣女歸來竹林中的喧笑聲,漁船穿過荷花的動態,和諧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給人一種豐富新鮮的感受。它像一幅清新秀麗的山水畫,又像一支恬靜優美的抒情樂曲,體現了王維詩中有畫的創作特點。
2.秋詞二首 其一
唐 劉禹錫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3.秋詞二首 其二
山明水淨夜來霜,數樹深紅出淺黃。
試上高樓清入骨,豈如春色嗾人狂。
這兩首詩的可貴,在於詩人對秋天的感受與眾不同,一反過去文人悲秋的傳統,唱出了昂揚的勵志高歌。這兩首詩寫秋的詩爽朗明快,表現了詩人積極樂觀的心境。
4.寄揚州韓綽判官
唐 杜牧
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
此詩著意刻畫深秋的揚州依然綠水青山、草木蔥蘢,二十四橋月夜仍然樂聲悠揚,調侃友人生活的閒逸,表達了作者對過往揚州生活的深情懷念。全詩意境優美,清麗俊爽,情趣盎然。
5.山行
唐 杜牧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這是一首描寫和讚美深秋山林景色的七言絕句。這首詩描繪的是秋之色,展現出一幅動人的山林秋色圖,山路、人家、白雲、紅葉,構成一幅和諧統一的畫面。全詩構思新穎,布局精巧,於蕭瑟秋風中攝取絢麗秋色,與春光爭勝,令人賞心悅目。這首小詩不只是即興詠景,而且進而詠物言志,是詩人內在精神世界的表露。
6.西江月阻風山峰下
宋 張孝祥
滿載一船秋色,平鋪十裡湖光。波神留我看斜陽,放起鱗鱗細浪。
明日風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水晶宮裡奏霓裳,準擬嶽陽樓上。
這首詞寫了作者離開長沙途中被風雨所阻的情景,表現了詞人面對困境時積極樂觀豁達的人生態度以及對山水的熱愛。全詞語言淺易而意境幽雅,只透露出詞人對山水無限熱愛,卻不見船遇逆風受阻的懊惱。全詞以景入情,情景交融,想像豐富,筆力雄放,靜中有動,動靜結合,濃厚的浪漫色彩和風趣詼諧的語言,造成了強烈的藝術效果,獨具風格。
7.贈劉景文
宋 蘇軾
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
這是詩人送給好友劉景文的一首勉勵詩。前半首說「荷盡菊殘」仍要保持傲雪冰霜的氣節,後半首通過「橙黃橘綠」來勉勵朋友困難只是一時,樂觀向上,切莫意志消沉。抒發了作者的廣闊胸襟和對同處窘境中友人的勸勉和支持,託物言志,意境高遠。
8.秋涼晚步
宋 楊萬裡
秋氣堪悲未必然,輕寒正是可人天。
綠池落盡紅蕖卻,荷葉猶開最小錢。
這首小詩充分表達了詩人樂觀、豁達的人生態度。由於作者觀察細緻深入,描寫生動逼真,感情真摯濃厚,因而意趣盎然,頗能動人。
9.秋行
宋 徐璣
戛戛秋蟬響似箏,聽蟬閒傍柳邊行。
小溪清水平如鏡,一葉飛來浪細生。
這首七言絕句以比喻的修辭手法,描寫了鳴蟬似箏,小溪如鏡等秋日的景色,抒發了恬靜悠然的心情。
10.天淨沙 秋
元 白樸
孤村落日殘霞,輕煙老樹寒鴉,一點飛鴻影下。
青山綠水,白草紅葉黃花。
這是一首寫景散曲。作者通過擷取十二種景物,描繪出一幅景色從蕭瑟、寂寥到明朗、清麗的秋景圖,是一首描寫當時社會的抒情曲。寫出了詩人由冷寂惆悵之感到開朗希望的情懷。
文中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如不慎觸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