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每天都在變化,最近好消息不斷傳來,各項數據「連降」讓大家都看到了隔離解除的盼頭,不少城市也已經逐漸復工。
相信各位家長,在家帶娃的耐心也要漸漸走到盡頭。但是,3月份開學的話,你會一開學,就把孩子送到幼兒園嗎?
(看看家長們會怎麼選擇吧~)
一定有很多家長擔憂:開學後真的就要立即把孩子送到幼兒園嗎?不送去,要是自己要開始上班了,如何安置孩子?
家長的擔憂不無道理,但不要過分擔心。根據自己的情況合理安排。下面就從「可以送去」和「不必送去」兩方面給寶貝家長們說說。
可以送去
在國家的大力措施下,全國各省份防控效果良好,確診病例在逐漸下降,說明出門的危險會越來越低。既然政府做好了開學規劃,學校必定有準備措施。
教育部也一定會參考專家的意見,做出科學合理的開學時間調整。那麼3月份開學,如果學校做好防控措施,孩子們上學前沒有感染,那麼很可能上學後也會安然無恙。
如果家裡沒人照看,可以送去幼兒園。到時,老師還能照顧得更精細。另外,孩子在家憋的時間久了,需要見一見「外面」的世界,跟老師、同學互動一下,有利於孩子的身心發展。
不必送去
若家中有人帶娃,大人開工後,可以等疫情完全過去,國家宣布已經沒有必要採取措施了,再把孩子送到幼兒園。這樣保險又放心!
抵抗力差的孩子也可推遲入學。
大家都知道在幼兒園孩子容易生病,抵抗力差的孩子就晚點兒入學吧。如果頭疼發熱的去醫院反而會有感染其他疾病的風險。所以,抵抗力差的孩子可考慮晚入學。
有疫情,大家都很擔心家人的健康。但擔心歸擔心,不要偏聽偏信、自己瞎猜,也不要過於憂慮,做好防護和消毒,給自己和孩子多一些信心。
危機下家長保持冷靜,是給孩子最好的教育。他們會從咱們的生活態度中,學會堅強、從容、理性。
當然了,還會有孩子今年剛剛上幼兒園,家長已經不是糾結「疫情原因」,而是考慮孩子有沒有達到入園標準年齡。雖然大部分人會選擇讓孩子3歲的時候入園,不過,每個孩子、每個家庭都有不同的情況,入園這件事情千萬不能一概而論。
三類寶寶可以晚入園
第1類
家庭教育可以滿足寶寶的發展需要
早入園還是晚入園,決定因素更多在於家長。家長可以給孩子提供更多的規則教育已經多樣的社交環境。晚入園也沒有關係。
第2類
短期內不能適應幼兒園的寶寶
如果寶寶已經滿3歲,但自理能力、表達能力和運動能力明顯落後,或有嚴重的分離焦慮,建議寶寶晚半年或1年入園。比如,孩子如果無法清楚表達「我要尿尿」的話,一般不建議送孩子去幼兒園的。
第3類
體弱多病的寶寶
跟剛才推遲入園是一個道理,如果孩子身體不好的話,疫情也好,入園標準也好,都不建議去的。家裡人口較少,大部分的媽媽們也非常注意清潔,但是幼兒園裡面的孩子很多,水杯、餐具等都有可能交叉使用。體質不好的寶寶,即使3歲入園,也總是請病假。不如孩子大一點再去。
▼
在開學延期的情況下,寶貝家長們可以按照這份清單,先鍛鍊寶寶的自身能力,開園以後,也可以讓寶寶直面自己的幼兒園人生~
幼兒園獨立能力清單
---飲食---
能自己握勺子吃飯
吃飯不離開座位
不挑食
能用廣口杯喝水
---如廁---
能自己脫、穿褲子
能蹲下並有扶手的情況站起來
知道上完廁所後要擦屁股
知道有便意、尿意
---睡覺---
午睡時不嚎啕大哭
睡覺時不要大人抱著或摟著
午睡不會尿床
---穿衣---
會自己穿粘扣的鞋子
能自己套短襪
能分清衣服前後
能自己套上褲子或衣服
特殊時期,合理安排,
希望每個孩子,
都能擁有幸福健康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