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的開學季,別樣的重逢。4月24日,吉林市30668名初三學子結束史上最長的「寒假」,迎來複課第一天,正式開啟新學期。
吉林九中
早6點半,吉林市第九中學門前,兩條通道上鋪著紅毯,提早起到的學生在一米欄外間隔地等候。7點整,在校領導、老師指導下,學生們排隊有序入校,逐一用免洗洗手液消毒。在一樓入口處,學生們分別經過兩臺熱成像測溫儀,按規定路線進入各自教室。
記者在初三2班看到,有一位副班主任正用測溫槍對學生進行第二輪測溫,並逐一登記。初三2班班主任商麗偉說:「開學後,作為班主任,我們首先要關注學生的情緒,要了解孩子的心理狀態,實時對孩子做出心理建設,讓他們正確地去面對開學後可能會出現的困難,並調整到積極的學習狀態中。其次,在學業方面。面對新形勢,幫助孩子在學習時間等方面進行重新調整和安排。學校從明天開始,會開一個補差班。如果學生在假期網絡學習中有困難,可以報名參加這個班,有針對地加以鞏固。」
在初三4班,班主任王彪說:「返校前,我們通過微信群,對學生做了宣傳教育,讓他們提前了解開學後午餐時到哪個班級用餐,上洗手間是什麼路線等,開學後再進行強化。課間休息,學校也安排了指定的活動區域。」他說:「我曾在我們班級做過調查,儘管晚開學了,相信因停課沒停學,新學期不會利用節假日進行補課。但是,畢竟放了將近4個月的假,學生可能會有散漫的情況。開學後我們會在組織紀律上多督促,讓學生儘快收心,進入全身貫注的學習狀態。」
在員工食堂,老師需要測溫進入,為學生午餐準備好的大餐盒已按班級和男女生擺放好。負責人介紹說,中午會有學生來統一取走各班的餐盒,再到指定的兩個班級就餐。記者看到,當日的菜譜是紅燜肉燉土豆、肉炒蒜薹和木須柿子。
副校長唐嘉功說,從3月2號開始,校領導班子十多次專題研討開學方案, 4月21日就師生返校,對所有環節均進行了多次的演練。學校還購置了大量防疫物品,除每個班級配備防疫物資外,在公共區域也配有免洗洗手液、消毒溼巾等。
據了解,學校對計算機課等不在本班教室上的課程,都安排老師到班級領學生過去,避免人員聚集。每天放學後,後勤人員對學校的所有教師辦公室進行集體消殺。為應對突發情況,學校還準備了兩間隔離室。
江城中學
早晨6點50分,記者來到吉林一中教育發展集團部校區吉林江城中學。學校領導、老師和工作人員各司其職,為學生們安全返校築起了第一道防線。已經複課半個月的高三學生沿外側通道消毒、測溫入校。初三的學生們在指示標牌和老師的指引下,依次經過「1米靜候區」,觀看 「學生一日常規流程圖」,遞交健康狀況信息登記表,進行手部消毒,有序排隊接受體溫檢測,再經過晴雨蓬搭建的專用通道,進入區域相對獨立的新教室。學校把高三開學複課的成功經驗運用到初三開學第一天,整個流程嚴謹規範、井然有序、文明安全,且充滿溫馨。
吉林市教育局等相關部門也派人來到學校,進行現場指導。7時30分,伴隨著上課的鈴聲,各班級在班主任的帶領下,開啟了開學第一課——學習新冠肺炎疫情的防護知識。據江城中學董事長薛寶庫介紹,為保障師生安全,學校提前儲備了足夠的防疫物資,設置了疫情防控所需的「三室一區」,設立了開學工作方案和應急預案。學生從入校、進班、上課、如廁、課間、就餐以及離校等每一個環節,學校都制訂了「一班一策」,並反覆演練,抓細抓牢抓實各項細節。學校還下發了《致家長的一封信》,對家長的居家防控提出了相關的提醒。
據介紹,學校將嚴格落實封閉管理、錯峰就餐、錯峰上下學、宿舍管理、教室管理等各個環節,精益求精,全力確保疫情防控和教育教學兩不誤。
初三2班的陳柏熙同學說:「重新回到校園,見到老師和同學們,覺得非常高興,很有親切感。」卞博同學說:「在學校跟在家學習網課的感覺大不一樣,雖然每天學習的時長差不多,但在家總是很慵懶。這回返校了,一定好好學習,考上心儀的高中。」金昱衡同學說:「進入校園,測溫、消毒這些環節看起來很麻煩,但我們知道這是為了我們的健康負責。學校的這些保護措施讓我們很有安全感,像保護孩子一樣保護我們,我們和家長都很安心。我們一定加倍珍惜,努力學習。」
亞橋中學
佩戴口罩、手部清潔、腳部消殺、測量體溫,4月24日,寧靜了多時的吉林市亞橋桃源路中學的校園終於甦醒了, 794名初三學子讓校園再次充滿了青春的氣息。
早上7時,在乍暖還寒的天氣裡,初三學生們陸續走進久違的校園。進入校園,學生們沿著四條通道,前後間隔1.5米,進入測溫區,手部消毒,鞋子在指定區域進行消殺,測量體溫,做好各項防護措施後,有序進入班級。
進入教室後,班主任老師也定時地為每個學生檢測體溫。每個班級配備了防疫垃圾桶和洗手液等防疫物品。課間上廁所,由老師指揮引導,室外活動也做到不聚集、不打鬧、保證安全距離,在走廊也不停留。放學時各個班級都是分批次、分時間段地有序離校。
110天的假期,72天的線上教學,53天的網課,共計504套試卷,385節直播課,10080人次的作業批改!初三年級老師在亞橋教育集團領導的周密部署下,做到了停課不停學,保持進度,夯實基礎,使初三的教學工作穩而不亂,進而不馳。
吉林七中
「看好地面標識,保持一米五距離。」4月24日早7點,吉林市第七中學初三學生都自覺拉開距離,有序進入校門。在校門口,三位穿著防護服的工作人員,對學生逐人檢測體溫,旁邊的桌子上擺放著免洗洗手液。
學生家長宋寶平對記者說:「我家孩子6點半報完體溫,就來報到了。學校管理很嚴格,讓人挺放心。」
在學校操場上醒目地標著紅、黃、藍三色的導流線,引導學生通行,教學樓門口的LED屏幕提示:「勤洗手,帶口罩,保持一米五間距。」學生在教學樓東西兩側的門口,還要經過人體熱感成像測溫儀和電子測溫門二次檢測後,方能進入教室。
「開學之前,學校制定了防疫準備、學生心理建設和線上與線下學習銜接等詳細復學方案。昨天,我們還召開了線上家長會。」吉林市第七中學校長孟慶雲說,學校實行錯峰、錯時和分流上下學,採取分餐制就餐,單人單桌。學校還增加了午間測溫和教師巡查測溫,各班級都準備了測溫槍、消毒洗手液和口罩等防疫備品。學校設有心理疏導教室,安排心理諮詢老師,緩解孩子的心理壓力。
「歡迎同學們返校!」記者來到初三10班,看到班主任甘露正和學生簡單互動。「很長時間沒見到同學們,真想擁抱他們。但現在不讓親密接觸,還是忍住了。我為他們準備了糖果,希望孩子們復學第一天心裡甜甜的。」甘露說,現在是中考衝刺階段,她要全力以赴,讓學生在校安全,快速進步。
初三10班郎雨明說:「今天,我見到同學後,揮手打了好一會招呼,心裡很激動。我要抓緊學習,向中考衝刺。」
學生們重返校園,見到闊別已久的老師和同學,雖然戴著口罩,低聲淺笑中透露著抑制不住的開心。這種特殊的入學方式,讓每一個返校的學生有了不一樣的人生體驗,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學校也積極調整學子們的學習狀態,在春暖花開的時候,再次揚帆起航。
吉林日報全媒體 記者:李婷 姜岸松 李金銘 編輯:趙樹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