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假期將至,有很多人的計劃出門遊玩犒勞自己。但是十一假期去哪個景點基本都是看人比看景多,有很多人選擇準備結隊自駕遊。然而臨時組織的隊伍通常沒有自駕經驗,所以對講機或者常見的手臺就成了隊伍必備的一個器材。
由於對講機歷史比較久遠,有很多傳統是前人經驗留下來的,就像飛機上採用的「Mayday」代表緊急情況,對講機也有很多使用的基本禮儀和注意事項,筆者在這裡給大家整理一下無線電中比較常用的呼叫禮儀:
對講機是自駕遊必備品(圖片來源:百度)
戶外對講機正規用語示例:
主叫(A):「A呼叫B,收到請回答。OVER。」
被叫(B):「已收到,請講。OVER。」
主叫:「請報告你的位置,OVER。」
被叫:「我在XX,完畢。」
主叫:「請你XXX(需要做的事情),OVER。」
被叫:「收到,明白。OVER。」
主叫:「呼叫完畢,保持聯繫,OVER。」
對講語中,語言儘量簡單明了,末尾要加上"完畢"或"OVER"的止句用詞。
採用正規對講機用語方式效率更高
使用對講機的禮節
由於民用對講機的使用頻率在免執照頻段上,不用向專業頻段和業餘頻段那麼專業,但是我們也應該保持基本的禮節。
幾種比較常見的呼叫方式:
1、指名呼叫,用於呼叫某個指定的人。
格式:先呼叫兩遍對方的名字,報兩遍自己的名字。
舉例:「張三,張三,這裡是李四呼叫,這裡是李四呼叫」
呼叫以後等待30秒鐘以後,才可以進行第二次呼叫,因為對方可能並不方便立即回話,需要花一定的準備時間。
2、廣泛呼叫,用於向所有能聽到的人呼叫。
格式:先呼叫兩遍「CQ」,報兩遍自己的名字。「CQ」可以理解為「Seek you」
舉例:「CQ,CQ,這裡是李四呼叫,這裡是李四呼叫」
如果採用這種呼叫方式,任何聽到你呼叫的人都可以回答你。
3、答覆呼叫,用於告知對方信號情況
格式:先報兩遍對方的名字,再報兩遍自己的名字,然後告知信號情況。
舉例:「李四 李四 這裡是張三 這裡是張三 你的信號很清晰(或者略有幹擾/較難聽清)」
要注意的是,如果沒有聽清對方是否在叫你,就不要去主動應答或者去詢問,耐心等待對方下一次呼叫就可以。像我們平常說話那樣主動去問「某某,你是不是在叫我?」在無線電臺中就不是一種良好的做法。
當碰到語音質量不好的時候,可以用字母解釋法重複英文,用一個單詞來代替一個字母。例如:
「我的現在的地方是Goa」
「信號不好 無法完全抄收 請再報一次地址」
「G-O-A,GOLF OSCAR ALPHA,G-O-A」
「完全抄收 G-O-A」
對講機用語關鍵是要簡潔, 不要「謝謝」「不用客氣」地說個沒完沒了, 容易耽誤大事!