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人還記得,有一種手藝叫—毛氈

2020-12-25 騰訊網

大理喜洲金圭寺村擀氈技藝

毛氈是一種以羊毛或其他獸毛為原料,利用毛纖維經能給溼,搓揉能氈縮的特性所製成的製品。毛氈是目前人類歷史上記載中最古老的紡織品形式,比紡織、針織等技術更早為人類所用。這種古老的智慧最迷人的地方就是直接,柔軟的直接,變化的直接,表達的也直接。

擀氈的技藝僅有簡單的幾個步驟,而這幾個步驟就夠你用一輩子,幾輩子,直到現在。

楊師傅的祖宅 現在是楊師傅的工作室

很慶幸2015年初我和同伴們走訪金圭寺村時 在僅有3~4戶擀氈戶中找到楊雄標師傅,他是家中第4代擀氈匠。他告訴我們他有兩個孩子一男一女現在都已經成家,兩個孩子現在都在外地工作,以後他還是想要把這門祖輩傳下的手藝傳給兒子,不管掙不掙錢也要將手藝傳下去,他的語氣堅定又誠懇。在大理的一周內我們兩次拜訪楊師傅,第二次去的時候楊師傅還特意給我們做了示範。

鋪毛

擀氈

處理邊緣

完成(楊師傅似乎看的出我們對這門手藝熱愛和敬重,特意做了這塊半成品小毯送給小哪吒,讓她帶回上海方便實驗。)

以下是楊師傅作品,部分資料來自網絡平臺。

鬥篷(當地牧民在蒼山放牧都會披帶,會起到很好的保暖效果)

毛毯 在跟楊師傅的聊天中得知,以前當地人家床上鋪的大多都是這樣的毛毯,隨著時代的發展,現在只有少數的老人床上還是依舊堅持鋪用這樣的毛毯。

圖案是大理人字鋪貼磚牆紋樣,讓人回憶家鄉。

楊師傅

金圭寺村就是這麼一個以擀氈為生計的村落,位於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喜洲鎮東面,洱海西岸。三面臨水,不具備山地養羊的地理環境,村民從事羊毛加工的原料羊毛大多從州內的鶴慶和州外的麗江、楚雄購得。過去從事羊毛加工的人數約為300人隨著時代的變革到現在只有3~4戶在從事毛氈製作。

喜洲金圭寺村流傳羊毛祖師蘇武的故事,蘇武擀氈的技藝,與大理地少人多,不得不另謀生計有關。金圭寺村豐富的傳說故事與歌謠,反映了羊毛氈在洱海區域的文化、社會與經濟邏輯。在清末時期,金圭寺村的羊毛氈已成為官府重要稅收,便有了相關的營業執照、行頭和稅金碑文。南詔時期白族先民已經擅長於用羊毛製作披氈,無論貴族平民,不封貴賤,皆披氈。

一門手藝裡邊有很多自古以來的智慧和功夫,包含這個文化的歷史。羊毛氈體現大理喜洲白族的對美的認識、理解和創造。白族羊毛氈手工藝品作為一種原發性的藝術,是白族為了己的美好生活而進行的創作,質樸純真,表現出一種落落大方的純樸之美。白族羊毛氈作品多數是生活中所必須要日常用品,如氈墊、鬥篷、帽子等,擀氈匠了解羊毛的習性使其最大發揮,正是這樣的工作讓物品看上去有性格、有溫度,耐久性強、好品質的特性。

右一 楊師傅 右二 楊師傅叔叔也是楊師傅的師傅

在看楊師傅製作過程中,小哪吒的手按捺不住就隨手從身邊拿了一些羊毛興奮的做了起來。

小哪吒做好的素色方墊

應該說我們走訪楊師傅家是慕名而去的,在大理州的那幾天我和小哪吒租了輛摩託車從大理古城起中途經過鶴慶新華村,從麗江繞過到劍川再從劍川到沙溪,最後再回到大理古城,就是這樣我們溜達了一圈,中途看過一些當地的民俗,建築,工藝但都是走馬觀花,可能小哪吒跟楊師傅聊得的比較投緣,仔仔細細的給我們講著有關喜州毛氈製作工序及背景故事讓我們對毛氈有了更多的想法。心裡總有一股熱流想要將這些傳統手工藝在不失原味的情況下,製作成現代生活的所需品,讓更多的人喜愛使用,傳承這份溫度。想做的事情太多,就讓我們先從自我做起,慢慢去學著惜物,去感受一件手作物件與我們生活的聯繫及這個物件給我們生活帶來的變化。

*以下為小哪吒部分羊毛氈小品*

相關焦點

  • CALL機——有多少人還記得?
    小小的一個黑方塊,別在皮帶上,不時「嗶嗶」的響……有多少人還記得?這個玩意兒從出現,到被追捧,再到消亡,短短十來年,有如曇花!這個玩意兒叫無線尋呼機,也有叫BP機的,有人打香港電視劇看來的,管它叫——CALL機。上個世紀八十年代,CALL機剛出現,能在腰上別一個的,都是能人!
  • 有一種愛情叫做高以翔,除了Bella,有多少人還記得他?
    自從去年因為節目錄製,而導致猝死的藝人,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因為我們知道娛樂圈是最健忘的,不管當初有多少人喜歡他,時間和新的明星出現,都會將這些衝淡。除了高以翔鐵桿粉絲之外,那麼記得他的,就是他生前最愛的女人Bella 最不能接受他離開的,也應該就是她了,本來兩個人都已經訂婚了,似乎領證步入婚姻的殿堂,就在眼前,幸福的生活大門已經打開,就差最後一步,他們即將跨入,可是上天總是喜歡給我們開玩笑。讓這一對幸福的戀人天人兩隔。
  • 有一種深情,叫心裡有你;有一種牽掛,叫初冬保重!
    有一種牽掛,叫初冬保重!氣溫驟降,請注意保暖!有些人,似荷,只能遠看;有些人,如風,不必在意;有些人,似茶,可以細品;有些人,如樹,可以一生依靠。人生最大的富有,不是擁有多少財富,而是擁有多少朋友,人生最大的幸福,不是有多少人愛你,而是有多少人陪你。
  • 新疆柯坪縣花毛氈:古老的手工美術技藝,將迎來市場生命春天
    說起花毛氈的製作歷史,阿不力孜·吐爾遜告訴我們,他是跟村裡的師傅玉素甫·依米拉學來的手藝,當時師傅年紀大,已經有二十多年沒從事花毛氈製作了。他聽師傅講,製作花毛氈是祖上傳下來的手藝,據說從漢唐時期就有了,那時都是富貴人家的用品,窮人家裡根本沒條件享用這種奢侈品。
  • 農村原始老式爆米花,幾代人的甜美記憶,有多少還記得這個味道
    導讀:農村原始老式爆米花,幾代人的甜美記憶,有多少還記得這個味道?有多少人還記得農村爆米花?那是兒時的記憶,也是原始的做法,那聲響和飄香出來的味道太饞人了。這種老式的爆米花只有在冬天能見到,小夥今年30多歲,是我們村唯一一個還在走家串巷,做爆米花的人,小夥的父親已經年事已高,以無力再做爆米花,小夥在閒暇之餘,拾起父親的手藝,可能也是不願放不下老父親一輩子的的手藝,每天走一個村子,搭起了他的爆米花機,製作出屬於它的獨特味道。
  • 紹興人還記得磨剪刀嘞戧菜刀嗎 老手藝面臨失傳
    磨剪刀師傅告訴記者,他姓沈,是華舍張漊人,今年64歲,他30歲就開始磨剪刀,一直在華舍、安昌、齊賢一帶磨剪刀,穿梭於大街小巷、居民小區、賓館食堂和一些紡織服裝企業。老沈師傅告訴記者,他是從父親那裡學到這手藝的。小時候,跟在扛凳子的父親後面吆喝,學手藝;而今是騎著三輪車,上午在華舍農貿市場前磨剪刀,下午去安昌農貿市場前磨剪刀,也會去齊賢等地走村串巷磨剪刀。
  • 【最美BMTS人】有一種責任叫堅守,有一種態度叫全力以赴
    龔先平回憶道,「大家都知道,勞務工是幹多少個小時,就拿多少工資,所以呢,有些勞務工就不夠上心,工作效率也低很多。他們剛來的時候,不適應連續站著工作,會時不時的出去上廁所、喝水。」龔先平發現這種情況經常出現後,就找他們談話,「你這樣老是出去的話,咱們下班的時候,產量做不夠,這可不太好啊。」
  • 有一種刻骨銘心叫《我記得我愛過》!
    何潤東 - 我記得我愛過「我記得我愛過,哭著,要不回那些快樂;怕情緒失控著,怕我淚流成河,怕你所有些許勉強不得;我記得我愛過,也懂了。你感情上的轉折,淚溼透了紙鶴,愛斑駁了顏色,而我的心被撕裂般拉扯,已經難以癒合。」愛上一個人不難,難的是愛上了還要逼自己忘記。每個單身久了的人,心中必然住著一個無法忘卻的人。
  • 毛氈是什麼材料 毛氈是什麼意思
    毛氈是什麼材料 毛氈是什麼意思 2019-04-01 15:42:03 來源:全球紡織網 毛氈是什麼材料?毛氈是什麼意思?
  • 戳戳樂:毛氈拿來戳一戳做出可愛毛娃娃
    戳戳樂:毛氈拿來戳一戳做出可愛毛娃娃2011/5/9/10:56來源:揚子晚報  「戳戳樂」是一種新興的手工,因其製作過程中需要不斷地針戳而得名。製作者使用特殊的針戳在羊毛或其他纖維上,使纖維粘連在一起,形成毛氈,可製作成扁平圖案,也可製作成立體玩具,操作簡單,過程有趣。昨天,筆者就找到了南京唯一一家戳娃娃網店的「戳戳樂」達人,親眼見證了她在2小時內「戳」了個娃娃出來的「神奇」過程。
  • 有一種衢州味道,叫肉圓.
    雖然說起來簡單,還是很靠手藝的。外婆做的始終有股歲月的味道。 還沒完全煮熟的肉圓糰子確實可以放湯煮,這樣煮好的肉圓叫「漂圓」; 沒吃完的肉圓,第二天還可以切成片和大蒜一炒,加一點點辣椒燒軟,變成炒肉圓,超香超好吃!
  • 有一種累,叫沒人懂,有一種苦,叫沒人疼
    每個人都會有些許的煩惱,但這些煩惱,只能自己慢慢去適應,因為有的時候,你的煩惱根本無人訴說。 有一種累,叫沒人懂,有一種苦,叫沒人疼。人們只會看到你人前的風光,卻看不到你背後的心酸,但就算沒有人明白你拼命逞強的背後,承受了多少的壓力,就算生活再苦再累,也希望你不要懈怠。 既然沒人懂,那就學會沉默;既然沒人陪,那就學會堅強。
  • 有一種親情,叫父愛如山!
    有一種親情,叫父愛如山!愛你很深卻又最不會表達的人,是父親。相比於母愛的細膩溫柔,父愛顯得更加隱忍、深沉。他們總習慣於默默地養家餬口,默默地舔舐傷口,再默默地重新上路。他對你很少擁抱、很少親吻,很少誇獎,很少主動地給你打電話。
  • 有一種想念叫:你在幹嘛?
    有一種想念叫:你在幹嘛?有一種關心不是甜言蜜語而是簡單的一句:「你在幹嘛」?這四個字裡面包含了惦記代表了在意,有沒有一個對你說這句話的人,有多少人借著一句你在幹嘛?表示著自己的思念之情,有多少人憑藉一生聲還好嗎?
  • 油毛氈是什麼 油毛氈材質 油毛氈的作用
    油毛氈是什麼 油毛氈材質 油毛氈的作用 2018-08-03 10:25:31 來源:全球紡織網 油毛氈是什麼?
  • 有一種牽掛,叫冬寒保重
    記得添衣保重!01朋友是一生的守候,一世的掛念。人和人之間想要保持長久舒適的關係,靠的是共性和吸引。每個人外在的言行舉止全是內在思想的展現。每一個人都將經歷生老病死,最需要提醒的是,雲煙過往,終歸黃土,多一點微笑,愁緒便離心遠了點,快樂就離心近了些。心有溫暖,朝向陽光;坦誠給予,認真對待;同舟共濟,相知相惜。天涯路遠,只需一句問候;四季冷暖,只需一句慰勉。縱然不常聯繫,仍牽心動意;即便相隔萬裡,亦銘記情誼。不會因忙碌而疏遠,不會因時間而淡忘。
  • 有一種職業叫《演員》,只因有個人叫薛之謙
    這裡還不算其他的音樂平臺。QQ音樂人氣值3599.91萬,全部的彈幕評論就有30.3368萬之多。酷狗音樂全部的彈幕評論有55.1498萬。酷我音樂全部彈幕評論有1.8萬。小編想現在的彈幕應該會不會與音樂平臺有關。
  • 自己掉的毛自己戴,「貓毛帽子」超可愛的貓毛氈,瞬間變紳士貓
    今天是2018年的最後一天,是一個辭舊迎新的日子,你有沒有準備好跟2018說再見,歡迎2019呢。對貓咪來說,他們每年都有兩次要說再見的時候哦,那就是每年兩次的換毛期,一次夏天,一次冬天,他們都需要和自己已經掉落的毛毛們說再見。
  • 農村有一種野果叫做「豬肚子」你吃過嗎?還有多少人記得它呢?
    農村的山林裡生長著許許多多形狀各異的野果,小時候經常上山去採食,在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農村人的生活還是很貧窮的,有些孩子較多的人家,還常常會有揭不開鍋的時候,村裡大一點的小孩便經常會偷著空閒去山上摘野果充飢,其實在那個時候看來,但凡能吃的東西,都是美味可口的,所以山上的野果只要不是太苦澀又能食用的經常都會往嘴裡塞。
  • 王陽明:「有一種感情,叫閉口不言;有一種智慧,叫明知不問」
    王陽明:「有一種感情,叫閉口不言;有一種智慧,叫明知不問」王陽明有言:「內外雙得,是求有益於得也」。這句話的意思是:做人做事不僅要注意初心內在還應注意方式方法。而說這句話的人,正是中華五千年燦爛歷史文化中僅有的兩個半聖人中的其中一位,王陽明先生,和他同為聖人的是孔子先生,還另外半個曾國藩,這個比較有爭議,我們暫且不提他。但王陽明是實至名歸的聖人,他的「陽明心學」正是被古今中外,多少名人大家所追捧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