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已經過去,2019年的1月已經過了一半。然而總結2018年電視劇,總有一些成績略感不佳。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2018年豆瓣評分超過八分的三部電視劇。
2018年無論是上星的,還是網播的電視劇有很多很多,但是能得到觀眾許可的劇卻並不多,更不用說豆瓣評分極高的劇了。
以前的電視劇,有太多太多已經成為了經典。然而最近幾年的電視劇,常常會被觀眾吐槽。2018年雖然有許多大陸劇播出,但是取得的成績並不理想。
有許多流量明星拍出來的劇,更是淪為觀眾恥笑的對象。看了一下成績單,幾乎所有的流量明星參與的電視劇,都撲街了。
從豆瓣2018年豆瓣大陸電視劇的成績單來看,2018年僅有三部電視劇超過了八分,分別是王凱的《大江大河》,陳坤的《天盛長歌》,以及白宇的《忽而今夏》。三部劇的評分分別是8.9分,8.2分和8.3分。
為什麼2018年這麼多的劇,卻僅有三部劇評分超過了三分呢?為什麼我們提起現在的電視劇,除了鄙夷之外,沒有太多的讚譽之聲呢?到底是觀眾變得苛刻了,還是電視劇質量下降了呢?
其實電視劇評分出現這樣的結果,是多方面的因素造成的。
我們先從觀眾的角度來分析。
觀眾是成長的,觀眾的欣賞力也是在提高的。在以前,觀眾所接受的信息量比較少,關於電視劇,關於演員。但是隨著網絡的發達,觀眾接受到的善於電視劇的信息也越來越多,關於演員的新聞也越來越多。所以,他們對於電視劇的要求也越來越多,對於演員的要求也越來越高。
當一部電視劇,因為先有了小說再有了電視劇的改編,常常會因為改編的不好,得罪一批書粉。再加上編劇對於小說的理解不透徹,人物的情感線或者是成長線不明確,再把劇情弄得羅嗦一些,就會引起非書粉的強烈不滿。
再加上網絡上關於演員的負面的新聞的傳播,也會讓觀眾對這位演員產生不好的印象,從而這位演員演的戲也會遭到這些人的抵制。在這種情緒的作用下,自然就會有黑粉的出現。
實際上,演員想要紅,可能就需要曝光率,但是曝光率的負面影響,就是會讓更多的自身不優秀的地方,自身的缺點也被曝光出來,從而失去了演員的神秘感,自然就不再成為吸引人的理由了。慢慢地,這位演員演的戲,自然就不會有人看了。
演員,最根本的應該是演技,而不是其他。若是想要以話題炒作爆紅,最終只會把自己烤糊了。
除此之外,再加上導演的短淺目光,編劇不符大眾的價值觀,都會讓電視劇的情節出現扭曲的現象。
導演為了追求高的收視率,快速的回錢,常常會請一些毫無演技的流量明星,這雖然能吸引流量明星的粉絲來支持,但是卻把自己的導演口碑給丟掉了。演戲是需要演技的,所謂的流量明星,哪個有演技?如果失去了沒有睜開眼睛的粉絲的支持,這些流量明星只會淪為娛樂圈裡最墊底的角色。
演員不靜下心來好好磨練演技,而整天想著如何炒作自己,如何提高自己的話題量,真真就把自己的本職工作給跑偏了。
不管怎樣,觀眾還是對中國的電視劇保持著極大的信心。相信,2019年,在2018年電視劇市場的教訓下,會湧現出來大量的優秀電視劇吧。
那麼大家對2019年中國電視劇有怎樣的期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